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天降異象
榜下捉婿,腹黑夫君太撩人 作者:樂天派向日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朝日,文武百官格外莊嚴肅穆,連上朝就瞌睡的安郡王眼睛都瞪得溜圓。
原因是西北柳穀口,出現了一樁奇事。
該地區入秋以來就滴雨未下,近幾日天卻像漏了一樣,不停的下雨。
由於雨水太大,導致突發泥石流,部分村莊被泥石流淹沒,村民損失慘重。當地知府第一時間派人搶修,卻在一個塌陷的房屋下翻出了一座石碑,碑上是個四爪蟒。
眾位大臣聽到奏報後各抒己見,有的稱“天象異常,必有世殤”,有的稱“天降異象,定有賢人出世”,但無論說什麽仁宗都一言不發。
他命人將司天監請上朝。
司天監聽完奏報後,掐指盤算,迴稟道:“啟稟官家,蟒乃祥瑞,天降石碑必是因為官家治世有道,天下海晏河清。隻是......”
大臣們奏報的前麵往往是歌功頌德,後麵才是正事。
仁宗不悅,皺眉問道:“隻是什麽?”
司天監掂量著說:“隻是官家是真龍之軀,為五爪金龍,四爪為蟒,意指太子殿下。也許天道認為太子勤政愛民、賢明仁厚,示以嘉獎。”
太子聽罷嚇得立即跪下,“父皇仁政,天降祥瑞,必是指我大越朝欣欣向榮,怎會與兒臣有關係。”
太子太師雖然年事已高,但也跟著第一時間跪下,“官家,異象究竟是天象還是人為未可知,況且挖掘時難免人工下鑿,若是磨損了也說不準,未必就是事實真相。”
幾個太子班底的官員都跪下,紛紛求情。
崔太尉覺得太子的人反應過激了,這樣反倒是會讓官家更忌憚,此刻但凡有人拱一把火,必然引起軒然大波。
果不然,樞密直學士呂正也跟著跪下說道:“官家,太子殿下在民間一直有賢名,也許是百姓偷偷立碑也說不定,區區石碑真的不能證明什麽?”
這一句儼然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棵稻草,仁宗勃然大怒:“太子行事越發穩重,如今有個小事就這麽多人為你說情,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嗎?”
滿殿大臣紛紛跪下,齊聲說道:“陛下息怒。”
仁宗勉強按壓下火氣,認真思索對策,過了半晌說道:“既然柳穀口降了天災,朝廷自然要有人去安撫。太子朝務繁忙就別去了,三皇子即將成婚,不適合出行,二皇子近日潛心思過,表現不錯,就讓他去賑災吧。”
仁宗想的是,三皇子行為作派像極了宸妃,不過分進取也不貪功,若要立起來個人能與太子分庭抗禮的人,還得是二皇子,所以隻能派他去。借此賑災可給其立功,再分散一些政權,正好壓壓太子的風頭。
過了一會,他繼續說道:“原本文會定在春節前,如今世道不太平,不如提前,就定在月末。翰林院和禮部都著手準備,務必保證萬無一失。”
明白人都看的出來,官家無非是擔心太子有賢名,劍指皇位,有心壓製。將文會提前,就是要以天下學子之口宣揚自己的仁政,讓全天下人都知道他的雄心大誌。
朝會後,仁宗將太子太傅留下。
太子太傅心知不會是好事,有點如履薄冰。
仁宗看著他,語氣平靜的問道:“今日之事你如何看?”
太子太傅在心裏琢磨一番,謹慎的迴答:“天象複雜多變,臣實在是未曾仔細研究過,不過萬事萬物都有兩麵性,禍福相依,還是要看人為。”
這句話在仁宗眼裏是標準的廢話,說了還不如不說,他心下更為不滿。
他麵上不顯,讓太子太傅退下,隨後讓劉公公安排人去崔府看看崔容時的病情,若是能行動明日進宮覲見。
劉公公讓雙喜跑一趟,並提點他:“但凡崔翰林能行動,哪怕是用轎子抬也要把人抬來。”
雙喜不敢耽誤,立即起身去崔府。
在雙喜動身前,崔太尉已經派人給府裏傳話:朝政有變,注意立場。
趙晚晴也第一時間收到安郡王的傳話,較之崔太傅的更加簡單明了。他說道:近幾日要與東宮保持距離。
安郡王的處世絕學就是遇事繞著走,而且絕對會及時通知到家人,堅決不會頂風做事。
夫妻二人收到消息後立即明白,太子出事了,這個時候最好的做法就是靜觀其變,有時候多餘的關心反而害人。
在府裏人通報雙喜公公來傳官家口諭時,夫妻二人深知此時不宜過分殷勤,能退一步最好。
崔容時立即躺迴到床上,趙晚晴也眼疾手快的拿個手帕沾水將他額頭打濕,把頭發打亂,順手還掐了掐他的臉頰。
雙喜進屋後看到的場景就是崔容時虛弱的躺在床上,麵色潮紅,頭上卻冒著冷汗,一副大病未愈的樣子。
他萬分關心的說:“崔翰林,官家十分關心您的身體,特讓我過來探望一下,這都快一個月了,您怎麽還如此虛弱呢?”
崔容時艱難的起身,緩慢說道:“勞煩官家垂憐,我被刺後總是發燒,病情也跟著反反複複的,不能為陛下分憂,我內心惶恐啊。”
雙喜哪敢真讓他起身,連忙扶住他的肩膀,近身小聲的說:“今日官家讓我來還有一事,按理說這話我不應該對你說,但是你平日對我也照拂,不當講的我也冒死跟你講了。官家稱隻要你能動身,明日就進宮覲見。你病重的事我一定會迴稟,但我以為,官家今日發了雷霆大怒,你明日最好還是去,很多人已經遭受了猜忌,這個時候你要是避嫌反而更容易惹官家不快。”
崔容時感激的握住雙喜的手,“公公大恩,您說的我都記心裏了。為人臣子,隻要是官家需要,雖千萬人吾往矣,九死而不悔。”
雙喜笑著說道:“崔翰林是明白人,朝裏這麽多才俊,我就覺得您最通透,待以後得了大造化,您別忘了提點我就行。”
趙晚晴將一個裝滿銀票的荷包塞到雙喜手裏,“宮裏有事還得勞煩雙喜公公多提點,無論是崔府還是安郡王府都會感激您的恩德。”
雙喜捏了捏荷包,銀票的厚度相當可觀,他笑的更加情真意切了。
原因是西北柳穀口,出現了一樁奇事。
該地區入秋以來就滴雨未下,近幾日天卻像漏了一樣,不停的下雨。
由於雨水太大,導致突發泥石流,部分村莊被泥石流淹沒,村民損失慘重。當地知府第一時間派人搶修,卻在一個塌陷的房屋下翻出了一座石碑,碑上是個四爪蟒。
眾位大臣聽到奏報後各抒己見,有的稱“天象異常,必有世殤”,有的稱“天降異象,定有賢人出世”,但無論說什麽仁宗都一言不發。
他命人將司天監請上朝。
司天監聽完奏報後,掐指盤算,迴稟道:“啟稟官家,蟒乃祥瑞,天降石碑必是因為官家治世有道,天下海晏河清。隻是......”
大臣們奏報的前麵往往是歌功頌德,後麵才是正事。
仁宗不悅,皺眉問道:“隻是什麽?”
司天監掂量著說:“隻是官家是真龍之軀,為五爪金龍,四爪為蟒,意指太子殿下。也許天道認為太子勤政愛民、賢明仁厚,示以嘉獎。”
太子聽罷嚇得立即跪下,“父皇仁政,天降祥瑞,必是指我大越朝欣欣向榮,怎會與兒臣有關係。”
太子太師雖然年事已高,但也跟著第一時間跪下,“官家,異象究竟是天象還是人為未可知,況且挖掘時難免人工下鑿,若是磨損了也說不準,未必就是事實真相。”
幾個太子班底的官員都跪下,紛紛求情。
崔太尉覺得太子的人反應過激了,這樣反倒是會讓官家更忌憚,此刻但凡有人拱一把火,必然引起軒然大波。
果不然,樞密直學士呂正也跟著跪下說道:“官家,太子殿下在民間一直有賢名,也許是百姓偷偷立碑也說不定,區區石碑真的不能證明什麽?”
這一句儼然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棵稻草,仁宗勃然大怒:“太子行事越發穩重,如今有個小事就這麽多人為你說情,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嗎?”
滿殿大臣紛紛跪下,齊聲說道:“陛下息怒。”
仁宗勉強按壓下火氣,認真思索對策,過了半晌說道:“既然柳穀口降了天災,朝廷自然要有人去安撫。太子朝務繁忙就別去了,三皇子即將成婚,不適合出行,二皇子近日潛心思過,表現不錯,就讓他去賑災吧。”
仁宗想的是,三皇子行為作派像極了宸妃,不過分進取也不貪功,若要立起來個人能與太子分庭抗禮的人,還得是二皇子,所以隻能派他去。借此賑災可給其立功,再分散一些政權,正好壓壓太子的風頭。
過了一會,他繼續說道:“原本文會定在春節前,如今世道不太平,不如提前,就定在月末。翰林院和禮部都著手準備,務必保證萬無一失。”
明白人都看的出來,官家無非是擔心太子有賢名,劍指皇位,有心壓製。將文會提前,就是要以天下學子之口宣揚自己的仁政,讓全天下人都知道他的雄心大誌。
朝會後,仁宗將太子太傅留下。
太子太傅心知不會是好事,有點如履薄冰。
仁宗看著他,語氣平靜的問道:“今日之事你如何看?”
太子太傅在心裏琢磨一番,謹慎的迴答:“天象複雜多變,臣實在是未曾仔細研究過,不過萬事萬物都有兩麵性,禍福相依,還是要看人為。”
這句話在仁宗眼裏是標準的廢話,說了還不如不說,他心下更為不滿。
他麵上不顯,讓太子太傅退下,隨後讓劉公公安排人去崔府看看崔容時的病情,若是能行動明日進宮覲見。
劉公公讓雙喜跑一趟,並提點他:“但凡崔翰林能行動,哪怕是用轎子抬也要把人抬來。”
雙喜不敢耽誤,立即起身去崔府。
在雙喜動身前,崔太尉已經派人給府裏傳話:朝政有變,注意立場。
趙晚晴也第一時間收到安郡王的傳話,較之崔太傅的更加簡單明了。他說道:近幾日要與東宮保持距離。
安郡王的處世絕學就是遇事繞著走,而且絕對會及時通知到家人,堅決不會頂風做事。
夫妻二人收到消息後立即明白,太子出事了,這個時候最好的做法就是靜觀其變,有時候多餘的關心反而害人。
在府裏人通報雙喜公公來傳官家口諭時,夫妻二人深知此時不宜過分殷勤,能退一步最好。
崔容時立即躺迴到床上,趙晚晴也眼疾手快的拿個手帕沾水將他額頭打濕,把頭發打亂,順手還掐了掐他的臉頰。
雙喜進屋後看到的場景就是崔容時虛弱的躺在床上,麵色潮紅,頭上卻冒著冷汗,一副大病未愈的樣子。
他萬分關心的說:“崔翰林,官家十分關心您的身體,特讓我過來探望一下,這都快一個月了,您怎麽還如此虛弱呢?”
崔容時艱難的起身,緩慢說道:“勞煩官家垂憐,我被刺後總是發燒,病情也跟著反反複複的,不能為陛下分憂,我內心惶恐啊。”
雙喜哪敢真讓他起身,連忙扶住他的肩膀,近身小聲的說:“今日官家讓我來還有一事,按理說這話我不應該對你說,但是你平日對我也照拂,不當講的我也冒死跟你講了。官家稱隻要你能動身,明日就進宮覲見。你病重的事我一定會迴稟,但我以為,官家今日發了雷霆大怒,你明日最好還是去,很多人已經遭受了猜忌,這個時候你要是避嫌反而更容易惹官家不快。”
崔容時感激的握住雙喜的手,“公公大恩,您說的我都記心裏了。為人臣子,隻要是官家需要,雖千萬人吾往矣,九死而不悔。”
雙喜笑著說道:“崔翰林是明白人,朝裏這麽多才俊,我就覺得您最通透,待以後得了大造化,您別忘了提點我就行。”
趙晚晴將一個裝滿銀票的荷包塞到雙喜手裏,“宮裏有事還得勞煩雙喜公公多提點,無論是崔府還是安郡王府都會感激您的恩德。”
雙喜捏了捏荷包,銀票的厚度相當可觀,他笑的更加情真意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