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立民開完會迴到家,愛人玉蘭看到他悶悶不語,便來到跟前。
“立民,看你今天情緒不太好,有什麽事啊?”
“玉蘭,今天去鄉政府開會,胡鄉長安排了外環路拓寬改造的工作。”
“立民,修公路那是政府的事,和你這個村官兒有什麽關係呀?”
“玉蘭,崔老二養魚池前年死魚的事,一直沒有得到賠償。這次的公路拓寬,又涉及到他的養魚池。以前的問題還沒有解決,他現在已經“放話”了,要想順利修路先要把以前的問題解決了再說。”
“那你就給他好好說一下唄。”
“玉蘭,事情不是那麽簡單。我上午也給誌勇叔打電話問了,我聽他說話的意思,這裏麵肯定有說不清道不明的問題。我怎麽能再好意思問下去,這次把問題全留給我了。”
玉蘭聽了立民這麽一說,心裏頓時產生了很大憂慮。
崔老二家兄弟多,在村裏那可是有名的霸道,沒有人敢惹他。他們家也沒有辦不成的事,萬一把他得罪了,以後在村子裏可不好混了。何況,立民還沒有兄弟,一個姐姐還在外地,家裏有什麽事誰也幫不上忙。
於是他耐心地說:“立民啊,我感覺這個事很複雜,你能解決就解決,解決不了,也不能把崔老二一家得罪了。何況上一屆的誌勇叔他們都沒有辦法。現在靠你也是辦不了。因為工作的事,解決不了也不能把鄉親得罪了。我們一輩子圍不上一個人,一件事可能就會得罪一個人。”
“好了,你不要再擔心了。解決這個問題,還要依靠工程指揮部的楊經理,我給他配合做工作就行了。”
“立民,你這麽想,我就放心了。”
立民聽了玉蘭的一陣嘮叨,覺得玉蘭說的有道理。但是,自己在這個位置上,遇到困難也不能甩手不管,工作更不能不幹。
解決老百姓的問題,就要像胡鄉長說的那樣,以情以理,還要結合法律法規和政策來解決。
立民坐在床上,又拿起文件看了起來。
據市委要求的開工建設,隻有20多天的時間。他心裏也是很著急,於是他打通了支部委員曹東良的電話。
“曹書記,有什麽事嗎?”
“東良,你到我這裏來一下。下午,在政府開了一個會,咱們把如何落實胡鄉長會議精神商量一下。”
曹東良是一個在部隊退役的老兵,13年的軍旅生涯,他磨練了一身過硬的軍事技能,辦事有原則,有思想。
退役之後,他放棄了地方政府的安置,決定自己幹事業。
今年他承包了村裏500畝地,作為政府改革農村土地種植的試驗工作,他的勇於擔當也得到了鄉政府的一致認可。
不一會兒,東良急匆匆的來到了立民家。
“立民叔,你找我有什麽事啊?你看這麽一會兒,我就忘了。”
曹立民笑著說:“東良,你這個年輕人,記憶力應該說是很強的,難道還不如我了?”
“立民叔,自從我承包了這片是農田,每天都是心不在焉,吃不好也睡不好,壓力也挺大的。”
曹立民笑著說:“東良,你在部隊待了這麽多年,什麽事都經曆過,再大的困難也遇到過。難道這點小事就能阻擋了你前行的腳步。你放棄了政府的安置,是不是有些後悔了?”
“立民叔,我放棄政府安置並沒有後悔,就是幹事有點急於求成的思想,總是擔心幹不出一點成績,讓人家笑話。”
曹立民又笑了起來。
“東良,原來你有這種想法啊。你幹這項事業,那是‘萬裏長城'',你還沒有邁出第一步。以後遇到的問題可能會更多,情況更複雜。關鍵是你要有樂觀的思想,積極的態度去應對,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你才能享受‘萬裏長城''那種勝利的快樂。”
“立民叔,你真會講理論,難怪全村黨員都選你當書記。”
曹立民拿起了手中的文件。
“東良,我下午去鄉政府,胡鄉長召開了關於落實文件精神的會議。”
利民順手把文件遞給了東良。
東良接過文件看了一遍。
“立民叔,市委決定拓寬外環路,這是一件好事啊。工程完畢以後,受益的肯定是公路附近村莊的老百姓。”
東良,拓寬外環公路,受益的不僅是公路兩邊的老百姓,更重要的是提升全市的經濟增長值。東良‘大鍋裏沒有飯,老百姓能吃上飯''嗎?
這次的公路拓寬改造,個別老百姓不認可不支持,甚至設定一些障礙來阻織開工建設。
東良對有這種想法的人感到很詫異,急忙問道:“曹叔,難道還有這麽糊塗的人?這肯定是其他村子的,咱們村不可能有這麽不通情達理的人。”
曹立民看了看東梁的表情,深深歎了一口氣。
“東良,你真的想錯了。你太高估我們村個別人的思想了。”
曹立民把崔老二承包養魚坑的情況,以及他的想法詳細的給東良敘述了一遍。
“東良,我已經和工程建設指揮部的楊海濤經理取得了聯係。他也專門強調,不能因為這個事得不到解決,影響開工建設。楊經理說的有道理,村民是咱們的衣食父母,在關心他們的同時,還要引導教育。楊經理也清楚賈老二的情況,明天你和楊經理去找一下賈老二,把拓寬公路的事和他溝通,了解一下他的真實想法。”
曹東良在部隊十幾年,每年迴家探親也就是那麽幾天的時間。因為村子大人口多,幾乎碰不到崔老二這個人,更不知道他的說話辦事風格。
既然曹書記安排了,東良還是愉快的答應了。
“好的,曹叔,你也知道,我這麽多年我也不在家,也沒有和他打過交道,咱們都是鄉裏鄉親的,這個麵子他應該給我吧。何況公路完工以後交通方便了,對他魚的出售也是有好處的。”
“東良還是你考慮的全麵,我給楊經理打電話,讓他明天過來,你們明天就一起去吧。崔老二如果有額外要求,咱們再商量。”
看起來,賈書記把東良推到了困難的最前沿,好像是他有見到困難遇到問題有退縮的想法。但是,他作為“一把手”對妥善解決問題的方法,還是考慮比較周全的。
讓東良去協商,一旦遇到尷尬,發生糾紛和矛盾。他再出麵解釋,不至於把問題弄到不可解決的地步,這才是作為一名支部書記解決問題的策略。
“曹叔,我明天就等著楊經理,然後去找老崔。”
東良走了以後,曹立民給楊海濤打了電話。
“楊經理,你好。”
“曹書記,你好,問題了解的怎麽樣了?”
“楊經理,昨天下午我去。政府開了專題會議,胡鄉長也比較重視,提出了具體要求,迴來之後,我和村支部委員曹東良進行了溝通交流,研究了解決問題的初步方案。明天你來了,和東良去養魚場找崔老二談一下吧。”
“曹書記,我們可以去。你說好了,你感覺有多大的把握解決這個問題?”
“楊經理,我和東良商量好了,把講政策,擺道理,作為主要策略,然後聽取他的意見,隻要是不超出政策規定的範圍就好辦。如果他拒不講理,我們再用法律法規來解決,直至把問題解決好。”
海濤一聽,曹書記的態度很堅決,決心也很大。
“好的,曹書記,我明天上午過去。”
“立民,看你今天情緒不太好,有什麽事啊?”
“玉蘭,今天去鄉政府開會,胡鄉長安排了外環路拓寬改造的工作。”
“立民,修公路那是政府的事,和你這個村官兒有什麽關係呀?”
“玉蘭,崔老二養魚池前年死魚的事,一直沒有得到賠償。這次的公路拓寬,又涉及到他的養魚池。以前的問題還沒有解決,他現在已經“放話”了,要想順利修路先要把以前的問題解決了再說。”
“那你就給他好好說一下唄。”
“玉蘭,事情不是那麽簡單。我上午也給誌勇叔打電話問了,我聽他說話的意思,這裏麵肯定有說不清道不明的問題。我怎麽能再好意思問下去,這次把問題全留給我了。”
玉蘭聽了立民這麽一說,心裏頓時產生了很大憂慮。
崔老二家兄弟多,在村裏那可是有名的霸道,沒有人敢惹他。他們家也沒有辦不成的事,萬一把他得罪了,以後在村子裏可不好混了。何況,立民還沒有兄弟,一個姐姐還在外地,家裏有什麽事誰也幫不上忙。
於是他耐心地說:“立民啊,我感覺這個事很複雜,你能解決就解決,解決不了,也不能把崔老二一家得罪了。何況上一屆的誌勇叔他們都沒有辦法。現在靠你也是辦不了。因為工作的事,解決不了也不能把鄉親得罪了。我們一輩子圍不上一個人,一件事可能就會得罪一個人。”
“好了,你不要再擔心了。解決這個問題,還要依靠工程指揮部的楊經理,我給他配合做工作就行了。”
“立民,你這麽想,我就放心了。”
立民聽了玉蘭的一陣嘮叨,覺得玉蘭說的有道理。但是,自己在這個位置上,遇到困難也不能甩手不管,工作更不能不幹。
解決老百姓的問題,就要像胡鄉長說的那樣,以情以理,還要結合法律法規和政策來解決。
立民坐在床上,又拿起文件看了起來。
據市委要求的開工建設,隻有20多天的時間。他心裏也是很著急,於是他打通了支部委員曹東良的電話。
“曹書記,有什麽事嗎?”
“東良,你到我這裏來一下。下午,在政府開了一個會,咱們把如何落實胡鄉長會議精神商量一下。”
曹東良是一個在部隊退役的老兵,13年的軍旅生涯,他磨練了一身過硬的軍事技能,辦事有原則,有思想。
退役之後,他放棄了地方政府的安置,決定自己幹事業。
今年他承包了村裏500畝地,作為政府改革農村土地種植的試驗工作,他的勇於擔當也得到了鄉政府的一致認可。
不一會兒,東良急匆匆的來到了立民家。
“立民叔,你找我有什麽事啊?你看這麽一會兒,我就忘了。”
曹立民笑著說:“東良,你這個年輕人,記憶力應該說是很強的,難道還不如我了?”
“立民叔,自從我承包了這片是農田,每天都是心不在焉,吃不好也睡不好,壓力也挺大的。”
曹立民笑著說:“東良,你在部隊待了這麽多年,什麽事都經曆過,再大的困難也遇到過。難道這點小事就能阻擋了你前行的腳步。你放棄了政府的安置,是不是有些後悔了?”
“立民叔,我放棄政府安置並沒有後悔,就是幹事有點急於求成的思想,總是擔心幹不出一點成績,讓人家笑話。”
曹立民又笑了起來。
“東良,原來你有這種想法啊。你幹這項事業,那是‘萬裏長城'',你還沒有邁出第一步。以後遇到的問題可能會更多,情況更複雜。關鍵是你要有樂觀的思想,積極的態度去應對,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你才能享受‘萬裏長城''那種勝利的快樂。”
“立民叔,你真會講理論,難怪全村黨員都選你當書記。”
曹立民拿起了手中的文件。
“東良,我下午去鄉政府,胡鄉長召開了關於落實文件精神的會議。”
利民順手把文件遞給了東良。
東良接過文件看了一遍。
“立民叔,市委決定拓寬外環路,這是一件好事啊。工程完畢以後,受益的肯定是公路附近村莊的老百姓。”
東良,拓寬外環公路,受益的不僅是公路兩邊的老百姓,更重要的是提升全市的經濟增長值。東良‘大鍋裏沒有飯,老百姓能吃上飯''嗎?
這次的公路拓寬改造,個別老百姓不認可不支持,甚至設定一些障礙來阻織開工建設。
東良對有這種想法的人感到很詫異,急忙問道:“曹叔,難道還有這麽糊塗的人?這肯定是其他村子的,咱們村不可能有這麽不通情達理的人。”
曹立民看了看東梁的表情,深深歎了一口氣。
“東良,你真的想錯了。你太高估我們村個別人的思想了。”
曹立民把崔老二承包養魚坑的情況,以及他的想法詳細的給東良敘述了一遍。
“東良,我已經和工程建設指揮部的楊海濤經理取得了聯係。他也專門強調,不能因為這個事得不到解決,影響開工建設。楊經理說的有道理,村民是咱們的衣食父母,在關心他們的同時,還要引導教育。楊經理也清楚賈老二的情況,明天你和楊經理去找一下賈老二,把拓寬公路的事和他溝通,了解一下他的真實想法。”
曹東良在部隊十幾年,每年迴家探親也就是那麽幾天的時間。因為村子大人口多,幾乎碰不到崔老二這個人,更不知道他的說話辦事風格。
既然曹書記安排了,東良還是愉快的答應了。
“好的,曹叔,你也知道,我這麽多年我也不在家,也沒有和他打過交道,咱們都是鄉裏鄉親的,這個麵子他應該給我吧。何況公路完工以後交通方便了,對他魚的出售也是有好處的。”
“東良還是你考慮的全麵,我給楊經理打電話,讓他明天過來,你們明天就一起去吧。崔老二如果有額外要求,咱們再商量。”
看起來,賈書記把東良推到了困難的最前沿,好像是他有見到困難遇到問題有退縮的想法。但是,他作為“一把手”對妥善解決問題的方法,還是考慮比較周全的。
讓東良去協商,一旦遇到尷尬,發生糾紛和矛盾。他再出麵解釋,不至於把問題弄到不可解決的地步,這才是作為一名支部書記解決問題的策略。
“曹叔,我明天就等著楊經理,然後去找老崔。”
東良走了以後,曹立民給楊海濤打了電話。
“楊經理,你好。”
“曹書記,你好,問題了解的怎麽樣了?”
“楊經理,昨天下午我去。政府開了專題會議,胡鄉長也比較重視,提出了具體要求,迴來之後,我和村支部委員曹東良進行了溝通交流,研究了解決問題的初步方案。明天你來了,和東良去養魚場找崔老二談一下吧。”
“曹書記,我們可以去。你說好了,你感覺有多大的把握解決這個問題?”
“楊經理,我和東良商量好了,把講政策,擺道理,作為主要策略,然後聽取他的意見,隻要是不超出政策規定的範圍就好辦。如果他拒不講理,我們再用法律法規來解決,直至把問題解決好。”
海濤一聽,曹書記的態度很堅決,決心也很大。
“好的,曹書記,我明天上午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