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國的建設如火如荼,一牆之隔的印度卻水深火熱。
不到一個月時間,納拉文不僅控製了泰米爾德邦,連臨近的喀拉拉邦和安德拉邦也加入到南方獨立軍,使得正規軍人數真正達到了二十萬人。
人數不是問題,可要命的是,他們策反了印度東部艦隊。
要知道以某神秘大國為假想敵的印度,每年都將海軍的軍費資源傾斜到東部艦隊,三分之二的艦船和人數也都在這支總數3萬多人的海軍裏。
陸軍和海軍齊頭並進雙管齊下,雙方曆經三次會戰後,印度政府軍撤出了卡納塔克邦,退守馬哈拉邦一線。
拉奧領導的印度解放軍在占領奧裏薩邦之後沒有繼續向切第斯邦進軍,轉而在恰爾肯德和西孟加拉邦發動起義,在一個月裏將隊伍壯大到了120萬人。
沒錯,這120萬還是保守的數字。
要知道,西孟加拉邦是妥妥的印度大家庭裏的逆子,其他地方要麽是本土的黃色,要麽是西方的藍色,而這個邦過去三十年來,一直是東方的紅色。
元總聖人的那個紅。
取得重大戰果後,南方獨立軍和印度解放軍幾乎同時停下腳步,鞏固勝利果實的同時,向印度政府派出代表提出停戰條件。
印度解放軍占領西孟加拉邦,就意味著西裏古裏走廊真正變成了聯通三方的大通道。
拉奧派出一個團進入錫金想接管該地,卻不料這處戰略要地不知何時已經變成恆國迦爾吉近衛軍的大本營,不想翻臉就隻能無功而返。
經過這一年多的鬥爭經曆,拉奧對元總聖人的指導思想領悟得更為透徹,知道現在還不是四麵樹敵的時候。
他對當局政府提出的要求是讓奧裏薩邦像西孟加拉邦一樣自治,同時可以保留自己的軍隊。
他不知道,放在夏國曆史書裏,這種行為叫做軍閥割據,統治階級能答應才有鬼。
納拉文的日子就不太好過了。
他被南方的大部族和門閥集團裹挾,已經在著手籌備成立潘地亞聯邦共和國。
上一個叫潘地亞的王國,隻是記載在史書上的國家,前後統治半島南部1800年,由此可見這些世家門閥的野心。
印度中央政府焦頭爛額,一邊在國內大舉征兵,一邊和包括巴基斯坦在內的三方進行和談。
災後的巴基斯坦得到伊斯蘭世界傾力援助,災後重建的同時還不忘與印度政府軍在克什米爾地區打得頭破血流。
國內的叛軍勢如破竹時,印度邊軍大部撤迴至中央邦拱衛首都,巴軍趁機向克什米爾增兵五萬,迅速全線發起總攻,最終占領這塊一直摩擦不斷的爭議土地。
這時候,在是否趁病要命繼續向前進軍一步的問題上,有人向巴基斯坦政府提議,是不是該派人問問大國鐵磁和東邊真神的意思。
阿匍們如是說:“如果沒有安拉提前降下神諭讓我們來支援教友,巴基斯坦的損失至少會翻三倍!”
巴基斯坦總統拉維爾致電恆國總統,得到的建議是:“不要低估一個擁有核武的國家麵對外敵入侵的抵抗決心。”
印度在羅刹國的幫助下研究出核武,巴基斯坦在美利堅的援助下也擁有了核武。
雖然都是非法擁核,但畢竟都有。
兩個核武國家要是真的發生全麵戰爭,那麽麵臨被滅國的一方肯定不會心慈手軟。
要把印度掰開揉碎,隻能從內部下手。
巴基斯坦見好就收,在克什米爾邊境修建軍事建築,坐看印度國內局勢走向。
趁著停戰期,拉奧訪問恆國,陳一平接見了他並建議他在恆國各地考察幾天再迴去。
每天都有人帶著拉奧坐著車在恆國境內轉,讓他看看這一年多來各地翻天覆地的變化。
拉奧臉上帶著憧憬和喜悅,眼神卻頗為複雜。
在恆國的建築法規中,有一條令人耐人尋味的硬性規定:所有三層及三層以上的建築在建設施工前,要按照能扛住8級地震的強度進行設計。
很無奈,畢整個國家有超過一大半國土處在地震巢上!和東瀛屬於難兄難弟般的存在。
陳一平不敢在這種地質上建核電站,隻能就地取材跑到高原上建設水利發電站,雖然困難重重,但不能貽害子孫。
白白把東北七邦的領土割出來,印度政府能安什麽好心?
但他們打錯了如意算盤。
陳一平天克印度。
多年以來,壓在他心頭最重的就是那場大地震。
在領地到手後的第一時間,他和程蝶衣把過去幾年的研究成果全都拿出來,應用到恆國的建築領域。
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上千萬人的安置工作,國家建築工程集團采用了成熟的裝配式建築技術,一整套完整的全產業鏈功不可沒。
裝配式建築最大的改變就是將建造從施工工地轉移到生產工廠,將大的建築物分解成一個個單體構件,通過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減少人工操作和勞動強度,從而提高工程質量。
而預製構件都經過標準生產和嚴格檢測,質量遠高於現澆,精度達到毫米級。
當天要生產什麽部件,會通過網絡遠程將指令傳送到生產指揮中心,從設計、生產、製作,到材料品種、價格、預算,再到出廠,全部由計算機完成。
而每塊出廠構件都貼有一個二維碼,隻需手機一掃,該構件的所有信息、數據一目了然,從而也杜絕了豆腐渣工程出現的可能。
因為恆國的建築法規還有一條:終身負責製。
誰修建的建築一旦出現質量問題,一輩子都翻不了身。
他用超越時代的眼光和他所掌握的技術,正在把新生的恆國帶向未知的方向。
他利用一切能利用到的資源,算計一切能算計的對象,爭分奪秒的和老天爭命。
為了全人類的命運在和時間賽跑。
星艦沒了,聶小語不在了,這個星球要是沒了,他也完了。
不到一個月時間,納拉文不僅控製了泰米爾德邦,連臨近的喀拉拉邦和安德拉邦也加入到南方獨立軍,使得正規軍人數真正達到了二十萬人。
人數不是問題,可要命的是,他們策反了印度東部艦隊。
要知道以某神秘大國為假想敵的印度,每年都將海軍的軍費資源傾斜到東部艦隊,三分之二的艦船和人數也都在這支總數3萬多人的海軍裏。
陸軍和海軍齊頭並進雙管齊下,雙方曆經三次會戰後,印度政府軍撤出了卡納塔克邦,退守馬哈拉邦一線。
拉奧領導的印度解放軍在占領奧裏薩邦之後沒有繼續向切第斯邦進軍,轉而在恰爾肯德和西孟加拉邦發動起義,在一個月裏將隊伍壯大到了120萬人。
沒錯,這120萬還是保守的數字。
要知道,西孟加拉邦是妥妥的印度大家庭裏的逆子,其他地方要麽是本土的黃色,要麽是西方的藍色,而這個邦過去三十年來,一直是東方的紅色。
元總聖人的那個紅。
取得重大戰果後,南方獨立軍和印度解放軍幾乎同時停下腳步,鞏固勝利果實的同時,向印度政府派出代表提出停戰條件。
印度解放軍占領西孟加拉邦,就意味著西裏古裏走廊真正變成了聯通三方的大通道。
拉奧派出一個團進入錫金想接管該地,卻不料這處戰略要地不知何時已經變成恆國迦爾吉近衛軍的大本營,不想翻臉就隻能無功而返。
經過這一年多的鬥爭經曆,拉奧對元總聖人的指導思想領悟得更為透徹,知道現在還不是四麵樹敵的時候。
他對當局政府提出的要求是讓奧裏薩邦像西孟加拉邦一樣自治,同時可以保留自己的軍隊。
他不知道,放在夏國曆史書裏,這種行為叫做軍閥割據,統治階級能答應才有鬼。
納拉文的日子就不太好過了。
他被南方的大部族和門閥集團裹挾,已經在著手籌備成立潘地亞聯邦共和國。
上一個叫潘地亞的王國,隻是記載在史書上的國家,前後統治半島南部1800年,由此可見這些世家門閥的野心。
印度中央政府焦頭爛額,一邊在國內大舉征兵,一邊和包括巴基斯坦在內的三方進行和談。
災後的巴基斯坦得到伊斯蘭世界傾力援助,災後重建的同時還不忘與印度政府軍在克什米爾地區打得頭破血流。
國內的叛軍勢如破竹時,印度邊軍大部撤迴至中央邦拱衛首都,巴軍趁機向克什米爾增兵五萬,迅速全線發起總攻,最終占領這塊一直摩擦不斷的爭議土地。
這時候,在是否趁病要命繼續向前進軍一步的問題上,有人向巴基斯坦政府提議,是不是該派人問問大國鐵磁和東邊真神的意思。
阿匍們如是說:“如果沒有安拉提前降下神諭讓我們來支援教友,巴基斯坦的損失至少會翻三倍!”
巴基斯坦總統拉維爾致電恆國總統,得到的建議是:“不要低估一個擁有核武的國家麵對外敵入侵的抵抗決心。”
印度在羅刹國的幫助下研究出核武,巴基斯坦在美利堅的援助下也擁有了核武。
雖然都是非法擁核,但畢竟都有。
兩個核武國家要是真的發生全麵戰爭,那麽麵臨被滅國的一方肯定不會心慈手軟。
要把印度掰開揉碎,隻能從內部下手。
巴基斯坦見好就收,在克什米爾邊境修建軍事建築,坐看印度國內局勢走向。
趁著停戰期,拉奧訪問恆國,陳一平接見了他並建議他在恆國各地考察幾天再迴去。
每天都有人帶著拉奧坐著車在恆國境內轉,讓他看看這一年多來各地翻天覆地的變化。
拉奧臉上帶著憧憬和喜悅,眼神卻頗為複雜。
在恆國的建築法規中,有一條令人耐人尋味的硬性規定:所有三層及三層以上的建築在建設施工前,要按照能扛住8級地震的強度進行設計。
很無奈,畢整個國家有超過一大半國土處在地震巢上!和東瀛屬於難兄難弟般的存在。
陳一平不敢在這種地質上建核電站,隻能就地取材跑到高原上建設水利發電站,雖然困難重重,但不能貽害子孫。
白白把東北七邦的領土割出來,印度政府能安什麽好心?
但他們打錯了如意算盤。
陳一平天克印度。
多年以來,壓在他心頭最重的就是那場大地震。
在領地到手後的第一時間,他和程蝶衣把過去幾年的研究成果全都拿出來,應用到恆國的建築領域。
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上千萬人的安置工作,國家建築工程集團采用了成熟的裝配式建築技術,一整套完整的全產業鏈功不可沒。
裝配式建築最大的改變就是將建造從施工工地轉移到生產工廠,將大的建築物分解成一個個單體構件,通過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減少人工操作和勞動強度,從而提高工程質量。
而預製構件都經過標準生產和嚴格檢測,質量遠高於現澆,精度達到毫米級。
當天要生產什麽部件,會通過網絡遠程將指令傳送到生產指揮中心,從設計、生產、製作,到材料品種、價格、預算,再到出廠,全部由計算機完成。
而每塊出廠構件都貼有一個二維碼,隻需手機一掃,該構件的所有信息、數據一目了然,從而也杜絕了豆腐渣工程出現的可能。
因為恆國的建築法規還有一條:終身負責製。
誰修建的建築一旦出現質量問題,一輩子都翻不了身。
他用超越時代的眼光和他所掌握的技術,正在把新生的恆國帶向未知的方向。
他利用一切能利用到的資源,算計一切能算計的對象,爭分奪秒的和老天爭命。
為了全人類的命運在和時間賽跑。
星艦沒了,聶小語不在了,這個星球要是沒了,他也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