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趕鴨子
穿成極品,軟妹子被逼瘋了 作者:山楂糖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挑完六擔水,李大丫已經做好飯菜喂雞了,三丫也挑豬食喂豬去了,雲舒接下來的工作應該是去山下大池塘邊趕鴨子迴圈。
雲舒以前一直以為,那十年裏都是吃大鍋飯的,但事實上並沒有,雖然還是生產隊掙工分過日子,但家家戶戶都可以養豬養雞鴨的。豬是一天照三頓的喂,但雞鴨就隨性多了,早上起來喂一頓,然後,雞放養,趕鴨入水邊的鴨圈。
村下的大魚塘裏,大大小小圍了有數十個竹子編成的鴨圈,圈裏一半是水,一半是地,上水上陸,鴨子們自便。
早上趕鴨子們入魚塘的鴨圈還好,隻要拎著裝鴨食的竹筒,它們就乖乖跟著一路直到鴨圈。但晚上要把它們從池塘邊引迴來,光靠食物還不行,還得有個長竹竿。
遇到特別能的公鴨就簡直了,她們家就有一個狂霸吊炸天的公鴨,不但在鴨子圈裏作威作福,遇到人它也是敢上的,李四丫就有過一個晚上趕了四次迴到半跑又被它飛了的慘痛經曆。
這活兒不費力氣,費脾氣,原身那火爆性子每次都被氣得跳腳,可惜全家就數她敏捷,這活兒她不幹,別人更幹不了。
至於李大寶,一直沒在李家人考慮範圍內。按說那麽大的孩子,都可以幫家裏人幹活掙工分了,但李大寶就不。人家可是黃蘭英連生五個女兒還溺死了其中一個才換來的命根子,怎麽舍得讓他去幹活?連學都沒讓他去上,說是怕被欺負,長大點再入學。
全家人都很支持黃蘭英這個想法,都十歲了,即使是虛歲,那也有八九歲了啊,雲舒都無語了。
她可不想繼承原身的意願,繼續慣著李大寶,以她閱網文無數的經驗,這李大寶將來必定是一大禍害,必須是憑一己之力搞垮全家以及幾個丫的家的高手。那她就得讓他從小就擦幹淨眼睛看清楚了,她會不會買他的賬。
雲舒取下家裏的曬衣竹篙後,叫住了正在和一幫比他小的孩子瘋玩的李大寶:“大寶,過來。”
李大寶乍一聽她叫,還驚喜了一下,以為雲舒又在山上采了什麽野果子要給他吃,應得那是相當響亮:“哎,四姐!”
“過來,幫我一起趕鴨子迴去,我到池塘時攔,你……”
“我不!”大寶一聽,不光沒吃的還要他幫幹活,一扭身就跑掉了。
雲舒長長的竹篙拿在手裏,叫又叫不迴,追又不方便,站在那裏氣恨了半天,眼看天色開始暗了,沒奈何,隻得灰溜溜地去趕鴨子去了。
這個時間段趕鴨子的人也多,大家一起互相幫著,趕起來也容易些,可惜原身聲名狼藉,別人不給她搗亂那也是怕殺敵一千自傷八百,雙贏都懶得跟她合作,所以她在趕個鴨子都能整得聲嘶力竭,雞飛狗跳。
來到鴨圈邊,大鴨小鴨們也認出了自己的衣食父母,一個個伸長脖子呱呱亂叫,門一大開,便蜂湧而出,雲舒右手握著竹篙站在鴨圈的一邊等著鴨子全部出來後關圈門。
鴨子再糊塗,看她站在那邊,也知道不能朝她這邊走,另一邊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往小曬場,一個是返迴池塘,雲舒怕它們下池塘,隻得往池塘邊扔石塊……竹篙太長,她又站在鴨圈邊,沒辦法用。
有了幾個小石塊,幾個老實鴨子乖乖地往小曬場跑了,但那隻大公鴨可不賣帳,在雲舒的唿喝和石頭濺起的水花中,“嘎”的一聲就撲進了池塘。
老實鴨子們一看有門,都停住了腳步,轉身也要跟下池塘。
雲舒慌得又是一番嘶吼加泥塊,一波操作猛如虎,總算把它們給唬住了,乖乖地被趕迴了鴨圈。
鴨圈和雞圈就在寢房廊下,木板釘成的,竹籬笆隔開一半放雞一半放鴨,也是習慣,也是每天打掃,竟沒覺得臭。
說起寢房來,也算是這個村子的一大特色。
和北方普通的四合院不同,這裏的房子都沒有院牆,一間緊挨一間的,房子不夠就往外做,分家的時候是按照房子新舊來分的,造成的後果是大家都東一間西一間的。房子很幹脆的分為兩種,一種叫灶房,用作廚房兼餐廳和會客廳,一種叫寢房,就是臥室。
現在這個家的灶房在小曬場上方,和祠堂在一條線上,寢房則在幾百米外小曬場的邊上,其實相隔還不算遠,有的人家,灶房和廚房能隔二裏,沒辦法,家族人丁太旺,原來的宅基地不夠,隻能往外延伸了,然而住在山地裏,條件製約,不是隨便想往哪裏建就能往哪裏建的。
她們家寢房能如此靠近,純粹是因為當初分家時,兄弟兩個都不就房子分得太零碎,幹脆就把小曬場邊上兩間房子都分給了她們家,爺奶貼錢給大伯在村外圍建了三間房
雲舒把老實鴨關好,還得迴去趕那隻公鴨。換別的人家,這麽刁鑽的公鴨老早就穿腸過做了肥料了,哪容他耀武揚威。但她們家不行,別人家可以隨便找別家的鴨子配種,她們家必須全部自給自足。
再次來到小曬場,看見李大寶正轉陀螺,雲舒不得不扯著嗓子叫:“大寶,快來幫我趕鴨子!就隻剩下那鴨公了,我一個人趕不了。”
大寶連頭都沒抬一下,充耳不聞得堂堂正正。
雲舒也生氣了:“李大寶,你耳朵聾了?”
大寶才勉強抬頭看她一眼,嘴一撇,愛理不理地說:“你才聾!”
態度明確,他不聾,就不高興搭理你。
雲舒恐嚇道:“我管你高興不高興,你今天不幫我把鴨子趕迴來,你以後就別想吃鴨蛋,吃鴨腿。”
哪知李大寶根本就不買賬,雙手往腰上一叉,白眼一翻,活脫脫的黃蘭英習慣動作:“憑什麽?我就吃,就吃,你管不著!”
雲舒那個氣啊,偏偏此時小曬場上正是熱鬧的時候。
七十年代的農村,啥都缺,就是不缺孩子,雲舒如果一竹篙過去,起碼能掃倒一串葫蘆娃。隻得放下竹篙,想去拎李大寶,可李大寶又不傻,沒等她過來,一把抄起地上陀螺,哧溜一下又不見人影了。
雲舒:……
雲舒以前一直以為,那十年裏都是吃大鍋飯的,但事實上並沒有,雖然還是生產隊掙工分過日子,但家家戶戶都可以養豬養雞鴨的。豬是一天照三頓的喂,但雞鴨就隨性多了,早上起來喂一頓,然後,雞放養,趕鴨入水邊的鴨圈。
村下的大魚塘裏,大大小小圍了有數十個竹子編成的鴨圈,圈裏一半是水,一半是地,上水上陸,鴨子們自便。
早上趕鴨子們入魚塘的鴨圈還好,隻要拎著裝鴨食的竹筒,它們就乖乖跟著一路直到鴨圈。但晚上要把它們從池塘邊引迴來,光靠食物還不行,還得有個長竹竿。
遇到特別能的公鴨就簡直了,她們家就有一個狂霸吊炸天的公鴨,不但在鴨子圈裏作威作福,遇到人它也是敢上的,李四丫就有過一個晚上趕了四次迴到半跑又被它飛了的慘痛經曆。
這活兒不費力氣,費脾氣,原身那火爆性子每次都被氣得跳腳,可惜全家就數她敏捷,這活兒她不幹,別人更幹不了。
至於李大寶,一直沒在李家人考慮範圍內。按說那麽大的孩子,都可以幫家裏人幹活掙工分了,但李大寶就不。人家可是黃蘭英連生五個女兒還溺死了其中一個才換來的命根子,怎麽舍得讓他去幹活?連學都沒讓他去上,說是怕被欺負,長大點再入學。
全家人都很支持黃蘭英這個想法,都十歲了,即使是虛歲,那也有八九歲了啊,雲舒都無語了。
她可不想繼承原身的意願,繼續慣著李大寶,以她閱網文無數的經驗,這李大寶將來必定是一大禍害,必須是憑一己之力搞垮全家以及幾個丫的家的高手。那她就得讓他從小就擦幹淨眼睛看清楚了,她會不會買他的賬。
雲舒取下家裏的曬衣竹篙後,叫住了正在和一幫比他小的孩子瘋玩的李大寶:“大寶,過來。”
李大寶乍一聽她叫,還驚喜了一下,以為雲舒又在山上采了什麽野果子要給他吃,應得那是相當響亮:“哎,四姐!”
“過來,幫我一起趕鴨子迴去,我到池塘時攔,你……”
“我不!”大寶一聽,不光沒吃的還要他幫幹活,一扭身就跑掉了。
雲舒長長的竹篙拿在手裏,叫又叫不迴,追又不方便,站在那裏氣恨了半天,眼看天色開始暗了,沒奈何,隻得灰溜溜地去趕鴨子去了。
這個時間段趕鴨子的人也多,大家一起互相幫著,趕起來也容易些,可惜原身聲名狼藉,別人不給她搗亂那也是怕殺敵一千自傷八百,雙贏都懶得跟她合作,所以她在趕個鴨子都能整得聲嘶力竭,雞飛狗跳。
來到鴨圈邊,大鴨小鴨們也認出了自己的衣食父母,一個個伸長脖子呱呱亂叫,門一大開,便蜂湧而出,雲舒右手握著竹篙站在鴨圈的一邊等著鴨子全部出來後關圈門。
鴨子再糊塗,看她站在那邊,也知道不能朝她這邊走,另一邊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往小曬場,一個是返迴池塘,雲舒怕它們下池塘,隻得往池塘邊扔石塊……竹篙太長,她又站在鴨圈邊,沒辦法用。
有了幾個小石塊,幾個老實鴨子乖乖地往小曬場跑了,但那隻大公鴨可不賣帳,在雲舒的唿喝和石頭濺起的水花中,“嘎”的一聲就撲進了池塘。
老實鴨子們一看有門,都停住了腳步,轉身也要跟下池塘。
雲舒慌得又是一番嘶吼加泥塊,一波操作猛如虎,總算把它們給唬住了,乖乖地被趕迴了鴨圈。
鴨圈和雞圈就在寢房廊下,木板釘成的,竹籬笆隔開一半放雞一半放鴨,也是習慣,也是每天打掃,竟沒覺得臭。
說起寢房來,也算是這個村子的一大特色。
和北方普通的四合院不同,這裏的房子都沒有院牆,一間緊挨一間的,房子不夠就往外做,分家的時候是按照房子新舊來分的,造成的後果是大家都東一間西一間的。房子很幹脆的分為兩種,一種叫灶房,用作廚房兼餐廳和會客廳,一種叫寢房,就是臥室。
現在這個家的灶房在小曬場上方,和祠堂在一條線上,寢房則在幾百米外小曬場的邊上,其實相隔還不算遠,有的人家,灶房和廚房能隔二裏,沒辦法,家族人丁太旺,原來的宅基地不夠,隻能往外延伸了,然而住在山地裏,條件製約,不是隨便想往哪裏建就能往哪裏建的。
她們家寢房能如此靠近,純粹是因為當初分家時,兄弟兩個都不就房子分得太零碎,幹脆就把小曬場邊上兩間房子都分給了她們家,爺奶貼錢給大伯在村外圍建了三間房
雲舒把老實鴨關好,還得迴去趕那隻公鴨。換別的人家,這麽刁鑽的公鴨老早就穿腸過做了肥料了,哪容他耀武揚威。但她們家不行,別人家可以隨便找別家的鴨子配種,她們家必須全部自給自足。
再次來到小曬場,看見李大寶正轉陀螺,雲舒不得不扯著嗓子叫:“大寶,快來幫我趕鴨子!就隻剩下那鴨公了,我一個人趕不了。”
大寶連頭都沒抬一下,充耳不聞得堂堂正正。
雲舒也生氣了:“李大寶,你耳朵聾了?”
大寶才勉強抬頭看她一眼,嘴一撇,愛理不理地說:“你才聾!”
態度明確,他不聾,就不高興搭理你。
雲舒恐嚇道:“我管你高興不高興,你今天不幫我把鴨子趕迴來,你以後就別想吃鴨蛋,吃鴨腿。”
哪知李大寶根本就不買賬,雙手往腰上一叉,白眼一翻,活脫脫的黃蘭英習慣動作:“憑什麽?我就吃,就吃,你管不著!”
雲舒那個氣啊,偏偏此時小曬場上正是熱鬧的時候。
七十年代的農村,啥都缺,就是不缺孩子,雲舒如果一竹篙過去,起碼能掃倒一串葫蘆娃。隻得放下竹篙,想去拎李大寶,可李大寶又不傻,沒等她過來,一把抄起地上陀螺,哧溜一下又不見人影了。
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