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例行的大朝會上,文武百官俱列金鑾殿。
景帝將定國公徐英彥的書信安排成剛剛才送到京城的顏子苒,讓身邊的太監當著諸多大臣的麵宣讀。
之前他還刻意擺出一副神情凝重的樣子,諸多不知情的官員還以為是徐英彥要領兵造反了。
結果得知徐英彥居然是擁戴景帝的,百官都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神色,而景帝更是哈哈大笑,誇讚徐英彥忠心耿耿,不愧為國公雲雲。
他大手一揮,立即給定國公府賞賜了一批金銀珠寶、綾羅綢緞。
事畢,江政出列建議景帝重組繡衣衛。
一個半月前,繡衣衛之中,忠於景帝的大多已經犧牲了,反叛的繡衣衛也都被事後清算掉,以至於如今的繡衣衛成了個空殼子。
江政這一提議,立即有不少人附和,而景帝也早就與江政商議過了,見沒有臣子反駁,也就順水推舟地同意了這事。
至於繡衣衛指揮使的選擇,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議題。
繡衣使是聖上的心腹,非聖上所信賴之人無法擔任。
景帝提出這事,諮詢百官,百官無一人敢應答。
皆因繡衣使這一職責,不可能再有上戰場的機會,對於一般行兵布陣的武將來說,並不怎麽想當這份差事。
而某些有這心思的,事先大多都不是忠於聖上的,此時也知曉景帝不會選一個不曾親近過的將領當自己的心腹,故而也不敢毛遂自薦。
整個朝廷都安靜了片刻,而後有幾名宋禹希麾下的官員上前,奏知景帝江珣可擔任此差事。
景帝卻搖搖頭:“江少卿朕另有重用,不適合讓他率領繡衣使,否則便是屈才了!”
這些官員見江政也沒有要爭上一爭的意思,便知江家無意要爭奪這個差事,他們也就沒必要奉承江首輔了。
景帝見再無人出列,不由暗自好笑,以前朝廷裏但凡有一份空缺,這些官員都會爭得麵紅耳赤,而今卻是沒一人爭執的,全憑景帝說了算。
這種手握大權的感覺,讓景帝覺得十分痛快,站起來道:“既然諸位愛卿都沒有合適的人選,那朕便說個人,諸位看看可堪造就否。靖王之子蕭望,輕功卓絕,又是朕的侄兒,蕭家流落在外多年的正統血脈。朕令其執掌繡衣衛,為朕護衛京城治安,諸位以為如何?”
百官都看向了江政,江政在這時出列了,輕聲迴稟:“聖上英明!”
百官看到這一幕,心裏也就明了了,感情兩人早就商量好的,還問他們的意見,真是不要臉!
景帝隨後就讓秉筆太監去擬寫聖旨:“傳朕旨意,今靖王之嫡子蕭遙已近戴冠之年,特命其為靖王世子,令靖王之長子蕭望為繡衣衛指揮使。”
這道聖旨傳出,文武百官也沒有意見。
畢竟靖王的嫡子確實是該冊封為世子了,隻不過如今趕在一塊了,也好讓靖王一對兒子不至於出現紛爭。
站在人群中的江珣麵無表情,仿佛這一切都與他沒有任何關係。
本來景帝是要冊立蕭望為靖王世子的,但最終江政勸阻了景帝。
畢竟靖王妃才是靖王明媒正娶的妻子,蕭遙一直都是靖王府的嫡子,如今冊封蕭望為世子的話,那就是令兩兄弟產生矛盾,不是一件好事。
景帝最終聽取了江政的意思,也是安撫了靖王妃及其娘家人。
這諭旨到了靖王府,靖王十分高興,隻可惜那蕭望不在靖王府裏,還得派人去找了蕭望迴來接旨,才算完事。
蕭遙雖然是世子,但在京城裏的地位並不高,被困了十六年,同齡夥伴都沒幾個,更別說在京城裏有什麽影響力了。
但蕭望就不同了,走馬上任繡衣衛,在景帝的叮囑下,開始在京城裏選拔人才補充繡衣衛人員。
按照景帝的意思,繡衣衛要負責皇宮內的治安,人選的底細必須要查清楚。而知根知底的人選,自然是京城中文武百官家中的孩子,尤其是那些庶子之流,平日裏沒什麽地位,手裏頭有錢,與其讓他們在京城裏胡作非為,不如讓他們進繡衣衛裏當差。
當然,這些人肯定沒啥功夫底子,但誰生下來就有功夫的?沒功夫,那就讓他們慢慢學上一段時日,反正繡衣衛本來就不全是習武高手組成的,治理京城時靠的還是人多勢眾!
景帝的囑咐,蕭望在禦書房裏是直點頭,出了禦書房後就直接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按照江珣的提議,他開始篩選看得過眼的人進入繡衣衛,大多數都是隱衛中人。
一直用了十天的工夫,他才收攬了兩千名繡衣衛,還不到衛所建製的一半。
隱衛實在沒那麽多人,他已經收了不少京城裏的紈絝子弟了,依舊遠遠不夠,但也能夠維持皇宮的基礎治安。
這些繡衣衛在蕭望的教導下,嚴禁進入後宮,隻在皇宮前麵一部分地方執勤,後宮部分隻在城牆上巡邏,一步都不得踏入後宮之地。
隱衛們自然是能夠謹遵命令行事的,而那些京城官員子弟則是在蕭望的高壓下,不敢放肆,以至於景帝巡視過後,誇讚蕭望做得很不錯,將皇宮治安交給蕭望他很放心。
雖然,時不時有他心腹太監告訴他,蕭望跟幾個紈絝子弟繡衣千戶在皇宮裏燉狗肉什麽的,但景帝一點也不在意,反而越發放心,覺得這是蕭望會做的事。
直到這一天夜裏,景帝處理完諸多奏折後,剛從養心殿想著去後宮找新近剛抬進宮裏的嬪妃歇息時,蕭望帶著一隊繡衣衛,守在了他的身旁!
“望兒,你,你這是做甚?”景帝不解地看著他。
“沒事,你睡你的,外麵有我守著,不會有事的!”蕭望神色凝重地說道。
“到底是什麽事?”景帝隱隱有些不安地詢問了一句。
“生肖組織有些聽命於安國公的人,今晚準備進宮刺殺您,然後嫁禍給我爹和江伯父。這些都是在生肖組織裏當臥底的隱衛冒死送出來的消息,江珣已經讓隱衛埋伏在暗處了,您隻管安心歇息即可。”
蕭望說著,推著景帝進入那嬪妃的寢宮:“您已經廢後,以後再立皇後是遲早的事,趕緊再生幾個堂弟,別的事您就別操心了。”
景帝將定國公徐英彥的書信安排成剛剛才送到京城的顏子苒,讓身邊的太監當著諸多大臣的麵宣讀。
之前他還刻意擺出一副神情凝重的樣子,諸多不知情的官員還以為是徐英彥要領兵造反了。
結果得知徐英彥居然是擁戴景帝的,百官都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神色,而景帝更是哈哈大笑,誇讚徐英彥忠心耿耿,不愧為國公雲雲。
他大手一揮,立即給定國公府賞賜了一批金銀珠寶、綾羅綢緞。
事畢,江政出列建議景帝重組繡衣衛。
一個半月前,繡衣衛之中,忠於景帝的大多已經犧牲了,反叛的繡衣衛也都被事後清算掉,以至於如今的繡衣衛成了個空殼子。
江政這一提議,立即有不少人附和,而景帝也早就與江政商議過了,見沒有臣子反駁,也就順水推舟地同意了這事。
至於繡衣衛指揮使的選擇,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議題。
繡衣使是聖上的心腹,非聖上所信賴之人無法擔任。
景帝提出這事,諮詢百官,百官無一人敢應答。
皆因繡衣使這一職責,不可能再有上戰場的機會,對於一般行兵布陣的武將來說,並不怎麽想當這份差事。
而某些有這心思的,事先大多都不是忠於聖上的,此時也知曉景帝不會選一個不曾親近過的將領當自己的心腹,故而也不敢毛遂自薦。
整個朝廷都安靜了片刻,而後有幾名宋禹希麾下的官員上前,奏知景帝江珣可擔任此差事。
景帝卻搖搖頭:“江少卿朕另有重用,不適合讓他率領繡衣使,否則便是屈才了!”
這些官員見江政也沒有要爭上一爭的意思,便知江家無意要爭奪這個差事,他們也就沒必要奉承江首輔了。
景帝見再無人出列,不由暗自好笑,以前朝廷裏但凡有一份空缺,這些官員都會爭得麵紅耳赤,而今卻是沒一人爭執的,全憑景帝說了算。
這種手握大權的感覺,讓景帝覺得十分痛快,站起來道:“既然諸位愛卿都沒有合適的人選,那朕便說個人,諸位看看可堪造就否。靖王之子蕭望,輕功卓絕,又是朕的侄兒,蕭家流落在外多年的正統血脈。朕令其執掌繡衣衛,為朕護衛京城治安,諸位以為如何?”
百官都看向了江政,江政在這時出列了,輕聲迴稟:“聖上英明!”
百官看到這一幕,心裏也就明了了,感情兩人早就商量好的,還問他們的意見,真是不要臉!
景帝隨後就讓秉筆太監去擬寫聖旨:“傳朕旨意,今靖王之嫡子蕭遙已近戴冠之年,特命其為靖王世子,令靖王之長子蕭望為繡衣衛指揮使。”
這道聖旨傳出,文武百官也沒有意見。
畢竟靖王的嫡子確實是該冊封為世子了,隻不過如今趕在一塊了,也好讓靖王一對兒子不至於出現紛爭。
站在人群中的江珣麵無表情,仿佛這一切都與他沒有任何關係。
本來景帝是要冊立蕭望為靖王世子的,但最終江政勸阻了景帝。
畢竟靖王妃才是靖王明媒正娶的妻子,蕭遙一直都是靖王府的嫡子,如今冊封蕭望為世子的話,那就是令兩兄弟產生矛盾,不是一件好事。
景帝最終聽取了江政的意思,也是安撫了靖王妃及其娘家人。
這諭旨到了靖王府,靖王十分高興,隻可惜那蕭望不在靖王府裏,還得派人去找了蕭望迴來接旨,才算完事。
蕭遙雖然是世子,但在京城裏的地位並不高,被困了十六年,同齡夥伴都沒幾個,更別說在京城裏有什麽影響力了。
但蕭望就不同了,走馬上任繡衣衛,在景帝的叮囑下,開始在京城裏選拔人才補充繡衣衛人員。
按照景帝的意思,繡衣衛要負責皇宮內的治安,人選的底細必須要查清楚。而知根知底的人選,自然是京城中文武百官家中的孩子,尤其是那些庶子之流,平日裏沒什麽地位,手裏頭有錢,與其讓他們在京城裏胡作非為,不如讓他們進繡衣衛裏當差。
當然,這些人肯定沒啥功夫底子,但誰生下來就有功夫的?沒功夫,那就讓他們慢慢學上一段時日,反正繡衣衛本來就不全是習武高手組成的,治理京城時靠的還是人多勢眾!
景帝的囑咐,蕭望在禦書房裏是直點頭,出了禦書房後就直接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按照江珣的提議,他開始篩選看得過眼的人進入繡衣衛,大多數都是隱衛中人。
一直用了十天的工夫,他才收攬了兩千名繡衣衛,還不到衛所建製的一半。
隱衛實在沒那麽多人,他已經收了不少京城裏的紈絝子弟了,依舊遠遠不夠,但也能夠維持皇宮的基礎治安。
這些繡衣衛在蕭望的教導下,嚴禁進入後宮,隻在皇宮前麵一部分地方執勤,後宮部分隻在城牆上巡邏,一步都不得踏入後宮之地。
隱衛們自然是能夠謹遵命令行事的,而那些京城官員子弟則是在蕭望的高壓下,不敢放肆,以至於景帝巡視過後,誇讚蕭望做得很不錯,將皇宮治安交給蕭望他很放心。
雖然,時不時有他心腹太監告訴他,蕭望跟幾個紈絝子弟繡衣千戶在皇宮裏燉狗肉什麽的,但景帝一點也不在意,反而越發放心,覺得這是蕭望會做的事。
直到這一天夜裏,景帝處理完諸多奏折後,剛從養心殿想著去後宮找新近剛抬進宮裏的嬪妃歇息時,蕭望帶著一隊繡衣衛,守在了他的身旁!
“望兒,你,你這是做甚?”景帝不解地看著他。
“沒事,你睡你的,外麵有我守著,不會有事的!”蕭望神色凝重地說道。
“到底是什麽事?”景帝隱隱有些不安地詢問了一句。
“生肖組織有些聽命於安國公的人,今晚準備進宮刺殺您,然後嫁禍給我爹和江伯父。這些都是在生肖組織裏當臥底的隱衛冒死送出來的消息,江珣已經讓隱衛埋伏在暗處了,您隻管安心歇息即可。”
蕭望說著,推著景帝進入那嬪妃的寢宮:“您已經廢後,以後再立皇後是遲早的事,趕緊再生幾個堂弟,別的事您就別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