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於誌寧之前是李承幹的屬官,但是在李承幹謀反貶為庶人之後,東宮屬官除於誌寧之外全都獲罪。
當時,李世民還親自安慰於誌寧道:「朕聽說你多次勸諫高明,是他不聽你的,所以到了這個地步。」
由此可見,李世民對他有多麽的信任。
至於高季輔,那可是中書舍人,相當於是李世民的秘書。
自古至今,有哪個領導選擇的秘書不是自己的人?
而張行成,曾經是殿中侍禦史,現在是刑部侍郎,他執法嚴明,彈劾官員,不畏權貴,深得李世民的賞識。
「兒臣一定不辜負父皇的信任,兢兢業業,勤勞學習,做一個好儲君。」
李治本來是想說點其他的事情,不過看到李世民在跟自己說正事,他便幹脆好好的當一個聽眾。
在李世民麵前,現在不需要自己說太多什麽,好好的當一名合格的聽從就行了。
「昔日劉備有言: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你要多看、多聽、多問、少說。朕如今年紀慢慢的大了,希望你能盡快成長起來,為朕分憂。」
「謹遵父皇吩咐!」
「這次朕立你為太子,也是深思熟慮之後的結果。你有眾多兄弟姐妹,朕希望你能善待他們,不要做出骨肉相殘的事情出來。特別是青雀,他是你大哥,朕也想過到底是立你為太子還是立青雀為太子,但是最終還是覺得你仁孝,在朕百年之後,能夠善待兄弟。」
李世民這話,倒也算是自己的心裏話。
不過,他可能想不到,自己的兒子就沒有一個省油燈。
歷史上,李治繼位之後,借著高陽公主和房遺愛的謀反案,把李恪等好幾名重量級皇族給誅殺了,直接起到了殺雞儆猴的作用,讓其他皇族再也生不起別樣的心思。
很多人都覺得李治除了仁孝之外,沒有其他本事,沒有其他手段,心慈手軟。
其實,他從一個沒有什麽人支持的皇子,一直坐穩了江山,並且還反手把獨掌朝政的長孫無忌給推倒了。
最關鍵的是,李治在位期間,其實還是做出了不少政績的。
那個時候的唐朝,版圖是最大的,東起朝鮮半島,西到鹹海,北至貝加爾湖,南至越南中部,維持了三十二年。
這樣創造了「永徽之治」的人物,哪能真的什麽本事也沒有呢?
「父皇您放心,兒臣一定孝順兄長,愛護弟妹。不過……」
李治臉上露出了一股為難的表情,這讓李世民很是不悅。
難不成剛剛登上太子之位,就對自己陽奉陰違了?
於是立馬拉下臉問道:「不過什麽?有什麽困難嗎?」
「沒有,一點困難都沒有。不過孩兒近日收到了一封信,不知道該不該跟父皇說……」
「什麽信?」
李世民疑惑的看著李治。
大唐的驛站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進步很快。
除了傳遞官方的信件之外,驛站也承擔著轉送私人信件的任務,跟後世的郵政有那麽一點相似之處。
不過,這個時候送信都是需要先收錢的。
按理來說,李治一直在大明宮中長大,不應該有誰會送信給他啊。
「是的,一封大哥派人捎給我的信。」
聽到這裏,李世民更加好奇了。
李承幹都已經被貶為庶人了,如今應該在前往澳洲的路上,怎麽會想到派人給李治送一封信呢?
裏麵講的是什麽?
「高明都跟你說了些什麽內容?」
「大哥說的都是他跟四哥之間的事情,孩兒看了之後一直猶豫要不要跟父皇說明。」
「既然之前你在猶豫,為什麽現在又不猶豫了呢?」
李世民有一種預感,這信件裏頭肯定說了些什麽密事。
「因為裏麵的內容對四哥不是很利。父皇您也知道,前段時間許多人都認為父皇會立四哥為太子,如果兒臣這個時候把信件拿出來,難免會讓人覺得兒臣落井下石,為了太子之位什麽手段都使得出來。」
李治這話說的聲情並茂,讓李世民心裏麵舒服了很多。
看來,自己果然沒有選錯人啊。
「那你現在為什麽有準備跟父皇說了呢?」
「因為今日父皇已經定下了太子人選,孩兒這個時候再說信中的內容,就不存在為了爭奪太子之位,故意陷害四哥的嫌疑了。而卻,信中的內容,兒臣覺得也應該讓父皇知道,這可以讓父皇看到大哥謀反背後的真正起因。」
李治一邊說話,一邊觀察著李世民臉色的變化。
「信件你帶在身上了嗎?」
「帶了,因為兒臣一直糾結該什麽時候跟父皇說明才合適,所以一直都把信件帶在身邊。」
李治說完話之後,就從懷中掏出了一封信,低著頭,雙手呈送著遞給了李世民。
之後,宣政殿中就陷入了寧靜。
李世民麵色不停變幻的看著手中的信件,心中的憤怒是越積越深。
站在他身後的蘭和就能看到李世民握著信件的手都在顫抖,顯然是在強忍著巨大的情緒,逼著自己把整封信件給看完。
「嘭!」
李世民終究是沒有忍住,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
紫顫木製作的禦桌,質量好的很,沒有出現武俠劇裏頭木頭四濺的情況。
當時,李世民還親自安慰於誌寧道:「朕聽說你多次勸諫高明,是他不聽你的,所以到了這個地步。」
由此可見,李世民對他有多麽的信任。
至於高季輔,那可是中書舍人,相當於是李世民的秘書。
自古至今,有哪個領導選擇的秘書不是自己的人?
而張行成,曾經是殿中侍禦史,現在是刑部侍郎,他執法嚴明,彈劾官員,不畏權貴,深得李世民的賞識。
「兒臣一定不辜負父皇的信任,兢兢業業,勤勞學習,做一個好儲君。」
李治本來是想說點其他的事情,不過看到李世民在跟自己說正事,他便幹脆好好的當一個聽眾。
在李世民麵前,現在不需要自己說太多什麽,好好的當一名合格的聽從就行了。
「昔日劉備有言: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你要多看、多聽、多問、少說。朕如今年紀慢慢的大了,希望你能盡快成長起來,為朕分憂。」
「謹遵父皇吩咐!」
「這次朕立你為太子,也是深思熟慮之後的結果。你有眾多兄弟姐妹,朕希望你能善待他們,不要做出骨肉相殘的事情出來。特別是青雀,他是你大哥,朕也想過到底是立你為太子還是立青雀為太子,但是最終還是覺得你仁孝,在朕百年之後,能夠善待兄弟。」
李世民這話,倒也算是自己的心裏話。
不過,他可能想不到,自己的兒子就沒有一個省油燈。
歷史上,李治繼位之後,借著高陽公主和房遺愛的謀反案,把李恪等好幾名重量級皇族給誅殺了,直接起到了殺雞儆猴的作用,讓其他皇族再也生不起別樣的心思。
很多人都覺得李治除了仁孝之外,沒有其他本事,沒有其他手段,心慈手軟。
其實,他從一個沒有什麽人支持的皇子,一直坐穩了江山,並且還反手把獨掌朝政的長孫無忌給推倒了。
最關鍵的是,李治在位期間,其實還是做出了不少政績的。
那個時候的唐朝,版圖是最大的,東起朝鮮半島,西到鹹海,北至貝加爾湖,南至越南中部,維持了三十二年。
這樣創造了「永徽之治」的人物,哪能真的什麽本事也沒有呢?
「父皇您放心,兒臣一定孝順兄長,愛護弟妹。不過……」
李治臉上露出了一股為難的表情,這讓李世民很是不悅。
難不成剛剛登上太子之位,就對自己陽奉陰違了?
於是立馬拉下臉問道:「不過什麽?有什麽困難嗎?」
「沒有,一點困難都沒有。不過孩兒近日收到了一封信,不知道該不該跟父皇說……」
「什麽信?」
李世民疑惑的看著李治。
大唐的驛站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進步很快。
除了傳遞官方的信件之外,驛站也承擔著轉送私人信件的任務,跟後世的郵政有那麽一點相似之處。
不過,這個時候送信都是需要先收錢的。
按理來說,李治一直在大明宮中長大,不應該有誰會送信給他啊。
「是的,一封大哥派人捎給我的信。」
聽到這裏,李世民更加好奇了。
李承幹都已經被貶為庶人了,如今應該在前往澳洲的路上,怎麽會想到派人給李治送一封信呢?
裏麵講的是什麽?
「高明都跟你說了些什麽內容?」
「大哥說的都是他跟四哥之間的事情,孩兒看了之後一直猶豫要不要跟父皇說明。」
「既然之前你在猶豫,為什麽現在又不猶豫了呢?」
李世民有一種預感,這信件裏頭肯定說了些什麽密事。
「因為裏麵的內容對四哥不是很利。父皇您也知道,前段時間許多人都認為父皇會立四哥為太子,如果兒臣這個時候把信件拿出來,難免會讓人覺得兒臣落井下石,為了太子之位什麽手段都使得出來。」
李治這話說的聲情並茂,讓李世民心裏麵舒服了很多。
看來,自己果然沒有選錯人啊。
「那你現在為什麽有準備跟父皇說了呢?」
「因為今日父皇已經定下了太子人選,孩兒這個時候再說信中的內容,就不存在為了爭奪太子之位,故意陷害四哥的嫌疑了。而卻,信中的內容,兒臣覺得也應該讓父皇知道,這可以讓父皇看到大哥謀反背後的真正起因。」
李治一邊說話,一邊觀察著李世民臉色的變化。
「信件你帶在身上了嗎?」
「帶了,因為兒臣一直糾結該什麽時候跟父皇說明才合適,所以一直都把信件帶在身邊。」
李治說完話之後,就從懷中掏出了一封信,低著頭,雙手呈送著遞給了李世民。
之後,宣政殿中就陷入了寧靜。
李世民麵色不停變幻的看著手中的信件,心中的憤怒是越積越深。
站在他身後的蘭和就能看到李世民握著信件的手都在顫抖,顯然是在強忍著巨大的情緒,逼著自己把整封信件給看完。
「嘭!」
李世民終究是沒有忍住,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
紫顫木製作的禦桌,質量好的很,沒有出現武俠劇裏頭木頭四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