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其實按照大明宮那樣修建,速度最快,花費的錢財也少。如果完全要按照江南風格來修建,那麽費時費力不說,錢財絕對不會少花,您要不要再考慮考慮?」
閻立本已經跟李寬交流過頤和園的建設思路。
雖然他心裏還是挺期待的,但是看到那規模浩大的宮廷建築,生怕修了一半就修不下去了。
作為大唐有數的大匠,他很清楚江南風格的庭院,修建起來有多麽麻煩。
「不用,既然要修的別致,就幹脆做到極致,否則陛下在大明宮待的好好的,幹嘛來頤和園?我就是要讓陛下感受到頤和園的不凡,讓他來了就不想迴去。」
反正都是花的李世民內帑的錢財,李寬可是一點也不心疼。
作為東海漁業和大唐皇家錢莊最大的股東,李世民的內帑之豐厚,超出了許多人的想像。
估計連李世民自己都不清楚內帑到底掌控了多少財富。
「不管是誰去了完工的頤和園,都會流連忘返。就憑王爺您給的設計圖中的那一段話,我就感受到了頤和園的美。『以人工疊石成小山,有高二丈至五丈者,聯貫而成無數小山穀,穀之低處清水注之。在山穀之中的池畔有庭院,有敞廊,有花園,有瀑布。而園內山丘之上遍栽名貴稀奇林木,而以各色花樹為多』;這絕對是人世間的天堂啊。」
按理說,閻立本的手中已經有了大明宮,算是功成名就。
這些年雖然有不少勛貴找他設計房屋,但是他都不為所動。
這一次,看到李寬給的東西之後,卻是主動請纓的要擔任將作大匠。
倒是省了李寬一番口舌。
……
河東道今年的棉花種植麵積,比去年整整翻了兩番。
第一年的時候,大家是抱著將信將疑的心態,跟著楚王府的步伐在種植。
如今,嚐試到了甜頭,甚至可以說是暴利的勛貴們,立馬就爆發了驚人的能量。
人手不夠?
我自己搞定!
朝廷賞賜之外的荒地,需要出錢購買?
沒問題,我給錢!
觀獅山書院農學院的學員數量不足?
沒關係,我們在這裏專門修建一個棉花種植研究所,一應費用大家承擔了,觀獅山書院隻要負責安排教諭。
「褚主薄,這段時間,每天都有大量的棉線被運往長安,特別是太原王家,後來者居上,今年單單他們一家種植的棉花麵積,就已經達到了十五萬畝,幾乎占據了將近一成多的產量。」
石明作為褚遂良的助手,將自己把握到的棉花相關信息跟褚遂良進行了匯報。
作為觀獅山書院農學院中最早研究棉花種植的人員,石明現在算是棉花行業的專家。
在忻州做了一年的裏正之後,就被重用。
之後更是被褚遂良親自調派到了自己身邊做事。
畢竟,李寬讓褚遂良到朔州負責棉花種植推廣的事情,褚遂良自然要把最專業的放在自己身邊。
「朔州北邊,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王朝和草原民族交鋒很厲害的一個區域,如果通過棉花的種植能夠讓這塊區域徹底的納入我大唐的統治範圍,哪怕是讓太原王氏這些世家勛貴多掙一些錢又有什麽關係?」
褚遂良自然知道石明話裏暗示的意思。
不過,他很清楚李寬安排自己來朔州這邊主持棉花種植事務的原因,所以不會因為太原王氏跟楚王府關係不大好就給他們使絆子。
相反的,太原王氏能夠成為河東道北部最大的棉花種植主,跟褚遂良的支持分不開。
畢竟,太原王氏是河東道的地主,他們的優勢不是其他長安城的勛貴可以比擬的。
像是杜家,雖然也算是關中有數的大家族,但是在河東道這裏也就種了五六萬畝棉花而已。
至於其他勛貴,大部分也都是幾萬畝的規模。
當然,他們不會滿足於幾萬畝的規模,隻不過擴張的速度趕不上人家太原王氏而已。
要知道,李寬讓朝廷劃定的這一塊區域,至少夠大家種上五百萬畝棉花。
現在可還是差的遠了。
當然,就大唐現在的消費量,棉花的種植規模已經夠了。
甚至,短短的兩年時間,因為棉花種植規模的快速擴張,棉布已經從高高在上的布匹變得親民了許多。
「這倒也是。為了省事,這些勛貴都將原來的草原開墾成為棉田,並且各家都派出了許多人手過來,而為了棉田的安全,每家每戶都有安排大量的護衛過來。單單這些人的力量,集中起來,其實就是一股不小的隊伍。」
「突厥人被我們大唐打敗了,薛延陀人也廢了,曾經強大的高句麗,也幾乎是灰飛煙滅,朔州北部草原,短時間內已經沒有對手能夠威脅到我們。再加上附近發現了大的鐵礦和煤礦,兩座新的邊塞礦產城池冉冉升起,假以時日,朔州將成為大唐北方新的一個經濟中心。而一旦這裏能給朝廷,給勛貴帶來利益,自然就會有更強大的隊伍來保護這裏的安全。慢慢的,朔州將不再是一座邊城。」
褚遂良也是有抱負的人。
他希望自己能夠跟馬周一樣,將朔州經營成涼州那樣的繁華州府。
到時候,自己的前途絕對一片光明。
「嗯,不過因為棉田的原因,今年可是累死了不少奴僕,特別是王家的奴僕,有一批是從各處買來的奴隸,他們為了盡肯能的降低棉花種植的成本,可是對這些奴僕壓榨的非常厲害。」
閻立本已經跟李寬交流過頤和園的建設思路。
雖然他心裏還是挺期待的,但是看到那規模浩大的宮廷建築,生怕修了一半就修不下去了。
作為大唐有數的大匠,他很清楚江南風格的庭院,修建起來有多麽麻煩。
「不用,既然要修的別致,就幹脆做到極致,否則陛下在大明宮待的好好的,幹嘛來頤和園?我就是要讓陛下感受到頤和園的不凡,讓他來了就不想迴去。」
反正都是花的李世民內帑的錢財,李寬可是一點也不心疼。
作為東海漁業和大唐皇家錢莊最大的股東,李世民的內帑之豐厚,超出了許多人的想像。
估計連李世民自己都不清楚內帑到底掌控了多少財富。
「不管是誰去了完工的頤和園,都會流連忘返。就憑王爺您給的設計圖中的那一段話,我就感受到了頤和園的美。『以人工疊石成小山,有高二丈至五丈者,聯貫而成無數小山穀,穀之低處清水注之。在山穀之中的池畔有庭院,有敞廊,有花園,有瀑布。而園內山丘之上遍栽名貴稀奇林木,而以各色花樹為多』;這絕對是人世間的天堂啊。」
按理說,閻立本的手中已經有了大明宮,算是功成名就。
這些年雖然有不少勛貴找他設計房屋,但是他都不為所動。
這一次,看到李寬給的東西之後,卻是主動請纓的要擔任將作大匠。
倒是省了李寬一番口舌。
……
河東道今年的棉花種植麵積,比去年整整翻了兩番。
第一年的時候,大家是抱著將信將疑的心態,跟著楚王府的步伐在種植。
如今,嚐試到了甜頭,甚至可以說是暴利的勛貴們,立馬就爆發了驚人的能量。
人手不夠?
我自己搞定!
朝廷賞賜之外的荒地,需要出錢購買?
沒問題,我給錢!
觀獅山書院農學院的學員數量不足?
沒關係,我們在這裏專門修建一個棉花種植研究所,一應費用大家承擔了,觀獅山書院隻要負責安排教諭。
「褚主薄,這段時間,每天都有大量的棉線被運往長安,特別是太原王家,後來者居上,今年單單他們一家種植的棉花麵積,就已經達到了十五萬畝,幾乎占據了將近一成多的產量。」
石明作為褚遂良的助手,將自己把握到的棉花相關信息跟褚遂良進行了匯報。
作為觀獅山書院農學院中最早研究棉花種植的人員,石明現在算是棉花行業的專家。
在忻州做了一年的裏正之後,就被重用。
之後更是被褚遂良親自調派到了自己身邊做事。
畢竟,李寬讓褚遂良到朔州負責棉花種植推廣的事情,褚遂良自然要把最專業的放在自己身邊。
「朔州北邊,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王朝和草原民族交鋒很厲害的一個區域,如果通過棉花的種植能夠讓這塊區域徹底的納入我大唐的統治範圍,哪怕是讓太原王氏這些世家勛貴多掙一些錢又有什麽關係?」
褚遂良自然知道石明話裏暗示的意思。
不過,他很清楚李寬安排自己來朔州這邊主持棉花種植事務的原因,所以不會因為太原王氏跟楚王府關係不大好就給他們使絆子。
相反的,太原王氏能夠成為河東道北部最大的棉花種植主,跟褚遂良的支持分不開。
畢竟,太原王氏是河東道的地主,他們的優勢不是其他長安城的勛貴可以比擬的。
像是杜家,雖然也算是關中有數的大家族,但是在河東道這裏也就種了五六萬畝棉花而已。
至於其他勛貴,大部分也都是幾萬畝的規模。
當然,他們不會滿足於幾萬畝的規模,隻不過擴張的速度趕不上人家太原王氏而已。
要知道,李寬讓朝廷劃定的這一塊區域,至少夠大家種上五百萬畝棉花。
現在可還是差的遠了。
當然,就大唐現在的消費量,棉花的種植規模已經夠了。
甚至,短短的兩年時間,因為棉花種植規模的快速擴張,棉布已經從高高在上的布匹變得親民了許多。
「這倒也是。為了省事,這些勛貴都將原來的草原開墾成為棉田,並且各家都派出了許多人手過來,而為了棉田的安全,每家每戶都有安排大量的護衛過來。單單這些人的力量,集中起來,其實就是一股不小的隊伍。」
「突厥人被我們大唐打敗了,薛延陀人也廢了,曾經強大的高句麗,也幾乎是灰飛煙滅,朔州北部草原,短時間內已經沒有對手能夠威脅到我們。再加上附近發現了大的鐵礦和煤礦,兩座新的邊塞礦產城池冉冉升起,假以時日,朔州將成為大唐北方新的一個經濟中心。而一旦這裏能給朝廷,給勛貴帶來利益,自然就會有更強大的隊伍來保護這裏的安全。慢慢的,朔州將不再是一座邊城。」
褚遂良也是有抱負的人。
他希望自己能夠跟馬周一樣,將朔州經營成涼州那樣的繁華州府。
到時候,自己的前途絕對一片光明。
「嗯,不過因為棉田的原因,今年可是累死了不少奴僕,特別是王家的奴僕,有一批是從各處買來的奴隸,他們為了盡肯能的降低棉花種植的成本,可是對這些奴僕壓榨的非常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