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群臣逼宮


    其他兩派的文官武將早就爭吵過一迴了,隻不過上次沒有商量出一個結果來。


    江政一派的幾名武將,以前也曾在鎮國公手底下當過將士,如今都主動出來請纓。


    江政等人自然也是極力支持的,就連江珣也推薦了幾名可以勝任的將軍。


    但朝堂上從來都不是一言堂,宋禹希一派的文官立即就發難爭辯。


    而後安國公手底下的文官武將也出來爭搶,朝堂上再次吵作一團。


    直到堅持不下之時,安國公才出來,幽幽地看了宋禹希一眼,而後迴稟道:“老臣以為,錢塘江一帶軍務,由宋硯之暫領督撫一職合適。”


    朝堂上瞬間就安靜了下來,大多數不明其理的人都望向了安國公。


    安國公立即侃侃而談,說著宋硯之與江珣本就是京城雙絕,二人才華不相上下。既然江珣已經去過錢塘江了,並且挽迴了頹勢,如今由宋硯之過去代替江珣,必定不會輸給江珣的成就,徹底剿滅倭寇不在話下。


    而且宋硯之的功勞也不小,捉拿衛衡,救下鎮國公,治理好煙台府,協助破獲煙台府錢糧失竊案,理應記上功勞。


    宋禹希沒說話,而他身後的諸多文官則是興奮地出來替宋硯之請命。


    本以為這次的委任沒有他們宋係的份,沒想到安國公居然會把這麽大一份差事推給宋硯之,他們豈有不支持之理?


    安國公和宋禹希兩派合成一股,瞬間就淹沒了江政一派,反駁的聲音越來越小。


    景帝不由狠狠地蹙起眉頭,這對他來說可是最不想看到的結果。


    當初就是這兩股勢力合在一起,以至於他被壓製得喘不過氣來,所有的政策都是按照安國公和宋禹希的提議落實,根本就沒有反對的餘地。


    他和江政花費了很大的力氣才讓兩派分裂,如今又擰成一股,豈能不讓他心驚?


    他看著一直沉默不語的宋禹希,忐忑地問道:“宋首輔意下如何?”


    “迴聖上,自古有言,舉賢不避親,微臣亦認為硯之有此擔當。”宋禹希在這時也不裝了,上前迴稟著。


    這一下,宋係的文官們都興奮地出列下跪,懇請聖上恩準宋硯之出任錢塘江督撫。


    安國公帶著一群人也跟著出列,懇請景帝降旨,剩下江政等人,不到五分之一的文臣武將還站著,顯得有些勢單力薄。


    看到這一幕,景帝也是驚訝地站了起來,目光中閃著寒茫。


    這些臣子,又聯合在一起逼迫他就範了。


    要是他不答應,這些人下一步就要摘烏紗帽來進諫,再不成,他們就會向天下的文人渲染出景帝不聽勸告的昏君行徑。


    景帝捏著拳頭,惡狠狠地看著跪滿一地的文臣武將,咬著牙道:“好,好,好,諸位愛卿難得如此統一意見,朕亦認為宋硯之有此魄力。三寶,擬旨,令宋硯之前往錢塘江接任督撫一職。”


    金三寶應了一聲,斜眼看了看台下諸多官員,輕輕歎息了一聲。


    景帝則冷笑著,對著眾人抬手道:“諸位愛卿真乃我朝之棟梁,能為朕分憂解難,朕幸甚!都平身吧!”


    “吾皇萬歲萬萬歲!”安國公和宋禹希等人道謝著起身。


    江珣看著景帝迴到龍椅上,神情有幾分疲憊,便知他方才為了控製怒意而花費了不少力氣。


    隨後又進行了一番朝會議事,都是些不痛不癢的問題,爭吵了片刻後,景帝拿下了主意,這才散朝。


    散朝後,江珣便想求見景帝,那黃門太監去稟報了之後,等了一會,他才得以去禦書房麵聖。


    與此同時,宋硯之一臉麵無表情地從對麵走來,他沒有參與朝會,但多半也知曉了任命的事,和江珣一同進入禦書房之中。


    兩人進了禦書房,就看到景帝一身勁裝,手裏拿著一根木棍,在禦書房裏揮舞著。


    兩人相互對視一眼,而後默默地站在一旁等待。


    景帝似乎是發泄一般,耍了一套棍法後,渾身熱汗淋漓地將木棍丟開。


    “說吧,是誰的主意?”景帝一邊擦著汗水,一邊坐在旁邊的軟榻上喝茶。


    宋硯之上前跪拜道:“是我父親的主意。”


    “他想做甚?”景帝冷冰冰地問道。


    “父親不願讓我再查下去,據聞,安國公在昨日傍晚時分,去過我家中,與我父親私聊了片刻。”宋硯之沒有半分隱瞞,這些肯定也瞞不過聖上的耳目。


    別看景帝被安國公和宋禹希逼得一退再退,似乎無可奈何的樣子。


    實則在這京城裏,景帝還是有一些眼線的,至少繡衣衛之中,有不少得力之人。


    整個天下,景帝掌控不來,但一個京城,景帝還是有那能耐的。


    景帝眼眸之中平靜如水,顯然知曉這些消息,隻是昨晚並未想到兩人有今日打算。


    “那你意下如何?”


    事已至此,景帝已經阻止不了宋禹希和安國公的合作了。


    他隻能聽聽宋硯之的看法,因為宋硯之的所作所為,讓他有種感覺,這宋硯之跟江珣或許是一類人。


    宋硯之抿了抿嘴唇,而後輕聲道:“微臣不願意去。”


    “為何?”景帝不解地望著宋硯之,那審視的目光越發深邃。


    “如今九龍玉璽一案已經有了進展,微臣不願就此罷手。”宋硯之平穩的聲音緩緩響起,“昨日臣與韓……顏姑娘在韓府廢墟之中,突發想到,當年的韓文清或許並未將九龍玉璽藏匿別處,而是匿在皇宮之中,以表自己的清直本意。”


    景帝愣了愣,而後望向江珣:“你們的意思是,九龍玉璽就藏匿在朕的身邊,隻是朕不曾知曉?”


    江珣跟著躬身應道:“聖上對韓公有何看法?”


    景帝沉默了片刻,想起他小時候聽到的有關韓文清的評價。


    毫無疑問,他的父皇是恨不得讓韓文清來教導他的,隻是安國公與韓文清合不來,母後對他說了許多話,他才漸漸與韓家疏遠。


    “父皇在時,他是當世之名臣,可比古之管仲。但父皇去世後,他的野心膨脹了!”景帝冰冷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對韓文清,他還是比較偏向於負麵的評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禎女法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流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流雲並收藏大禎女法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