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公不由得感慨一聲:“看來聖上是當真維護老臣,知曉老臣一片忠心,再也不會聽江政那一夥人煽風點火了。”
聖上的心思向他這邊靠攏,他就能夠安枕無憂了。
許太後也輕輕點頭:“聖上始終是哀家的兒子,自然是要向著哀家的,豈有幫襯著外人對付哀家的道理?他隻不過是年幼被江政等人所蒙騙而已,往後應不至於再行那些荒唐之事。讓親者痛,仇者快!”
她說著,玉指捏起一份書信,略一瀏覽,不由瞳孔微縮。
緊接著,她一份又一份地閱覽書信,最後又看了看印章與虎符。
安國公還想上前來,也看看這些證據,但卻被許太後一個眼神給製止了。
兩人雖說是父女,但亦是君臣,安國公見許太後不願,也不好硬搶過來觀覽。
“太後,這些證物,可都說了些什麽?”安國公輕聲問道。
“沒什麽!父親也累了,迴去歇著吧!”許太後說完,朝著安國公擺了擺手。
安國公心裏狐疑,但是看到女兒都這麽說了,便沒往心裏去,躬身告退出去。
待他一走,許太後便問身邊的嬤嬤:“聖上在什麽地方?”
“方才聖上去了太廟。”有打聽消息的丫鬟迴稟。
“太廟?”許太後愣了一下,而後立即讓人準備了轎輦。
她匆匆來到了太廟,看到景帝正端坐在蒲團之上,麵對著大禎朝列祖列宗,似乎正在靜心供奉。
“聖上為何到此來?”許太後擠出一絲笑容問道。
“母後,兒臣在思索一件事。”景帝笑著上前來攙扶。
“聖上思索何事?可願說與哀家聽聽?”許太後與景帝坐下來後,和藹地詢問著。
景帝沉吟了一下,接著說道:“兒臣想著,是否該派遣鎮南將軍,領軍殺入苗族部落,將這些可惡的蠻夷盡數剿滅。若是舉國之力,死上十萬將士,應該有這把握!”
許太後一驚,而後勸慰道:“聖上不可輕易用兵,須知兵危戰兇,稍有不慎便會受其反噬。”
景帝輕輕頷首:“那朕就幹脆給鎮南將軍封個鎮南王吧!如此一來,西南方向有舅舅在,朕也可以高枕無憂了。”
許太後先是一喜,而後黛眉微蹙:“封王豈是兒戲之事?”
“無妨,如今朕已經拿下了江政,朝廷之中有外祖父幫朕鎮壓百官,宋首輔又是個牆頭草,無人敢反對朕的決議!”
景帝笑了起來:“朕倒覺得,如今正是最好的機會,把嶺南一帶到川蜀,都劃給舅舅。隻要舅舅用好手中的將士,相信不但能夠血洗苗人部落,還能夠幫朕看住五分之一的天下。”
許太後立即想到那些證物之中的虎符。
她的弟弟,即使沒有了虎符,依舊掌控了西南七萬大軍的軍權。這其中,她爹肯定出了不少力氣,也就是說,隻要她爹願意,其他地方即使沒有虎符,安國公也能夠掌控軍隊!
大禎朝五分之一的天下,已經在暗中落入了她弟弟的掌控之中了?
一向城府深沉的許太後,此時開始有些動搖了。
她在皇宮之內,耳目閉塞,一年到頭難得出宮一迴。
一向替她辦事的,都是娘家的人,而他們必定是聽安國公多於聽她這位太後的。
倘若許家瞞著她侵吞了大禎朝的天下,那她往後可就岌岌可危了。
雖然不至於有生命危險,但她的權利,必定會受到極大的削弱。
“不可!”許太後急忙勸阻景帝,“先不說對苗人用兵,光是封異姓王這事,就是不依祖製。”
“母後,舅舅與朕,雖是異姓,實則是同舟共濟的親眷。祖上的許多規矩,如今不也有許多已經改了嗎?無妨的!”
景帝笑了笑:“反正如今,那西南一帶,朕已經無法節製了,那兒的將士,隻聽他鎮南將軍的,連虎符都不如他鎮南將軍管用。”
許太後聽了這話,不由得心中一刺。
可景帝卻繼續說道:“與其如今再與舅舅交惡,不如把大禎朝的江山割讓出去一塊。如此一來,舅舅念朕割讓江山之情,依舊會與朕相親相愛,母後也不至於為了兒臣與外祖父反目成仇。”
“不行!這天下是你父親……你祖宗打下來的,豈能送入他人之手?”許太後著急之下,連話都說差了。
景帝抬頭看向太廟裏的列祖列宗:“兒臣無能,如今朝堂之上,隻能仰仗外祖父鎮壓百官,西南處又得仰仗舅舅,各個行省,總少不了外祖家的身影,沒有外祖家,兒臣這江山都治理不來。”
“哎,朕自詡天資聰穎,如今才知曉,再聰穎也隻是一個人,治理不來這天下。往後朕都聽外祖父和母後的,你們說如何便如何吧,實在不行,母後你就像以前那般垂簾聽政,與外祖父做決定就好了。”
景帝說到這裏,一臉乏味的神色,沉默了半晌:“或許,朕退位讓賢,母後你再挑個皇室中人繼任皇位才是最好的選擇。”
許太後臉色冷了下來:“聖上豈能如此胡說?”
“罷了,兒臣有些乏了,恕兒臣先迴去歇了,母……娘!”
景帝說完,起身就要離去。
許太後卻是身子微微一顫,一臉不可置信地看著逐漸遠離的消瘦身影。
這是她的兒子,是她懷胎十月,用盡法子送上皇位的親兒子。
難道,真的要讓娘家人侵吞了兒子的天下不成?
許太後糾結不已,人生之中第一次產生了一個念頭。
她是外嫁女,她更應該偏向於自己的兒子而不是娘家!
看了一眼太廟之中的列祖列宗,她冷哼一聲,對著身旁的嬤嬤道:“去,打聽一下,那江政幾人如何怎樣了。”
嬤嬤應聲而去,直到半夜時分才迴來。
“迴娘娘,那江尚書被送入昭獄之中,奴婢未能打聽到任何消息。倒是那個江珣,聽說在天牢裏被抽了幾十鞭子,打得渾身血淋漓的。”
許太後沉聲道:“聖上下的旨意?”
“不是,是牢裏有人,知曉江尚書被押入昭獄,認定江家要垮台了,為了討好安國公,隨便找了個由頭打的。”嬤嬤低聲迴道。
許太後有些不敢置信地審視著這位嬤嬤:“消息屬實嗎?”
“八九不離十,那個進天牢裏探看情況的是奴婢的侄兒,他親眼所見,奴婢與奴婢一家,絕無膽子欺瞞娘娘。”嬤嬤一臉凝重地迴道。
聖上的心思向他這邊靠攏,他就能夠安枕無憂了。
許太後也輕輕點頭:“聖上始終是哀家的兒子,自然是要向著哀家的,豈有幫襯著外人對付哀家的道理?他隻不過是年幼被江政等人所蒙騙而已,往後應不至於再行那些荒唐之事。讓親者痛,仇者快!”
她說著,玉指捏起一份書信,略一瀏覽,不由瞳孔微縮。
緊接著,她一份又一份地閱覽書信,最後又看了看印章與虎符。
安國公還想上前來,也看看這些證據,但卻被許太後一個眼神給製止了。
兩人雖說是父女,但亦是君臣,安國公見許太後不願,也不好硬搶過來觀覽。
“太後,這些證物,可都說了些什麽?”安國公輕聲問道。
“沒什麽!父親也累了,迴去歇著吧!”許太後說完,朝著安國公擺了擺手。
安國公心裏狐疑,但是看到女兒都這麽說了,便沒往心裏去,躬身告退出去。
待他一走,許太後便問身邊的嬤嬤:“聖上在什麽地方?”
“方才聖上去了太廟。”有打聽消息的丫鬟迴稟。
“太廟?”許太後愣了一下,而後立即讓人準備了轎輦。
她匆匆來到了太廟,看到景帝正端坐在蒲團之上,麵對著大禎朝列祖列宗,似乎正在靜心供奉。
“聖上為何到此來?”許太後擠出一絲笑容問道。
“母後,兒臣在思索一件事。”景帝笑著上前來攙扶。
“聖上思索何事?可願說與哀家聽聽?”許太後與景帝坐下來後,和藹地詢問著。
景帝沉吟了一下,接著說道:“兒臣想著,是否該派遣鎮南將軍,領軍殺入苗族部落,將這些可惡的蠻夷盡數剿滅。若是舉國之力,死上十萬將士,應該有這把握!”
許太後一驚,而後勸慰道:“聖上不可輕易用兵,須知兵危戰兇,稍有不慎便會受其反噬。”
景帝輕輕頷首:“那朕就幹脆給鎮南將軍封個鎮南王吧!如此一來,西南方向有舅舅在,朕也可以高枕無憂了。”
許太後先是一喜,而後黛眉微蹙:“封王豈是兒戲之事?”
“無妨,如今朕已經拿下了江政,朝廷之中有外祖父幫朕鎮壓百官,宋首輔又是個牆頭草,無人敢反對朕的決議!”
景帝笑了起來:“朕倒覺得,如今正是最好的機會,把嶺南一帶到川蜀,都劃給舅舅。隻要舅舅用好手中的將士,相信不但能夠血洗苗人部落,還能夠幫朕看住五分之一的天下。”
許太後立即想到那些證物之中的虎符。
她的弟弟,即使沒有了虎符,依舊掌控了西南七萬大軍的軍權。這其中,她爹肯定出了不少力氣,也就是說,隻要她爹願意,其他地方即使沒有虎符,安國公也能夠掌控軍隊!
大禎朝五分之一的天下,已經在暗中落入了她弟弟的掌控之中了?
一向城府深沉的許太後,此時開始有些動搖了。
她在皇宮之內,耳目閉塞,一年到頭難得出宮一迴。
一向替她辦事的,都是娘家的人,而他們必定是聽安國公多於聽她這位太後的。
倘若許家瞞著她侵吞了大禎朝的天下,那她往後可就岌岌可危了。
雖然不至於有生命危險,但她的權利,必定會受到極大的削弱。
“不可!”許太後急忙勸阻景帝,“先不說對苗人用兵,光是封異姓王這事,就是不依祖製。”
“母後,舅舅與朕,雖是異姓,實則是同舟共濟的親眷。祖上的許多規矩,如今不也有許多已經改了嗎?無妨的!”
景帝笑了笑:“反正如今,那西南一帶,朕已經無法節製了,那兒的將士,隻聽他鎮南將軍的,連虎符都不如他鎮南將軍管用。”
許太後聽了這話,不由得心中一刺。
可景帝卻繼續說道:“與其如今再與舅舅交惡,不如把大禎朝的江山割讓出去一塊。如此一來,舅舅念朕割讓江山之情,依舊會與朕相親相愛,母後也不至於為了兒臣與外祖父反目成仇。”
“不行!這天下是你父親……你祖宗打下來的,豈能送入他人之手?”許太後著急之下,連話都說差了。
景帝抬頭看向太廟裏的列祖列宗:“兒臣無能,如今朝堂之上,隻能仰仗外祖父鎮壓百官,西南處又得仰仗舅舅,各個行省,總少不了外祖家的身影,沒有外祖家,兒臣這江山都治理不來。”
“哎,朕自詡天資聰穎,如今才知曉,再聰穎也隻是一個人,治理不來這天下。往後朕都聽外祖父和母後的,你們說如何便如何吧,實在不行,母後你就像以前那般垂簾聽政,與外祖父做決定就好了。”
景帝說到這裏,一臉乏味的神色,沉默了半晌:“或許,朕退位讓賢,母後你再挑個皇室中人繼任皇位才是最好的選擇。”
許太後臉色冷了下來:“聖上豈能如此胡說?”
“罷了,兒臣有些乏了,恕兒臣先迴去歇了,母……娘!”
景帝說完,起身就要離去。
許太後卻是身子微微一顫,一臉不可置信地看著逐漸遠離的消瘦身影。
這是她的兒子,是她懷胎十月,用盡法子送上皇位的親兒子。
難道,真的要讓娘家人侵吞了兒子的天下不成?
許太後糾結不已,人生之中第一次產生了一個念頭。
她是外嫁女,她更應該偏向於自己的兒子而不是娘家!
看了一眼太廟之中的列祖列宗,她冷哼一聲,對著身旁的嬤嬤道:“去,打聽一下,那江政幾人如何怎樣了。”
嬤嬤應聲而去,直到半夜時分才迴來。
“迴娘娘,那江尚書被送入昭獄之中,奴婢未能打聽到任何消息。倒是那個江珣,聽說在天牢裏被抽了幾十鞭子,打得渾身血淋漓的。”
許太後沉聲道:“聖上下的旨意?”
“不是,是牢裏有人,知曉江尚書被押入昭獄,認定江家要垮台了,為了討好安國公,隨便找了個由頭打的。”嬤嬤低聲迴道。
許太後有些不敢置信地審視著這位嬤嬤:“消息屬實嗎?”
“八九不離十,那個進天牢裏探看情況的是奴婢的侄兒,他親眼所見,奴婢與奴婢一家,絕無膽子欺瞞娘娘。”嬤嬤一臉凝重地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