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34中:難別故友憶新知,菊花柴院鵲來居
殘唐五代第一部:王風委蔓 作者:武賊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到了玄都觀,人已歸,卻不在道觀中。第二日再去,知客卻說五更鼓響便迴衡山去了,說著將抱執的木盒遞了過來:“這是真人奉與貴人的!”黃巢一揖接了,也不啟看便打轉了。迴到住下一看,除了書子外,還有兩根金蒜,一件三玉連環。書子上寫道:“衡山野道趙璋,謹奉書於黃兄千頃足下:夫陰陽流轉,變動不居,人情亦往往如是,而兄之於我,何勤勤之厚也!璋無牒野道,罪人之徒,至為不祥,實不足以相親。今悼祭已了,故敢不辭而別,機緣不盡,當可相會來年。金者,藥金也,故人所贈,聊備兄一日之酒!環者,以藥金市之,或可解兄一時煩悶,且誌當日攜手之遊!”黃巢看完不覺道:“禮文禮文,正畫其人!”歎過,又疑心是襲美與他說過什話,人已歸去,卻也隻得罷了!
不久,鄭綮找了過來,幾是手舞足蹈告訴說:“千頃,弟得了廬州刺史,上州,管縣五,(注:上州刺史,從三品)龐勳亂前口近二十萬,居州極便,俸錢可一文不使,一年便可得錢九百六十貫——九十六萬錢,此可謂富貴極矣!”黃巢流矢作賀,鄭綮卻自嘲道:“鄙吝如此,何似一州之主!”黃巢道:“使天下刺史皆足於朝廷之俸,則天下庶幾乎安矣,百姓庶幾乎樂矣!”鄭綮點頭,道:“不敢論天下,廬州五縣我必能安之,廬州軍人我必能樂之!”
黃巢擊掌道:“好,當作詩以詠此誌!”鄭綮卻推手道:“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背上,此時大快,安能作詩!”黃巢道:“無詩,可有酒?”鄭綮道:“有哉,明日便走,本月的吃用也省了,宗伯還贈了盤纏!千頃,還有兩事相告:你我三人合還主人婆的錢我都還了!我那宅子不肯退僦錢,還有一年之期,便留予兄長讀書,權作報答當年拯濟之恩,如何?一人二人居倒不窄,又有好菊花!”黃巢道:“如何不好,覬覦久矣!”鄭綮道:“那好,現在便走,家中有酒!”
崇仁坊一是進奏院多,一是貢士多,一是店肆多,其實源頭就是因為進奏院多,或州或鎮的,大大小小大概有二十來座,為長安諸坊之最,貢士除了少數一部分是自行到京的,其餘大多都是年尾時節隨著州府的上計吏過來的。落腳的地方是崇仁坊,便也想辦法歇在了崇仁坊,於是才有了李十八娘這住宅改建的客棧。鄭綮當年是隨著鄭州的計吏到京的,得了官後他處也住不起,便僦了義成進奏院後麵一處小偏院。進奏院吃的是本鎮本州的祿米,本來是不需趁這注錢的,可是有空地閑房的,趁了也就趁了,趁了揣在進奏吏懷裏也無什罪過,還能結下莫大的善緣,有什不可的。鄭綮曾不止一次邀請黃巢幾個往宅中吃酒,黃巢也不止一次表示他厭惡這些沒品沒階的雜吏,所以還真擔心他黃千頃不領這份情!
這在年前黃巢還真不想拜受,他有緣故的。濟陰黃氏,自漢時便一州之著姓,雖成名者寥寥,但絕少奸惡之徒(注:曹州治所在濟陰)。可天不悔禍,安史之亂後,藩鎮稱兵,愈演愈烈,代宗大曆十二年(777年),趁著汴宋節度使李靈耀叛亂,淄青節度使李正己竟一舉攻下了曹、濮、徐、兗、鄆五州,遷府於鄆州以守之,從此直到憲宗元和十九年(819年),整整四十二年都在逆齊的割據之下(注:李正己乃營州高麗人)。黃巢的曾祖便吃括為兵,到他祖父便做了曹州都將,李師道死,他祖父一是懼禍,一是念李正己三代的恩義,便攜著妻子逃了。經了幾赦,也不敢迴濟陰,變姓名在冤朐安了家,他祖父手裏還有些錢財,勉強能過日子,到了他爺就不行了。
逆齊亡時,他爺已十三四歲,自小習騎射,也知道割據時青州的海鹽是如何運到曹州的,糊不了口,鹽又貴甚,天天淡食,一日發了狠,便鋌而走險走起私鹽來。發家後又販上了官鹽,可私鹽也沒有斷了,雜著走雜著賣,這一段在冤朐知道的人不少。便他自己也親自勾當過,也因此江湖上頗知道他“白衣黃三”。以王法王條,像他這樣的家世便舉不了貢士,他使了錢,縣裏州裏便有了名字。為了不惹人耳目,他獨自一人先行到的長安,也從來不往天平進奏院去,就怕院中萬一有人知道他家的底細給咬了出來——不是他多心,進奏院的雜役也是從本鎮將過來的!而義成、宣武、天平三鎮的進奏院就在一處,彼此為鄰,他如何好答應的?
不過他現在也不顧及這了,求之有道,得之有命!給咬出來也罷,便斷了這念想,落得一身輕快!
進奏院便是秦漢時的邸,邸者,諸侯王及諸郡朝宿之館,在京師者謂之邸。邸除了作為州鎮官員進京朝奏的居所外,在州鎮官員未朝之時,進奏官還負責將本州本鎮的情況及時進奏給朝廷,以及將朝廷和其他州鎮的情況及時傳送給本州本鎮,(當然也能為州鎮長官行各種合法或者不法的公私事體)因此進奏院並不隻是簡簡單單的一個院子,黃巢是沒有進去過的,外麵看著便像一個衙署,據說裏麵以著品級、所轄州縣,分了大大小小的屋院,大半都空著,州鎮官員能進京朝奏且有必要進京朝奏的很少。常年住人便是邸中官吏及雜役所居的偏院雜房,鄭綮僦的不是雜役所居而是雜物所居,三合院,在進奏院後麵,對著一片樹林,離資聖寺不遠,能聽到鍾聲,也能隱隱望見金頂。送走鄭綮一家,黃巢便搬了過去。
是夜幾不能眠,想當年初入長安,到尚書省疏名列到,遞了家狀,人地兩生一時找不著合保人,見著穿儒服的便胡亂抓撞,那廝們一聽他姓黃,又是曹州的,便道:“得非東漢黃允之子孫乎?”再也不肯說多話,扭頭便走。黃巢沒有想到不是他曾祖、祖父、父親,而是一個遙遠的祖宗(或許還不是)讓自己在這長安城裏屢受羞辱,轉念一想,其實也不足為奇,當今天下所謂勢門大族,孰不是興起於東漢?惜哉,濟陰公以一念之差,門衰六百年!(注:黃允,濟陰人,俊才知名,郭林宗說他有絕人之才,足成偉器。司徒袁隗一見便欲以女妻之,黃允大喜,其妻夏侯氏無故被休,心中怨恨,請置酒與親友作別,黃允為之大集賓客三百餘人,婦人乃當眾揭黃允隱匿穢惡十五事而去,天下皆知,黃允遂廢)
他喪了氣,天下的貢士大概鮮有不讀三史的,但讀過便知道“濟陰黃允”,這四個合保人看來是難尋了!不想在狀元樓吃悶酒時便有人尋了過來,一看便知是富貴公子,臉皮白細,舉止灑脫,一身揚州綾,還隨著兩個小廝,聽口音大概是兗州一帶的。一交談便得了第一個合保人費傳古,沂州商賈之家,雖是充貢士來的,卻不為考進士,隻為長一番見識,聽見他用曹州話唿雜役便知道遇見山東鄉黨了。
第二日便在廣朋客棧遇見了鄭綮,正吃李十八娘罵著討錢,低著頭作揖不止。他過去喝開了,了了帳,合保人便得著。皮日休當時與鄭綮雖相識,卻未相交,他看不上鄭五的歇後詩,總覺著滑稽可笑!也確實可笑,“耳聞明主提三尺(歇“劍”),眼見愚民盜一抔(歇“土”)”與“三杯晚酌金生麗(歇“水”),兩碗晨餐周發商(歇“湯”)”相去幾何?鄭綮卻極慕他的文章,見有酒肉,流矢相招。四個人才坐下,黃諤便過來了,濟陰黃氏,論起來還是他未出五服的叔父,在京已兩年了,資用已不足返鄉,為人極謹重,恐唐突冒犯,猶豫再三才過來。
鄭綮、皮日休沒有提起黃允,黃巢自己說了,黃諤低了頭,鄭綮笑道:“貴易友,富易妻——光武之勸宋弘也,且隻聞夫為妻綱,不聞妻為夫綱,且夏侯氏所為大不善,休之何冤?但大節不虧,其他何足道哉?”皮日休道:“勢門大族,五六百年間,罪過大於是者多矣!孰能無過,便身犯之,能改則善莫大焉,又何譏議耶?”鄭綮這個“勢門大族”也不氣惱,笑著點頭。費傳古道:“我家祖上乃費長房,猶有打鬼鞭、縮地符相傳!”說完便笑,這自是編造了,費長房也不是沂州人。
沂州便是春秋時的費邑,淄青節度使原管六州,其一便是沂州,自侯希逸率平盧軍南遷,襲下青州,有淄青,沂州不屬朝廷達五十八年,費氏既為沂州大族,費傳古祖上應是與逆齊有些幹係的,這個到費傳古兩年後東歸也未得解。(注:侯希逸,營州人,其母即李正己之姑母,後為李正己貶逐)
皮日休出身寒家,少年時便與父扶犁耕田,有唐以來祖上是一官不沾,汩汩於民間。上數五百年到西晉,才有一個由牙門將做到襄陽太守的皮初,對這些襲美是一絲也不諱的。上天生人也奇,將種卻誕出了文章才子!
鄭氏不須上數,自古至今,公卿無算,可是鄭綮家還真是沒落久矣,上數到高祖父也沒有做過甚了不得的官,父親又早逝,全靠族人拯濟。因此五人可以算齊肩,氣性雖不同,宮商角徵羽,卻能和諧成曲!攜手在這紅塵世界裏快活了五六年,而今卻孤伶伶地隻落下了自己一人,仰孤月,對孤燈,往事曆曆在幕,如何能成寐的!
在枕上捱了一夜,五更鼓響後倒有了困意,再醒過來,屋外已是晴光四射,鳥鳴啁啾,十分的鬧人。推窗看時,隻見數不清的鳥圍著門側那兩棵桃樹在上下翻飛,或落在牆頭草間,篤篤磨喙,或落在牆內菊上,搖枝啄葉,或落在階除上下,撲跳踱步。黃巢賞看了一會,緩過神來,喝一聲便跑了出去。鳥不僅在啄食桃子,而且在糟踐菊花。桃也罷了,菊可不行!鳥群也著實吃一驚,撲啦啦地扇起一陣風,都飛到了半空中。
黃巢自孩提時便好菊,他生於八月十五日,菊開於九月九日,中秋是他的誕日,重陽是菊花誕日,兩節挨著,前者似乎是後者的開始,後者是前者的繼續。中秋那幾日,一家人摶在一起,朝看桂花,夜賞銀月,還少不了先期取出的長壽酒,酒中有菊花的香味,她娘告訴他這便是去年的菊花菊枝所釀。似乎是第二天起來便會看到牆下的菊花綻了苞,他爺說這花姓黃,是黃家的花。當它有了朵,黃澄如金時,便是重陽。村中的社鼓便鬧了起來,孩兒歡跑,老的也插著茱萸出了門,抱著長壽酒,提著黍蓬餌,載歌載舞,循著菊徑,望著菊花,往寶鼎山上去。他祖父說那山是黃帝築下了,因為在這得了寶鼎。一村人在山上有各種戲樂,待日斜時分,人頭插菊花,醉步還家。後來便有了他生涯中第一次醉酒,在寶鼎山上,眠在了菊花叢裏,他、菊、酒、山便渾然成了一體。中夜冷醒時,皓月當空,滿天星鬥,花還是香的,甚至也還是暖的。後來念了些詩書,長了些酒量,知道菊前、酒中、山上皆有道德文章,也知道道德文章裏藏著富貴,於是愈發生了情。
到了長安,亂花迷眼,這情倒淡了不少。此時雖是枝頭寂寞,全無香色,看著卻分外的眼熱。黃巢的心也因之安定下來,飲酒對花,吃餅逗鳥。步月吟詩,臥榻研經,掃院弄帚如槍棒,汲水使擔如翹關,心從來不似這般靜過。朝廷也無事,每次外出市酒食,他都要著意打聽一番的,並沒有再聽到南詔寇邊、山東賊情複熾的話,似乎天下已然太平了,太平今年的對策便難出彩了,《文選》上的那些文章看來少不得要誦上幾篇的好!
不久,鄭綮找了過來,幾是手舞足蹈告訴說:“千頃,弟得了廬州刺史,上州,管縣五,(注:上州刺史,從三品)龐勳亂前口近二十萬,居州極便,俸錢可一文不使,一年便可得錢九百六十貫——九十六萬錢,此可謂富貴極矣!”黃巢流矢作賀,鄭綮卻自嘲道:“鄙吝如此,何似一州之主!”黃巢道:“使天下刺史皆足於朝廷之俸,則天下庶幾乎安矣,百姓庶幾乎樂矣!”鄭綮點頭,道:“不敢論天下,廬州五縣我必能安之,廬州軍人我必能樂之!”
黃巢擊掌道:“好,當作詩以詠此誌!”鄭綮卻推手道:“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背上,此時大快,安能作詩!”黃巢道:“無詩,可有酒?”鄭綮道:“有哉,明日便走,本月的吃用也省了,宗伯還贈了盤纏!千頃,還有兩事相告:你我三人合還主人婆的錢我都還了!我那宅子不肯退僦錢,還有一年之期,便留予兄長讀書,權作報答當年拯濟之恩,如何?一人二人居倒不窄,又有好菊花!”黃巢道:“如何不好,覬覦久矣!”鄭綮道:“那好,現在便走,家中有酒!”
崇仁坊一是進奏院多,一是貢士多,一是店肆多,其實源頭就是因為進奏院多,或州或鎮的,大大小小大概有二十來座,為長安諸坊之最,貢士除了少數一部分是自行到京的,其餘大多都是年尾時節隨著州府的上計吏過來的。落腳的地方是崇仁坊,便也想辦法歇在了崇仁坊,於是才有了李十八娘這住宅改建的客棧。鄭綮當年是隨著鄭州的計吏到京的,得了官後他處也住不起,便僦了義成進奏院後麵一處小偏院。進奏院吃的是本鎮本州的祿米,本來是不需趁這注錢的,可是有空地閑房的,趁了也就趁了,趁了揣在進奏吏懷裏也無什罪過,還能結下莫大的善緣,有什不可的。鄭綮曾不止一次邀請黃巢幾個往宅中吃酒,黃巢也不止一次表示他厭惡這些沒品沒階的雜吏,所以還真擔心他黃千頃不領這份情!
這在年前黃巢還真不想拜受,他有緣故的。濟陰黃氏,自漢時便一州之著姓,雖成名者寥寥,但絕少奸惡之徒(注:曹州治所在濟陰)。可天不悔禍,安史之亂後,藩鎮稱兵,愈演愈烈,代宗大曆十二年(777年),趁著汴宋節度使李靈耀叛亂,淄青節度使李正己竟一舉攻下了曹、濮、徐、兗、鄆五州,遷府於鄆州以守之,從此直到憲宗元和十九年(819年),整整四十二年都在逆齊的割據之下(注:李正己乃營州高麗人)。黃巢的曾祖便吃括為兵,到他祖父便做了曹州都將,李師道死,他祖父一是懼禍,一是念李正己三代的恩義,便攜著妻子逃了。經了幾赦,也不敢迴濟陰,變姓名在冤朐安了家,他祖父手裏還有些錢財,勉強能過日子,到了他爺就不行了。
逆齊亡時,他爺已十三四歲,自小習騎射,也知道割據時青州的海鹽是如何運到曹州的,糊不了口,鹽又貴甚,天天淡食,一日發了狠,便鋌而走險走起私鹽來。發家後又販上了官鹽,可私鹽也沒有斷了,雜著走雜著賣,這一段在冤朐知道的人不少。便他自己也親自勾當過,也因此江湖上頗知道他“白衣黃三”。以王法王條,像他這樣的家世便舉不了貢士,他使了錢,縣裏州裏便有了名字。為了不惹人耳目,他獨自一人先行到的長安,也從來不往天平進奏院去,就怕院中萬一有人知道他家的底細給咬了出來——不是他多心,進奏院的雜役也是從本鎮將過來的!而義成、宣武、天平三鎮的進奏院就在一處,彼此為鄰,他如何好答應的?
不過他現在也不顧及這了,求之有道,得之有命!給咬出來也罷,便斷了這念想,落得一身輕快!
進奏院便是秦漢時的邸,邸者,諸侯王及諸郡朝宿之館,在京師者謂之邸。邸除了作為州鎮官員進京朝奏的居所外,在州鎮官員未朝之時,進奏官還負責將本州本鎮的情況及時進奏給朝廷,以及將朝廷和其他州鎮的情況及時傳送給本州本鎮,(當然也能為州鎮長官行各種合法或者不法的公私事體)因此進奏院並不隻是簡簡單單的一個院子,黃巢是沒有進去過的,外麵看著便像一個衙署,據說裏麵以著品級、所轄州縣,分了大大小小的屋院,大半都空著,州鎮官員能進京朝奏且有必要進京朝奏的很少。常年住人便是邸中官吏及雜役所居的偏院雜房,鄭綮僦的不是雜役所居而是雜物所居,三合院,在進奏院後麵,對著一片樹林,離資聖寺不遠,能聽到鍾聲,也能隱隱望見金頂。送走鄭綮一家,黃巢便搬了過去。
是夜幾不能眠,想當年初入長安,到尚書省疏名列到,遞了家狀,人地兩生一時找不著合保人,見著穿儒服的便胡亂抓撞,那廝們一聽他姓黃,又是曹州的,便道:“得非東漢黃允之子孫乎?”再也不肯說多話,扭頭便走。黃巢沒有想到不是他曾祖、祖父、父親,而是一個遙遠的祖宗(或許還不是)讓自己在這長安城裏屢受羞辱,轉念一想,其實也不足為奇,當今天下所謂勢門大族,孰不是興起於東漢?惜哉,濟陰公以一念之差,門衰六百年!(注:黃允,濟陰人,俊才知名,郭林宗說他有絕人之才,足成偉器。司徒袁隗一見便欲以女妻之,黃允大喜,其妻夏侯氏無故被休,心中怨恨,請置酒與親友作別,黃允為之大集賓客三百餘人,婦人乃當眾揭黃允隱匿穢惡十五事而去,天下皆知,黃允遂廢)
他喪了氣,天下的貢士大概鮮有不讀三史的,但讀過便知道“濟陰黃允”,這四個合保人看來是難尋了!不想在狀元樓吃悶酒時便有人尋了過來,一看便知是富貴公子,臉皮白細,舉止灑脫,一身揚州綾,還隨著兩個小廝,聽口音大概是兗州一帶的。一交談便得了第一個合保人費傳古,沂州商賈之家,雖是充貢士來的,卻不為考進士,隻為長一番見識,聽見他用曹州話唿雜役便知道遇見山東鄉黨了。
第二日便在廣朋客棧遇見了鄭綮,正吃李十八娘罵著討錢,低著頭作揖不止。他過去喝開了,了了帳,合保人便得著。皮日休當時與鄭綮雖相識,卻未相交,他看不上鄭五的歇後詩,總覺著滑稽可笑!也確實可笑,“耳聞明主提三尺(歇“劍”),眼見愚民盜一抔(歇“土”)”與“三杯晚酌金生麗(歇“水”),兩碗晨餐周發商(歇“湯”)”相去幾何?鄭綮卻極慕他的文章,見有酒肉,流矢相招。四個人才坐下,黃諤便過來了,濟陰黃氏,論起來還是他未出五服的叔父,在京已兩年了,資用已不足返鄉,為人極謹重,恐唐突冒犯,猶豫再三才過來。
鄭綮、皮日休沒有提起黃允,黃巢自己說了,黃諤低了頭,鄭綮笑道:“貴易友,富易妻——光武之勸宋弘也,且隻聞夫為妻綱,不聞妻為夫綱,且夏侯氏所為大不善,休之何冤?但大節不虧,其他何足道哉?”皮日休道:“勢門大族,五六百年間,罪過大於是者多矣!孰能無過,便身犯之,能改則善莫大焉,又何譏議耶?”鄭綮這個“勢門大族”也不氣惱,笑著點頭。費傳古道:“我家祖上乃費長房,猶有打鬼鞭、縮地符相傳!”說完便笑,這自是編造了,費長房也不是沂州人。
沂州便是春秋時的費邑,淄青節度使原管六州,其一便是沂州,自侯希逸率平盧軍南遷,襲下青州,有淄青,沂州不屬朝廷達五十八年,費氏既為沂州大族,費傳古祖上應是與逆齊有些幹係的,這個到費傳古兩年後東歸也未得解。(注:侯希逸,營州人,其母即李正己之姑母,後為李正己貶逐)
皮日休出身寒家,少年時便與父扶犁耕田,有唐以來祖上是一官不沾,汩汩於民間。上數五百年到西晉,才有一個由牙門將做到襄陽太守的皮初,對這些襲美是一絲也不諱的。上天生人也奇,將種卻誕出了文章才子!
鄭氏不須上數,自古至今,公卿無算,可是鄭綮家還真是沒落久矣,上數到高祖父也沒有做過甚了不得的官,父親又早逝,全靠族人拯濟。因此五人可以算齊肩,氣性雖不同,宮商角徵羽,卻能和諧成曲!攜手在這紅塵世界裏快活了五六年,而今卻孤伶伶地隻落下了自己一人,仰孤月,對孤燈,往事曆曆在幕,如何能成寐的!
在枕上捱了一夜,五更鼓響後倒有了困意,再醒過來,屋外已是晴光四射,鳥鳴啁啾,十分的鬧人。推窗看時,隻見數不清的鳥圍著門側那兩棵桃樹在上下翻飛,或落在牆頭草間,篤篤磨喙,或落在牆內菊上,搖枝啄葉,或落在階除上下,撲跳踱步。黃巢賞看了一會,緩過神來,喝一聲便跑了出去。鳥不僅在啄食桃子,而且在糟踐菊花。桃也罷了,菊可不行!鳥群也著實吃一驚,撲啦啦地扇起一陣風,都飛到了半空中。
黃巢自孩提時便好菊,他生於八月十五日,菊開於九月九日,中秋是他的誕日,重陽是菊花誕日,兩節挨著,前者似乎是後者的開始,後者是前者的繼續。中秋那幾日,一家人摶在一起,朝看桂花,夜賞銀月,還少不了先期取出的長壽酒,酒中有菊花的香味,她娘告訴他這便是去年的菊花菊枝所釀。似乎是第二天起來便會看到牆下的菊花綻了苞,他爺說這花姓黃,是黃家的花。當它有了朵,黃澄如金時,便是重陽。村中的社鼓便鬧了起來,孩兒歡跑,老的也插著茱萸出了門,抱著長壽酒,提著黍蓬餌,載歌載舞,循著菊徑,望著菊花,往寶鼎山上去。他祖父說那山是黃帝築下了,因為在這得了寶鼎。一村人在山上有各種戲樂,待日斜時分,人頭插菊花,醉步還家。後來便有了他生涯中第一次醉酒,在寶鼎山上,眠在了菊花叢裏,他、菊、酒、山便渾然成了一體。中夜冷醒時,皓月當空,滿天星鬥,花還是香的,甚至也還是暖的。後來念了些詩書,長了些酒量,知道菊前、酒中、山上皆有道德文章,也知道道德文章裏藏著富貴,於是愈發生了情。
到了長安,亂花迷眼,這情倒淡了不少。此時雖是枝頭寂寞,全無香色,看著卻分外的眼熱。黃巢的心也因之安定下來,飲酒對花,吃餅逗鳥。步月吟詩,臥榻研經,掃院弄帚如槍棒,汲水使擔如翹關,心從來不似這般靜過。朝廷也無事,每次外出市酒食,他都要著意打聽一番的,並沒有再聽到南詔寇邊、山東賊情複熾的話,似乎天下已然太平了,太平今年的對策便難出彩了,《文選》上的那些文章看來少不得要誦上幾篇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