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子苒想起他的安排和保護,又再次還了一禮:“多謝大人近日的照顧。”
宋硯之擺擺手,讓門外的隨從進來,遞給了顏子苒。
顏子苒接過之後,低頭細看兩眼,那宋硯之便轉身離去了。
空蕩蕩的署衙之中,隻剩下顏子苒一人,顏子苒隻得收起文書,返迴顏宅。
顏宅依舊安靜如故,白令公所帶來的諸多護衛,全都規規矩矩的,在尹茯苓的安排下,住進了顏宅之中,把顏宅四周守衛得滴水不漏。
顏子苒迴到家中之後,見白令公還沒有醒來,便讓人安排了晚膳,而後找來尹茯苓,一同觀覽範通的盜竊之罪。
這一樁盜竊案,說來也奇怪。
起因是範通在府衙之中當總役,故而與當地的商賈富戶有些許來往。
在十一月初十,他去了煙台府的曾家參加壽宴,赴宴期間,因曾家人多,一不小心被人撞翻了茶水,打濕了衣裳。
曾家見狀,過意不去,便讓他去後院換上一身幹淨的衣裳。
範通依言前往,換了一身衣裳後,再次入宴,但宴會還未結束,曾家就說字畫丟了。
次日,曾家就來衙門報案,說是範通偷竊了曾家一件稀世的字畫。
這幅字畫當時就掛在範通更換衣裳的房屋裏,除了範通之外,並無他人進入。
範通自然是自辯沒有偷竊過的,可宋硯之審問過曾家眾人,皆言當日隻有範通一人進出。
字畫乃是前朝一位姓米的大家所作,傳到如今,價值萬兩,十分珍貴。
曾家自然是要討迴這幅字畫的,但範通一直強調自己沒有偷過。
雙方便打了一個多月的官司,因為曾家有人看到範通進入了那間房屋,所以都認定是範通所為,以至於範通無話反駁,最後被擬下罪名,收監入獄。
當時,有人到顏宅裏搜過,但沒能搜到範通偷走的字畫。
而衙門也一直在暗中打聽可有人出售字畫的,至今也沒有什麽消息。
所以,範通被監禁至今,這案子終究沒有一個結果。
顏子苒看完文書之後,躺在椅子裏,皺眉沉思。
尹茯苓將文書收拾整齊,輕聲說道:“這起案子,關鍵在於那字畫。範總役不可能會偷拿字畫,但當日出入過那房屋的,就隻有他一人。”
“茯苓,你替我寫一封請柬,讓那曾家老爺來咱們家一趟,就說白令公要見他。”
顏子苒捏了捏眉心,輕聲囑咐道。
尹茯苓見狀,連忙應聲出去,辦妥了這事。
次日,曾家老爺攜帶重禮,來到了顏宅門外,恰好撞見同樣攜帶禮物前來拜會白令公的章推官。
兩人說說笑笑地,進了顏宅,在二廳等待。
顏子苒這邊已經把事情跟白令公說了一遍,白令公既然是來幫顏子苒的,自然是聽從顏子苒的安排,在三院正房做好準備,才將兩人喚入。
兩人拜會了白令公後,各自坐在一旁,說著些家長裏短。
白令公最是不耐煩這些,說了兩句之後,就看向了曾老爺。
“你曾經是個吏部員外郎,老夫也不妨與你敞開天窗說亮話。今日讓你過來,是我這寶貝外孫媳婦要問問你有關字畫盜竊一案。你仔細跟她說說,看看是否是範總役所為。”
白令公發言後,顏子苒起身向著曾老爺微微頷首致歉。
“章大人正好是推官,也讓他在一旁好好聽聽,也就不用再鬧到衙門裏去了。”
章推官連連點頭應是,曾老爺早就知曉顏宅邀請他的目的,跟著微微頷首,表示對白令公的遵從。
“曾老爺,那字畫是在你的書房之中,請問當日,你的書房可有上鎖?”
顏子苒開始問詢詳情,尹茯苓則在一旁迅速地做著記錄。
“沒有,自己家中,豈有上鎖之理?”曾老爺擺擺手,示意不曾做過上鎖之舉。
“既然如此,那請問是否家中之人,誰都可以輕易進出?”
顏子苒不疾不徐地接著詢問,而沒有上鎖的書房,確實是誰都能夠進出的。
曾老爺笑著說道:“書房乃是重中之重,裏邊有許多我與諸多好友的書信來往,又有收藏多年的古玩字畫。雖然書房不上鎖,但那院子,卻是有人保守著的,沒我命令,不許下人進入。”
“那除了下人,尊夫人,令公子等人,是否就可以隨意進入了?”顏子苒一臉沉思的模樣,按著這個思維謹慎地盤查著每一個可疑之人。
曾老爺想了想,迴答道:“他們倒是可以進出,但有人把守著,進出者,我必定知曉的。但案發之時,就隻有範總役一人進了院子,除此之外,據那守院門的仆人所說,並未有其他人進過院子。”
顏子苒點了點頭,她看過昨日的文書,範通為了找個地方換衣裳,由曾家公子領到了書房外的院子門口。
當時曾家公子說,範通可以進院子裏找一間屋子更換衣裳,他有別的事,隻送到院子門口就停下了腳步。
故而,這位曾家公子並未進入院內。
顏子苒接著再問:“那幅字畫,你最後是什麽時候看到的?”
“當日是我壽宴,賓客來齊之前,我還在書房之中,當時那畫還是在的。後來差不多到吉時了,我兒子過來請我出去,我們倆便一同出了院子到前廳去了。”
曾老爺一邊說,一邊篤定地說道:“當時,那畫應該還在書房裏的。”
顏子苒點著頭,看了一眼正在奮筆疾書的尹茯苓,放緩了些節奏,接著問訊:“那你是何時發現字畫丟了的?與你離開之時,期間一共經過了多久的時間?”
“我是巳時初離開的書房,大約到申時三刻,這才迴了書房。”曾老爺迴憶著說道,“當時迴到書房後,我拆閱了一封好友送來的書信,看完才發現掛在牆上的字畫不見了。這期間總共過去了三個多時辰,而守著院子的人說,期間就隻有範總役進出過。”
“那後來呢?”顏子苒接著問道。
“後來我把範總役請來書房之中,請他交出字畫,他卻一口咬定沒有偷。雙方鬧了起來,最後去了府衙。”曾老爺說著,看向了章推官。
章推官微微頷首:“接到案子後,我便讓人搜了範總役的身子,確實沒有發現那幅字畫。但根據口供,又證實當初的確隻有他一人進出。這案子,也就成了個疑團。”
白令公聽了,沉聲道:“要麽就是範總役說謊,他的確偷了,但沒有把東西放在身上,而是藏在了別處。”
宋硯之擺擺手,讓門外的隨從進來,遞給了顏子苒。
顏子苒接過之後,低頭細看兩眼,那宋硯之便轉身離去了。
空蕩蕩的署衙之中,隻剩下顏子苒一人,顏子苒隻得收起文書,返迴顏宅。
顏宅依舊安靜如故,白令公所帶來的諸多護衛,全都規規矩矩的,在尹茯苓的安排下,住進了顏宅之中,把顏宅四周守衛得滴水不漏。
顏子苒迴到家中之後,見白令公還沒有醒來,便讓人安排了晚膳,而後找來尹茯苓,一同觀覽範通的盜竊之罪。
這一樁盜竊案,說來也奇怪。
起因是範通在府衙之中當總役,故而與當地的商賈富戶有些許來往。
在十一月初十,他去了煙台府的曾家參加壽宴,赴宴期間,因曾家人多,一不小心被人撞翻了茶水,打濕了衣裳。
曾家見狀,過意不去,便讓他去後院換上一身幹淨的衣裳。
範通依言前往,換了一身衣裳後,再次入宴,但宴會還未結束,曾家就說字畫丟了。
次日,曾家就來衙門報案,說是範通偷竊了曾家一件稀世的字畫。
這幅字畫當時就掛在範通更換衣裳的房屋裏,除了範通之外,並無他人進入。
範通自然是自辯沒有偷竊過的,可宋硯之審問過曾家眾人,皆言當日隻有範通一人進出。
字畫乃是前朝一位姓米的大家所作,傳到如今,價值萬兩,十分珍貴。
曾家自然是要討迴這幅字畫的,但範通一直強調自己沒有偷過。
雙方便打了一個多月的官司,因為曾家有人看到範通進入了那間房屋,所以都認定是範通所為,以至於範通無話反駁,最後被擬下罪名,收監入獄。
當時,有人到顏宅裏搜過,但沒能搜到範通偷走的字畫。
而衙門也一直在暗中打聽可有人出售字畫的,至今也沒有什麽消息。
所以,範通被監禁至今,這案子終究沒有一個結果。
顏子苒看完文書之後,躺在椅子裏,皺眉沉思。
尹茯苓將文書收拾整齊,輕聲說道:“這起案子,關鍵在於那字畫。範總役不可能會偷拿字畫,但當日出入過那房屋的,就隻有他一人。”
“茯苓,你替我寫一封請柬,讓那曾家老爺來咱們家一趟,就說白令公要見他。”
顏子苒捏了捏眉心,輕聲囑咐道。
尹茯苓見狀,連忙應聲出去,辦妥了這事。
次日,曾家老爺攜帶重禮,來到了顏宅門外,恰好撞見同樣攜帶禮物前來拜會白令公的章推官。
兩人說說笑笑地,進了顏宅,在二廳等待。
顏子苒這邊已經把事情跟白令公說了一遍,白令公既然是來幫顏子苒的,自然是聽從顏子苒的安排,在三院正房做好準備,才將兩人喚入。
兩人拜會了白令公後,各自坐在一旁,說著些家長裏短。
白令公最是不耐煩這些,說了兩句之後,就看向了曾老爺。
“你曾經是個吏部員外郎,老夫也不妨與你敞開天窗說亮話。今日讓你過來,是我這寶貝外孫媳婦要問問你有關字畫盜竊一案。你仔細跟她說說,看看是否是範總役所為。”
白令公發言後,顏子苒起身向著曾老爺微微頷首致歉。
“章大人正好是推官,也讓他在一旁好好聽聽,也就不用再鬧到衙門裏去了。”
章推官連連點頭應是,曾老爺早就知曉顏宅邀請他的目的,跟著微微頷首,表示對白令公的遵從。
“曾老爺,那字畫是在你的書房之中,請問當日,你的書房可有上鎖?”
顏子苒開始問詢詳情,尹茯苓則在一旁迅速地做著記錄。
“沒有,自己家中,豈有上鎖之理?”曾老爺擺擺手,示意不曾做過上鎖之舉。
“既然如此,那請問是否家中之人,誰都可以輕易進出?”
顏子苒不疾不徐地接著詢問,而沒有上鎖的書房,確實是誰都能夠進出的。
曾老爺笑著說道:“書房乃是重中之重,裏邊有許多我與諸多好友的書信來往,又有收藏多年的古玩字畫。雖然書房不上鎖,但那院子,卻是有人保守著的,沒我命令,不許下人進入。”
“那除了下人,尊夫人,令公子等人,是否就可以隨意進入了?”顏子苒一臉沉思的模樣,按著這個思維謹慎地盤查著每一個可疑之人。
曾老爺想了想,迴答道:“他們倒是可以進出,但有人把守著,進出者,我必定知曉的。但案發之時,就隻有範總役一人進了院子,除此之外,據那守院門的仆人所說,並未有其他人進過院子。”
顏子苒點了點頭,她看過昨日的文書,範通為了找個地方換衣裳,由曾家公子領到了書房外的院子門口。
當時曾家公子說,範通可以進院子裏找一間屋子更換衣裳,他有別的事,隻送到院子門口就停下了腳步。
故而,這位曾家公子並未進入院內。
顏子苒接著再問:“那幅字畫,你最後是什麽時候看到的?”
“當日是我壽宴,賓客來齊之前,我還在書房之中,當時那畫還是在的。後來差不多到吉時了,我兒子過來請我出去,我們倆便一同出了院子到前廳去了。”
曾老爺一邊說,一邊篤定地說道:“當時,那畫應該還在書房裏的。”
顏子苒點著頭,看了一眼正在奮筆疾書的尹茯苓,放緩了些節奏,接著問訊:“那你是何時發現字畫丟了的?與你離開之時,期間一共經過了多久的時間?”
“我是巳時初離開的書房,大約到申時三刻,這才迴了書房。”曾老爺迴憶著說道,“當時迴到書房後,我拆閱了一封好友送來的書信,看完才發現掛在牆上的字畫不見了。這期間總共過去了三個多時辰,而守著院子的人說,期間就隻有範總役進出過。”
“那後來呢?”顏子苒接著問道。
“後來我把範總役請來書房之中,請他交出字畫,他卻一口咬定沒有偷。雙方鬧了起來,最後去了府衙。”曾老爺說著,看向了章推官。
章推官微微頷首:“接到案子後,我便讓人搜了範總役的身子,確實沒有發現那幅字畫。但根據口供,又證實當初的確隻有他一人進出。這案子,也就成了個疑團。”
白令公聽了,沉聲道:“要麽就是範總役說謊,他的確偷了,但沒有把東西放在身上,而是藏在了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