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皇兄請自重?
快死了怎麽辦?沒事,有係統 作者:久久不是九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靜默良久,李清梅逐漸平複心情:“是民婦失禮了,請皇上恕罪。”
皇帝搖頭,“若朕是你,也會情緒失控,朕不會怪罪於你。”
李清梅聽了繼續沉默,她不知道該說什麽,她能說的都過了,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她在仇恨的支撐下趕路,在心裏設想了無數種可能。
可是真的麵聖,皇帝就坐在她麵前聽她敘述的時候,她反倒不知道說什麽了。
“朕還有最後一個問題,你是怎麽知道這件事的幕後主使,是逸王和慶遠侯的呢?”
“無意間聽到的。”
李清梅說道:“原本民婦也不知道那塊玉佩的來曆,也不敢拿去當鋪讓人相看,小海識字,說上麵是一個‘逸’字,或許是哪位大人物的名字。”
“民婦等趕路,找不到人家收留,也找不到破廟容身時,就會投宿寺廟或者道觀,師傅們和道長們見我們可憐,常常施舍我們齋飯。”
“一次投宿寺廟的時候,民婦晚間起夜,無意間撞破一群人在寺廟中交易的場景,聽其中一人說的。”
“他說到,‘張先生肯定滿意,世子不會再生氣了,若是張先生在逸王殿下麵前美言幾句,榮華富貴指日可待’。”
皇帝倏爾想到狩獵的時候,給逸王出主意陷害辰王的張幕僚。
那人便姓張。
莫非是同一人?
皇帝思索著,李清梅靜靜的站在一旁,等待皇帝的吩咐。
良久,皇帝才開口:“朕都知曉了,詔獄寒氣太重,你還是先把鞋襪穿上吧。”
李清梅:“……?”
……
皇帝從詔獄迴來,吩咐安德保傳喚顧允知。
安德保心中揣測皇帝何意,為什麽不召辰王,而是永王?
此刻的顧允知正在寧王府纏著他的十一弟。
素來沒臉皮的男人在摸清虞淮對他的包容度之後,開始了纏字訣。
麵對帥氣程度又上升一個點的男人,虞淮的顏狗屬性又發作了。
惹得狗蛋鄙視。
最近虞淮喜歡上了吃東街的油炸小酥肉,於是顧允知就派人天天買迴來給虞淮當小零嘴。
正吃的開心,安德保帶著人來了。
安德保在永王府撲了個空,聽門童說永王在寧王這,連忙又趕過來了。
心裏還在嘀咕,沒聽說永王和寧王感情好啊?當初賢妃和舒妃好像也沒有交情吧?
看著倒比安王還要好上些許。
這樣想著,安德保的老臉綻放出菊花般的笑容:“永王殿下,皇上宣您入宮呢。”
虞淮一聽就知道和逸王案有關,於是連忙使眼色,顧允知很上道,跟著安德保走了。
皇帝見到顧允知的時候,看他穿著湖藍色的衣裳一愣,隨即道:“朕記得你母妃最喜湖藍色,穿的衣裳要用湖藍色的布料,喝茶用膳的碗碟也要湖藍色的花紋。”
“母妃若是知道父皇還記著她喜歡什麽,想必會很高興吧。”顧允知不帶情感的說。
“朕最近總會夢到她,眨眼間,你都這麽大了,可惜還未成家立業,未有子嗣。”
聽著皇帝話題扯遠,快轉到替他張羅親事,顧允知連忙轉移話題。
“不知父皇找兒臣所為何事?”
皇帝這才打住:“朕昨晚秘密去了一趟詔獄,親自審問了李清梅,朕觀其麵目,聽其所言,十有八九是真的。”
顧允知保持沉默。
“你去查吧,徹頭徹尾的查,不管查到什麽,都來告訴朕。”皇帝歎息,“若真是允毅做了糊塗事……朕自會處置他。”
顧允知問道:“父皇為何不讓二皇兄去查?”
“因為你二皇兄和大皇兄有利益紛爭,朕怕他有失偏頗,而你卻沒有,朕相信你呈報的,一定是最公平公正的。”
顧允知嘲諷的笑了笑:“兒臣遵旨。”
顧允知奉命調查,被困在深宮的逸王好歹鬆了口氣:“隻要不是辰王就行,老六迴京不久,本王不信他能查出什麽。”
可是逸王忘了,顧允知是奉旨徹查,動用的是皇帝的人馬。
亂亂亂。
京城的街道馬蹄震天,一切平靜都被打破。
意識到不對的百姓都蝸居起來,閉門不出。
往日熱鬧非凡的大街寂寥蕭條。
就在所有人都沒有察覺的時候,慶遠世子已經帶著大批的金銀珠寶從地道離開京城。
前往泗州城。
泗州城,大延和草原的接壤之城。
平靜的水麵下暗流湧動。
慶遠侯閉門不出,除非皇帝召見,否則誰都不見。
嘉貴妃被皇帝牢牢看住,想偷偷讓人通風報信也不行。
氣的嘉貴妃砸了一個又一個茶杯。
入宮二十載,何時受過這種委屈?
隻是下命令的是皇帝,她隻能忍著。
嘉貴妃心裏火急火燎,一麵憂心逸王,一麵憂心慶遠侯。
日子一天天過去,嘉貴妃一天比一天著急,最終想了個餿主意,裝病。
可是已經得到一部分證據的皇帝不為所動,隻是對宮人冷道:“病了就請太醫,朕是神醫嗎?見了朕病就會好了?”
話傳到嘉貴妃耳朵裏,氣得嘉貴妃真的病了。
皇後為了撇清自己,彰顯自己的氣度,對嘉貴妃一切如初,讓人挑不出毛病來。
皇帝聽說後,對皇後愈發好了。
最終,在告禦狀事發一月後,顧允知呈上了證據。
三本名冊一一擺在皇帝麵前,皇帝竟有些不敢打開。
這上麵都記錄著什麽人,什麽事呢?
會不會有他不願見到的名字出現?
閉了閉眼,皇帝打開了,越看臉色越差,看到最後,氣得腦袋發昏。
手指不停顫抖著:“孽障,孽畜,我顧家怎麽出了這種畜牲不如的孽障?先祖在天有靈,朕如何麵對?”
皇帝恨不得把逸王掐死,實在是太丟人了,太令他失望了。
顧允知站在一旁,看著皇帝氣的幾乎昏厥,隻冷眼旁觀。
“去,把逸王找來,不,朕去找他!”皇帝撐著手臂站起來。
顧允知跟在他身後。
逸王整天惶惶度日,每天都到門口探頭看,可是過了幾天一點事也沒有,所以就放鬆了警惕。
他還有母妃和外祖父,他們會保護他的,一定不會讓他出事。
皇帝搖頭,“若朕是你,也會情緒失控,朕不會怪罪於你。”
李清梅聽了繼續沉默,她不知道該說什麽,她能說的都過了,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她在仇恨的支撐下趕路,在心裏設想了無數種可能。
可是真的麵聖,皇帝就坐在她麵前聽她敘述的時候,她反倒不知道說什麽了。
“朕還有最後一個問題,你是怎麽知道這件事的幕後主使,是逸王和慶遠侯的呢?”
“無意間聽到的。”
李清梅說道:“原本民婦也不知道那塊玉佩的來曆,也不敢拿去當鋪讓人相看,小海識字,說上麵是一個‘逸’字,或許是哪位大人物的名字。”
“民婦等趕路,找不到人家收留,也找不到破廟容身時,就會投宿寺廟或者道觀,師傅們和道長們見我們可憐,常常施舍我們齋飯。”
“一次投宿寺廟的時候,民婦晚間起夜,無意間撞破一群人在寺廟中交易的場景,聽其中一人說的。”
“他說到,‘張先生肯定滿意,世子不會再生氣了,若是張先生在逸王殿下麵前美言幾句,榮華富貴指日可待’。”
皇帝倏爾想到狩獵的時候,給逸王出主意陷害辰王的張幕僚。
那人便姓張。
莫非是同一人?
皇帝思索著,李清梅靜靜的站在一旁,等待皇帝的吩咐。
良久,皇帝才開口:“朕都知曉了,詔獄寒氣太重,你還是先把鞋襪穿上吧。”
李清梅:“……?”
……
皇帝從詔獄迴來,吩咐安德保傳喚顧允知。
安德保心中揣測皇帝何意,為什麽不召辰王,而是永王?
此刻的顧允知正在寧王府纏著他的十一弟。
素來沒臉皮的男人在摸清虞淮對他的包容度之後,開始了纏字訣。
麵對帥氣程度又上升一個點的男人,虞淮的顏狗屬性又發作了。
惹得狗蛋鄙視。
最近虞淮喜歡上了吃東街的油炸小酥肉,於是顧允知就派人天天買迴來給虞淮當小零嘴。
正吃的開心,安德保帶著人來了。
安德保在永王府撲了個空,聽門童說永王在寧王這,連忙又趕過來了。
心裏還在嘀咕,沒聽說永王和寧王感情好啊?當初賢妃和舒妃好像也沒有交情吧?
看著倒比安王還要好上些許。
這樣想著,安德保的老臉綻放出菊花般的笑容:“永王殿下,皇上宣您入宮呢。”
虞淮一聽就知道和逸王案有關,於是連忙使眼色,顧允知很上道,跟著安德保走了。
皇帝見到顧允知的時候,看他穿著湖藍色的衣裳一愣,隨即道:“朕記得你母妃最喜湖藍色,穿的衣裳要用湖藍色的布料,喝茶用膳的碗碟也要湖藍色的花紋。”
“母妃若是知道父皇還記著她喜歡什麽,想必會很高興吧。”顧允知不帶情感的說。
“朕最近總會夢到她,眨眼間,你都這麽大了,可惜還未成家立業,未有子嗣。”
聽著皇帝話題扯遠,快轉到替他張羅親事,顧允知連忙轉移話題。
“不知父皇找兒臣所為何事?”
皇帝這才打住:“朕昨晚秘密去了一趟詔獄,親自審問了李清梅,朕觀其麵目,聽其所言,十有八九是真的。”
顧允知保持沉默。
“你去查吧,徹頭徹尾的查,不管查到什麽,都來告訴朕。”皇帝歎息,“若真是允毅做了糊塗事……朕自會處置他。”
顧允知問道:“父皇為何不讓二皇兄去查?”
“因為你二皇兄和大皇兄有利益紛爭,朕怕他有失偏頗,而你卻沒有,朕相信你呈報的,一定是最公平公正的。”
顧允知嘲諷的笑了笑:“兒臣遵旨。”
顧允知奉命調查,被困在深宮的逸王好歹鬆了口氣:“隻要不是辰王就行,老六迴京不久,本王不信他能查出什麽。”
可是逸王忘了,顧允知是奉旨徹查,動用的是皇帝的人馬。
亂亂亂。
京城的街道馬蹄震天,一切平靜都被打破。
意識到不對的百姓都蝸居起來,閉門不出。
往日熱鬧非凡的大街寂寥蕭條。
就在所有人都沒有察覺的時候,慶遠世子已經帶著大批的金銀珠寶從地道離開京城。
前往泗州城。
泗州城,大延和草原的接壤之城。
平靜的水麵下暗流湧動。
慶遠侯閉門不出,除非皇帝召見,否則誰都不見。
嘉貴妃被皇帝牢牢看住,想偷偷讓人通風報信也不行。
氣的嘉貴妃砸了一個又一個茶杯。
入宮二十載,何時受過這種委屈?
隻是下命令的是皇帝,她隻能忍著。
嘉貴妃心裏火急火燎,一麵憂心逸王,一麵憂心慶遠侯。
日子一天天過去,嘉貴妃一天比一天著急,最終想了個餿主意,裝病。
可是已經得到一部分證據的皇帝不為所動,隻是對宮人冷道:“病了就請太醫,朕是神醫嗎?見了朕病就會好了?”
話傳到嘉貴妃耳朵裏,氣得嘉貴妃真的病了。
皇後為了撇清自己,彰顯自己的氣度,對嘉貴妃一切如初,讓人挑不出毛病來。
皇帝聽說後,對皇後愈發好了。
最終,在告禦狀事發一月後,顧允知呈上了證據。
三本名冊一一擺在皇帝麵前,皇帝竟有些不敢打開。
這上麵都記錄著什麽人,什麽事呢?
會不會有他不願見到的名字出現?
閉了閉眼,皇帝打開了,越看臉色越差,看到最後,氣得腦袋發昏。
手指不停顫抖著:“孽障,孽畜,我顧家怎麽出了這種畜牲不如的孽障?先祖在天有靈,朕如何麵對?”
皇帝恨不得把逸王掐死,實在是太丟人了,太令他失望了。
顧允知站在一旁,看著皇帝氣的幾乎昏厥,隻冷眼旁觀。
“去,把逸王找來,不,朕去找他!”皇帝撐著手臂站起來。
顧允知跟在他身後。
逸王整天惶惶度日,每天都到門口探頭看,可是過了幾天一點事也沒有,所以就放鬆了警惕。
他還有母妃和外祖父,他們會保護他的,一定不會讓他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