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珣和韓子苒連忙迴禮,隨著靖王一同進了王府。
江瑤將白淺竹準備好的禮物遞給一旁的管事:“王爺,我雙親還有要事纏身,無法抽空前來,冒然拜訪,一點心意還望笑納。”
“江大人、白縣主客氣了。”靖王瞥了一眼,都是養身子的人參鹿茸等物,讓管事收好。
江瑤進了王府後,迴頭看了一眼還在門外的蕭望,眨著眼睛道:“走啊,杵門外作甚?”
蕭望瞄了靖王一眼:“王爺你這門檻有點高,怎麽,不歡迎我嗎?”
靖王本來都轉過半身子,隨著江珣要往前走了,聽了這話,硬是轉了迴來。
“自家的門檻,你不肯進來,還要我去請你不成?”
“嗬,我活了二十多年,都不知道這原來是我家的門檻。”蕭望冷笑著,一步邁入王府。
靖王聽了,心裏頭雖有些愧疚,但作為父親,他又不能容忍被兒子挑釁,冷著臉就要張口教訓兩句。
江珣急忙打岔,趕在他前麵說到:“蕭望,不要鬧事,今日來王府還有要事。”
蕭望撇撇嘴,沒再開口,靖王自然也就收斂了到嘴邊的話語,改了語氣。
“自從這孽障認祖歸宗後,一步都不曾迴來,我都讓人去江家尋過他幾迴,讓他有空迴來見見他兄弟姐妹,愣是一個迴複都沒有,全都音訊全無。”
他對著江珣哀怨地控訴著蕭望:“本王也知曉當初他年幼時沒能盡到當父親的責任,對不起他娘。但本王當初也是沒法子,甚至自身都朝不保夕的,如何顧得了他?”
江珣輕輕點頭,對著靖王說道:“王爺莫要離他,他就是想親近王爺卻不知道該用什麽法子,故意氣惱王爺,好讓王爺記得還有他這麽個兒子罷了。”
“喂,江珣,你胡說什麽,誰要親近他了?我恨不得離他遠遠的。”蕭望在後麵就要去揪江珣的衣領。
江瑤連忙將他的手擋開:“好了,蕭大哥,別忘了我們的來意,忍,一定要忍住。”
蕭望氣得臉色鐵青,握著拳頭道:“都說長兄為父,我是苒兒的表哥,也算是長兄,江珣你想娶我表妹,我第一個不答應,你給我等著。”
江珣聽了這話,這才微微轉頭看了他一眼:“顏老爹都答應了,你這表哥算哪根蔥!”
“你!”蕭望望向了韓子苒,“小苒,你站哪一邊的?”
“我站你這邊,你說不嫁就不嫁。”韓子苒輕聲笑著,總算是安撫了一下蕭望。
蕭望瞬間就如同被捋順了毛發的貓咪,溫順了下來:“這還差不多。”
靖王看著他們四人打打鬧鬧的,不由得笑了起來:“方才便聽你們一直說正事要事,到底是什麽事?”
“姨父,我此趟前來,是想問問你,當初我祖父尋你時,到底與你說了些什麽?他當真是要推選你為新君嗎?”韓子苒在這時嚴肅了幾分,麵露惑色地看著靖王。
靖王先是一愣,而後想起了喬瑤琴與韓子苒的關係後,這才想通了這一聲‘姨父’。
“當年,韓首輔來靖王府尋本王,的確有意要推舉本王登上大統。不過,他並未一開始對本王說明來意,而是向本王請教三道題。”
靖王陷入迴憶之中:“這三道題,本王至今仍記憶尤新。其中第一道題,若有一桃十人,給一人食之可活命,而餘者皆餓死;若給十人食之皆不得飽食,亦全餓死。韓公問小王,是應當救一人而死九,還是給十人?”
蕭望聽了,沉聲問道:“就不能再找九個桃子,一人一個嗎?”
靖王聽了,笑著搖搖頭:“癡兒!韓公所問,豈是十個桃子的事?他是問,若為皇者,遇這死九活一之難題時,該如何應對。”
“為了一人而死九人,是存了私心;為了公平而讓十人都死,是最糟糕的結局。”江珣呢喃著,“若是站在局外人的身份看,死九活一是最好的選擇。”
“可天底下萬民皆是大禎的子民,作為掌權者,又哪有局外人之說?”靖王搖了搖頭。
“事實上,韓公當年作為攝政大臣,和父皇一起治世的三十多年裏,很多時候都會遇到這種問題。比如兩地都遭了宅,朝廷的糧食卻隻能救一地。若是兩地都平分,那兩地都活不了。”
他苦澀地笑著:“這種難題,本王當初就迴答不出來,以至於讓韓公十分失望。他便對本王說,小王沒有擔起這大禎天下的魄力,他不能將大禎托付給小王。”
“那姨父的意思是,我祖父最終並未想過要推舉你為新君?”韓子苒錯愕地看向靖王。
靖王點了點頭:“若是韓公真要推舉小王,恐怕安國公那一夥人也等不到發動兵變的機會了。”
韓子苒緊接著問道:“那我祖父可有跟王爺您說明為何不扶持當年的太子登基?”
靖王搖搖頭,遲疑了片刻道:“或許,韓公也問過聖上此類問題,然後沒能得到滿意答案,所以不急著扶持聖上登基,想另尋更適合擔任大禎新君的人選吧!”
韓子苒微微低下視線,盯著腳尖的地麵,緩緩地思索著。
以她祖父的性子,如此行徑倒是能說得通。
但他也絕不是吹毛求疵的人,若是所有皇子都不適合的話,那他還是會支持作為太子的景帝。
可他沒有這麽做,顯然還有其他靖王都不知曉的緣由。
江珣和韓子苒都陷入了沉思之中,而江瑤卻隨口追問了一句。
“那韓老爺子還問了兩個什麽樣的問題。王爺你說給我聽聽,看看我能不能答得上來。”
她十分好奇,想試試自己在昔日韓公麵前能否答上一題。
靖王臉色變了又變,仿佛遇到了十分難以啟齒的話題。
蕭望見狀,冷笑道:“不想說就別說,反正我們也懶得聽。如今小苒是在為韓家翻案,你所說的一切,都將記錄成口供擺在聖上麵前,你還是想想事後該如何去跟聖上解釋吧!”
靖王在幾人狐疑的目光下,僵硬地咧了咧嘴:“也不是什麽不能說的事。韓公的第二個問題,該如何治理天下。而第三個問題則是,若小王登上皇位,可會殺了太子以絕後患?”
江瑤將白淺竹準備好的禮物遞給一旁的管事:“王爺,我雙親還有要事纏身,無法抽空前來,冒然拜訪,一點心意還望笑納。”
“江大人、白縣主客氣了。”靖王瞥了一眼,都是養身子的人參鹿茸等物,讓管事收好。
江瑤進了王府後,迴頭看了一眼還在門外的蕭望,眨著眼睛道:“走啊,杵門外作甚?”
蕭望瞄了靖王一眼:“王爺你這門檻有點高,怎麽,不歡迎我嗎?”
靖王本來都轉過半身子,隨著江珣要往前走了,聽了這話,硬是轉了迴來。
“自家的門檻,你不肯進來,還要我去請你不成?”
“嗬,我活了二十多年,都不知道這原來是我家的門檻。”蕭望冷笑著,一步邁入王府。
靖王聽了,心裏頭雖有些愧疚,但作為父親,他又不能容忍被兒子挑釁,冷著臉就要張口教訓兩句。
江珣急忙打岔,趕在他前麵說到:“蕭望,不要鬧事,今日來王府還有要事。”
蕭望撇撇嘴,沒再開口,靖王自然也就收斂了到嘴邊的話語,改了語氣。
“自從這孽障認祖歸宗後,一步都不曾迴來,我都讓人去江家尋過他幾迴,讓他有空迴來見見他兄弟姐妹,愣是一個迴複都沒有,全都音訊全無。”
他對著江珣哀怨地控訴著蕭望:“本王也知曉當初他年幼時沒能盡到當父親的責任,對不起他娘。但本王當初也是沒法子,甚至自身都朝不保夕的,如何顧得了他?”
江珣輕輕點頭,對著靖王說道:“王爺莫要離他,他就是想親近王爺卻不知道該用什麽法子,故意氣惱王爺,好讓王爺記得還有他這麽個兒子罷了。”
“喂,江珣,你胡說什麽,誰要親近他了?我恨不得離他遠遠的。”蕭望在後麵就要去揪江珣的衣領。
江瑤連忙將他的手擋開:“好了,蕭大哥,別忘了我們的來意,忍,一定要忍住。”
蕭望氣得臉色鐵青,握著拳頭道:“都說長兄為父,我是苒兒的表哥,也算是長兄,江珣你想娶我表妹,我第一個不答應,你給我等著。”
江珣聽了這話,這才微微轉頭看了他一眼:“顏老爹都答應了,你這表哥算哪根蔥!”
“你!”蕭望望向了韓子苒,“小苒,你站哪一邊的?”
“我站你這邊,你說不嫁就不嫁。”韓子苒輕聲笑著,總算是安撫了一下蕭望。
蕭望瞬間就如同被捋順了毛發的貓咪,溫順了下來:“這還差不多。”
靖王看著他們四人打打鬧鬧的,不由得笑了起來:“方才便聽你們一直說正事要事,到底是什麽事?”
“姨父,我此趟前來,是想問問你,當初我祖父尋你時,到底與你說了些什麽?他當真是要推選你為新君嗎?”韓子苒在這時嚴肅了幾分,麵露惑色地看著靖王。
靖王先是一愣,而後想起了喬瑤琴與韓子苒的關係後,這才想通了這一聲‘姨父’。
“當年,韓首輔來靖王府尋本王,的確有意要推舉本王登上大統。不過,他並未一開始對本王說明來意,而是向本王請教三道題。”
靖王陷入迴憶之中:“這三道題,本王至今仍記憶尤新。其中第一道題,若有一桃十人,給一人食之可活命,而餘者皆餓死;若給十人食之皆不得飽食,亦全餓死。韓公問小王,是應當救一人而死九,還是給十人?”
蕭望聽了,沉聲問道:“就不能再找九個桃子,一人一個嗎?”
靖王聽了,笑著搖搖頭:“癡兒!韓公所問,豈是十個桃子的事?他是問,若為皇者,遇這死九活一之難題時,該如何應對。”
“為了一人而死九人,是存了私心;為了公平而讓十人都死,是最糟糕的結局。”江珣呢喃著,“若是站在局外人的身份看,死九活一是最好的選擇。”
“可天底下萬民皆是大禎的子民,作為掌權者,又哪有局外人之說?”靖王搖了搖頭。
“事實上,韓公當年作為攝政大臣,和父皇一起治世的三十多年裏,很多時候都會遇到這種問題。比如兩地都遭了宅,朝廷的糧食卻隻能救一地。若是兩地都平分,那兩地都活不了。”
他苦澀地笑著:“這種難題,本王當初就迴答不出來,以至於讓韓公十分失望。他便對本王說,小王沒有擔起這大禎天下的魄力,他不能將大禎托付給小王。”
“那姨父的意思是,我祖父最終並未想過要推舉你為新君?”韓子苒錯愕地看向靖王。
靖王點了點頭:“若是韓公真要推舉小王,恐怕安國公那一夥人也等不到發動兵變的機會了。”
韓子苒緊接著問道:“那我祖父可有跟王爺您說明為何不扶持當年的太子登基?”
靖王搖搖頭,遲疑了片刻道:“或許,韓公也問過聖上此類問題,然後沒能得到滿意答案,所以不急著扶持聖上登基,想另尋更適合擔任大禎新君的人選吧!”
韓子苒微微低下視線,盯著腳尖的地麵,緩緩地思索著。
以她祖父的性子,如此行徑倒是能說得通。
但他也絕不是吹毛求疵的人,若是所有皇子都不適合的話,那他還是會支持作為太子的景帝。
可他沒有這麽做,顯然還有其他靖王都不知曉的緣由。
江珣和韓子苒都陷入了沉思之中,而江瑤卻隨口追問了一句。
“那韓老爺子還問了兩個什麽樣的問題。王爺你說給我聽聽,看看我能不能答得上來。”
她十分好奇,想試試自己在昔日韓公麵前能否答上一題。
靖王臉色變了又變,仿佛遇到了十分難以啟齒的話題。
蕭望見狀,冷笑道:“不想說就別說,反正我們也懶得聽。如今小苒是在為韓家翻案,你所說的一切,都將記錄成口供擺在聖上麵前,你還是想想事後該如何去跟聖上解釋吧!”
靖王在幾人狐疑的目光下,僵硬地咧了咧嘴:“也不是什麽不能說的事。韓公的第二個問題,該如何治理天下。而第三個問題則是,若小王登上皇位,可會殺了太子以絕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