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珣離開了皇宮,看了一眼即將西墜的殘陽,天空中布滿如血般的紅霞。
他仿佛有種京城即將迎來腥風血雨的錯覺。
他甩了甩頭,而後迅速地趕迴江府之中,尋找白淺竹。
白淺竹在家中正和許靖蓮說著話兒,見江珣急匆匆地趕了迴來,困惑地問道:“今日比往常早了半個時辰,可是有什麽要事?”
“舅母在此,最好不過。如今正有一事,想請舅母和母親幫忙。”江珣湊上前去,屏退了奴仆。
許靖蓮好奇地問道:“何事如此神秘兮兮的?”
江珣等兩人身旁的丫鬟都走開後,這才湊到兩人跟前,輕聲嘀咕了幾句。
“我想請舅母派一些人手,去皇陵那邊搜搜!”
白淺竹不解地問道:“搜什麽?”
“自然是九龍玉璽。”江珣望向許靖蓮,沉聲問道,“此事不宜聲張,舅母可能相助?”
許靖蓮沉吟著,思考其中的難度,並未急於迴答。
白淺竹卻道:“你的意思,那玉璽被韓家老爺子藏在了皇陵裏?那,那你這是想要……”
江珣凝重地點著頭應道:“不錯,我要盜墓!”
“這……”白淺竹看了許靖蓮一眼,而後果斷地說道,“還是讓我去吧。皇陵那邊有不少護衛,白家就不要趟這渾水了。”
許靖蓮卻是搖了搖頭:“這事還是我來安排吧。不過,我恐怕得要借個人。”
“誰?”江珣不解地問道。
“望兒!”許靖蓮笑著說道,“這天底下,沒幾個人比他更懂得偷東西的了。”
“可我讓他跟在外祖父身邊,他恐怕抽不開身。”江珣皺著眉頭,若是蕭望在的話,他早就用了。
白淺竹急忙迴道:“已經在迴來的路上了。”
江珣愣了一下,許靖蓮便在旁邊解釋道:“你外祖父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休養了一個多月,他哪裏還能坐得住?早在幾天前便已動身趕迴來了。”
“可他的傷……”江珣有些擔憂地望著許靖蓮。
許靖蓮搖了搖頭:“走的是水路,在船上也能養傷。我特地囑咐他們走得慢些,但信件才剛剛送出去,隻怕他們接到時,路都趕上一半了。由他去吧,瑤瑤給他請了名醫隨船,相信不會有大礙。”
江珣思忖了一下,應了下來:“那就有勞舅母先派遣些許人手在外圍搜索,盡量不要引起守陵人的注意。等蕭望迴來後,再讓他帶人進裏邊去搜尋。”
許靖蓮笑著頷首:“我曉的,迴去便仔細斟酌安排。你在皇宮之中搜查不得玉璽,隻怕安國公等人要彈劾你,你與你父親要做好防範。”
江珣自然知曉那一群豺狼虎豹都在虎視眈眈地看著他。
但他也不畏懼,不管他們如何彈劾,隻要玉璽不在皇宮之中了,那他大不了不搜查皇宮就是,並無什麽損失。
告別了白淺竹和許靖蓮,江珣這才迴到昭獄之中,與韓子苒匯合,同時將今日查到的線索告知韓子苒。
“金公公特意引導我到金鑾殿中搜查,又借夜明珠告訴我,此物本應在棺材裏頭,不知為何卻顯露在了金鑾殿裏。”
江珣陳述道:“我想,如果韓公如你所猜測,一直都未有將玉璽據為己有的心思,而是早已將玉璽還迴皇家。那麽,這玉璽有可能就在先帝的棺材裏,是韓公還迴玉璽的最有力證明。”
“可是,祖父將玉璽藏匿在先帝棺槨內,那豈不是料到總有一日,會有後人要去開棺?如此一來,豈不是叨擾了先帝的在天之靈嗎?”
韓子苒覺得韓文清應該不至於對先帝做出這種大不敬的安排來。
江珣卻是微微搖頭,對著韓子苒解釋道:“雖說開棺有所不敬,但是‘寢龍勿用’所說的,或許就是就寢中的龍,也代指了駕崩的先帝。”
“另外,如果後人根據韓公的指示,找到先帝墳墓中的九龍玉璽,那就說明是得到了認可的新帝。新帝從先帝的手中接過玉璽,這不就是最好的登上大統證明嗎?”
江珣的解釋,讓韓子苒有了幾分認可的心思。
“而且,或許不用開棺,那九龍玉璽就擺放在棺槨旁邊,隻是鎖於陵墓之中,故而新帝去迎玉璽歸朝時,正好也可以叩拜先帝,讓先帝在天之靈得以安息。”
江珣說著,又提起了金三寶:“金公公早年就是先帝安排在景帝身邊的大伴,極有可能是先帝的心腹。而後韓公也知曉金公公忠心耿耿,所以將這個秘密透露給金公公,讓金公公作為最後的保障,以防萬一。”
韓子苒聽到這裏,同意了江珣這種觀點。
“我祖父既然將玉璽藏匿起來,絕不會不給後人留下任何消息。他自己的處境有多危險,他一清二楚,所以為自己、為玉璽多留一條後路才符合他的性子。”
韓子苒對掘墳開棺的事並無抗拒的心思,之前也隻是從韓文清的角度來思考,覺得他不會讓先帝受到叨擾,但江珣已經分析得如此清晰,又有金三寶那故意而為之的舉止,她也不介意叨擾叨擾先帝。
至於江珣將會如何去搜尋,韓子苒並未過問,畢竟韓子苒也幫不上什麽忙。
但韓子苒提醒江珣,皇宮裏的搜查還不能停下,得要繼續裝下去,分散安國公等人的注意力。
江珣自然曉得,他離開時就曾讓金三寶接著搜尋,目的就是不想引起安國公和宋禹希的懷疑。
若他們兩人知曉了江珣要去皇陵搜尋,必定會多加阻止,不會讓江珣輕易搜尋到玉璽。
更何況,江珣如今也需要等待蕭望歸來,好讓蕭望去探查一二。
於是,江珣按照原計劃繼續搜尋皇宮,一連兩日,毫無結果。
景帝給江珣的時間期限已到,再次開朝會時,還沒等金三寶喊完‘有事啟奏’,就有兩個禦史和幾名文臣跳出來,大力彈劾江珣在皇宮之內事宜搜尋之舉。
“臣等彈劾江珣,在皇宮之中肆意妄為,叨擾後宮諸位娘娘的清淨,還請聖上嚴加懲戒,以儆效尤!”
“臣等附議!”
他仿佛有種京城即將迎來腥風血雨的錯覺。
他甩了甩頭,而後迅速地趕迴江府之中,尋找白淺竹。
白淺竹在家中正和許靖蓮說著話兒,見江珣急匆匆地趕了迴來,困惑地問道:“今日比往常早了半個時辰,可是有什麽要事?”
“舅母在此,最好不過。如今正有一事,想請舅母和母親幫忙。”江珣湊上前去,屏退了奴仆。
許靖蓮好奇地問道:“何事如此神秘兮兮的?”
江珣等兩人身旁的丫鬟都走開後,這才湊到兩人跟前,輕聲嘀咕了幾句。
“我想請舅母派一些人手,去皇陵那邊搜搜!”
白淺竹不解地問道:“搜什麽?”
“自然是九龍玉璽。”江珣望向許靖蓮,沉聲問道,“此事不宜聲張,舅母可能相助?”
許靖蓮沉吟著,思考其中的難度,並未急於迴答。
白淺竹卻道:“你的意思,那玉璽被韓家老爺子藏在了皇陵裏?那,那你這是想要……”
江珣凝重地點著頭應道:“不錯,我要盜墓!”
“這……”白淺竹看了許靖蓮一眼,而後果斷地說道,“還是讓我去吧。皇陵那邊有不少護衛,白家就不要趟這渾水了。”
許靖蓮卻是搖了搖頭:“這事還是我來安排吧。不過,我恐怕得要借個人。”
“誰?”江珣不解地問道。
“望兒!”許靖蓮笑著說道,“這天底下,沒幾個人比他更懂得偷東西的了。”
“可我讓他跟在外祖父身邊,他恐怕抽不開身。”江珣皺著眉頭,若是蕭望在的話,他早就用了。
白淺竹急忙迴道:“已經在迴來的路上了。”
江珣愣了一下,許靖蓮便在旁邊解釋道:“你外祖父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休養了一個多月,他哪裏還能坐得住?早在幾天前便已動身趕迴來了。”
“可他的傷……”江珣有些擔憂地望著許靖蓮。
許靖蓮搖了搖頭:“走的是水路,在船上也能養傷。我特地囑咐他們走得慢些,但信件才剛剛送出去,隻怕他們接到時,路都趕上一半了。由他去吧,瑤瑤給他請了名醫隨船,相信不會有大礙。”
江珣思忖了一下,應了下來:“那就有勞舅母先派遣些許人手在外圍搜索,盡量不要引起守陵人的注意。等蕭望迴來後,再讓他帶人進裏邊去搜尋。”
許靖蓮笑著頷首:“我曉的,迴去便仔細斟酌安排。你在皇宮之中搜查不得玉璽,隻怕安國公等人要彈劾你,你與你父親要做好防範。”
江珣自然知曉那一群豺狼虎豹都在虎視眈眈地看著他。
但他也不畏懼,不管他們如何彈劾,隻要玉璽不在皇宮之中了,那他大不了不搜查皇宮就是,並無什麽損失。
告別了白淺竹和許靖蓮,江珣這才迴到昭獄之中,與韓子苒匯合,同時將今日查到的線索告知韓子苒。
“金公公特意引導我到金鑾殿中搜查,又借夜明珠告訴我,此物本應在棺材裏頭,不知為何卻顯露在了金鑾殿裏。”
江珣陳述道:“我想,如果韓公如你所猜測,一直都未有將玉璽據為己有的心思,而是早已將玉璽還迴皇家。那麽,這玉璽有可能就在先帝的棺材裏,是韓公還迴玉璽的最有力證明。”
“可是,祖父將玉璽藏匿在先帝棺槨內,那豈不是料到總有一日,會有後人要去開棺?如此一來,豈不是叨擾了先帝的在天之靈嗎?”
韓子苒覺得韓文清應該不至於對先帝做出這種大不敬的安排來。
江珣卻是微微搖頭,對著韓子苒解釋道:“雖說開棺有所不敬,但是‘寢龍勿用’所說的,或許就是就寢中的龍,也代指了駕崩的先帝。”
“另外,如果後人根據韓公的指示,找到先帝墳墓中的九龍玉璽,那就說明是得到了認可的新帝。新帝從先帝的手中接過玉璽,這不就是最好的登上大統證明嗎?”
江珣的解釋,讓韓子苒有了幾分認可的心思。
“而且,或許不用開棺,那九龍玉璽就擺放在棺槨旁邊,隻是鎖於陵墓之中,故而新帝去迎玉璽歸朝時,正好也可以叩拜先帝,讓先帝在天之靈得以安息。”
江珣說著,又提起了金三寶:“金公公早年就是先帝安排在景帝身邊的大伴,極有可能是先帝的心腹。而後韓公也知曉金公公忠心耿耿,所以將這個秘密透露給金公公,讓金公公作為最後的保障,以防萬一。”
韓子苒聽到這裏,同意了江珣這種觀點。
“我祖父既然將玉璽藏匿起來,絕不會不給後人留下任何消息。他自己的處境有多危險,他一清二楚,所以為自己、為玉璽多留一條後路才符合他的性子。”
韓子苒對掘墳開棺的事並無抗拒的心思,之前也隻是從韓文清的角度來思考,覺得他不會讓先帝受到叨擾,但江珣已經分析得如此清晰,又有金三寶那故意而為之的舉止,她也不介意叨擾叨擾先帝。
至於江珣將會如何去搜尋,韓子苒並未過問,畢竟韓子苒也幫不上什麽忙。
但韓子苒提醒江珣,皇宮裏的搜查還不能停下,得要繼續裝下去,分散安國公等人的注意力。
江珣自然曉得,他離開時就曾讓金三寶接著搜尋,目的就是不想引起安國公和宋禹希的懷疑。
若他們兩人知曉了江珣要去皇陵搜尋,必定會多加阻止,不會讓江珣輕易搜尋到玉璽。
更何況,江珣如今也需要等待蕭望歸來,好讓蕭望去探查一二。
於是,江珣按照原計劃繼續搜尋皇宮,一連兩日,毫無結果。
景帝給江珣的時間期限已到,再次開朝會時,還沒等金三寶喊完‘有事啟奏’,就有兩個禦史和幾名文臣跳出來,大力彈劾江珣在皇宮之內事宜搜尋之舉。
“臣等彈劾江珣,在皇宮之中肆意妄為,叨擾後宮諸位娘娘的清淨,還請聖上嚴加懲戒,以儆效尤!”
“臣等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