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春節在二月初,因此一月中下旬時,街頭巷尾便有了過年的氛圍。不過一堆事需要處理的耿誌揚無暇顧及春節將至,臘八節當天一大早,獨自一人開著車趕到了廣即大化。
廣即大化副總經理陳建華、新任副總工程師郭文凱和技術研發中心副主任顧紅梅一起出麵,熱情接待了他。
簡單寒暄了幾句後,陳建華道:“耿總,去年我們新建了一套年產四萬噸的d產品實驗性生產裝置。元旦期間成功進行了投產試車,並生產出了合格的產品。所以,我們打算在此基礎上籌集資金,計劃在明年建設一套年產十六萬噸的d產品裝置。”
年產四萬噸的d產品實驗性生產裝置產能較小,需要的硝酸量通過外購就能滿足,因此沒必要新建一座硝酸生產裝置。
陳建華繼續說道:“我們這個產品要求用百分之六十二以上濃度的硝酸做原料。每生產一噸產品需要消耗一點零五噸硝酸。所以年產十六萬噸的生產裝置需要消耗接近十七萬噸硝酸。”
“我想請教一下耿總。”郭文凱忽然盯住耿誌揚道:“你們能不能設計一套年產二十萬噸的雙加壓法硝酸裝置?”
“年產二十萬噸?”耿誌揚搖了搖頭道:“郭總,雙加壓法硝酸有它固定的生產規模。目前常見的是日產三百五十噸、五百噸和一千噸三種規模。對應的年產量是十萬噸、十五萬噸和三十萬噸。所以不可能為了你們一家,單獨開發一種年產二十萬噸的硝酸裝置。”
“日產一千噸?”郭文凱吃驚道:“你們能把硝酸產量做到日產一千噸?”
“是啊!”耿誌揚笑道:“咱們國內現在單套裝置生產能力最大的在河東化工廠。生產能力達到了日產九百噸硝酸。”
陳建華笑嗬嗬道:“郭總就是我們從河東化工集團請來的技術專家。以後的硝酸項目就由他來負責。”
耿誌揚恍然大悟,原來郭文凱是廣即大化專門從外麵請來的硝酸專家,就是為了給下一步硝酸項目的建設和運行做準備。
河東化工集團前身是河東省化工廠,屬於國有特大型化工企業。在八十年代,國家曾經花費巨額外匯引進過兩套日產九百噸雙加壓法硝酸裝置,全部放在了河東省化工廠。
去年該集團公司又籌集資金新上了一套國外最新版本的日產九百噸雙加壓法硝酸裝置,而且采用的依舊是先進的國外機組。
因此,不管從規模上還是從技術水平上來說,該廠是國內首屈一指的硝酸及其衍生產品的生產企業。
耿誌揚前世所在的某部級設計院跟河東省化工廠關係密切。而且不管是河東省化工廠時期,還是後來改製為河東化工集團,該企業幾乎所有的化工裝置均由該設計院完成。所以耿誌揚跟該公司的一些高層領導熟絡得很。
不過,耿誌揚跟郭文凱確實沒怎麽打過交道,最多有幾次照麵而已,連臉熟都算不上。
“陳總說得沒錯,我以前是河東化工集團硝酸分公司車間主任。”郭文凱又問道:“耿總,像我們這種規模的需求,你認為怎麽解決比較好呢?”
耿誌揚笑道:“有兩個方案。一是上一套年產十五萬噸硝酸裝置,不足的部分可以通過外購來解決。而是直接上一套年產三十萬噸硝酸,多出來的產能可以外賣。”
郭文凱想了想又問道:“那這兩種規模的硝酸投資上大概是多少?”
“年產十五萬噸硝酸裝置大概要花一點五個億。”耿誌揚道:“三十萬噸的話至少要兩個億以上。”
年產十六萬噸d產品裝置投資估算大概在二十億以上,因此兩相比較起來,硝酸裝置的投資就低得多了。
陳建華開口道:“郭總,究竟上多大規模的硝酸,咱們內部商量一下再定吧。反正不管上多大規模的,咱們都采用耿總公司的技術就是。”
廣即大化為了建設硝酸項目,才特意從河東化工集團引進了郭文凱,準備讓他負責即將建設的雙加壓法硝酸裝置。
剛來沒多長時間的他對耿誌揚和北海金秀集團不是很了解,於是追問道:“耿總,你們公司的硝酸工藝跟河東化工集團比較的話,有什麽優勢呢?”
“河東化工集團?”耿誌揚暗自思量道:“看來郭文凱想拿我立威。通過從技術上否定我來顯示他在專業上的能耐。”
想到此,他淡淡一笑道:“河東化工集團是我國硝酸行業的頭部企業,采用的是全套國外引進的設備的技術,實力在國內首屈一指。”
聽到耿誌揚公然誇讚河東化工集團,郭文凱得意地搖晃著腦袋道:“我們河東化工集團畢竟是超大型國企,在技術水平上比你們這種實力不夠的民營企業還是要高一些的。”
這家夥果然是要借助貶低他人來凸顯自己,隱隱約約有著一股子大型國企固有的傲慢。
耿誌揚並不慣著他,淡淡一笑道:“大有大的好處,小有小的優點。我們金秀集團開發的雙加壓法硝酸工藝和設備,跟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不相上下。比起河東化工八十年代上的那套硝酸裝置是要先進的。跟他們去年新上的那套日產九百噸硝酸裝置的技術水平略高一些。”
“怎麽可能呢?”郭文凱不知道哪根筋不對,竟然當著陳建華的麵,公然跟耿誌揚打起了擂台:“我們去年新上的二十七萬噸硝酸采用的是國際最先進生產工藝。四合一機組用的是原裝g國生產的,性能屬於世界一流水平。你們比得上嗎?”
郭文凱是廣即大化為了硝酸項目而重薪引進的專門人才。既然拿了人家優厚的待遇,他就必須找機會顯示出與眾不同的技術水平來。
更何況他跟河東省石化設計院關係不錯,總想著憑借自己的地位把十五萬噸硝酸的設計任務交給對方來負責。
不過,他這次把耿誌揚作為證明自己的目標明顯是找錯了人。知道內情的陳建華見他出言不遜,情知這家夥是為了表現自己,才在這裏有意找茬生事。
他當即打斷道:“郭總,我們公司跟耿總的金秀集團是老朋友了,以前就在十五萬噸硝銨項目上合作過。他們公司的技術是國內最先進的,我可以做證明。”
廣即大化副總經理陳建華、新任副總工程師郭文凱和技術研發中心副主任顧紅梅一起出麵,熱情接待了他。
簡單寒暄了幾句後,陳建華道:“耿總,去年我們新建了一套年產四萬噸的d產品實驗性生產裝置。元旦期間成功進行了投產試車,並生產出了合格的產品。所以,我們打算在此基礎上籌集資金,計劃在明年建設一套年產十六萬噸的d產品裝置。”
年產四萬噸的d產品實驗性生產裝置產能較小,需要的硝酸量通過外購就能滿足,因此沒必要新建一座硝酸生產裝置。
陳建華繼續說道:“我們這個產品要求用百分之六十二以上濃度的硝酸做原料。每生產一噸產品需要消耗一點零五噸硝酸。所以年產十六萬噸的生產裝置需要消耗接近十七萬噸硝酸。”
“我想請教一下耿總。”郭文凱忽然盯住耿誌揚道:“你們能不能設計一套年產二十萬噸的雙加壓法硝酸裝置?”
“年產二十萬噸?”耿誌揚搖了搖頭道:“郭總,雙加壓法硝酸有它固定的生產規模。目前常見的是日產三百五十噸、五百噸和一千噸三種規模。對應的年產量是十萬噸、十五萬噸和三十萬噸。所以不可能為了你們一家,單獨開發一種年產二十萬噸的硝酸裝置。”
“日產一千噸?”郭文凱吃驚道:“你們能把硝酸產量做到日產一千噸?”
“是啊!”耿誌揚笑道:“咱們國內現在單套裝置生產能力最大的在河東化工廠。生產能力達到了日產九百噸硝酸。”
陳建華笑嗬嗬道:“郭總就是我們從河東化工集團請來的技術專家。以後的硝酸項目就由他來負責。”
耿誌揚恍然大悟,原來郭文凱是廣即大化專門從外麵請來的硝酸專家,就是為了給下一步硝酸項目的建設和運行做準備。
河東化工集團前身是河東省化工廠,屬於國有特大型化工企業。在八十年代,國家曾經花費巨額外匯引進過兩套日產九百噸雙加壓法硝酸裝置,全部放在了河東省化工廠。
去年該集團公司又籌集資金新上了一套國外最新版本的日產九百噸雙加壓法硝酸裝置,而且采用的依舊是先進的國外機組。
因此,不管從規模上還是從技術水平上來說,該廠是國內首屈一指的硝酸及其衍生產品的生產企業。
耿誌揚前世所在的某部級設計院跟河東省化工廠關係密切。而且不管是河東省化工廠時期,還是後來改製為河東化工集團,該企業幾乎所有的化工裝置均由該設計院完成。所以耿誌揚跟該公司的一些高層領導熟絡得很。
不過,耿誌揚跟郭文凱確實沒怎麽打過交道,最多有幾次照麵而已,連臉熟都算不上。
“陳總說得沒錯,我以前是河東化工集團硝酸分公司車間主任。”郭文凱又問道:“耿總,像我們這種規模的需求,你認為怎麽解決比較好呢?”
耿誌揚笑道:“有兩個方案。一是上一套年產十五萬噸硝酸裝置,不足的部分可以通過外購來解決。而是直接上一套年產三十萬噸硝酸,多出來的產能可以外賣。”
郭文凱想了想又問道:“那這兩種規模的硝酸投資上大概是多少?”
“年產十五萬噸硝酸裝置大概要花一點五個億。”耿誌揚道:“三十萬噸的話至少要兩個億以上。”
年產十六萬噸d產品裝置投資估算大概在二十億以上,因此兩相比較起來,硝酸裝置的投資就低得多了。
陳建華開口道:“郭總,究竟上多大規模的硝酸,咱們內部商量一下再定吧。反正不管上多大規模的,咱們都采用耿總公司的技術就是。”
廣即大化為了建設硝酸項目,才特意從河東化工集團引進了郭文凱,準備讓他負責即將建設的雙加壓法硝酸裝置。
剛來沒多長時間的他對耿誌揚和北海金秀集團不是很了解,於是追問道:“耿總,你們公司的硝酸工藝跟河東化工集團比較的話,有什麽優勢呢?”
“河東化工集團?”耿誌揚暗自思量道:“看來郭文凱想拿我立威。通過從技術上否定我來顯示他在專業上的能耐。”
想到此,他淡淡一笑道:“河東化工集團是我國硝酸行業的頭部企業,采用的是全套國外引進的設備的技術,實力在國內首屈一指。”
聽到耿誌揚公然誇讚河東化工集團,郭文凱得意地搖晃著腦袋道:“我們河東化工集團畢竟是超大型國企,在技術水平上比你們這種實力不夠的民營企業還是要高一些的。”
這家夥果然是要借助貶低他人來凸顯自己,隱隱約約有著一股子大型國企固有的傲慢。
耿誌揚並不慣著他,淡淡一笑道:“大有大的好處,小有小的優點。我們金秀集團開發的雙加壓法硝酸工藝和設備,跟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不相上下。比起河東化工八十年代上的那套硝酸裝置是要先進的。跟他們去年新上的那套日產九百噸硝酸裝置的技術水平略高一些。”
“怎麽可能呢?”郭文凱不知道哪根筋不對,竟然當著陳建華的麵,公然跟耿誌揚打起了擂台:“我們去年新上的二十七萬噸硝酸采用的是國際最先進生產工藝。四合一機組用的是原裝g國生產的,性能屬於世界一流水平。你們比得上嗎?”
郭文凱是廣即大化為了硝酸項目而重薪引進的專門人才。既然拿了人家優厚的待遇,他就必須找機會顯示出與眾不同的技術水平來。
更何況他跟河東省石化設計院關係不錯,總想著憑借自己的地位把十五萬噸硝酸的設計任務交給對方來負責。
不過,他這次把耿誌揚作為證明自己的目標明顯是找錯了人。知道內情的陳建華見他出言不遜,情知這家夥是為了表現自己,才在這裏有意找茬生事。
他當即打斷道:“郭總,我們公司跟耿總的金秀集團是老朋友了,以前就在十五萬噸硝銨項目上合作過。他們公司的技術是國內最先進的,我可以做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