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匈奴國由部落組成,各部族之間也常常相互征戰,甚至部族內部也經常爭鬥,導致民風彪悍,全民尚武,人人都崇拜勇士,而第四軍雖然是炮灰軍,但其個人強悍的戰鬥力卻給匈奴國軍隊留下了深刻印象,對於敵方的勇士,匈奴國都會盡力打擊,而越打擊第四軍,匈奴國的軍隊就會越受刺激,最後知道第四軍是炮灰軍之後,更是無奈,沒有人會用玉器去和瓦片比看誰摔的多,即使是一比十的賠率。
久而久之,匈奴國的軍隊對第四軍就產生了忌憚。是的,任何軍隊對一支個人戰鬥力極其強悍的炮灰軍都會感到無奈,雖然他們的整體戰鬥力不行,但麵對他們時,心中自以為是玉器的軍隊,其士氣始終都無法提高,勝了不可喜,敗了則恥辱難當。
當然,如果敗了也不會感到恥辱,第四軍的瘋狂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戰敗了,哪裏還會有機會感到恥辱。第四軍在戰場上不但會殺敵人,還會殺自己人,為的就是那噬血的快感,其中也不乏有許多人是仇人,所以在戰場上也會相互廝殺,而當有人去撿便宜的時候,被撿便宜的人會奮不顧身的與你同歸於盡,偷襲的人往往都警惕不高,所以很多匈奴軍都是這樣不明不白的死去,即使僥幸不死,也會被接下來從死者身體穿過的兵器殺死,別忘了,對方的仇人可不會管他的死活,殺死了仇人又殺死了敵人,對他來說,生存的機會又多了幾分。因為第四軍潛規則,隻能讓自己人撿便宜。誰讓敵人看上了算誰倒黴。
所以,與之戰鬥過後,匈奴軍往往士氣受到極大的打擊,這時,從第四軍後麵發起衝鋒的大秦軍隊,或是周邊的軍隊,大多都會接收勝利的果實,而第四軍戰史仍然是毫無勝績。
這也是國君嬴政和五虎將之首的王翦為什麽如此熱衷於建立第四軍的原故。
匈奴國軍隊的個人戰鬥力和勇悍的士氣確實無人能比,因為他們本身就具有盜匪的氣息,可以說,他們的前身就是盜匪,本質上以擄掠為生,後來才開始講究軍紀及整體作戰,也因此其戰力要高出大秦一籌。
大秦軍的勇武也是舉世皆知,但卻缺少那非人性的盜匪氣質,反而使得戰力不及對方,要不是大秦軍人數,組織,配合,策略,都要比匈奴軍強,恐怕多年來的勝績就要反過來了。
多年下來,大秦第四軍反而成為了匈奴國的頑疾,因為第四軍經過了多年的戰役,雖然每次都傷亡殆盡,但總有人活下來,甚至有人活了多年,這在第四軍是非常少見的,這種人對於匈奴國的威脅是愈來愈大,他們當中極個別人已經可以以一己之力硬扞匈奴國的小分隊,甚至是中隊。因此,匈奴國的士氣近年來愈加低糜,這和第四軍的關係是分不開的。
(注:小分隊約十五人,中隊有三個小分隊)
而大秦方麵,近十年的戰果可謂頗豐,匈奴國的主動進攻愈來愈少,大秦的反攻卻愈來愈犀利,特別是近五年,隨著第四軍的領導人張小石的強勢崛起,更是勢如破竹,打得匈奴軍無還手之力,狠狠出了把多年來困守邊城的惡氣。
不過,第四軍是一把雙刃劍,當初大秦國君也隻是從戰略的角度考慮發展第四軍的,並沒有對第四軍的人員有妥善安排,更糟糕的是,當初建立第四軍的時候,為了鼓勵罪犯自願參軍,還頒布了一項律法,就是經過七年沒死的第四軍人員可以赦免其原來的罪行,恩準其迴國。
這就是第四軍所謂的頭七。
而經過頭七的第四軍人員迴國後,每每都會引起極端的血案,對社會造成極大的動亂,當初大秦國有名的血魔趙無極,就是從第四軍迴國的,他們習慣了極端的嗜血生活,迴到國內已經無法再過安靜的日子,因此產生了種種極端驚人的血案。
鑒於第四軍的特殊作用,為此,國君贏政又頒布了一條軍令,第四軍頭七人員迴國,必須經過千裏夢考驗,實際又稱千裏追殺計劃,從第四軍駐守的西北方邊疆開始算起,到大秦關中地區,是千裏荒無人煙的地帶,頭七人員在此地帶受國家追殺,如若不死,以後所產生的後果由國家負責。
第四軍建軍以來,除了前三屆頭七人員安全迴國外,從千裏夢計劃開始,近數十年來,就再也沒有頭七人員安全迴國了,頭七已經成了第四軍的兩難抉擇,形如雞肋。
****
不知道什麽時候,高傲而清冷的月弦冒了出來,虛虛掛在悠遠的高空,幾縷似絮如絹的浮雲柔和的簇擁在它的身旁,給它織出了幾絲皺紋。清輝撒在星錘穀裏,由淺入深,似有還無,使得眾人的心頭都抹上了一點淡淡的愁緒。
“烏鴉。”
“在,大將軍!”
“今夜你就不用出手了。”
眇目中年右眼微開,瞳孔擴張了一圈,似有所思。
“今夜你就留下左手吧,也算了結我們的恩怨。”
眇目中年聞言左手不禁情不自禁的為之一抖,就似要從肩膀掉下一般,眇目之眼也是跳動不止,他的思緒不由得飛到了七年前。七年前,當初的大將軍還是個帶些乳臭的少年,可是就是這個帶些乳臭的少年給第四軍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變。這在當初是誰也沒有想到的。
眇目中年本名東方無涯,乃大秦國某古武術世家的一名弟子,由於犯了不可饒恕的門規,不得不進入第四軍以躲避門規的製裁。七年前已經在第四軍過了頭七,但出於自身實力的考慮,他並沒有申請迴國,而是選擇繼續呆在第四軍,以他自身之力,在第四軍自保還是不成問題。
當時身為少年的大將軍剛入軍營的時候,東方無涯並沒有注意過大將軍,那時大將軍還很弱小,他隻是知道有個少年剛來就把一個小把頭做了,而這個致命的事件被所有過了頭七而沒有迴國的人都疏忽了。兩年後,大將軍開始崛起,已經坐到了偏鋒的位置,這時大家才開始注意到他,而且大家發現,隻要是大將軍麾下的人,傷亡率是最低的。因此很多人都願意編入大將軍麾下。
災難始於第三年,在某個大型戰役中,當時第四軍還沒有大將軍一職,身為偏鋒的大將軍竟然沒有按照第四軍將軍的命令行動,而是緊貼著第四軍與友軍的縫隙,成功擺脫了匈奴軍的進攻,並且借助周邊的友軍發動了反攻,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果實。
但是此次戰役第四軍傷亡慘重,有許多過了頭七的人員也戰死沙場。
事後大將軍升作偏將,補充了許多兵員,而原本他麾下就沒有什麽傷亡,從而使得他成了第四軍最有戰鬥力的軍隊。這引起了第四軍舊有的軍官不滿,在以後的多次戰鬥中為難大將軍,但總是吃虧,而後情形越來越亂,後果一發不可收拾,甚至發展到了在戰鬥中就與大將軍廝殺,這一時期是第四軍前所未有的混亂時期,這一時期也是大將軍個人實力完全體現的一年,多少度過了頭七的英雄豪傑流星般隕落於戰場。
這一時期第四軍軍史稱之為動亂年代。
好容易熬到了第四年初,多數的人都向大將軍屈服,隻有少數經過頭七的人還死命的抱成一團強撐著。而這一年,大將軍又幹了一件讓帝國震驚,讓匈奴國痛恨的事。
在接到帝國軍令,讓第四軍在正麵阻擋匈奴國正式編製第二軍阿如野軍的時候,大將軍率領第四軍在星錘穀西北,距今三十裏的野馬坡與阿如野軍對峙,在兩軍交戰前,大將軍率領自己的嫡係軍隊,向不屈服於他的人揮起了血腥的屠刀。
第四軍人數三萬,大將軍軍隊有一萬八千人,又是主動進攻,很快占據優勢,大將軍一人群歐當時最兇悍的已過頭七十年的三狼四虎,全部斬殺馬下,當然他也身負小傷無數,隻是左肩頭被大狼鉤槍所穿,無力垂肩,左小腿被小虎的飛箭射中,也同樣失去戰鬥力。
戰鬥過後第四軍僅剩兩萬餘人,至此,大將軍在敵人麵前,完全統一了第四軍。阿如野軍也完全包圍了第四軍,其一部一萬兩千最具戰鬥力的軍隊正麵嚴陣以待,二部八千騎兵已經迂迴到第四軍後方最有利發起衝鋒的位置。
匈奴國曾放言,在平原上,沒有任何一支低於三萬人的軍隊能夠阻擋匈奴國兩萬的正規軍,這個神話在野馬坡破滅了。
就在匈奴人都為第四軍的前途命運擔心的時候,大將軍率領著兩萬餘人的第四軍向匈奴國阿如野軍一部發起了衝鋒,僅在野馬坡留下八百人,這就是第四軍軍史上記載的有名的八百壯士行,八百壯士都是經過頭七的勇士,實力深不可測,在野馬坡上組成了一個大三角形,大三角形內每八人又組成八卦陣,手持彎勾長槍。
八千人的阿如野軍二部向他們發起了衝鋒,騎兵的衝擊力加上匈奴軍本身強悍的戰鬥力,最後的結果是可以預料的。是的,結果也如阿如野軍二部預料的差不多,八百壯士在阿如野軍二部一個衝鋒之後,僅剩十一人,但是阿如野軍二部的前進方向卻偏差了十五度。
騎兵的威力就在於正麵衝擊,短距離中,這致命的十五度使得阿如野軍二部隻是擦著第四軍主力的邊上,並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反而衝亂了阿如野軍一部的部署,此時第四軍卻已經衝到了近前。
大將軍有句名言就是從那一刻名揚西北邊荒草原至今:在混戰之中,沒有任何軍隊能夠阻擋大秦第四軍的前進。
慘烈血腥的戰鬥發生的時間其實很短,半盞茶不到的工夫,匈奴軍就崩潰了,可笑的是,當阿如野軍二部還想迴援一部的時候,在他們還沒有掉轉馬頭的時候,第四軍就已經衝到了他們背後,繼續衝殺,因為大將軍的命令是:前進,前進,一直前進,直到麵前沒有敵人為止。
阿如野軍二部在忙於掉轉馬頭,第四軍卻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這是一場曠古絕今的戰鬥,步兵在平原上屠殺騎兵。
此役過後,第四軍還餘一萬兩千人,有戰鬥力的人員超過五千人,在短短的三炷香時間內,雙方死亡近三萬人,匈奴國阿如野軍的建製不複存在。
時至今日,大秦帝國和匈奴王國都仍然無法想象當時的情形,四條腿竟然跑不贏兩條腿,當時阿如野軍的二部騎兵如果拉開距離,最後的結果又會怎樣?其實戰爭的時候,並沒有過多的時間讓人思考,曆史也從來沒有如果。
(注:死亡的近三萬人數不包括前麵統一第四軍時的死亡人數,實際在野馬坡的死亡人數將近四萬。)
久而久之,匈奴國的軍隊對第四軍就產生了忌憚。是的,任何軍隊對一支個人戰鬥力極其強悍的炮灰軍都會感到無奈,雖然他們的整體戰鬥力不行,但麵對他們時,心中自以為是玉器的軍隊,其士氣始終都無法提高,勝了不可喜,敗了則恥辱難當。
當然,如果敗了也不會感到恥辱,第四軍的瘋狂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戰敗了,哪裏還會有機會感到恥辱。第四軍在戰場上不但會殺敵人,還會殺自己人,為的就是那噬血的快感,其中也不乏有許多人是仇人,所以在戰場上也會相互廝殺,而當有人去撿便宜的時候,被撿便宜的人會奮不顧身的與你同歸於盡,偷襲的人往往都警惕不高,所以很多匈奴軍都是這樣不明不白的死去,即使僥幸不死,也會被接下來從死者身體穿過的兵器殺死,別忘了,對方的仇人可不會管他的死活,殺死了仇人又殺死了敵人,對他來說,生存的機會又多了幾分。因為第四軍潛規則,隻能讓自己人撿便宜。誰讓敵人看上了算誰倒黴。
所以,與之戰鬥過後,匈奴軍往往士氣受到極大的打擊,這時,從第四軍後麵發起衝鋒的大秦軍隊,或是周邊的軍隊,大多都會接收勝利的果實,而第四軍戰史仍然是毫無勝績。
這也是國君嬴政和五虎將之首的王翦為什麽如此熱衷於建立第四軍的原故。
匈奴國軍隊的個人戰鬥力和勇悍的士氣確實無人能比,因為他們本身就具有盜匪的氣息,可以說,他們的前身就是盜匪,本質上以擄掠為生,後來才開始講究軍紀及整體作戰,也因此其戰力要高出大秦一籌。
大秦軍的勇武也是舉世皆知,但卻缺少那非人性的盜匪氣質,反而使得戰力不及對方,要不是大秦軍人數,組織,配合,策略,都要比匈奴軍強,恐怕多年來的勝績就要反過來了。
多年下來,大秦第四軍反而成為了匈奴國的頑疾,因為第四軍經過了多年的戰役,雖然每次都傷亡殆盡,但總有人活下來,甚至有人活了多年,這在第四軍是非常少見的,這種人對於匈奴國的威脅是愈來愈大,他們當中極個別人已經可以以一己之力硬扞匈奴國的小分隊,甚至是中隊。因此,匈奴國的士氣近年來愈加低糜,這和第四軍的關係是分不開的。
(注:小分隊約十五人,中隊有三個小分隊)
而大秦方麵,近十年的戰果可謂頗豐,匈奴國的主動進攻愈來愈少,大秦的反攻卻愈來愈犀利,特別是近五年,隨著第四軍的領導人張小石的強勢崛起,更是勢如破竹,打得匈奴軍無還手之力,狠狠出了把多年來困守邊城的惡氣。
不過,第四軍是一把雙刃劍,當初大秦國君也隻是從戰略的角度考慮發展第四軍的,並沒有對第四軍的人員有妥善安排,更糟糕的是,當初建立第四軍的時候,為了鼓勵罪犯自願參軍,還頒布了一項律法,就是經過七年沒死的第四軍人員可以赦免其原來的罪行,恩準其迴國。
這就是第四軍所謂的頭七。
而經過頭七的第四軍人員迴國後,每每都會引起極端的血案,對社會造成極大的動亂,當初大秦國有名的血魔趙無極,就是從第四軍迴國的,他們習慣了極端的嗜血生活,迴到國內已經無法再過安靜的日子,因此產生了種種極端驚人的血案。
鑒於第四軍的特殊作用,為此,國君贏政又頒布了一條軍令,第四軍頭七人員迴國,必須經過千裏夢考驗,實際又稱千裏追殺計劃,從第四軍駐守的西北方邊疆開始算起,到大秦關中地區,是千裏荒無人煙的地帶,頭七人員在此地帶受國家追殺,如若不死,以後所產生的後果由國家負責。
第四軍建軍以來,除了前三屆頭七人員安全迴國外,從千裏夢計劃開始,近數十年來,就再也沒有頭七人員安全迴國了,頭七已經成了第四軍的兩難抉擇,形如雞肋。
****
不知道什麽時候,高傲而清冷的月弦冒了出來,虛虛掛在悠遠的高空,幾縷似絮如絹的浮雲柔和的簇擁在它的身旁,給它織出了幾絲皺紋。清輝撒在星錘穀裏,由淺入深,似有還無,使得眾人的心頭都抹上了一點淡淡的愁緒。
“烏鴉。”
“在,大將軍!”
“今夜你就不用出手了。”
眇目中年右眼微開,瞳孔擴張了一圈,似有所思。
“今夜你就留下左手吧,也算了結我們的恩怨。”
眇目中年聞言左手不禁情不自禁的為之一抖,就似要從肩膀掉下一般,眇目之眼也是跳動不止,他的思緒不由得飛到了七年前。七年前,當初的大將軍還是個帶些乳臭的少年,可是就是這個帶些乳臭的少年給第四軍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變。這在當初是誰也沒有想到的。
眇目中年本名東方無涯,乃大秦國某古武術世家的一名弟子,由於犯了不可饒恕的門規,不得不進入第四軍以躲避門規的製裁。七年前已經在第四軍過了頭七,但出於自身實力的考慮,他並沒有申請迴國,而是選擇繼續呆在第四軍,以他自身之力,在第四軍自保還是不成問題。
當時身為少年的大將軍剛入軍營的時候,東方無涯並沒有注意過大將軍,那時大將軍還很弱小,他隻是知道有個少年剛來就把一個小把頭做了,而這個致命的事件被所有過了頭七而沒有迴國的人都疏忽了。兩年後,大將軍開始崛起,已經坐到了偏鋒的位置,這時大家才開始注意到他,而且大家發現,隻要是大將軍麾下的人,傷亡率是最低的。因此很多人都願意編入大將軍麾下。
災難始於第三年,在某個大型戰役中,當時第四軍還沒有大將軍一職,身為偏鋒的大將軍竟然沒有按照第四軍將軍的命令行動,而是緊貼著第四軍與友軍的縫隙,成功擺脫了匈奴軍的進攻,並且借助周邊的友軍發動了反攻,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果實。
但是此次戰役第四軍傷亡慘重,有許多過了頭七的人員也戰死沙場。
事後大將軍升作偏將,補充了許多兵員,而原本他麾下就沒有什麽傷亡,從而使得他成了第四軍最有戰鬥力的軍隊。這引起了第四軍舊有的軍官不滿,在以後的多次戰鬥中為難大將軍,但總是吃虧,而後情形越來越亂,後果一發不可收拾,甚至發展到了在戰鬥中就與大將軍廝殺,這一時期是第四軍前所未有的混亂時期,這一時期也是大將軍個人實力完全體現的一年,多少度過了頭七的英雄豪傑流星般隕落於戰場。
這一時期第四軍軍史稱之為動亂年代。
好容易熬到了第四年初,多數的人都向大將軍屈服,隻有少數經過頭七的人還死命的抱成一團強撐著。而這一年,大將軍又幹了一件讓帝國震驚,讓匈奴國痛恨的事。
在接到帝國軍令,讓第四軍在正麵阻擋匈奴國正式編製第二軍阿如野軍的時候,大將軍率領第四軍在星錘穀西北,距今三十裏的野馬坡與阿如野軍對峙,在兩軍交戰前,大將軍率領自己的嫡係軍隊,向不屈服於他的人揮起了血腥的屠刀。
第四軍人數三萬,大將軍軍隊有一萬八千人,又是主動進攻,很快占據優勢,大將軍一人群歐當時最兇悍的已過頭七十年的三狼四虎,全部斬殺馬下,當然他也身負小傷無數,隻是左肩頭被大狼鉤槍所穿,無力垂肩,左小腿被小虎的飛箭射中,也同樣失去戰鬥力。
戰鬥過後第四軍僅剩兩萬餘人,至此,大將軍在敵人麵前,完全統一了第四軍。阿如野軍也完全包圍了第四軍,其一部一萬兩千最具戰鬥力的軍隊正麵嚴陣以待,二部八千騎兵已經迂迴到第四軍後方最有利發起衝鋒的位置。
匈奴國曾放言,在平原上,沒有任何一支低於三萬人的軍隊能夠阻擋匈奴國兩萬的正規軍,這個神話在野馬坡破滅了。
就在匈奴人都為第四軍的前途命運擔心的時候,大將軍率領著兩萬餘人的第四軍向匈奴國阿如野軍一部發起了衝鋒,僅在野馬坡留下八百人,這就是第四軍軍史上記載的有名的八百壯士行,八百壯士都是經過頭七的勇士,實力深不可測,在野馬坡上組成了一個大三角形,大三角形內每八人又組成八卦陣,手持彎勾長槍。
八千人的阿如野軍二部向他們發起了衝鋒,騎兵的衝擊力加上匈奴軍本身強悍的戰鬥力,最後的結果是可以預料的。是的,結果也如阿如野軍二部預料的差不多,八百壯士在阿如野軍二部一個衝鋒之後,僅剩十一人,但是阿如野軍二部的前進方向卻偏差了十五度。
騎兵的威力就在於正麵衝擊,短距離中,這致命的十五度使得阿如野軍二部隻是擦著第四軍主力的邊上,並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反而衝亂了阿如野軍一部的部署,此時第四軍卻已經衝到了近前。
大將軍有句名言就是從那一刻名揚西北邊荒草原至今:在混戰之中,沒有任何軍隊能夠阻擋大秦第四軍的前進。
慘烈血腥的戰鬥發生的時間其實很短,半盞茶不到的工夫,匈奴軍就崩潰了,可笑的是,當阿如野軍二部還想迴援一部的時候,在他們還沒有掉轉馬頭的時候,第四軍就已經衝到了他們背後,繼續衝殺,因為大將軍的命令是:前進,前進,一直前進,直到麵前沒有敵人為止。
阿如野軍二部在忙於掉轉馬頭,第四軍卻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這是一場曠古絕今的戰鬥,步兵在平原上屠殺騎兵。
此役過後,第四軍還餘一萬兩千人,有戰鬥力的人員超過五千人,在短短的三炷香時間內,雙方死亡近三萬人,匈奴國阿如野軍的建製不複存在。
時至今日,大秦帝國和匈奴王國都仍然無法想象當時的情形,四條腿竟然跑不贏兩條腿,當時阿如野軍的二部騎兵如果拉開距離,最後的結果又會怎樣?其實戰爭的時候,並沒有過多的時間讓人思考,曆史也從來沒有如果。
(注:死亡的近三萬人數不包括前麵統一第四軍時的死亡人數,實際在野馬坡的死亡人數將近四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