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這裏還有一條小溪流,溪水居然如此清澈,可以看到水底的沙子和遊來遊去的魚兒呢。」
一行人不斷的往裏走,在參天大樹、亭台樓閣之中,發現了一條小溪。
這條小溪,不是簡簡單單的就挖了一條溝渠在那裏,而是設計的彎彎曲曲,兩邊用各種怪石和奇花異草進行裝飾,讓人看上去有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
這正是江南園林的美妙之處。
這年頭,長安城裏雖然也要一些勛貴家中有水池,但是造型基本上就是一口方方正正的水坑,讓人看上去找不到什麽美感。
哪像是眼前的溪流,讓人仿佛置身於山澗水叢之中,美不勝收。
「楚王殿下,這頤和園的造型,應該是走的江南園林的風格,但是老夫早年在江南待了那麽多年,也沒有見過哪座園林有頤和園的設計這麽巧妙。那閻立本的水平,固然是很厲害的,但是應該也設計不出這麽一座獨特風味的園林出來吧?」
已經年邁的蕭瑀,身子骨卻還是頗為硬朗,跟在眾人後麵,根本不需要有誰去扶著他。
「確實不像是閻立本的風格,莫非楚王殿下從江南請了哪個大匠過來了?」
岑文本也去過江南,覺得頤和園給自己的感覺很是不一樣。
「承蒙各位國公厚愛,這頤和園是微臣提出規劃,閻立本主持設計,一些匠人參與完善之後的作品。它跟大明宮的風格不大一樣,跟各位國公府上的園林也不大一樣。頤和園的風格,是溫婉柔情的,是恬靜醉人的;是水墨丹青,樸實典雅;是涓涓細流,源遠流長。唯有慢下腳步,供人細細欣賞,才能品出其中韻味。
就比如我們身旁的這座留聽閣,門簷上方是精美的銀杏木雕,樹根和花紋互為纏繞,此為喜鵲登梅,寓意喜上眉梢。如果你不細細欣賞,根本就感受不到它的韻味。
留聽閣整體外形如一艘海船,處於小湖的旁邊,四周開著窗,可在船廳內觀看室外景色。
等到夏日酷暑之時,陛下在這留聽閣裏頭閑坐,便可觀四方美景,避雨遮陰。
特別是在下雨天的盛夏,那個時候,小湖中的荷花全部盛放,室外雨聲滴滴答答,陣陣清風拂過,縷縷荷香襲來,那種感覺……聽雨,賞荷,豈不美哉!」
李寬微閉著眼睛,仿佛自己就處於話中描述的美景之中。
而身旁的李世民,聽了李寬的描繪之後,也忍不住幻想了一下場景。
立馬的,他就覺得想要搬到頤和園來居住了。
以前他還覺得大明宮修建的富麗堂皇,住的很是舒服,太極宮跟它是完全沒有辦法比較。
現在再跟頤和園一比,隻是參觀了一個角落,就已經感受到巨大的差異了。
大家的風格,完全不是一樣的呀。
「聽二哥這麽一說,還真是如此!臨水而建的亭軒,樹影亭身,皆倒影在水池中,亦真亦幻,實在是美不勝收啊!」
李治這個時候,也忍不住發出了讚嘆之聲。
論玩,還是楚王府最厲害啊!
「這些構築在水池旁、屋舍樓台的各式遊廊,也算是一個獨特的風景線,行走在其中,不僅可以遮陰納涼,又長長延伸到各處,頗有曲徑通幽處之美。」
房玄齡跟在李治後麵,也一樣跟著誇了起來。
「這頤和園的建造,寬兒你看來是真的用心了!」
李世民雙手背在後麵,滿臉喜悅的一邊往前走著,一邊欣賞著美景。
「陛下,微臣做每一件事情,都是用心了的!大明宮有大明宮的氣勢磅礴,頤和園有頤和園的自然意境;這就像是大家閨秀跟小家碧玉,各有各的味道啊。」
李寬這個比喻,讓李世民眼角忍不住跳了跳。
整個大唐,也就這個傢夥敢這樣跟自己說話了。
「頤和園中各個亭台樓榭裏隨處可見的花窗設計,看上去簡約雅致,老夫倒是覺得此乃頤和園的點睛之筆。透過這些花窗,從不同的角度看向外麵,就會行成不一樣的構圖,看不一樣的風景。虛虛實實,盡顯『在咫尺之內再造幹坤』。楚王殿下說用心了,老夫深以為然!」
李寬迴過頭來看了看蕭瑀,沒想到這個頗為固執的老臣今天居然這麽給力,不斷的力挺自己。
「頤和園和大明宮的風格差異確實蠻大的,很難說那座修建的更好。但是頤和園顯然是更加的適合生活。有山有水有小橋,小山包、林木、花園,造型獨特的亭台樓榭,都折射出頤和園獨有的富麗堂皇。」
房玄齡今天也一點都不矜持,各種讚美之詞是一點也不吝嗇。
「前麵為什麽要設計一座小山擋住視線呢?」
當眾人參觀完大門口附近的風景,就來到了一座小山腳下。
「陛下,這山我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做萬壽山,乃是挖掘前麵的湖泊的泥土之後堆積而成。萬壽山乃是頤和園的最高點,也是整個作坊城地勢最高的地方。站在萬壽山上的亭子裏麵,可以看到整個頤和園的風光,甚至可以看到大部分作坊城的風景。
沿著這個小山,還有一條長長的彩畫長廊,每一幅畫都別出心裁的記錄了大唐立國一來的各個大事,圍繞著長廊走一圈,就可以清楚的知道這幾十年,在高祖皇帝和陛下的勵精圖治之下,大唐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行人不斷的往裏走,在參天大樹、亭台樓閣之中,發現了一條小溪。
這條小溪,不是簡簡單單的就挖了一條溝渠在那裏,而是設計的彎彎曲曲,兩邊用各種怪石和奇花異草進行裝飾,讓人看上去有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
這正是江南園林的美妙之處。
這年頭,長安城裏雖然也要一些勛貴家中有水池,但是造型基本上就是一口方方正正的水坑,讓人看上去找不到什麽美感。
哪像是眼前的溪流,讓人仿佛置身於山澗水叢之中,美不勝收。
「楚王殿下,這頤和園的造型,應該是走的江南園林的風格,但是老夫早年在江南待了那麽多年,也沒有見過哪座園林有頤和園的設計這麽巧妙。那閻立本的水平,固然是很厲害的,但是應該也設計不出這麽一座獨特風味的園林出來吧?」
已經年邁的蕭瑀,身子骨卻還是頗為硬朗,跟在眾人後麵,根本不需要有誰去扶著他。
「確實不像是閻立本的風格,莫非楚王殿下從江南請了哪個大匠過來了?」
岑文本也去過江南,覺得頤和園給自己的感覺很是不一樣。
「承蒙各位國公厚愛,這頤和園是微臣提出規劃,閻立本主持設計,一些匠人參與完善之後的作品。它跟大明宮的風格不大一樣,跟各位國公府上的園林也不大一樣。頤和園的風格,是溫婉柔情的,是恬靜醉人的;是水墨丹青,樸實典雅;是涓涓細流,源遠流長。唯有慢下腳步,供人細細欣賞,才能品出其中韻味。
就比如我們身旁的這座留聽閣,門簷上方是精美的銀杏木雕,樹根和花紋互為纏繞,此為喜鵲登梅,寓意喜上眉梢。如果你不細細欣賞,根本就感受不到它的韻味。
留聽閣整體外形如一艘海船,處於小湖的旁邊,四周開著窗,可在船廳內觀看室外景色。
等到夏日酷暑之時,陛下在這留聽閣裏頭閑坐,便可觀四方美景,避雨遮陰。
特別是在下雨天的盛夏,那個時候,小湖中的荷花全部盛放,室外雨聲滴滴答答,陣陣清風拂過,縷縷荷香襲來,那種感覺……聽雨,賞荷,豈不美哉!」
李寬微閉著眼睛,仿佛自己就處於話中描述的美景之中。
而身旁的李世民,聽了李寬的描繪之後,也忍不住幻想了一下場景。
立馬的,他就覺得想要搬到頤和園來居住了。
以前他還覺得大明宮修建的富麗堂皇,住的很是舒服,太極宮跟它是完全沒有辦法比較。
現在再跟頤和園一比,隻是參觀了一個角落,就已經感受到巨大的差異了。
大家的風格,完全不是一樣的呀。
「聽二哥這麽一說,還真是如此!臨水而建的亭軒,樹影亭身,皆倒影在水池中,亦真亦幻,實在是美不勝收啊!」
李治這個時候,也忍不住發出了讚嘆之聲。
論玩,還是楚王府最厲害啊!
「這些構築在水池旁、屋舍樓台的各式遊廊,也算是一個獨特的風景線,行走在其中,不僅可以遮陰納涼,又長長延伸到各處,頗有曲徑通幽處之美。」
房玄齡跟在李治後麵,也一樣跟著誇了起來。
「這頤和園的建造,寬兒你看來是真的用心了!」
李世民雙手背在後麵,滿臉喜悅的一邊往前走著,一邊欣賞著美景。
「陛下,微臣做每一件事情,都是用心了的!大明宮有大明宮的氣勢磅礴,頤和園有頤和園的自然意境;這就像是大家閨秀跟小家碧玉,各有各的味道啊。」
李寬這個比喻,讓李世民眼角忍不住跳了跳。
整個大唐,也就這個傢夥敢這樣跟自己說話了。
「頤和園中各個亭台樓榭裏隨處可見的花窗設計,看上去簡約雅致,老夫倒是覺得此乃頤和園的點睛之筆。透過這些花窗,從不同的角度看向外麵,就會行成不一樣的構圖,看不一樣的風景。虛虛實實,盡顯『在咫尺之內再造幹坤』。楚王殿下說用心了,老夫深以為然!」
李寬迴過頭來看了看蕭瑀,沒想到這個頗為固執的老臣今天居然這麽給力,不斷的力挺自己。
「頤和園和大明宮的風格差異確實蠻大的,很難說那座修建的更好。但是頤和園顯然是更加的適合生活。有山有水有小橋,小山包、林木、花園,造型獨特的亭台樓榭,都折射出頤和園獨有的富麗堂皇。」
房玄齡今天也一點都不矜持,各種讚美之詞是一點也不吝嗇。
「前麵為什麽要設計一座小山擋住視線呢?」
當眾人參觀完大門口附近的風景,就來到了一座小山腳下。
「陛下,這山我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做萬壽山,乃是挖掘前麵的湖泊的泥土之後堆積而成。萬壽山乃是頤和園的最高點,也是整個作坊城地勢最高的地方。站在萬壽山上的亭子裏麵,可以看到整個頤和園的風光,甚至可以看到大部分作坊城的風景。
沿著這個小山,還有一條長長的彩畫長廊,每一幅畫都別出心裁的記錄了大唐立國一來的各個大事,圍繞著長廊走一圈,就可以清楚的知道這幾十年,在高祖皇帝和陛下的勵精圖治之下,大唐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