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銘豐出使查辦犯官
農門小夫妻:我掙錢你撈權 作者:饅頭配雪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宮,養心殿。
最近幾月,太子的身子漸有起色,奈何前期被巫術拖垮的身子骨還需調養時日,朝政大旗壓得高帝平日裏想躲個懶都不行。
今日一早,高帝收到一封密報,倘若密報所述事件真實,距離盛京最近的津州官場桀貪驁詐到令人發指。
李懷江看完密報,麵色同樣沉到了穀底。
一旁的永昌侯無不好奇,接過李懷江遞來的信紙,一目十行氣到跳腳。
“老子幹他娘的,津州?他們怎麽敢?”
津州是當年先皇高讚收複的第一座城池,建朝以來放在津州的官僚,皆是高帝重用心腹。
自古官場無有不貪,若隻是謀取小利,高帝尚且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密報上所闡述之事,已不是區區貪贓枉法,更不是普通的官員徇私舞弊,已是到了草芥百姓,坑害黎民的地步。
高帝沉重的抽了口氣,看了看李懷江,道,“朕已著錦衣衛前往探查,將由三皇子出使,朕打算再遣派欽差前往,依太師看,李編修可是適合的人選啊?”
李懷江內心白眼直翻,皇上都已做了決定,還裝模作樣的問他做甚。
在朝官員誰又敢駁了天子的安排,不過,銘豐涉足官場不久,現隻是小小編修,查辦官員要案,就怕——。
且罷,皇上這般決定,自也是想通過銘豐這雙眼睛,讓他李懷江查辦此事。
“皇上聖明,微臣覺得甚好。”
高帝等的就是李懷江的表態,他知道,自李懷江升任太師,肩上的擔子越發的重,高帝也不想把人當牛用,奈何朝堂新換的這批官僚還需厲練。
永昌侯,“皇上,這密信可靠嗎?範坤乃是當年先皇跟前的言官,按理說來年便到致仕的年歲,不惜半生清譽,代價可太大了。”
高帝冷哼,“如果密報上的事件真實,你可還覺得範坤當真清譽半生?”
永昌候被滯得脖子一縮,好像是這麽個道理。
李懷江默了默,道,“正如皇上所言,範大人來年致仕,按大盛律,沒有那追溯致仕官僚為官期間所犯之事,便是如此,範大人處事越發乖張,才會在津州引起民憤。”
“此事件後,無論範大人此案真假,微臣鬥膽進諫皇上,大盛於官僚管治律立需加強整修。”
高帝點頭,讚許道,“好,便依太師所言,如何修整還需太師好生撰擬。”
李懷江:……
不是,內閣那麽多老臣,翰林院那麽多學士,皇上把他們當擺設不成?
“是,微臣尊命。”
高帝哪注意不到李懷江隱忍得直狂抽的眼角,不禁覺得好笑,強壓了壓嘴角,目光瞅向永昌侯。
“侯爺近日可閑,朕讓你兼管的侍衛營,張羅得如何啊?”
從前宮裏的大內侍衛皆是高帝從親兵營裏調拔,自從幾次血洗亂黨,高帝是看誰,誰都像是亂黨耳目。
所以,三個老男人前段時日商議決定,高帝下旨命永昌侯在京中建立侍衛營,宮裏的侍衛每隔三年從侍衛營裏安排新替,如此來將亂臣耳目風險降低。
當然,侍衛營的成員不僅任職於宮內,隨時替補五城兵馬司及錦衣衛要職,如此,皇家亦算是將京中武職權勢收攏掌中。
“嗨,皇上瞧您說的,本侯辦事您還不放心,營裏的操練可不比精銳營輕鬆,您就放心好了,日後別說是大內皇宮,城內也都密布皇上您的耳目。”
高帝還真不信他吹的,永昌侯負責的侍衛營,除了招收考核通關的男子,還收錄部份城內官商子弟,便是這批人手,日後最多隻能在五城兵馬司混個閑差。
如此也好,從前五城兵馬司官僚子弟想進就能進,做起事來毫無章法,時常惹來民怨。
今後想要正經被朝廷錄用,還需經過永昌侯的侍衛營,如此一層層操練挑選下來,日後為朝廷當差也有了章程。
傍晚前,銘豐與兄長秋靈從翰林院下值迴府,被單獨喊到了大伯的書房。
銘豐得知皇上將要派他協助錦衣衛前往津州查辦問題官僚,整個人跟打了雞血,鬥誌昂然到了極致。
他小子雖平素性子內斂沉穩,卻也知這是他表現的好時機,更是他衝破長輩層層羽翼,獨立自主展現自我能力的時刻。
“此番雖有錦衣衛相護,我與你大伯母商量好了,讓二四、二五兩名暗衛與夜二隨你一同前往。”
“是,侄兒定不辱沒伯父期望。”
二一到三十這十名暗衛是當初在滇州時期,李懷江開口向皇上討要的一批影衛,此十人中,除了二一被安排在銘然的身邊,剩下的九人一直暗中保護在他們夫妻倆身後,鮮少出現在人眼前。
“遇事不急,處事不燥,本官方才交給你的冊子,閑時便多看看的。”
“是伯父,侄兒謹遵伯父教誨。”
李懷江瞅了瞅小子兩眼,點頭,“迴去吧,好生準備。”
“侄兒先行告退,迴院裏收拾妥當。”
打發走小子,眼瞧著時辰,李懷江也便迴到正房陪媳婦用晚膳。
眼看就到了五月,飯桌上李婉問起銘意迴京的行程。
“早前聽夫君提及,老二該是開春便能迴到京城,怎的都五月了,還沒他小子的動靜。”
李懷江喝了口湯,拿起筷子給媳婦碗裏夾了兩根青菜,語氣緩慢地解釋道。
“新複蕃地自是有諸多事宜耽誤,倒也是快了,估摸著便是下個月入京。”
李婉了然點點頭,抬眼見陶姐兒和炎哥兒吃得滿嘴流油,示意孫娘給他們倆碗裏添菜。
“今日我帶炎哥兒迴了太子府,瞧著太子的精氣神好了許多,耗損的身體大抵需要更多時日調養,儲君久不上朝,怕是朝臣已有所猜忌吧。”
李懷江點頭無奈道,“皇上正有意讓太子五月起複朝,於外界而言染了這許久的風寒,身子瞧著病態也是符合常理,總歸不會想到別的地方。”
“如此也好,對了,五皇子遊曆之事,皇上答應了?”
提及此事,李懷江就忍不住失笑。
自五皇子高炅沒了那奪儲之心,就便閑散王的賽道萌芽滋長且一發不可收拾,前段時日還請示高帝,說是要南下遊曆增長見識。
高帝起初自是不想放人離開,但想著孩子多在外頭增長見識也是好事,最終隻答應他到附近的翼州。
五皇子這般心性,倒是把荀閣老氣得不輕,他老人家認為外孫日後是閑散王沒錯,但也得努力上進,至少做個有用的閑散王不是。
而高炅卻理解為啥事也不用幹,便能享天下奉養的閑散王,自是與荀閣老所想的背道而馳。
為了這事,荀閣老這些天逮著李懷江就大倒苦水,情到深處就差抹兩把眼淚,直道外孫五皇子是個榆木腦袋。
最近幾月,太子的身子漸有起色,奈何前期被巫術拖垮的身子骨還需調養時日,朝政大旗壓得高帝平日裏想躲個懶都不行。
今日一早,高帝收到一封密報,倘若密報所述事件真實,距離盛京最近的津州官場桀貪驁詐到令人發指。
李懷江看完密報,麵色同樣沉到了穀底。
一旁的永昌侯無不好奇,接過李懷江遞來的信紙,一目十行氣到跳腳。
“老子幹他娘的,津州?他們怎麽敢?”
津州是當年先皇高讚收複的第一座城池,建朝以來放在津州的官僚,皆是高帝重用心腹。
自古官場無有不貪,若隻是謀取小利,高帝尚且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密報上所闡述之事,已不是區區貪贓枉法,更不是普通的官員徇私舞弊,已是到了草芥百姓,坑害黎民的地步。
高帝沉重的抽了口氣,看了看李懷江,道,“朕已著錦衣衛前往探查,將由三皇子出使,朕打算再遣派欽差前往,依太師看,李編修可是適合的人選啊?”
李懷江內心白眼直翻,皇上都已做了決定,還裝模作樣的問他做甚。
在朝官員誰又敢駁了天子的安排,不過,銘豐涉足官場不久,現隻是小小編修,查辦官員要案,就怕——。
且罷,皇上這般決定,自也是想通過銘豐這雙眼睛,讓他李懷江查辦此事。
“皇上聖明,微臣覺得甚好。”
高帝等的就是李懷江的表態,他知道,自李懷江升任太師,肩上的擔子越發的重,高帝也不想把人當牛用,奈何朝堂新換的這批官僚還需厲練。
永昌侯,“皇上,這密信可靠嗎?範坤乃是當年先皇跟前的言官,按理說來年便到致仕的年歲,不惜半生清譽,代價可太大了。”
高帝冷哼,“如果密報上的事件真實,你可還覺得範坤當真清譽半生?”
永昌候被滯得脖子一縮,好像是這麽個道理。
李懷江默了默,道,“正如皇上所言,範大人來年致仕,按大盛律,沒有那追溯致仕官僚為官期間所犯之事,便是如此,範大人處事越發乖張,才會在津州引起民憤。”
“此事件後,無論範大人此案真假,微臣鬥膽進諫皇上,大盛於官僚管治律立需加強整修。”
高帝點頭,讚許道,“好,便依太師所言,如何修整還需太師好生撰擬。”
李懷江:……
不是,內閣那麽多老臣,翰林院那麽多學士,皇上把他們當擺設不成?
“是,微臣尊命。”
高帝哪注意不到李懷江隱忍得直狂抽的眼角,不禁覺得好笑,強壓了壓嘴角,目光瞅向永昌侯。
“侯爺近日可閑,朕讓你兼管的侍衛營,張羅得如何啊?”
從前宮裏的大內侍衛皆是高帝從親兵營裏調拔,自從幾次血洗亂黨,高帝是看誰,誰都像是亂黨耳目。
所以,三個老男人前段時日商議決定,高帝下旨命永昌侯在京中建立侍衛營,宮裏的侍衛每隔三年從侍衛營裏安排新替,如此來將亂臣耳目風險降低。
當然,侍衛營的成員不僅任職於宮內,隨時替補五城兵馬司及錦衣衛要職,如此,皇家亦算是將京中武職權勢收攏掌中。
“嗨,皇上瞧您說的,本侯辦事您還不放心,營裏的操練可不比精銳營輕鬆,您就放心好了,日後別說是大內皇宮,城內也都密布皇上您的耳目。”
高帝還真不信他吹的,永昌侯負責的侍衛營,除了招收考核通關的男子,還收錄部份城內官商子弟,便是這批人手,日後最多隻能在五城兵馬司混個閑差。
如此也好,從前五城兵馬司官僚子弟想進就能進,做起事來毫無章法,時常惹來民怨。
今後想要正經被朝廷錄用,還需經過永昌侯的侍衛營,如此一層層操練挑選下來,日後為朝廷當差也有了章程。
傍晚前,銘豐與兄長秋靈從翰林院下值迴府,被單獨喊到了大伯的書房。
銘豐得知皇上將要派他協助錦衣衛前往津州查辦問題官僚,整個人跟打了雞血,鬥誌昂然到了極致。
他小子雖平素性子內斂沉穩,卻也知這是他表現的好時機,更是他衝破長輩層層羽翼,獨立自主展現自我能力的時刻。
“此番雖有錦衣衛相護,我與你大伯母商量好了,讓二四、二五兩名暗衛與夜二隨你一同前往。”
“是,侄兒定不辱沒伯父期望。”
二一到三十這十名暗衛是當初在滇州時期,李懷江開口向皇上討要的一批影衛,此十人中,除了二一被安排在銘然的身邊,剩下的九人一直暗中保護在他們夫妻倆身後,鮮少出現在人眼前。
“遇事不急,處事不燥,本官方才交給你的冊子,閑時便多看看的。”
“是伯父,侄兒謹遵伯父教誨。”
李懷江瞅了瞅小子兩眼,點頭,“迴去吧,好生準備。”
“侄兒先行告退,迴院裏收拾妥當。”
打發走小子,眼瞧著時辰,李懷江也便迴到正房陪媳婦用晚膳。
眼看就到了五月,飯桌上李婉問起銘意迴京的行程。
“早前聽夫君提及,老二該是開春便能迴到京城,怎的都五月了,還沒他小子的動靜。”
李懷江喝了口湯,拿起筷子給媳婦碗裏夾了兩根青菜,語氣緩慢地解釋道。
“新複蕃地自是有諸多事宜耽誤,倒也是快了,估摸著便是下個月入京。”
李婉了然點點頭,抬眼見陶姐兒和炎哥兒吃得滿嘴流油,示意孫娘給他們倆碗裏添菜。
“今日我帶炎哥兒迴了太子府,瞧著太子的精氣神好了許多,耗損的身體大抵需要更多時日調養,儲君久不上朝,怕是朝臣已有所猜忌吧。”
李懷江點頭無奈道,“皇上正有意讓太子五月起複朝,於外界而言染了這許久的風寒,身子瞧著病態也是符合常理,總歸不會想到別的地方。”
“如此也好,對了,五皇子遊曆之事,皇上答應了?”
提及此事,李懷江就忍不住失笑。
自五皇子高炅沒了那奪儲之心,就便閑散王的賽道萌芽滋長且一發不可收拾,前段時日還請示高帝,說是要南下遊曆增長見識。
高帝起初自是不想放人離開,但想著孩子多在外頭增長見識也是好事,最終隻答應他到附近的翼州。
五皇子這般心性,倒是把荀閣老氣得不輕,他老人家認為外孫日後是閑散王沒錯,但也得努力上進,至少做個有用的閑散王不是。
而高炅卻理解為啥事也不用幹,便能享天下奉養的閑散王,自是與荀閣老所想的背道而馳。
為了這事,荀閣老這些天逮著李懷江就大倒苦水,情到深處就差抹兩把眼淚,直道外孫五皇子是個榆木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