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誅晁錯,清君側
給古人直播上課,他們都學瘋了 作者:紅薯七十二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講完漢初的製度優勢,胡老師開始說起了弊端。
胡老師:“西漢在最初的時候實行郡縣和封國並存的製度,中央和秦朝一樣,實行的是三公製,地方實行分封製,把地封給當初和劉邦一起打天下的有功之臣,這些被稱為異姓諸侯王。”
秦朝,秦始皇:這政策怎麽還往迴走了?我大秦把分封取消了,後麵又開始了。地方分封的話這控製權可就不在你手上了,容易擁兵自重。
西漢,劉邦:其實我也不想啊,可是人家跟著我打江山,功勞那麽大,我總不能什麽都不做吧?要能想出更好的辦法,我也不願意封這個異姓諸侯王。而且西周時期實行分封製,他們沒了,秦朝實行郡縣製,最後也沒了。我又想不出更合適的製度,隻能暫時先中和一下這兩種方案了。
西漢,劉徹:高祖放心,這個問題到我這已經想到解決的辦法了。
胡老師:“郡國並行的製度雖然暫時緩和了社會矛盾,讓經濟得到了發展,但也對中央集權造成了很大威脅。”
西漢,劉邦:哎,治理國家真的好難!我經常做夢夢到我那些異姓兄弟打上門來,一點都不能讓人安心,我也擔心他們慢慢地可能會有野心啊。
西漢,韓信:我們這些陪你打江山的人功勞可以說很大了,多要一點也是沒什麽的吧?他劉邦其實做的都沒別人多,最後卻是他坐上了皇帝的位置,有時候真的挺不忿的。
胡老師:“劉邦晚年的時候對有大功的異姓諸侯王產生了猜忌,相繼剪除了韓信、彭越、英布等異姓諸侯王。不過之後他又陸續分封了一批同姓諸侯,並沒有徹底解決分封的問題。之後地方上豪強的勢力日益變大,出現了土地兼並問題。西漢初期的政治其實不太穩定,出現過很多次諸侯王叛亂的情況。
秦朝,秦始皇:開始的時候就不要搞什麽分封了,同姓的人就能放心嗎?想太多了。
西漢。
劉邦:哎呦,怎麽把我想做的全部說出來了,這樣我就弄不了了。
韓信、彭越、英布等:好你個劉邦,最後還是違背了當初的盟約。用後世人的話來說,你就是個老六。
蕭何:哎,還是因為這些諸侯擁兵自重了,權力大了,人確實容易膨脹。
北宋,王安石:土地兼並的問題到我大宋也還沒能完全解決呢,這是一個老大難題了,我推行新法也是想緩解這個問題。以前的朝代是找不到借鑒方法了,想聽聽後世是怎麽解決這個問題的。
胡老師:“土地兼並是封建社會的一個頑疾,曆朝曆代一直在尋找辦法解決,不過還是無法根除。我們國家成立後,在城市和農村分別實行土地國有製和集體所有製,算是徹底切斷了土地兼並的源頭,但這種方式的土地產出效率不高。後來又實行土地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製,但這種也有弊端,引發了沒有土地的城鎮居民的不滿。再後來房地產市場化改革,緩解了一點。”
這個知識點出來,很多人猛記筆記,雖然聽起來後世也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但還是可以從中找找關鍵點的。
胡老師:“漢景帝劉啟當太子的時候,因為誤殺劉濞太子,被劉濞懷恨在心,這為後麵的七國之亂留下了一個隱患。劉啟登基後,一個青年臣子晁錯向劉啟建議,實行削藩,削弱諸侯國的勢力,幾次上書後,劉啟同意了。”
西漢。
劉恆:這個事吧,說來也是怪我的,當時就不應該提出讓劉賢進宮陪啟兒下棋。
劉啟:呃,我又不是故意的,當時還小啊,哪知道一個棋盤過去能砸死人啊?要記恨這麽多年嗎?而且還不是因為你兒子太囂張跋扈了。想反就直說,還專門找一個借口。
劉濞:劉啟這小兒就是想殺了我的兒子,之後我們這一脈沒人了,他們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把封地拿迴去,憑什麽?這都是我憑本事得來的,想就這麽輕易要迴去?想得美。
晁錯:反正這些諸侯王削他要反,不削也要反,那當然是削了。而且劉濞這些諸侯還偷偷鑄錢、煮鹽,還不向中央納稅,這一看就知道想幹嘛了。
胡老師:“景帝繼位三年後,劉濞聯合其他六個諸侯發起叛亂。七個諸侯同時叛亂讓年輕的劉啟有點慌亂,思考著削藩的措施是否過於草率了。而且加上當時劉濞喊出的口號是‘誅晁錯,清君側’,於是劉啟接受了袁盎的意見,在朝堂上抓捕晁錯,最後並處以腰斬。不過晁錯雖然死了,但是沒有阻止劉濞,最後在梁王的抵抗和周亞夫的攻擊下,這場叛亂被漸漸地平息下來。”
西漢。
劉啟:還是我的弟弟梁王和周亞夫給力,不然還真的不好收場。
晁錯:我就知道是袁盎這個小人搞的鬼,平時和我不對付就罷了,削藩的時候還出這種餿主意,就說他和吳王劉濞有陰謀,就應該堅定一點把你搞死。還有陛下竟信了把我處死就能讓吳王收手的這種言論。我死得怪不值的。
袁盎:以後和晁錯更是要眼不對眼,口不對口了,誰讓你想弄死我的,而且現在削藩確實不是明智之舉啊!
梁王、周亞夫:這事情聽起來還是挺讓人無言的。
北宋,蘇軾:我認為晁錯手段太激烈了,削藩得一步一步來,哪裏能這麽著急。而且他自己的意誌也不是太堅定,如果真的這麽堅決,就應該自己去平定叛亂,不然也不會給了袁盎這行人殺他的機會。他們的一些境遇和我們這個時期也是挺像的。
胡老師:“景帝在位的時候沒有徹底解決諸侯的問題,但是到他兒子的時候做到了。即,漢武帝劉徹。”
秦朝,秦始皇:這就是和我齊名的那個漢武帝嗎?我倒要看看他是怎麽解決這種郡國並行的。
西漢。
劉啟:徹兒好樣的,這麽個大難題被你解決了,為父為你感到驕傲,估計也是我時間不夠了,沒能等到那個時候。
劉徹:終於輪到我了,已經等了很久了。
胡老師:“西漢在最初的時候實行郡縣和封國並存的製度,中央和秦朝一樣,實行的是三公製,地方實行分封製,把地封給當初和劉邦一起打天下的有功之臣,這些被稱為異姓諸侯王。”
秦朝,秦始皇:這政策怎麽還往迴走了?我大秦把分封取消了,後麵又開始了。地方分封的話這控製權可就不在你手上了,容易擁兵自重。
西漢,劉邦:其實我也不想啊,可是人家跟著我打江山,功勞那麽大,我總不能什麽都不做吧?要能想出更好的辦法,我也不願意封這個異姓諸侯王。而且西周時期實行分封製,他們沒了,秦朝實行郡縣製,最後也沒了。我又想不出更合適的製度,隻能暫時先中和一下這兩種方案了。
西漢,劉徹:高祖放心,這個問題到我這已經想到解決的辦法了。
胡老師:“郡國並行的製度雖然暫時緩和了社會矛盾,讓經濟得到了發展,但也對中央集權造成了很大威脅。”
西漢,劉邦:哎,治理國家真的好難!我經常做夢夢到我那些異姓兄弟打上門來,一點都不能讓人安心,我也擔心他們慢慢地可能會有野心啊。
西漢,韓信:我們這些陪你打江山的人功勞可以說很大了,多要一點也是沒什麽的吧?他劉邦其實做的都沒別人多,最後卻是他坐上了皇帝的位置,有時候真的挺不忿的。
胡老師:“劉邦晚年的時候對有大功的異姓諸侯王產生了猜忌,相繼剪除了韓信、彭越、英布等異姓諸侯王。不過之後他又陸續分封了一批同姓諸侯,並沒有徹底解決分封的問題。之後地方上豪強的勢力日益變大,出現了土地兼並問題。西漢初期的政治其實不太穩定,出現過很多次諸侯王叛亂的情況。
秦朝,秦始皇:開始的時候就不要搞什麽分封了,同姓的人就能放心嗎?想太多了。
西漢。
劉邦:哎呦,怎麽把我想做的全部說出來了,這樣我就弄不了了。
韓信、彭越、英布等:好你個劉邦,最後還是違背了當初的盟約。用後世人的話來說,你就是個老六。
蕭何:哎,還是因為這些諸侯擁兵自重了,權力大了,人確實容易膨脹。
北宋,王安石:土地兼並的問題到我大宋也還沒能完全解決呢,這是一個老大難題了,我推行新法也是想緩解這個問題。以前的朝代是找不到借鑒方法了,想聽聽後世是怎麽解決這個問題的。
胡老師:“土地兼並是封建社會的一個頑疾,曆朝曆代一直在尋找辦法解決,不過還是無法根除。我們國家成立後,在城市和農村分別實行土地國有製和集體所有製,算是徹底切斷了土地兼並的源頭,但這種方式的土地產出效率不高。後來又實行土地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製,但這種也有弊端,引發了沒有土地的城鎮居民的不滿。再後來房地產市場化改革,緩解了一點。”
這個知識點出來,很多人猛記筆記,雖然聽起來後世也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但還是可以從中找找關鍵點的。
胡老師:“漢景帝劉啟當太子的時候,因為誤殺劉濞太子,被劉濞懷恨在心,這為後麵的七國之亂留下了一個隱患。劉啟登基後,一個青年臣子晁錯向劉啟建議,實行削藩,削弱諸侯國的勢力,幾次上書後,劉啟同意了。”
西漢。
劉恆:這個事吧,說來也是怪我的,當時就不應該提出讓劉賢進宮陪啟兒下棋。
劉啟:呃,我又不是故意的,當時還小啊,哪知道一個棋盤過去能砸死人啊?要記恨這麽多年嗎?而且還不是因為你兒子太囂張跋扈了。想反就直說,還專門找一個借口。
劉濞:劉啟這小兒就是想殺了我的兒子,之後我們這一脈沒人了,他們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把封地拿迴去,憑什麽?這都是我憑本事得來的,想就這麽輕易要迴去?想得美。
晁錯:反正這些諸侯王削他要反,不削也要反,那當然是削了。而且劉濞這些諸侯還偷偷鑄錢、煮鹽,還不向中央納稅,這一看就知道想幹嘛了。
胡老師:“景帝繼位三年後,劉濞聯合其他六個諸侯發起叛亂。七個諸侯同時叛亂讓年輕的劉啟有點慌亂,思考著削藩的措施是否過於草率了。而且加上當時劉濞喊出的口號是‘誅晁錯,清君側’,於是劉啟接受了袁盎的意見,在朝堂上抓捕晁錯,最後並處以腰斬。不過晁錯雖然死了,但是沒有阻止劉濞,最後在梁王的抵抗和周亞夫的攻擊下,這場叛亂被漸漸地平息下來。”
西漢。
劉啟:還是我的弟弟梁王和周亞夫給力,不然還真的不好收場。
晁錯:我就知道是袁盎這個小人搞的鬼,平時和我不對付就罷了,削藩的時候還出這種餿主意,就說他和吳王劉濞有陰謀,就應該堅定一點把你搞死。還有陛下竟信了把我處死就能讓吳王收手的這種言論。我死得怪不值的。
袁盎:以後和晁錯更是要眼不對眼,口不對口了,誰讓你想弄死我的,而且現在削藩確實不是明智之舉啊!
梁王、周亞夫:這事情聽起來還是挺讓人無言的。
北宋,蘇軾:我認為晁錯手段太激烈了,削藩得一步一步來,哪裏能這麽著急。而且他自己的意誌也不是太堅定,如果真的這麽堅決,就應該自己去平定叛亂,不然也不會給了袁盎這行人殺他的機會。他們的一些境遇和我們這個時期也是挺像的。
胡老師:“景帝在位的時候沒有徹底解決諸侯的問題,但是到他兒子的時候做到了。即,漢武帝劉徹。”
秦朝,秦始皇:這就是和我齊名的那個漢武帝嗎?我倒要看看他是怎麽解決這種郡國並行的。
西漢。
劉啟:徹兒好樣的,這麽個大難題被你解決了,為父為你感到驕傲,估計也是我時間不夠了,沒能等到那個時候。
劉徹:終於輪到我了,已經等了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