顧家這麽大的產業, 顧雅芸名下就顧仇一個兒子。顧仇的心髒雖是個不定因素, 但到底也不是什麽判了死刑的癌症。偌大一個顧氏, 顧雅芸總是要交到他手裏的。哪怕顧雅芸因為顧及顧仇的身體, 不忍讓他挑下整個大梁, 至少也會把其中的部分核心業務板塊丟給他打理。
而據習憂所知,顧仇過去對要繼承家業並不牴觸。他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意願,隻要他迴國,顧氏將最大可能成為他施展自己的陣地。
這也是為什麽,習憂這麽多年如一日地保持著和顧氏並不過分深入,卻足夠密切往來的原因。
因為他知道,顧仇一旦迴國,這裏將會是第一個消息發酵地,也將會是時隔多年後他最靠近顧仇的地方。
這是他未和師兄說出口的其二。
習憂不覺得維繫與顧氏有關的人際有多累,也不覺得多學幾門語種有多辛苦。
唯一一想起便會令他皺眉的是,他往來顧氏快七年,樓前槐樹的槐花開了又落,落了又開。他在人間四季裏等一個人,始終不曾等到。
他快沒有耐心了……
即便習憂的耐心就像沙漏上方的細沙一樣越來越少,即便他進出顧氏無數次,可當他每次走進這座樓時,還是會不自覺地抱著一星半點沒來由的期望。
想著一個轉角,一個側身,會不會看見那個熟悉的身影,或是聽見關於那個人的消息,哪怕隻有分毫。
這次也一樣。
當踏進顧氏大樓的那刻,他的五感便下意識地外拓了些。
可惜的是,等走到目的地了,所聞所見與往日並無不同。
他自嘲地微微扯了下嘴角。
不過習憂這次過來,和譯稿的活兒無關。
和顧氏往來這麽多年,他在這兒也結識了一些不錯的朋友。
除了外貿這塊,當屬研發中心裏那批搞學術的人和習憂最聊得來。
習憂一個本碩博連讀的醫學生,和他們這些每天和數據、實驗打交道的人,本質太相似了。
而且習憂這人,本科階段就開始跟著導師臨床實踐,導師還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心外專家,可以說,他的學識、才幹,是完完全全地行走在他的學歷麵前的。
研發中心這幫人,每天要參習各種臨床器械的國外最新資料,雖說學歷一個賽一個,拎一打靠螃蟹腿走路的不難,但要拎一個用蜈蚣腿走路的,可不容易。
所以總會有遇上資料難啃的時候。
每當這時,他們就得藉助外力。然而,即便公司的翻譯資源管夠,他們還是最樂意找習憂。
因為習憂時不時能針對那些文獻提出些讓他們眼前一亮的遠見卓識。還有幾次,他們遇到了研發瓶頸,在沒有和習憂談及保密的核心技術的情況下,習憂無意吐露的一些見解,居然起到了點醒的作用,幫了他們大忙。
也正是因此,研發中心這幫人每次出了什麽新產品,抑或是不牽涉到保密的項目有了什麽新的進展,他們總會叫習憂過來看看。
習憂有時間的話,一般都會過來。
比如這次,他就是來參觀顧氏最新研發出來的心髒起搏器的。
習憂跟著導師參觀學習過幾次安裝心髒起搏器的手術,對這個東西還算了解。
國外在心髒起搏器的製造技術上已經相當成熟,而國內也是隨著國家加大對企業自主研發這類醫用器械的扶持力度,近幾年才得到了較迅速的發展,但還有不少的技術瓶頸需要突破。
顧氏旗下早年已有一款dddr型心髒起搏器投入臨床,每年在國內市場上需求量也足夠驚人。
但國外這類產品的研發過□□猛,不斷沖刷著國內醫用市場,顧氏也一直在為此努力,這幾年,一直致力於提高此類產品的性價比,以適用於更多階層。
習憂進來的時候,研發中心那幫人正在做起搏器的抗幹擾試驗。
聽到動靜,他們朝門口看過來,然後揚手招唿習憂過去。
習憂一走近,一個精巧的小東西就被遞了過來。
「習大醫生,瞧瞧,怎麽樣?」一位和習憂關係很不錯的研究員問。
習憂垂眸,將那銀白色的小玩意兒在手心掂了掂,又翻麵打開了金屬盒看裏麵的線路,過了會兒說:「體積更小了,集成挺高。」
他將起搏導線在指間繞了幾圈,問:「功耗呢?」
那位研究員把一遝紙質的測試數據遞給習憂:「當然牛逼死了,我說我們實現了質的飛躍你信麽?」
說著還兩手各比了個數。
習憂揚起眉梢:「12年?」
「yes!」那位研究員握了下拳,興奮地說,「我們剛測試過了,普通的電子產品對它的影響微乎其微,隻要患者不抵著它哐哐撞大牆,它能活最少十二年!十二年啊!年,你說這消息一放出去,顧氏的股——」
他話沒說完,發現習憂突然偏了下頭。
研究員見他神情有一絲僵滯,剛想問「怎麽了」,習憂已將起搏器往自己手裏一塞,低聲說了句抱歉,就往門外走去。
研究員隻來得及發出一聲疑惑的「欸」,習憂人已經不見了。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會重逢的會重逢的,地點也不是在顧氏。這章太肥了,還有一大截,怕有讀者久等,就先放半截上來,還有一更在晚上。
而據習憂所知,顧仇過去對要繼承家業並不牴觸。他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意願,隻要他迴國,顧氏將最大可能成為他施展自己的陣地。
這也是為什麽,習憂這麽多年如一日地保持著和顧氏並不過分深入,卻足夠密切往來的原因。
因為他知道,顧仇一旦迴國,這裏將會是第一個消息發酵地,也將會是時隔多年後他最靠近顧仇的地方。
這是他未和師兄說出口的其二。
習憂不覺得維繫與顧氏有關的人際有多累,也不覺得多學幾門語種有多辛苦。
唯一一想起便會令他皺眉的是,他往來顧氏快七年,樓前槐樹的槐花開了又落,落了又開。他在人間四季裏等一個人,始終不曾等到。
他快沒有耐心了……
即便習憂的耐心就像沙漏上方的細沙一樣越來越少,即便他進出顧氏無數次,可當他每次走進這座樓時,還是會不自覺地抱著一星半點沒來由的期望。
想著一個轉角,一個側身,會不會看見那個熟悉的身影,或是聽見關於那個人的消息,哪怕隻有分毫。
這次也一樣。
當踏進顧氏大樓的那刻,他的五感便下意識地外拓了些。
可惜的是,等走到目的地了,所聞所見與往日並無不同。
他自嘲地微微扯了下嘴角。
不過習憂這次過來,和譯稿的活兒無關。
和顧氏往來這麽多年,他在這兒也結識了一些不錯的朋友。
除了外貿這塊,當屬研發中心裏那批搞學術的人和習憂最聊得來。
習憂一個本碩博連讀的醫學生,和他們這些每天和數據、實驗打交道的人,本質太相似了。
而且習憂這人,本科階段就開始跟著導師臨床實踐,導師還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心外專家,可以說,他的學識、才幹,是完完全全地行走在他的學歷麵前的。
研發中心這幫人,每天要參習各種臨床器械的國外最新資料,雖說學歷一個賽一個,拎一打靠螃蟹腿走路的不難,但要拎一個用蜈蚣腿走路的,可不容易。
所以總會有遇上資料難啃的時候。
每當這時,他們就得藉助外力。然而,即便公司的翻譯資源管夠,他們還是最樂意找習憂。
因為習憂時不時能針對那些文獻提出些讓他們眼前一亮的遠見卓識。還有幾次,他們遇到了研發瓶頸,在沒有和習憂談及保密的核心技術的情況下,習憂無意吐露的一些見解,居然起到了點醒的作用,幫了他們大忙。
也正是因此,研發中心這幫人每次出了什麽新產品,抑或是不牽涉到保密的項目有了什麽新的進展,他們總會叫習憂過來看看。
習憂有時間的話,一般都會過來。
比如這次,他就是來參觀顧氏最新研發出來的心髒起搏器的。
習憂跟著導師參觀學習過幾次安裝心髒起搏器的手術,對這個東西還算了解。
國外在心髒起搏器的製造技術上已經相當成熟,而國內也是隨著國家加大對企業自主研發這類醫用器械的扶持力度,近幾年才得到了較迅速的發展,但還有不少的技術瓶頸需要突破。
顧氏旗下早年已有一款dddr型心髒起搏器投入臨床,每年在國內市場上需求量也足夠驚人。
但國外這類產品的研發過□□猛,不斷沖刷著國內醫用市場,顧氏也一直在為此努力,這幾年,一直致力於提高此類產品的性價比,以適用於更多階層。
習憂進來的時候,研發中心那幫人正在做起搏器的抗幹擾試驗。
聽到動靜,他們朝門口看過來,然後揚手招唿習憂過去。
習憂一走近,一個精巧的小東西就被遞了過來。
「習大醫生,瞧瞧,怎麽樣?」一位和習憂關係很不錯的研究員問。
習憂垂眸,將那銀白色的小玩意兒在手心掂了掂,又翻麵打開了金屬盒看裏麵的線路,過了會兒說:「體積更小了,集成挺高。」
他將起搏導線在指間繞了幾圈,問:「功耗呢?」
那位研究員把一遝紙質的測試數據遞給習憂:「當然牛逼死了,我說我們實現了質的飛躍你信麽?」
說著還兩手各比了個數。
習憂揚起眉梢:「12年?」
「yes!」那位研究員握了下拳,興奮地說,「我們剛測試過了,普通的電子產品對它的影響微乎其微,隻要患者不抵著它哐哐撞大牆,它能活最少十二年!十二年啊!年,你說這消息一放出去,顧氏的股——」
他話沒說完,發現習憂突然偏了下頭。
研究員見他神情有一絲僵滯,剛想問「怎麽了」,習憂已將起搏器往自己手裏一塞,低聲說了句抱歉,就往門外走去。
研究員隻來得及發出一聲疑惑的「欸」,習憂人已經不見了。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會重逢的會重逢的,地點也不是在顧氏。這章太肥了,還有一大截,怕有讀者久等,就先放半截上來,還有一更在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