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找一株心儀的水稻
給古人直播上課,他們都學瘋了 作者:紅薯七十二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習慣於逆向思維的袁老卻默默低頭在田間,執著地開始了他的尋找,他像往常一樣在學校的試驗田忙碌。某天,他突然有了一個驚奇的發現,有一株水稻長得特別好,鶴立雞群,穗頭很大,籽粒飽滿,整整齊齊。】
中間穿插了一段人物采訪。
袁老說:“我把它收集起來第二年種,種了一千把株,結果第二年長出來的早的早、遲的遲,高的高、矮的矮,參差不齊,沒有一株像剛發現那株好,不像它老子一樣長得好,我很灰心啊!
西漢。
泛勝之聽著袁老的尋找水稻之旅,隱隱之中好像有點知道他在做的事情是什麽了。
這不就是尋找良種嗎?
【失望之餘,他來了靈感:純種是不會分離的,很可能自己選的那株鶴立雞群的水稻是一個天然的雜交稻。從失敗中迴想,他再次堅定了方向。】
【他認定必然存在天然雄性不育水稻,如果要進行人工培育雜交稻,首先必須選出這樣的雄性不育株。這種現象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幾率為萬分之一。】
聽到這個概率的時候,觀看直播的人都驚呆了。
在一萬株水稻裏麵找到一株符合心意的,那也太難了吧?而且很多水稻一眼看上去長得都差不多,你怎麽保證那株就是你想要的呢?
這個過程需要的時間和精力都太大了,也不知道他最後花了多少時間來做這件事。
也有人好奇,天然不育的水稻的話,還怎麽讓它生出子孫後代呢,這不矛盾嗎?
視頻裏簡單解釋了一下雄性不育株的優點,聽得大家雲裏霧裏的,最後他們隻記住了一個詞“去雄”。
看到有人在袁老研究雜交水稻的過程中嘲諷他,說一個鄉村教師挑戰權威,多少人等著看笑話時。
西漢。
劉徹在心裏嗤笑:你們這些人研究不出來高產作物,也不會轉換方向,人家覺得這條路走不通就換一條,你們有什麽資格嘲諷人家?
但是他又突然想到,如果他這個時候也有這樣一個人在挑戰權威,嚐試一條大家不認同的道路,即使他不反對,估計也不會支持吧?
這樣一想,他也有點敬佩袁老了。
看到袁老發表的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被人看到,而且被人認同雜交稻很有發展前景的時候。
觀看直播的人心裏突然一鬆,覺得穩妥了。
明明根本不是一個時期的人,但不知道為什麽看到這種情景會讓他們把自己的情緒代入進去。
聽到不育係、保持係、恢複係三係配套的時候,有的人已經暈了,他們決定光看看人物的經曆,不管裏麵涉及到的科學知識了。
西漢。
司馬遷在認真研究著紀錄片,覺得這種記錄人物的方式還挺有趣的,能夠概括一個人的經曆,把他一生中重要的事情直白明了地展示出來。
他覺得這種方式和他寫的某些人物紀傳挺像的,不過一個是文字記錄,一個是影像記錄,顯然影像記錄看到的更真實一些。
不過很可惜,他們這個時期沒有可以記錄影像的工具。
賈思勰、徐光啟等人則伸長脖子,試圖牢牢記住裏麵提到的關於水稻培育的字句,這個紀錄片還挺貼心的,做了一個動態的配圖。
他們雖然不能完全看明白,但還是讓他們對雜交稻有了一點比較具體的概念。
看到袁老的雜交水稻研究工作受到支持,政府還給他下撥了四百元科研經費的時候。
觀看直播的人心裏的想法萬千。
秦朝。
秦始皇看到科研經費,有點驚訝,原來後世搞這種研究工作是有國家財政支持的。
他細想了一下,考慮到後世的國家製度,突然明白了,他們這種研究屬於為了全國人民,不光是為了個人的利益。
這樣的話確實有國家支持是最好的。
他們這些時期就不太一樣,個人研究出來的科研成果是屬於個人的,一般不會公開給其他人。
他想到了後世的人之前評價古代的科學技術被世家貴族壟斷,這造成了知識傳播的局限性。
一旦這些世家貴族出現問題,那些科研成果可能也就跟著一起不在了,更別提傳到後世了。
就在觀看的人以為雜交稻的研究會一帆風順的時候,視頻裏突然出現了雷雨天氣,同時伴隨著解說人沉重的言語:
【1968年5月的一個夜晚,試驗田裏剛剛冒尖的小秧苗幾乎被毀壞殆盡。這讓研究小組的人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實驗推遲了三年之久。】
這話一出,大家都“啊?”了一聲。
唐朝。
李世民臉上帶著一抹焦急,心想:這也太可惜了吧?好不容易長這麽大,結果就被毀了?這不會是其他人幹的吧?
清朝。
雍正一拍桌子:這一定是別人幹的,不然好好長在田裏麵的秧苗怎麽可能突然就毀了?
搞破壞的人真是可惡,自己不去研究,也不讓別人好好研究。
如果提前一年研究出這個雜交稻,就可以早一點讓人吃上飯了,得救了多少人啊?多一個人就是多一個人力啊!三年啊!太可惜了!
看著好好的秧苗被毀,大部分人心裏都覺得惋惜。
接下來,大家看到袁老他們團隊組合了3000多個雜交組合實驗,但是最後都失敗了,實驗卡在了不育係上。
最後袁老總結出一個結論:雜交材料的親緣關係太近,導致遺傳特質下降,必須換成野生稻進行遠緣雜交。
為了尋找那株野生稻,袁老他們曆時七年,輾轉多地,經曆了地震。最後在三亞一片水坑沼澤裏發現了一株雄花異常的野生稻穗。並把它命名為“野敗”,這也是全球雜交水稻共同的祖先。
迴研究所的幾天時間裏,他們把得到的種子用塑料薄膜綁在肚皮上,用肚皮的溫度讓種子發芽。
最後袁老及團隊把野敗無償分發給全國十八家單位,並將多年積攢下來的經驗和技術傾囊相授。全國雜交水稻大協作的序幕拉開了,大批農業科技人員投身其中。
之後就是雜交水稻在全國開始推廣。
種植麵積從1977年的210公頃一路飆升,1999年達到1760萬公頃,到2006年,我國累計推廣雜交水稻3.76億公頃。
這個過程看得大家唏噓不已。
中間穿插了一段人物采訪。
袁老說:“我把它收集起來第二年種,種了一千把株,結果第二年長出來的早的早、遲的遲,高的高、矮的矮,參差不齊,沒有一株像剛發現那株好,不像它老子一樣長得好,我很灰心啊!
西漢。
泛勝之聽著袁老的尋找水稻之旅,隱隱之中好像有點知道他在做的事情是什麽了。
這不就是尋找良種嗎?
【失望之餘,他來了靈感:純種是不會分離的,很可能自己選的那株鶴立雞群的水稻是一個天然的雜交稻。從失敗中迴想,他再次堅定了方向。】
【他認定必然存在天然雄性不育水稻,如果要進行人工培育雜交稻,首先必須選出這樣的雄性不育株。這種現象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幾率為萬分之一。】
聽到這個概率的時候,觀看直播的人都驚呆了。
在一萬株水稻裏麵找到一株符合心意的,那也太難了吧?而且很多水稻一眼看上去長得都差不多,你怎麽保證那株就是你想要的呢?
這個過程需要的時間和精力都太大了,也不知道他最後花了多少時間來做這件事。
也有人好奇,天然不育的水稻的話,還怎麽讓它生出子孫後代呢,這不矛盾嗎?
視頻裏簡單解釋了一下雄性不育株的優點,聽得大家雲裏霧裏的,最後他們隻記住了一個詞“去雄”。
看到有人在袁老研究雜交水稻的過程中嘲諷他,說一個鄉村教師挑戰權威,多少人等著看笑話時。
西漢。
劉徹在心裏嗤笑:你們這些人研究不出來高產作物,也不會轉換方向,人家覺得這條路走不通就換一條,你們有什麽資格嘲諷人家?
但是他又突然想到,如果他這個時候也有這樣一個人在挑戰權威,嚐試一條大家不認同的道路,即使他不反對,估計也不會支持吧?
這樣一想,他也有點敬佩袁老了。
看到袁老發表的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被人看到,而且被人認同雜交稻很有發展前景的時候。
觀看直播的人心裏突然一鬆,覺得穩妥了。
明明根本不是一個時期的人,但不知道為什麽看到這種情景會讓他們把自己的情緒代入進去。
聽到不育係、保持係、恢複係三係配套的時候,有的人已經暈了,他們決定光看看人物的經曆,不管裏麵涉及到的科學知識了。
西漢。
司馬遷在認真研究著紀錄片,覺得這種記錄人物的方式還挺有趣的,能夠概括一個人的經曆,把他一生中重要的事情直白明了地展示出來。
他覺得這種方式和他寫的某些人物紀傳挺像的,不過一個是文字記錄,一個是影像記錄,顯然影像記錄看到的更真實一些。
不過很可惜,他們這個時期沒有可以記錄影像的工具。
賈思勰、徐光啟等人則伸長脖子,試圖牢牢記住裏麵提到的關於水稻培育的字句,這個紀錄片還挺貼心的,做了一個動態的配圖。
他們雖然不能完全看明白,但還是讓他們對雜交稻有了一點比較具體的概念。
看到袁老的雜交水稻研究工作受到支持,政府還給他下撥了四百元科研經費的時候。
觀看直播的人心裏的想法萬千。
秦朝。
秦始皇看到科研經費,有點驚訝,原來後世搞這種研究工作是有國家財政支持的。
他細想了一下,考慮到後世的國家製度,突然明白了,他們這種研究屬於為了全國人民,不光是為了個人的利益。
這樣的話確實有國家支持是最好的。
他們這些時期就不太一樣,個人研究出來的科研成果是屬於個人的,一般不會公開給其他人。
他想到了後世的人之前評價古代的科學技術被世家貴族壟斷,這造成了知識傳播的局限性。
一旦這些世家貴族出現問題,那些科研成果可能也就跟著一起不在了,更別提傳到後世了。
就在觀看的人以為雜交稻的研究會一帆風順的時候,視頻裏突然出現了雷雨天氣,同時伴隨著解說人沉重的言語:
【1968年5月的一個夜晚,試驗田裏剛剛冒尖的小秧苗幾乎被毀壞殆盡。這讓研究小組的人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實驗推遲了三年之久。】
這話一出,大家都“啊?”了一聲。
唐朝。
李世民臉上帶著一抹焦急,心想:這也太可惜了吧?好不容易長這麽大,結果就被毀了?這不會是其他人幹的吧?
清朝。
雍正一拍桌子:這一定是別人幹的,不然好好長在田裏麵的秧苗怎麽可能突然就毀了?
搞破壞的人真是可惡,自己不去研究,也不讓別人好好研究。
如果提前一年研究出這個雜交稻,就可以早一點讓人吃上飯了,得救了多少人啊?多一個人就是多一個人力啊!三年啊!太可惜了!
看著好好的秧苗被毀,大部分人心裏都覺得惋惜。
接下來,大家看到袁老他們團隊組合了3000多個雜交組合實驗,但是最後都失敗了,實驗卡在了不育係上。
最後袁老總結出一個結論:雜交材料的親緣關係太近,導致遺傳特質下降,必須換成野生稻進行遠緣雜交。
為了尋找那株野生稻,袁老他們曆時七年,輾轉多地,經曆了地震。最後在三亞一片水坑沼澤裏發現了一株雄花異常的野生稻穗。並把它命名為“野敗”,這也是全球雜交水稻共同的祖先。
迴研究所的幾天時間裏,他們把得到的種子用塑料薄膜綁在肚皮上,用肚皮的溫度讓種子發芽。
最後袁老及團隊把野敗無償分發給全國十八家單位,並將多年積攢下來的經驗和技術傾囊相授。全國雜交水稻大協作的序幕拉開了,大批農業科技人員投身其中。
之後就是雜交水稻在全國開始推廣。
種植麵積從1977年的210公頃一路飆升,1999年達到1760萬公頃,到2006年,我國累計推廣雜交水稻3.76億公頃。
這個過程看得大家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