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現在想做的就是將魏國從戰爭的泥潭裏拖出來。


    從而讓魏國,重新加入這個國與國之間的絞肉機。


    與楚國手拉手,共同抵抗秦國。


    最悲催的就是韓國。


    小國沒有資格說話。


    國土淪為秦,楚交鋒的戰場。


    百姓流離失所,死傷慘重。


    經濟體係徹底被破壞。


    物價飛漲。


    搶劫,殺人,無時無刻不在上演。


    商人抬價,盜匪橫行。


    可以料想的是。


    韓國就算最後保住了,麵臨的也是一大堆難以解決的爛攤子。


    國與國之間,什麽道德禮法都是虛的。


    誰的拳頭硬,誰就有說話的權利。


    韓國的君王,百姓。


    無論是楚國,還是秦國。


    沒人在乎。


    韓國百姓四處潰逃。


    這些都是人口,都是戰爭,經濟,建設所需要的新鮮血液。


    趙姬連忙讓卓子央帶人前去,將韓國百姓帶往秦國。


    卓子央帶著趙姬的指令。


    帶著糧食與商隊,與運輸補給的船隊,一同前往了韓國。


    勸說韓國百姓前往秦國避難。


    在避難期間,大同交易所將提供充足的糧食。


    而她們隻需要付出一些勞動力。


    快活不下去的韓國百姓,豈會不答應。


    在卓子央的帶領下,前往了秦國。


    根據趙姬的指示。


    一部分人在秦國開墾荒地。


    一部分人在秦國修築道路。


    還有一些人,在秦國開鑿河道。


    在古代,人力運輸成本太高。


    水力運輸成本低,也方便快捷。


    既然如此,為何不搞一條四通八達的運輸水路。


    打仗也不能忘記發展經濟與貿易。


    如果真的能成。


    不僅方便兵力的運輸,也能方便資源運輸。


    當然,這是一個大計劃。


    靠韓國這點難民,甚至百年都無法完成的計劃。


    但可以一點一點的來。


    就像愚公移山。


    魏國此時頗為頭疼。


    要麽與蒙騖僵持不下。


    要麽接受楚國的幫助,加入韓國戰場。


    無論哪條路對於魏國來說,都是不討好的事情。


    就算抵擋了秦國的進攻,保住了韓國,又能如何呢?


    韓國,小國爾。


    大事指望不上,小事也無需指望。


    無論是否被滅,對於魏國來說,都無關痛癢。


    魏王增覺得一開始插手韓國一事的決定。


    是不是錯誤的決定。


    從王翦與呂不韋一東一西包圍韓國的時候。


    就不該參與進去。


    如果不是前期調派人手,前往魏韓邊境。


    蒙騖等人哪有這麽容易殺入魏國腹地。


    導致現在像一塊難以祛除的狗皮膏藥。


    楚國想拉上她,她就拉著燕國一起。


    當即派遣使者,前往燕國。


    與燕國君主講明利害。


    期望燕王喜能出手相助。


    為了表示誠意,願意割讓五城之地予燕。


    這五城之地,皆是與秦相連之地。


    魏王增這是想讓燕國無法在後麵獨善其身。


    加入與秦一戰的絞肉機中。


    而且,還能充當魏國與秦國中間的緩衝帶。


    更能當做魏國的門戶。


    縱然韓國滅了,還有個燕國在。


    有這種小心思的魏王增,沒有告訴燕王喜割讓的是哪五城。


    燕王喜無比激動。


    將魏國使者奉為上賓,也冷落了蔡澤。


    隻要得到魏國給予的五座城池。


    燕國就無需攻打趙國而獲得進入中原的機會。


    再者,也能從兩麵蠶食趙國。


    當即打算派人前往魏國支援。


    蔡澤又怎會坐視不管。


    圍繞著韓國的戰場。


    秦國與三國在血與肉的交鋒中,僵持不下。


    就需要開辟第二戰場。


    外交戰場。


    蔡澤先是恐嚇。


    如果燕國敢加入戰鬥。


    秦便促使趙,齊聯盟。


    由秦拖住魏楚韓三國。


    讓趙,齊瓜分燕國。


    又向燕王喜闡明當今局勢。


    暗示如果燕國不加入,繼續當個中間派。


    那麽不僅秦國需要花費一定的利益拉攏,魏楚二國也需要拉攏。


    可以兩頭通吃。


    還向燕王喜保證,等拿下韓國。


    下一個目標就是趙國。


    可以與燕國共分趙土。


    再者,趙若伐燕。


    雖秦不可及,但齊乃秦之盟友。


    頃刻間便能援軍北上,支援燕國。


    聽聞此言,燕王喜猶豫了。


    就在她不知該聽誰的時候,魏國使者趕來過來。


    與蔡澤在天下局勢,曆史恩怨。


    甚至是地域攻擊上,展開了深入淺出的討論。


    魏國使者辯術不及蔡澤。


    畢竟蔡澤可是靠辯術得到了範睢的賞識,當上了秦國丞相。


    最終,魏國使者憤然離場,讓燕王喜多加考慮。


    因被趙國痛打兩次,已經磨平了燕王喜的棱角。


    她決定再等等看。


    看事情是否有轉機。


    又或者魏國是否願意拿出更高的籌碼。


    然而,戰場才是決定談判桌上的利益所在。


    贏政的決定無比正確。


    有範奇在趙國壓製朝堂,無人提起趁秦趙邊境空虛,而進攻秦國。


    王陵的十萬大軍剛到南陽,便與內守騰對新鄭發起了猛烈進攻。


    韓王宮。


    韓王在空曠的大殿內,來迴踱步。


    一名將士來報,“報!秦人兇猛,東門主將殉職,請求大王派兵增援。”


    “傳寡人令,令公子戶為主將,領禁軍一萬支援東門!”


    “報!西門失守,賊將內守騰攻入城內。”


    “殺迴去!速速給寡人殺迴去!去,速讓內城守將領兵支援西門!寡人要活刮了內守騰這個謀逆之徒!傳寡人令,告訴將士們,魏,楚兩國聯軍,即將趕來支援。隻要再堅持堅持。咱們就能擊潰敵人!”


    將士退下。


    過了好一會,又有將士跑了進來。


    這次,該將士頗為狼狽,渾身血跡,“大王,公子……公子戶被亂箭射殺,死於東門。秦人以攻破東門。”


    “報……報,四門失守,外城皆是秦人。”


    “報……報,大……大王,秦人直奔內城……內城而來。”


    “沒……沒關係。”韓王臉色煞白,“丟了外城,還有內城。還能守,還能守!”


    她想起什麽,吼道:“太子……太子呢?百官呢?帶人……速帶人守住內城。援兵……援兵馬上就到了。”


    韓王一屁股坐在地上,“援兵馬上就到了。”


    到現在,哪有什麽援兵。


    韓國被拋棄了。


    被楚,魏兩國拋棄了。


    可這是最後的希望。


    自己親自扼殺最後的希望,難道不是一件殘忍的事情嗎?


    有名宦官急匆匆從殿外跑了進來。


    “大王……大王!太子盜取王璽,協百官打開內城,降於秦人!”


    韓國敗了。


    徹頭徹尾的敗了。


    沒人會指望永遠不會到來的援軍。


    也沒人指望韓國能逆風翻盤。


    可有人就是不願意接受現實。


    就比如韓王。


    她怒不可遏站起身,猛瞪宦官,“你說什麽?!”


    “太……太……太子盜了王璽,開城獻降。”


    “混賬東西!混賬東西!”韓王發瘋似的咆哮,“啊……!狗東西!韓國皆亡於她之手!有何顏麵,見先祖!明明……。”


    韓王逐漸變得平靜,變得失魂落魄,“明明韓國還沒有亡,韓國還沒有敗。我也並非是亡國之君啊。”


    她轉身,一步一步走上台階,向王座走去。


    背影盡顯蕭瑟與孤寂。


    “寡人在位二十餘年,不說有功,卻也無過。如今卻淪為亡國之君。”


    她張開雙臂,淚流滿麵,“蒼天呐!為何佑秦而不佑韓?”


    良久,得不到蒼天的迴答。


    內守騰帶領甲兵進入大殿。


    箭指韓王。


    “韓王……。”


    話沒說完,韓王大叫一聲,朝著王座磕去。


    鮮血染紅了臉頰。


    韓王薨!


    王陵騎著高頭大馬,來到新鄭城外。


    見城牆上有一杆斜插的韓字旗未倒,當即彎弓搭箭。


    一箭射下旗幟。


    見韓字旗落地,濺的塵土飛揚。


    韓太子心中悲涼,卻不敢浮於表麵。


    “去。”王陵手指韓字旗原來的位置,對韓太子說道:“把我大秦的旗幟插上。以後隻有大秦,沒有韓國。”


    士卒遞給韓太子一麵秦旗。


    對於失敗者,無需客氣。


    隻聽有名韓臣道:“沒有韓國,但有韓人!”


    副將欲要上前,給那名韓臣一點教訓。


    卻被王陵攔住,她笑道:“沒有韓國,哪有韓人?如今爾等皆是秦人,腳下站著的也隻會是秦土。”


    從旗手的手上,奪過一杆旗。


    揮了揮。


    旗幟卷起。


    瞄準城門上新鄭二字,猛得投擲。


    旗杆脫手。


    插入新鄭二字中央。


    原本卷起來的旗幟展開,大大的秦字迎風飄揚。


    “彩!”


    “彩!”


    “彩!”


    “這是大秦的新鄭。哈哈哈哈。”


    韓國滅亡!


    拿下新鄭後,王陵隻補充了一些物資,便按照嬴政的指示。


    急匆匆帶領兵馬,支援呂不韋。


    而內守騰則派人將韓太子與一眾韓臣送往秦國獻降。


    十數日。


    李信與項燕在荊山展開廝殺。


    王翦,王賁在魯陽與景瑜,昭方正麵對決。


    王陵向西南方向進發。


    拿下襄城,昆陽。


    從東北方向,對盤踞舞陽的春申君實施包圍。


    呂不韋展開反攻。


    很快兩股部隊,便拿下了舞陽。


    春申君不敵,退至棠城。


    呂不韋與王陵兵力匯聚成一處。


    經過商定,由呂不韋帶領四萬人,駐守舞陽。


    阻攔春申君救援路線。


    王陵率領十一萬人,攻打宛城。


    包圍景瑜與昭方的軍隊。


    順便截斷項燕,景瑜,昭方的後勤補給。


    蒙騖,蒙武攻破濟陽。


    兵指魏國大梁城。


    又被阻攔在外黃,小黃,黃池三縣之地。


    魏王增調派趙,齊,楚三地邊境駐軍,前來支援。


    打算集中全國之力,剿滅蒙騖二十萬大軍。


    趙國沒有什麽動作。


    齊國倒是坐不住了。


    似乎是為了報複之前魏韓的劫掠。


    齊王派遣八萬齊軍,拿下博陵,博望,聊城。


    三城之地。


    魏王增見韓國被滅,再打下去,就算擊退秦國,也會有所損傷。


    當即派遣使者,前往秦國求和。


    項燕見宛城有難。


    無心戀戰。


    為保大軍後方不失,放棄打下來的城池。


    退至宛城。


    李信豈肯放過此次機會。


    追殺至宛城。


    與王陵包圍宛城。


    景瑜與昭方也放棄圍攻魯陽,退守宛城。


    王翦率軍放棄魯陽,也向宛城而去。


    王賁領五萬精兵,向東南方進發,打算接應蒙騖,蒙武。


    見大軍被包圍,楚王現在哪管得了什麽魏國。


    將原本支援魏國的十五萬新兵,劃分到春申君的麾下。


    讓其支援宛城。


    在春申君不計代價的進攻下,呂不韋在舞陽遭遇慘敗。


    四萬人死得隻剩下兩千餘人。


    奔逃至王陵處。


    春申君則一路追趕,企圖解宛城之圍。


    而趙勳,早已在寧陵取出魏無忌的屍骨。


    隻是四處都在交戰。


    東北方濟陽之戰。


    東南方,舞陽之戰。


    東麵大梁城,再往前便是新鄭之戰。


    西南方魏楚邊界。


    南方十五萬楚國支援魏國的軍隊。


    好在,蒙騖與蒙武,拿下了濟陽城。


    趙勳當即往東北方前進,從東北方向,進入趙國領土。


    而後從趙國返迴鹹陽。


    這是趙姬讓她做的事。


    將魏無忌的屍骨,遷到鹹陽。


    魏國容不下她。


    活著的時候,魏無忌可以寧死也不離開魏國。


    死了,也就聽話了。


    隻是,讓趙姬沒想到的是,濟陽一戰,打了接近一年之久。


    鹹陽城內。


    “聽說了嗎?前線大捷,韓國被滅了!”


    幾名閑散女子,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自然聽說了,內守騰,王陵攻入新鄭,韓太子率領百官而降。估摸著今天就能到鹹陽城。”


    “縱觀天下,唯我大秦頭彩。”


    “那是,聽說此次參戰的士卒接近百萬,同時與魏,楚,韓三國交戰。就算是這樣,還是被我們大秦拿下了新鄭。”


    “要我說,這多虧了公子政。前些日子,戰局僵持不下,要不是公子政執掌朝政,戰局說不定僵持到什麽時候。也許到時候死傷多了,不僅得敗,我等也得上戰場。在刀光箭雨中滾上一滾。嘖嘖嘖,到時,也不知誰人無屍骸,誰人榮光歸噢。”


    “是啊,是啊。公子政年紀雖然小,但是處理國事什麽的,那是有條有理。”


    人群中有幾人附和道:“聽說秦趙交戰,趙王欲殺公子政,卻被人攔下,說公子政身上有帝王之氣,不可殺之。趙王一聽,嚇得腿肚子直哆嗦,連忙冊封公子政為平澤君,還收公子政為義女,打算傳位公子政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女尊戰國,目標:大秦帝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鹹菜配雞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鹹菜配雞蛋並收藏人在女尊戰國,目標:大秦帝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