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碳金日產量才10噸?那哪行?打電話搖人!
南天門試射!鷹醬,請站起來說話 作者:深淺之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有個提議當講不當講,要不往秦署那兒打報告,請小陸同誌做南天門計劃的總技術顧問咋樣?”
“嗯,這想法不錯,碳金這種頂級材料是陸總做的,離子引擎也是陸總做的,鎮場子是綽綽有餘。”
“有道理,論商業影響力,陸總首屈一指,這是其一,至於政治……有我們和秦署,應該沒問題。”
“不過也得顧忌下某些方麵,上次皮卡車上戰場的事還不遠,現在又將小陸同誌徹底擺到台麵上?”
“……也是,真要將陸總擺上總技術顧問的位置,以他在全球的影響力,計劃保密工作就難做了。”
“但話說迴來,咱們在這說來說去,還得看人小路同誌願不願意,家大業大,應下來那就擔責了。”
“……”
眾人互相小聲交換意見。
這時,陸楓竟話鋒一轉。
“當然了——”
“太陽能電池板也不可能做到100%能量轉換,肯定會有部分熱量逸散,但這就超過了我能力範圍。”
“各位肯定比我懂……”
聽見這話。
覃振國微愣。
黃從南也微愣。
眾人更是在微愣之後,輕輕搖頭。
都不是什麽不諳世事的人,大家哪裏還聽不出陸楓這是在謙虛?
一位在引擎領域、材料領域獨樹一幟的超級天才,麵對小小的能量逸散問題,想要解決易如反掌。
而他現在在話頭末尾說出這番話,顯然就是在給大家留麵子,不排除為了生意,但依舊令人感慨。
做人做到這地步。
當真滴水不漏啊。
“小陸同誌,你太謙虛了。”
覃振國暢笑道,“今天與你相談,實在受益匪淺,技術上令人歎為觀止,解決方法的角度更是讓人耳目一新。”
“真就應了那句話。”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領風騷數百年。”
“而你!”覃振國拍著陸楓肩膀,看向眾人,“你這是要獨斷萬古,開天辟地,做整個國家背後的鎮基石啊!”
“哈哈哈哈哈……”
這話一出,眾人紛紛大笑點頭。
更有甚者,還有人帶頭鼓起掌。
“鎮基石好!鎮守百年基業,引領百年複興,絕非時勢造英雄,而是英雄造時勢,星火有這資格!”
“光是碳金這種頂級材料,為國家軍工打開一扇嶄新大門,就足以讓我們軍工水平提升至少50年!”
“還不隍說在解決計劃工程中對‘散熱’提出的建設性意見,更是提供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思路!”
“還有離子引擎,那是跨時代巨製,絕不是一句簡簡單單的‘飛行時代’能概括,該當鎮國基石!”
而如果這些話,都隻是讓陸楓會心一笑。
那黃從南的話,就著實讓陸楓哭笑不得。
畢竟是當初都能拽著陸楓不簽合同不撒手的人,黃從南相當接地氣,當時就衝陸楓豎起了大拇指。
“小陸,牛了!”
哈~
陸楓笑了笑,“言重言重,我開門做生意,各位不僅是客,還是貴客,更是甲方,我得服務到位。”
“黃院士上一次來,我跟他說了一句話,今天也一樣,各位看上什麽,盡管提,除了人,都能賣。”
“哈哈哈~”
這話一出。
全場都樂。
來的路上,就聽黃從南說過這話,當時以為是玩笑,現如今再從陸楓嘴裏說出來,竟是別開生麵。
“碳金材料現在產能如何?”覃振國忽問道,“材料是否能單獨供應?又是否能夠大批量地供應?”
“計劃有多大需求?”陸楓反問道。
“來的路上,我們對計劃做了一個簡單評估和匯總,一期工程,主體結構,材料用量至少要500噸。”
“這僅僅隻是航天署那邊的需求,還要加上各大科研所,配套升級軍備,初步估計,最少噸。”
“這麽多?”陸楓一聽這個數字,心裏立馬對整個計劃的體量大小有了譜,這都能造五艘航母了。
啥計劃,這麽牛掰?
要知道,太空建東西和地麵、海麵上建東西都不一樣,因為沒有重力,隻要材料堅固,就能平鋪。
一艘航母,就拿遼寧艦,整體用鋼材料在5萬噸左右,這是因為它必須用空間換取浮力和支撐結構。
但放到太空,不需要浮力,不需要複雜的空間結構,也不需要克服重力,做成一個長方體都可以。
材料利用率大大提升,5萬噸鋼材料,能在原基礎上多建一兩艘,再從鋼升級到碳金,又能翻個倍。
更主要,這還隻是一期……
後麵二、三、四、五、六?
“是這樣。”
在覃振國他們真切地注視下,陸楓沉吟道,“現在,集團下麵有個工廠,專門生產碳金,產量……”
“不瞞各位。”
“日產10噸。”
“各位的需求,恐怕就是給鍋爐燒到冒煙,都斷然無法一次性滿足,況且我還得兼顧著生產飛機。”
“所以……”
全場心頭一緊,卻聽陸楓話鋒一轉,“咱們要不別光給目光局限在我這一小鍋爐上麵,換個思路?”
“啊?”
覃振國不解,看向黃從南,亦是不解,又看向下一個人,等到對視一圈,全場目光又落迴到陸楓。
“小陸同誌……”
覃振國認真道,“這個換個思路,是什麽思路?是指我們從采購變成合作?還是什麽?不妨明說。”
“哦。”陸楓裝作不經意道,“國有十大鋼廠,設備齊全,實力雄厚,生產線隨時隨地都能切換。”
“想生產什麽材料。”
“隻要技術能到位。”
“也就上邊一道令。”
“毫不誇張地說,這些鋼廠,隨隨便便一個廠子抽一條生產線,就能抵得上我們星火一年的產量。”
“我其實早就在琢磨。”
“要不要找他們幫忙?”
“嘶~”
覃振國懂了。
黃從南也懂了。
所有人全都懂了。
搞了半天,原來在這等著,星火要賣材料,產量不夠,打國有鋼廠主意,要說這裏麵沒一點私心?
沒想著提高自家飛機產量?
覃振國他們打死都不會信。
但這點私心,和幾乎不設阻礙提供材料的公心相比,竟絲毫不會讓人覺得反感,反而覺得很合理。
“啪——”
這時。
黃從南反應最快,一拍桌子起身,朝陸楓拍著胸脯保證道,“小事一樁,我這就給秦署長打電話。”
“讓他給寶鋼……就寶鋼,最近,也最大,全世界不鏽鋼,都是他家產,調條日產百噸的生產線。”
“不行,日產百噸好像也差了些,你一台飛機光材料就半噸重,還得供應我們,日產量才幾百架?”
“不成,不成, 日產幾百架,你賣全世界得賣猴年馬月去?少說不得日產萬架?那材料就得跟上。”
“這樣,國內排得上號的鋼材,每個廠子都抽一條日產百噸的生產線,別的都不幹,就生產碳金。”
說罷,也不等陸楓答話,當即環顧四周,“趕緊,別愣著,給準話,一個廠調一條,行就快點頭。”
“我好跟秦署說是我們百十來號人一起的決定,不然又得好一會東拉西扯,老覃,老陳,老梁……”
沒意外。
話音落下。
全場都舉手。
“行!”
“同意!”
“必須調!”
“你跟秦署說,讓他轉告商務署,這生產線不僅要調,還得無條件調,不然就說我們要去堵他門!”
“……”
陸楓:6~
果然還是借勢而為最省力,不然讓他自己去一個個跑鋼廠聊合作,那喜得嘞,一圈下來腿都得折。
現在,借各大軍工所上門合作的機會,順便給材料大規模量產的問題解決, 飛機產量也能提上去。
一舉多得。
買賣劃算。
“嗯,這想法不錯,碳金這種頂級材料是陸總做的,離子引擎也是陸總做的,鎮場子是綽綽有餘。”
“有道理,論商業影響力,陸總首屈一指,這是其一,至於政治……有我們和秦署,應該沒問題。”
“不過也得顧忌下某些方麵,上次皮卡車上戰場的事還不遠,現在又將小陸同誌徹底擺到台麵上?”
“……也是,真要將陸總擺上總技術顧問的位置,以他在全球的影響力,計劃保密工作就難做了。”
“但話說迴來,咱們在這說來說去,還得看人小路同誌願不願意,家大業大,應下來那就擔責了。”
“……”
眾人互相小聲交換意見。
這時,陸楓竟話鋒一轉。
“當然了——”
“太陽能電池板也不可能做到100%能量轉換,肯定會有部分熱量逸散,但這就超過了我能力範圍。”
“各位肯定比我懂……”
聽見這話。
覃振國微愣。
黃從南也微愣。
眾人更是在微愣之後,輕輕搖頭。
都不是什麽不諳世事的人,大家哪裏還聽不出陸楓這是在謙虛?
一位在引擎領域、材料領域獨樹一幟的超級天才,麵對小小的能量逸散問題,想要解決易如反掌。
而他現在在話頭末尾說出這番話,顯然就是在給大家留麵子,不排除為了生意,但依舊令人感慨。
做人做到這地步。
當真滴水不漏啊。
“小陸同誌,你太謙虛了。”
覃振國暢笑道,“今天與你相談,實在受益匪淺,技術上令人歎為觀止,解決方法的角度更是讓人耳目一新。”
“真就應了那句話。”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領風騷數百年。”
“而你!”覃振國拍著陸楓肩膀,看向眾人,“你這是要獨斷萬古,開天辟地,做整個國家背後的鎮基石啊!”
“哈哈哈哈哈……”
這話一出,眾人紛紛大笑點頭。
更有甚者,還有人帶頭鼓起掌。
“鎮基石好!鎮守百年基業,引領百年複興,絕非時勢造英雄,而是英雄造時勢,星火有這資格!”
“光是碳金這種頂級材料,為國家軍工打開一扇嶄新大門,就足以讓我們軍工水平提升至少50年!”
“還不隍說在解決計劃工程中對‘散熱’提出的建設性意見,更是提供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思路!”
“還有離子引擎,那是跨時代巨製,絕不是一句簡簡單單的‘飛行時代’能概括,該當鎮國基石!”
而如果這些話,都隻是讓陸楓會心一笑。
那黃從南的話,就著實讓陸楓哭笑不得。
畢竟是當初都能拽著陸楓不簽合同不撒手的人,黃從南相當接地氣,當時就衝陸楓豎起了大拇指。
“小陸,牛了!”
哈~
陸楓笑了笑,“言重言重,我開門做生意,各位不僅是客,還是貴客,更是甲方,我得服務到位。”
“黃院士上一次來,我跟他說了一句話,今天也一樣,各位看上什麽,盡管提,除了人,都能賣。”
“哈哈哈~”
這話一出。
全場都樂。
來的路上,就聽黃從南說過這話,當時以為是玩笑,現如今再從陸楓嘴裏說出來,竟是別開生麵。
“碳金材料現在產能如何?”覃振國忽問道,“材料是否能單獨供應?又是否能夠大批量地供應?”
“計劃有多大需求?”陸楓反問道。
“來的路上,我們對計劃做了一個簡單評估和匯總,一期工程,主體結構,材料用量至少要500噸。”
“這僅僅隻是航天署那邊的需求,還要加上各大科研所,配套升級軍備,初步估計,最少噸。”
“這麽多?”陸楓一聽這個數字,心裏立馬對整個計劃的體量大小有了譜,這都能造五艘航母了。
啥計劃,這麽牛掰?
要知道,太空建東西和地麵、海麵上建東西都不一樣,因為沒有重力,隻要材料堅固,就能平鋪。
一艘航母,就拿遼寧艦,整體用鋼材料在5萬噸左右,這是因為它必須用空間換取浮力和支撐結構。
但放到太空,不需要浮力,不需要複雜的空間結構,也不需要克服重力,做成一個長方體都可以。
材料利用率大大提升,5萬噸鋼材料,能在原基礎上多建一兩艘,再從鋼升級到碳金,又能翻個倍。
更主要,這還隻是一期……
後麵二、三、四、五、六?
“是這樣。”
在覃振國他們真切地注視下,陸楓沉吟道,“現在,集團下麵有個工廠,專門生產碳金,產量……”
“不瞞各位。”
“日產10噸。”
“各位的需求,恐怕就是給鍋爐燒到冒煙,都斷然無法一次性滿足,況且我還得兼顧著生產飛機。”
“所以……”
全場心頭一緊,卻聽陸楓話鋒一轉,“咱們要不別光給目光局限在我這一小鍋爐上麵,換個思路?”
“啊?”
覃振國不解,看向黃從南,亦是不解,又看向下一個人,等到對視一圈,全場目光又落迴到陸楓。
“小陸同誌……”
覃振國認真道,“這個換個思路,是什麽思路?是指我們從采購變成合作?還是什麽?不妨明說。”
“哦。”陸楓裝作不經意道,“國有十大鋼廠,設備齊全,實力雄厚,生產線隨時隨地都能切換。”
“想生產什麽材料。”
“隻要技術能到位。”
“也就上邊一道令。”
“毫不誇張地說,這些鋼廠,隨隨便便一個廠子抽一條生產線,就能抵得上我們星火一年的產量。”
“我其實早就在琢磨。”
“要不要找他們幫忙?”
“嘶~”
覃振國懂了。
黃從南也懂了。
所有人全都懂了。
搞了半天,原來在這等著,星火要賣材料,產量不夠,打國有鋼廠主意,要說這裏麵沒一點私心?
沒想著提高自家飛機產量?
覃振國他們打死都不會信。
但這點私心,和幾乎不設阻礙提供材料的公心相比,竟絲毫不會讓人覺得反感,反而覺得很合理。
“啪——”
這時。
黃從南反應最快,一拍桌子起身,朝陸楓拍著胸脯保證道,“小事一樁,我這就給秦署長打電話。”
“讓他給寶鋼……就寶鋼,最近,也最大,全世界不鏽鋼,都是他家產,調條日產百噸的生產線。”
“不行,日產百噸好像也差了些,你一台飛機光材料就半噸重,還得供應我們,日產量才幾百架?”
“不成,不成, 日產幾百架,你賣全世界得賣猴年馬月去?少說不得日產萬架?那材料就得跟上。”
“這樣,國內排得上號的鋼材,每個廠子都抽一條日產百噸的生產線,別的都不幹,就生產碳金。”
說罷,也不等陸楓答話,當即環顧四周,“趕緊,別愣著,給準話,一個廠調一條,行就快點頭。”
“我好跟秦署說是我們百十來號人一起的決定,不然又得好一會東拉西扯,老覃,老陳,老梁……”
沒意外。
話音落下。
全場都舉手。
“行!”
“同意!”
“必須調!”
“你跟秦署說,讓他轉告商務署,這生產線不僅要調,還得無條件調,不然就說我們要去堵他門!”
“……”
陸楓:6~
果然還是借勢而為最省力,不然讓他自己去一個個跑鋼廠聊合作,那喜得嘞,一圈下來腿都得折。
現在,借各大軍工所上門合作的機會,順便給材料大規模量產的問題解決, 飛機產量也能提上去。
一舉多得。
買賣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