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知道攔不住李世民,不過還想著把這場戰爭往後延一延。
「十萬兵馬雖然不少,但是並不需要全部從長安城帶過去;可以調派朔州和幽州等地的折衝府將士出征;這麽一來,大軍從長安城出發,基本上是以騎兵為主,隻需要半個月時間就可以到達幽州,稍微修正一下,就可以進入遼東。我有信心在三個月內結束戰事,避免讓將士們在冰天雪地裏與高句麗人作戰!」
李靖的這話,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河東道當初一直是防備北方草原入侵的重地,晉陽更是李唐的龍興之地,附近的駐軍不少。要最快的完成戰爭準備,最大限度的減少戰爭對大唐的影響,那麽盡可能的少從長安城帶兵出征,而是徵集沿途的精銳,就是一個比較可行的方案。
「父皇,如今長安城到幽州的水泥路已經全線貫通,人員移動和物資運輸都非常的方便;並且軍中已經推廣了方便麵,軍糧的準備也變得容易了許多;至於刀槍鎧甲,得益於鋼鐵產量的增加,更不是問題;兒臣認為兵貴神速,如果我大唐確定要對高句麗用兵,那麽越快越好,在那淵蓋蘇文還沒有完全掌控住高句麗局麵的時候,大軍就出現在邊境,取得的戰果肯定會更好。」
李承幹是在場的所有人當中,最希望李世民盡快禦駕親征的。
那麽一來,他這個太子就可以監國了。
雖然李世民肯定會安排一些大臣留下來處理政事,但是李承幹的權利也一定會有非常大的提升。
如今儲君之位岌岌可危的他,對這一點非常的看重。
「父皇,兒臣雖然不懂兵法,但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為了萬全之計,房相建議明年再考慮出征的事情,其實還是非常有道理的。區區一個高句麗,我們完全不用太過緊張,以大唐的實力,隨時都可以教訓他們。」
李泰本來對這場戰爭不是很關注。
但是如今李世民要禦駕親征,並且讓李承幹監國,那就不一樣了。
他這個魏王為什麽風頭能夠蓋過李承幹,還不就是因為仗著李世民的寵愛?
如果李世民離開長安城了,李承幹還不變著法子找自己的麻煩?
這種局麵,他自然是不希望看到的。
「隋朝不仁,我大唐才取而代之。當初隋煬帝三征高句麗,留下了多少英魂在遼東?我大唐早一天打敗高句麗,早一天把英魂迎迴來,對於穩定民心,激勵將士,將取到巨大的作用。之前,有大臣反對父皇前往泰山封禪,如果父皇禦駕親征能夠打敗高句麗,那麽應該就再也沒有誰還對泰山封禪有意見了吧?」
李承幹聽了李泰的話,心裏氣得半死,但是還得趕緊找理由。
在場的大臣都是人精。
一聽到李承幹和李泰的發言,就知道這個事情有點變味了。
對於不想摻和儲君爭奪的大臣來說,保持沉默才是最合適的。
「寬兒,你有何見解?」
李世民見大臣們都不說話了,自然也清楚是啥情況。
但是,他不能讓李承幹和李泰兩個人在那裏表演啊。
到時候丟的是皇家的臉麵。
「陛下,都說高句麗遠離長安城,其實在微臣看來,高句麗其實離我們並不遠。一直以來,大家都習慣了從陸地上進攻敵人,但是高句麗的情況有所不同。隻要從登州出發,水師可以在三五日內到達高句麗的許多城池。特別是那平壤,戰船可以直接開到城外。高句麗的大軍普遍都安置在邊疆,一旦我們的將士出現在平壤等地,隻需要有一兩萬人,就可以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與此同時,水師可以不斷的騷擾高句麗沿海、沿江的城池,讓淵蓋蘇文搞不清楚我們的攻擊重點,疲於應命。然後再配合幾萬精銳騎兵從遼東攻入高句麗,基本上這次隻要有六七萬兵馬,就足夠了;民夫也不用調用那麽多,要不然會影響耕作;陛下可以考慮讓大唐皇家軍事學院後勤科的人員負責調派本次出征的後勤物資,然後再把一些不重要的物資籌備交付給商家去辦理,這樣大軍便可快速出征,輕裝上陣。」
李寬的話說完之後,殿中陷入了寂靜。
這個信息量有點大,內容也有點天馬行空。
論陸戰,在場的武將都經驗很豐富,但是海戰的話,就沒有幾個人清楚了。
可是從邏輯上來說,似乎又沒有什麽缺陷。
這麽一來,大家的發言就比較謹慎了。
「楚王殿下,後勤保障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怎麽可以交付給商家呢?」
長孫無忌看到眾人似乎被李寬給鎮住了,皺了皺眉頭,打破了寧靜。
李寬提議從水路兩地同時進攻,這個方案好不好,長孫無忌不敢隨意下結論。
但是把一部分的後勤補給任務交付給商家,這是他認為絕對無法接受的事情。
自古以來,就沒有這樣的事情啊。
第0729章 新的戰爭模式
歷朝歷代的將領,都知道後勤保障的重要性。
但是,怎麽把後勤保障搞好,研究的人卻是並不多。
大唐皇家軍事學院後勤科算是少見的專門研究後勤補給的機構了。
「趙國公,士農工商,都是我大唐子民;隻要有利於大唐獲得對高句麗作戰的勝利,有利於完善戰爭時期大軍的供應補給,有利於減少不必要的消耗;把一部分後勤補給交給商人來做,有何不可?」
「十萬兵馬雖然不少,但是並不需要全部從長安城帶過去;可以調派朔州和幽州等地的折衝府將士出征;這麽一來,大軍從長安城出發,基本上是以騎兵為主,隻需要半個月時間就可以到達幽州,稍微修正一下,就可以進入遼東。我有信心在三個月內結束戰事,避免讓將士們在冰天雪地裏與高句麗人作戰!」
李靖的這話,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河東道當初一直是防備北方草原入侵的重地,晉陽更是李唐的龍興之地,附近的駐軍不少。要最快的完成戰爭準備,最大限度的減少戰爭對大唐的影響,那麽盡可能的少從長安城帶兵出征,而是徵集沿途的精銳,就是一個比較可行的方案。
「父皇,如今長安城到幽州的水泥路已經全線貫通,人員移動和物資運輸都非常的方便;並且軍中已經推廣了方便麵,軍糧的準備也變得容易了許多;至於刀槍鎧甲,得益於鋼鐵產量的增加,更不是問題;兒臣認為兵貴神速,如果我大唐確定要對高句麗用兵,那麽越快越好,在那淵蓋蘇文還沒有完全掌控住高句麗局麵的時候,大軍就出現在邊境,取得的戰果肯定會更好。」
李承幹是在場的所有人當中,最希望李世民盡快禦駕親征的。
那麽一來,他這個太子就可以監國了。
雖然李世民肯定會安排一些大臣留下來處理政事,但是李承幹的權利也一定會有非常大的提升。
如今儲君之位岌岌可危的他,對這一點非常的看重。
「父皇,兒臣雖然不懂兵法,但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為了萬全之計,房相建議明年再考慮出征的事情,其實還是非常有道理的。區區一個高句麗,我們完全不用太過緊張,以大唐的實力,隨時都可以教訓他們。」
李泰本來對這場戰爭不是很關注。
但是如今李世民要禦駕親征,並且讓李承幹監國,那就不一樣了。
他這個魏王為什麽風頭能夠蓋過李承幹,還不就是因為仗著李世民的寵愛?
如果李世民離開長安城了,李承幹還不變著法子找自己的麻煩?
這種局麵,他自然是不希望看到的。
「隋朝不仁,我大唐才取而代之。當初隋煬帝三征高句麗,留下了多少英魂在遼東?我大唐早一天打敗高句麗,早一天把英魂迎迴來,對於穩定民心,激勵將士,將取到巨大的作用。之前,有大臣反對父皇前往泰山封禪,如果父皇禦駕親征能夠打敗高句麗,那麽應該就再也沒有誰還對泰山封禪有意見了吧?」
李承幹聽了李泰的話,心裏氣得半死,但是還得趕緊找理由。
在場的大臣都是人精。
一聽到李承幹和李泰的發言,就知道這個事情有點變味了。
對於不想摻和儲君爭奪的大臣來說,保持沉默才是最合適的。
「寬兒,你有何見解?」
李世民見大臣們都不說話了,自然也清楚是啥情況。
但是,他不能讓李承幹和李泰兩個人在那裏表演啊。
到時候丟的是皇家的臉麵。
「陛下,都說高句麗遠離長安城,其實在微臣看來,高句麗其實離我們並不遠。一直以來,大家都習慣了從陸地上進攻敵人,但是高句麗的情況有所不同。隻要從登州出發,水師可以在三五日內到達高句麗的許多城池。特別是那平壤,戰船可以直接開到城外。高句麗的大軍普遍都安置在邊疆,一旦我們的將士出現在平壤等地,隻需要有一兩萬人,就可以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與此同時,水師可以不斷的騷擾高句麗沿海、沿江的城池,讓淵蓋蘇文搞不清楚我們的攻擊重點,疲於應命。然後再配合幾萬精銳騎兵從遼東攻入高句麗,基本上這次隻要有六七萬兵馬,就足夠了;民夫也不用調用那麽多,要不然會影響耕作;陛下可以考慮讓大唐皇家軍事學院後勤科的人員負責調派本次出征的後勤物資,然後再把一些不重要的物資籌備交付給商家去辦理,這樣大軍便可快速出征,輕裝上陣。」
李寬的話說完之後,殿中陷入了寂靜。
這個信息量有點大,內容也有點天馬行空。
論陸戰,在場的武將都經驗很豐富,但是海戰的話,就沒有幾個人清楚了。
可是從邏輯上來說,似乎又沒有什麽缺陷。
這麽一來,大家的發言就比較謹慎了。
「楚王殿下,後勤保障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怎麽可以交付給商家呢?」
長孫無忌看到眾人似乎被李寬給鎮住了,皺了皺眉頭,打破了寧靜。
李寬提議從水路兩地同時進攻,這個方案好不好,長孫無忌不敢隨意下結論。
但是把一部分的後勤補給任務交付給商家,這是他認為絕對無法接受的事情。
自古以來,就沒有這樣的事情啊。
第0729章 新的戰爭模式
歷朝歷代的將領,都知道後勤保障的重要性。
但是,怎麽把後勤保障搞好,研究的人卻是並不多。
大唐皇家軍事學院後勤科算是少見的專門研究後勤補給的機構了。
「趙國公,士農工商,都是我大唐子民;隻要有利於大唐獲得對高句麗作戰的勝利,有利於完善戰爭時期大軍的供應補給,有利於減少不必要的消耗;把一部分後勤補給交給商人來做,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