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金城裏頭,金勝曼收到消息之後,也得頭疼好久吧?
「使臣,這段時間各個報紙上與機構改革相關的報導我全部都整理出來了,也把從各方打聽到的消息整理歸檔。」
新羅使臣府邸,金大棒將一對資料搬到了金勝強麵前。
「安排一個人,專門把這些資料盡快的送迴金城,讓大家先有一個心理準備。」
金勝強有點頭疼的看著那一堆資料。
這段時間,他都要煩死了。
四周的其他使臣,都在一旁看熱鬧。
哪怕是原本有全麵唐化的想法的國家,現在都準備先緩一緩了。
「使臣,你說這一次長安城討論的這麽激烈,大唐的這個機構改革,最終會實施嗎?」
金大棒在長安城待了這麽多年,對這裏的情況也算是有所了解了。
正因為如此,這一次聽到大唐居然搞出這麽大的動靜,他是覺得很意外的。
不管是哪個國家,要搞這種改革,都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氣的。
當初金勝曼決定全麵唐化的時候,他就已經感受到了其中的魄力和艱難。
現在大唐如果真的搞出這麽一個改革,也充分說明了李世民的魄力。
「無風不起浪,居然討論的那麽熱烈,那麽多多少少肯定會有一些改革的。
無非就是最終到底會不會按照現在傳聞的十八個部門的結構進行改革而已。」
「大唐這些年的變化特別的大,要說改革,倒也不是一點必要性都沒有。
但是這麽大的改革,還是前所未見的。」
「唐皇登基二十年了,大唐在他的帶領下,已經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如今國力之強盛,遠超歷朝歷代,這個時候實施改革,其實倒也是在情理之中。」
在金勝強看來,大唐遲早會有一些變化來適應不斷新出現的事物。
隻是他沒有想到這個變化來得那麽快。
「不是說這個改革的提案,是楚王殿下為了應付長孫黨的手段而提出來的方案嗎?」
金勝強的說法,跟金大棒了解到的信息有一些出入。
「你說的沒有錯,但是難道楚王殿下這一次不提出這個機構改革的提議,大唐就一直都不會進行改革嗎?
不管是水泥道路的出現,還是鐵路的修建,亦或是作坊城中各種各樣的新事物,都給大唐帶來了非常大的變化。
以往的那些體製,確實有點不能適應現在的變化了。
打個比方,戶部就那麽些人手,但是卻是幾乎什麽事情都要插手,你覺得他們能夠管好,能夠忙得過來嗎?
一味的什麽都不管,或者完全看人去,這自然不是大唐朝廷希望看到的結果。
隻是之前有些人意識到了問題,但是並沒有提出來。
這一次楚王府的人提出這些提議,也算是順應了大唐的需要。
所以這個改革,最終肯定是會進行的,現在大家不確定的無非就是這個改革到底會進行到什麽程度。」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金勝強的這個說法,基本上把大唐的情況給說清楚了。
果然,除了金勝強他們在在這裏討論,朝中各個官員的府邸,也都有著各種各樣的商討。
長安城勛貴世家官員彼此之間串門的次數,一下子就有了大幅度的上漲。
……
「房相,這麽說來,你是同意楚王殿下的提議咯?」
房府之中,岑文本也過來私下跟房玄齡交流看法。
當然,他不僅找了房玄齡,也同樣跟其他一些大臣有過溝通。
就像是金勝強說的一樣,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了大唐現在的朝政體製有點不適應發展的需要了。
特別是各種日新月異的東西,不管是《大唐律》還是各個衙門的功能職責,都存在灰色的地帶。
有些事情,你可以管,好像又沒有可以管。
有些事情,你想要管,但是又不知道怎麽管。
岑文本自然是不希望這個局麵持續的發展下去。
當然,《大唐日報》上麵將現在麵臨的各種問題說的很清楚。
岑文本多少也受到了一些影響。
「改革是很有必要改革的,隻是楚王殿下提出的十八部的提議,是不是全部接受,這個需要好好的討論一下。
並且之前楚王殿下的提議,並沒有涉及到朝廷所有的衙門,是不是要借著這個機會,把所有的衙門都給檢討一下,看看有沒有必要進行改革呢?」
作為尚書左僕射,大唐事實上的宰相,房玄齡考慮問題自然是比較全麵的。
「楚王殿下確實隻是拋出了一部分的方案,不過要對所有的衙門進行改革的話,這個動作可就更大了。」
岑文本沉默了片刻,然後有點擔心地說道。
「動作是大了一點,但是如果現在不改的徹底,下一次要想動,壓力就更大了。
就比如楚王殿下提到的要讓各個機構的職責變得更加清晰,讓百姓商家辦事能夠準確的找到負責的衙門。
這些東西,都是需要一係列的配套改革來實現的。
以前,各個衙門考慮的是如何管理,但是以後各個衙門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服務了。
陛下對楚王殿下的這句話,可是非常認同呢。」
「使臣,這段時間各個報紙上與機構改革相關的報導我全部都整理出來了,也把從各方打聽到的消息整理歸檔。」
新羅使臣府邸,金大棒將一對資料搬到了金勝強麵前。
「安排一個人,專門把這些資料盡快的送迴金城,讓大家先有一個心理準備。」
金勝強有點頭疼的看著那一堆資料。
這段時間,他都要煩死了。
四周的其他使臣,都在一旁看熱鬧。
哪怕是原本有全麵唐化的想法的國家,現在都準備先緩一緩了。
「使臣,你說這一次長安城討論的這麽激烈,大唐的這個機構改革,最終會實施嗎?」
金大棒在長安城待了這麽多年,對這裏的情況也算是有所了解了。
正因為如此,這一次聽到大唐居然搞出這麽大的動靜,他是覺得很意外的。
不管是哪個國家,要搞這種改革,都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氣的。
當初金勝曼決定全麵唐化的時候,他就已經感受到了其中的魄力和艱難。
現在大唐如果真的搞出這麽一個改革,也充分說明了李世民的魄力。
「無風不起浪,居然討論的那麽熱烈,那麽多多少少肯定會有一些改革的。
無非就是最終到底會不會按照現在傳聞的十八個部門的結構進行改革而已。」
「大唐這些年的變化特別的大,要說改革,倒也不是一點必要性都沒有。
但是這麽大的改革,還是前所未見的。」
「唐皇登基二十年了,大唐在他的帶領下,已經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如今國力之強盛,遠超歷朝歷代,這個時候實施改革,其實倒也是在情理之中。」
在金勝強看來,大唐遲早會有一些變化來適應不斷新出現的事物。
隻是他沒有想到這個變化來得那麽快。
「不是說這個改革的提案,是楚王殿下為了應付長孫黨的手段而提出來的方案嗎?」
金勝強的說法,跟金大棒了解到的信息有一些出入。
「你說的沒有錯,但是難道楚王殿下這一次不提出這個機構改革的提議,大唐就一直都不會進行改革嗎?
不管是水泥道路的出現,還是鐵路的修建,亦或是作坊城中各種各樣的新事物,都給大唐帶來了非常大的變化。
以往的那些體製,確實有點不能適應現在的變化了。
打個比方,戶部就那麽些人手,但是卻是幾乎什麽事情都要插手,你覺得他們能夠管好,能夠忙得過來嗎?
一味的什麽都不管,或者完全看人去,這自然不是大唐朝廷希望看到的結果。
隻是之前有些人意識到了問題,但是並沒有提出來。
這一次楚王府的人提出這些提議,也算是順應了大唐的需要。
所以這個改革,最終肯定是會進行的,現在大家不確定的無非就是這個改革到底會進行到什麽程度。」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金勝強的這個說法,基本上把大唐的情況給說清楚了。
果然,除了金勝強他們在在這裏討論,朝中各個官員的府邸,也都有著各種各樣的商討。
長安城勛貴世家官員彼此之間串門的次數,一下子就有了大幅度的上漲。
……
「房相,這麽說來,你是同意楚王殿下的提議咯?」
房府之中,岑文本也過來私下跟房玄齡交流看法。
當然,他不僅找了房玄齡,也同樣跟其他一些大臣有過溝通。
就像是金勝強說的一樣,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了大唐現在的朝政體製有點不適應發展的需要了。
特別是各種日新月異的東西,不管是《大唐律》還是各個衙門的功能職責,都存在灰色的地帶。
有些事情,你可以管,好像又沒有可以管。
有些事情,你想要管,但是又不知道怎麽管。
岑文本自然是不希望這個局麵持續的發展下去。
當然,《大唐日報》上麵將現在麵臨的各種問題說的很清楚。
岑文本多少也受到了一些影響。
「改革是很有必要改革的,隻是楚王殿下提出的十八部的提議,是不是全部接受,這個需要好好的討論一下。
並且之前楚王殿下的提議,並沒有涉及到朝廷所有的衙門,是不是要借著這個機會,把所有的衙門都給檢討一下,看看有沒有必要進行改革呢?」
作為尚書左僕射,大唐事實上的宰相,房玄齡考慮問題自然是比較全麵的。
「楚王殿下確實隻是拋出了一部分的方案,不過要對所有的衙門進行改革的話,這個動作可就更大了。」
岑文本沉默了片刻,然後有點擔心地說道。
「動作是大了一點,但是如果現在不改的徹底,下一次要想動,壓力就更大了。
就比如楚王殿下提到的要讓各個機構的職責變得更加清晰,讓百姓商家辦事能夠準確的找到負責的衙門。
這些東西,都是需要一係列的配套改革來實現的。
以前,各個衙門考慮的是如何管理,但是以後各個衙門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服務了。
陛下對楚王殿下的這句話,可是非常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