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康雪月養傷的宮殿後,江珣送走了靖王,而後前去稟報景帝。
顏子苒就在禦書房外候著,腦海裏瘋狂地思索著整樁案件的始末。
從一開始康雪月敲登聞鼓告禦狀之後,因為康雪月所狀告之人是譚耿,所以顏子苒便下意識揣測是隱帥所為。
實則這應該是一樁因果事件,是江珣曾經的做法,引起了康雪月的模仿之心。
而後康雪月來到京城之中,會見了舊友許靖蓮,將餘望亭托付給許靖蓮。
當時的康雪月並不知道餘望亭的身份,所以,許靖蓮派出人手四處去尋找餘望亭。
而後康雪月再無後顧之憂,敲響登聞鼓,差一點死在刀山火海之中。
緊接著聖上讓江珣協助調查此案,他們認定是隱帥所為,所以四處收集線索的同時,也在等待著隱帥的下一步謀劃。
隱帥確實動手了,在他們對譚耿使用攻心計時,將譚耿給救了出去。而後譚耿再也沒有任何抗拒的資本,乖乖地把一切真相說出。
如今的譚耿,已經成為了各方勢力的厭棄之徒,安國公肯定不會再信任他了。他隻有跟江珣配合,然後等待景帝的寬大處置,才有活命的機會。
譚耿的招供,也讓整樁案子的矛頭指向了許太後。
如今,康雪月承認自己是喬瑤琴,當年也確實是她偽造了兩封書信,受人脅迫之下,指認了喬家,害死喬家滿門。
江珣已經將整件案子都理清了,現在就看景帝如何抉擇了。
隻是,顏子苒總覺得,有什麽地方似乎遺漏了。
與此同時,江珣正在禦書房內,將整樁案子的來龍去脈都稟報與景帝。
景帝聽完,看著手裏頭的書信,陷入了沉默。
這封書信就是許太後給譚耿的,上麵的字跡,景帝再熟悉不過。
除此之外,江珣還呈遞了繡衣衛千戶牛茂春的卷宗,上麵明確記載,牛茂春是被宋首輔的人揪住毛病,最後送上處刑台的。
景帝看向了江珣,詢問道:“依愛卿看,此案該如何處置?”
“微臣想請教太後娘娘,問問是否真有此事,又是為何要置喬家於死地!”
江珣的話音剛落,景帝的眼睛便眯了起來,整個禦書房裏噤若寒蟬。
景帝丟下了手中書信,坐在禦案後邊,冷冷地凝視著江珣。
“那可是朕的母親!”
江珣拱手行禮道:“正因如此,微臣才想問明白,以防有人誣陷太後。”
“那倘若是真的,又當如何?”景帝雙手放在扶手上。
“那便請聖上裁決。”江珣直言不諱。
景帝聽了,都被他給氣笑了。
“你這混賬,這是要朕跟太後生嫌隙,徹底與他們決裂嗎?”
“天下始終是聖上的天下。”江珣意有所指地迴了一句。
景帝聽了,站起來,來迴踱步,顯然還是沒能下定決心。
因為他太清楚了,一旦跟安國公和太後決裂,那他的勢力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就在這時,有個黃門小太監進來,稟報道:“萬歲爺,有驛站急訊。”
“北方軍營,今年再斬匈奴三千餘,小捷。鎮北侯徐英彥正奉命趕迴京畿,向聖上述職,不日將抵達。”
小太監稟報完,退了出去。
景帝目光越發陰沉:“偏偏在這個時候。”
武將在外戍守邊疆,為了能夠對武將進行約束,每過三年就得迴京一趟。
今年正好輪到北方軍營的鎮北侯迴京。
而眾所周知,鎮北侯是太後娘娘的忠實擁戴者。
若是在鎮北侯迴京之後,景帝跟太後撕破臉,那指不定鎮北侯就要力挺太後,反而對他這個聖上施壓了。
江珣也是蹙著眉頭,鎮北侯的歸來,讓聖上原本就搖擺不定的心又亂了起來。
在江珣等待了片刻之後,上麵傳來景帝一聲輕歎,顯然是有了抉擇。
“江珣,明日由大理寺主審此案,斷定譚耿當年誤判,是喬瑤琴氣惱喬家,故而害死喬家滿門。康雪月忠心可鑒日月,賜黃金百兩,譚耿革除功名,貶為庶人。在海岱行省尋一地,興建喬家墓,喬家滿門冤屈者,遷入墓中。”
江珣抬頭望向景帝,眼中略有些許不滿。
景帝隻能安撫道:“朕會去問訊太後,若真是太後所為,朕會在私下給喬家一個交待。如若不是,那你再秘密偵訊到底是誰指派牛茂春威脅喬瑤琴的。”
“聖上大可不必急著將此案議定。”江珣開口勸說道。
景帝卻是抬手製止了江珣:“如今朕真正頭疼的是十二生肖對大禎朝的滲透,還有無處不在的隱衛。這樁小案件,隻要對得起喬家,對得起康雪月和靖王他們,那便是朕最大的努力了。”
“可是,康雪月就是喬瑤琴!”江珣聲音如同金鐵一般響起,再次提醒景帝。
景帝冷漠地望著江珣:“那就讓她從今往後當康雪月。靖王府已經有皇妃了,喬家也滿門被處斬了,她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朕還能給她跟望亭相處的機會。”
“真相固然重要,但活著的人也很重要。”景帝坐迴禦座上,沉聲看著江珣,“你就是太不懂得迂迴,要是換成別的對手,朕會讚賞你,但你與皇室做對手,朕也很難辦!”
江珣沉思了片刻,微微頷首。
退出了禦書房後,江珣便把景帝的抉擇告訴了顏子苒。
顏子苒聽了,黛眉微蹙。
鎮北侯來得太及時,以至於景帝的抉擇又有了變更。
這已經是聖上能爭取到的最大公義了,再折騰,隻怕喬瑤琴也要落得個偽造證據的罪名,到時候誰也落不得好。
更重要的是,牛茂春死了,僅憑那一封書信,還無法斷定就是太後所為。
至少,他們也沒有弄明白太後要害喬家的動機。
兩人折迴了康雪月養傷的地方,將聖上的裁決隱晦相告。
康雪月聽完之後,連連點頭:“聖上英明,康氏感激不盡。”
她已經接受了這個裁決,甚至高興得連眼淚都流了下來。
江珣提醒道:“明日還需上過大理寺公堂,才可推翻當年的沉冤。”
康雪月抹去眼淚:“多虧江少卿,顏姑娘,我替喬家滿門,謝過二位。”
顏子苒想了想,輕聲道:“結案之後,你欲何往?”
“妾身,當迴海岱行省,為喬家守墓,直到壽終正寢。”康雪月笑著,“隻怕路途遙遠,撐不到那一日。”
顏子苒就在禦書房外候著,腦海裏瘋狂地思索著整樁案件的始末。
從一開始康雪月敲登聞鼓告禦狀之後,因為康雪月所狀告之人是譚耿,所以顏子苒便下意識揣測是隱帥所為。
實則這應該是一樁因果事件,是江珣曾經的做法,引起了康雪月的模仿之心。
而後康雪月來到京城之中,會見了舊友許靖蓮,將餘望亭托付給許靖蓮。
當時的康雪月並不知道餘望亭的身份,所以,許靖蓮派出人手四處去尋找餘望亭。
而後康雪月再無後顧之憂,敲響登聞鼓,差一點死在刀山火海之中。
緊接著聖上讓江珣協助調查此案,他們認定是隱帥所為,所以四處收集線索的同時,也在等待著隱帥的下一步謀劃。
隱帥確實動手了,在他們對譚耿使用攻心計時,將譚耿給救了出去。而後譚耿再也沒有任何抗拒的資本,乖乖地把一切真相說出。
如今的譚耿,已經成為了各方勢力的厭棄之徒,安國公肯定不會再信任他了。他隻有跟江珣配合,然後等待景帝的寬大處置,才有活命的機會。
譚耿的招供,也讓整樁案子的矛頭指向了許太後。
如今,康雪月承認自己是喬瑤琴,當年也確實是她偽造了兩封書信,受人脅迫之下,指認了喬家,害死喬家滿門。
江珣已經將整件案子都理清了,現在就看景帝如何抉擇了。
隻是,顏子苒總覺得,有什麽地方似乎遺漏了。
與此同時,江珣正在禦書房內,將整樁案子的來龍去脈都稟報與景帝。
景帝聽完,看著手裏頭的書信,陷入了沉默。
這封書信就是許太後給譚耿的,上麵的字跡,景帝再熟悉不過。
除此之外,江珣還呈遞了繡衣衛千戶牛茂春的卷宗,上麵明確記載,牛茂春是被宋首輔的人揪住毛病,最後送上處刑台的。
景帝看向了江珣,詢問道:“依愛卿看,此案該如何處置?”
“微臣想請教太後娘娘,問問是否真有此事,又是為何要置喬家於死地!”
江珣的話音剛落,景帝的眼睛便眯了起來,整個禦書房裏噤若寒蟬。
景帝丟下了手中書信,坐在禦案後邊,冷冷地凝視著江珣。
“那可是朕的母親!”
江珣拱手行禮道:“正因如此,微臣才想問明白,以防有人誣陷太後。”
“那倘若是真的,又當如何?”景帝雙手放在扶手上。
“那便請聖上裁決。”江珣直言不諱。
景帝聽了,都被他給氣笑了。
“你這混賬,這是要朕跟太後生嫌隙,徹底與他們決裂嗎?”
“天下始終是聖上的天下。”江珣意有所指地迴了一句。
景帝聽了,站起來,來迴踱步,顯然還是沒能下定決心。
因為他太清楚了,一旦跟安國公和太後決裂,那他的勢力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就在這時,有個黃門小太監進來,稟報道:“萬歲爺,有驛站急訊。”
“北方軍營,今年再斬匈奴三千餘,小捷。鎮北侯徐英彥正奉命趕迴京畿,向聖上述職,不日將抵達。”
小太監稟報完,退了出去。
景帝目光越發陰沉:“偏偏在這個時候。”
武將在外戍守邊疆,為了能夠對武將進行約束,每過三年就得迴京一趟。
今年正好輪到北方軍營的鎮北侯迴京。
而眾所周知,鎮北侯是太後娘娘的忠實擁戴者。
若是在鎮北侯迴京之後,景帝跟太後撕破臉,那指不定鎮北侯就要力挺太後,反而對他這個聖上施壓了。
江珣也是蹙著眉頭,鎮北侯的歸來,讓聖上原本就搖擺不定的心又亂了起來。
在江珣等待了片刻之後,上麵傳來景帝一聲輕歎,顯然是有了抉擇。
“江珣,明日由大理寺主審此案,斷定譚耿當年誤判,是喬瑤琴氣惱喬家,故而害死喬家滿門。康雪月忠心可鑒日月,賜黃金百兩,譚耿革除功名,貶為庶人。在海岱行省尋一地,興建喬家墓,喬家滿門冤屈者,遷入墓中。”
江珣抬頭望向景帝,眼中略有些許不滿。
景帝隻能安撫道:“朕會去問訊太後,若真是太後所為,朕會在私下給喬家一個交待。如若不是,那你再秘密偵訊到底是誰指派牛茂春威脅喬瑤琴的。”
“聖上大可不必急著將此案議定。”江珣開口勸說道。
景帝卻是抬手製止了江珣:“如今朕真正頭疼的是十二生肖對大禎朝的滲透,還有無處不在的隱衛。這樁小案件,隻要對得起喬家,對得起康雪月和靖王他們,那便是朕最大的努力了。”
“可是,康雪月就是喬瑤琴!”江珣聲音如同金鐵一般響起,再次提醒景帝。
景帝冷漠地望著江珣:“那就讓她從今往後當康雪月。靖王府已經有皇妃了,喬家也滿門被處斬了,她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朕還能給她跟望亭相處的機會。”
“真相固然重要,但活著的人也很重要。”景帝坐迴禦座上,沉聲看著江珣,“你就是太不懂得迂迴,要是換成別的對手,朕會讚賞你,但你與皇室做對手,朕也很難辦!”
江珣沉思了片刻,微微頷首。
退出了禦書房後,江珣便把景帝的抉擇告訴了顏子苒。
顏子苒聽了,黛眉微蹙。
鎮北侯來得太及時,以至於景帝的抉擇又有了變更。
這已經是聖上能爭取到的最大公義了,再折騰,隻怕喬瑤琴也要落得個偽造證據的罪名,到時候誰也落不得好。
更重要的是,牛茂春死了,僅憑那一封書信,還無法斷定就是太後所為。
至少,他們也沒有弄明白太後要害喬家的動機。
兩人折迴了康雪月養傷的地方,將聖上的裁決隱晦相告。
康雪月聽完之後,連連點頭:“聖上英明,康氏感激不盡。”
她已經接受了這個裁決,甚至高興得連眼淚都流了下來。
江珣提醒道:“明日還需上過大理寺公堂,才可推翻當年的沉冤。”
康雪月抹去眼淚:“多虧江少卿,顏姑娘,我替喬家滿門,謝過二位。”
顏子苒想了想,輕聲道:“結案之後,你欲何往?”
“妾身,當迴海岱行省,為喬家守墓,直到壽終正寢。”康雪月笑著,“隻怕路途遙遠,撐不到那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