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的某天,陳一平一大早起來,就發現世界忽然變了。
大洋彼岸,雷曼兄弟的股票在一個交易日之內,暴跌43%。
高盛達到目的收手了,跟在高盛身後對雷曼兄弟痛下殺手的投機者從股票和期貨市場上卷走了上千億美元全身而退。
所有看過早報,注意到國外經濟新聞的人都知道,最強的風暴要來了。
最先給出反應的是作為經濟風向標的股市。
大盤震蕩,搖搖欲墜。
無數心懷僥幸的投資者還期待著政府能像救美棋一樣給雷曼兄弟銀行兜底。
然而緊接著,倫敦的投資銀行宣布退出雷曼兄弟的收購案。
這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巔峰時期市值近萬億美元的雷曼兄弟宣布申請破產保全,披露即將到期的各種債權將近6700億美元。
資本終於為他們的貪婪付出了代價,拉著全世界和他們一起陷進泥潭。
這一輪,即使賺得盆滿缽滿的高盛集團也不是勝利者。
他們親手把十年前在金融危機中做空他們的同行推下懸崖,卻不得不麵對接踵而至的動蕩。
華爾街從來就沒有善人。
大批的雷曼員工在媒體的鏡頭前抱著紙箱沮喪的離開大樓,互相擁抱安慰,有些情緒激動的,對著落井下石的媒體破口大罵:
“這就是你們想看到的!?這就是你們要的答案!”
但最悲慘的不是他們,而是在股票市場上虧得傾家蕩產的投資者。
一時間,世界各地但凡開放了國外投資渠道的國家,跳樓的富人如下餃子。
本該損失慘重的亞洲,卻因為某人的存在,成了這場經濟危機的收割者之一。
特別是港島的富豪們,見到李誠把集團儲備金都交給郭霆去幹仗的時候,他們也紛紛跟風效仿。
以至於後來高盛在盤點收獲時,發現比預期少了一半。
亞洲分走980億美元,其中700多億流入港島。
而700億中的450億被郭霆劃走,第二天就轉了300億到亞洲鯤鵬投資的賬上,第三天某人就將100億放進歐洲新開的銀行,這筆錢被投入到急需貸款續命的歐聯體實體經濟中。
被老板賺錢的速度驚呆了的蔡信隻能無奈笑笑,他本想按計劃再購入200億的黃金期貨,老板卻隻給了50億。
陳一平朝令夕改的說,等著黃金升值的速度太慢了。
蔡信更無語了,要是這樣說的話,不算叮咚網購,集團的地產、汽車和芯片每年營業額才剛剛破千億,利潤更是隻有可憐的“幾十億”。
除了本職工作之外,別忘了蔡信原來是幹什麽的。
私募基金的經理人。
集團賬上但凡有閑錢,就絕對不會在銀行存著不動,而是投資進其他的行業。
為了避免某些不確定的風險,這些錢都是從幾年前某人就在東瀛買下的銀行裏變成了外資的天使投資迴到了夏國市場上。
有時候蔡信迴想起來,他來內地的這十年就好像在做夢。
先是跟著馬如龍創業,把阿拉丁網絡做成國內數一數二的網絡批發商城,後來因為陳一平的出現,開始做購物平台。
之後又因為股權紛爭,陳一平另起爐灶在郭家的鼎力支持下硬生生的弄出了個創世紀集團。
他本人則被郭家大少爺連哄帶威脅的拐到創世紀當大管家。
起初他很怕陳一平會記仇,這件事被證明是他多想了。
後來創世紀要上市,他又怕木秀於林會被有關部門盯上,結果陳一平拍板提前上市,也正是從金融市場上得到的融資,解決了集團卡在瓶頸期不上不下的發展問題。
然而沒過兩年,決定提前上市的人就又決定花錢退市,他想不通,老板說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結果前腳他在東方剛辦完退市,西方那邊就陰雲密布,時不時的還響起悶雷。
把見慣了大風大浪的蔡信看得心驚肉跳。
現在,閃電和暴雨當頭,某人卻逆勢而動去歐美抄底他們的實業。
蔡信感慨萬分,雖然同樣是老板,但格局真的不一樣。
馬如龍拿到了和互聯網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金融牌照向消費者放貸。
而陳一平卻在賺了錢之後又把其中的絕大多數通過投資實業返迴給了社會。
從商業上他更傾向於前者,而從長遠和人品上,他更喜歡後者。
當陳一平在看到鋪天蓋地的各種消費貸款的時候,他再看向路上行人的眼神就變得很悲憫。
他已經實現了財富自由,而世人卻馬上要被資本大鱷拖進水裏撕咬。
地產大亨李誠每次接受媒體采訪,都不得不語重心長的一而再再而三叮囑消費者:“樓是買來住的,記住,千萬不要拿來炒。”
可是,利益麵前紅了眼的人們又怎麽能聽得進勸?這時候誰擋在麵前,就會被認為斷人財路,集體給他踩死。
某信無論如何都想不到,他們萬裏迢迢的跑到夏國來放高利貸,卻有一個夏國人跑到他們的歐洲老家開起了銀行。
陳一平的想法很簡單:寇能往,我亦能往。
你搞我百姓,那我就搞你大本營。
更想不到的還有東芝和三井不動產。
西方雷曼剛倒下,東芝就馬上爆了雷:財務造假,欺騙監管機構和投資者。
而剛從亞洲金融風暴中緩過來的櫻花銀行,在這次的次貸危機中被三井不動產這個豬隊友拖下水,處在破產邊緣。
連帶著同盟企業無一幸免,資金告急。
可,兩年前,他們出賣了最能掙錢的豐田。
三井財團這座富士山,就這樣雪崩了。
關鍵時刻,三菱財團扶持的政客們出手,以整個國家之力攔住雪崩的趨勢。
不然這一輪危機中,死的就不僅僅是東芝和三井不動產。
而是整個國家經濟。
大洋彼岸,雷曼兄弟的股票在一個交易日之內,暴跌43%。
高盛達到目的收手了,跟在高盛身後對雷曼兄弟痛下殺手的投機者從股票和期貨市場上卷走了上千億美元全身而退。
所有看過早報,注意到國外經濟新聞的人都知道,最強的風暴要來了。
最先給出反應的是作為經濟風向標的股市。
大盤震蕩,搖搖欲墜。
無數心懷僥幸的投資者還期待著政府能像救美棋一樣給雷曼兄弟銀行兜底。
然而緊接著,倫敦的投資銀行宣布退出雷曼兄弟的收購案。
這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巔峰時期市值近萬億美元的雷曼兄弟宣布申請破產保全,披露即將到期的各種債權將近6700億美元。
資本終於為他們的貪婪付出了代價,拉著全世界和他們一起陷進泥潭。
這一輪,即使賺得盆滿缽滿的高盛集團也不是勝利者。
他們親手把十年前在金融危機中做空他們的同行推下懸崖,卻不得不麵對接踵而至的動蕩。
華爾街從來就沒有善人。
大批的雷曼員工在媒體的鏡頭前抱著紙箱沮喪的離開大樓,互相擁抱安慰,有些情緒激動的,對著落井下石的媒體破口大罵:
“這就是你們想看到的!?這就是你們要的答案!”
但最悲慘的不是他們,而是在股票市場上虧得傾家蕩產的投資者。
一時間,世界各地但凡開放了國外投資渠道的國家,跳樓的富人如下餃子。
本該損失慘重的亞洲,卻因為某人的存在,成了這場經濟危機的收割者之一。
特別是港島的富豪們,見到李誠把集團儲備金都交給郭霆去幹仗的時候,他們也紛紛跟風效仿。
以至於後來高盛在盤點收獲時,發現比預期少了一半。
亞洲分走980億美元,其中700多億流入港島。
而700億中的450億被郭霆劃走,第二天就轉了300億到亞洲鯤鵬投資的賬上,第三天某人就將100億放進歐洲新開的銀行,這筆錢被投入到急需貸款續命的歐聯體實體經濟中。
被老板賺錢的速度驚呆了的蔡信隻能無奈笑笑,他本想按計劃再購入200億的黃金期貨,老板卻隻給了50億。
陳一平朝令夕改的說,等著黃金升值的速度太慢了。
蔡信更無語了,要是這樣說的話,不算叮咚網購,集團的地產、汽車和芯片每年營業額才剛剛破千億,利潤更是隻有可憐的“幾十億”。
除了本職工作之外,別忘了蔡信原來是幹什麽的。
私募基金的經理人。
集團賬上但凡有閑錢,就絕對不會在銀行存著不動,而是投資進其他的行業。
為了避免某些不確定的風險,這些錢都是從幾年前某人就在東瀛買下的銀行裏變成了外資的天使投資迴到了夏國市場上。
有時候蔡信迴想起來,他來內地的這十年就好像在做夢。
先是跟著馬如龍創業,把阿拉丁網絡做成國內數一數二的網絡批發商城,後來因為陳一平的出現,開始做購物平台。
之後又因為股權紛爭,陳一平另起爐灶在郭家的鼎力支持下硬生生的弄出了個創世紀集團。
他本人則被郭家大少爺連哄帶威脅的拐到創世紀當大管家。
起初他很怕陳一平會記仇,這件事被證明是他多想了。
後來創世紀要上市,他又怕木秀於林會被有關部門盯上,結果陳一平拍板提前上市,也正是從金融市場上得到的融資,解決了集團卡在瓶頸期不上不下的發展問題。
然而沒過兩年,決定提前上市的人就又決定花錢退市,他想不通,老板說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結果前腳他在東方剛辦完退市,西方那邊就陰雲密布,時不時的還響起悶雷。
把見慣了大風大浪的蔡信看得心驚肉跳。
現在,閃電和暴雨當頭,某人卻逆勢而動去歐美抄底他們的實業。
蔡信感慨萬分,雖然同樣是老板,但格局真的不一樣。
馬如龍拿到了和互聯網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金融牌照向消費者放貸。
而陳一平卻在賺了錢之後又把其中的絕大多數通過投資實業返迴給了社會。
從商業上他更傾向於前者,而從長遠和人品上,他更喜歡後者。
當陳一平在看到鋪天蓋地的各種消費貸款的時候,他再看向路上行人的眼神就變得很悲憫。
他已經實現了財富自由,而世人卻馬上要被資本大鱷拖進水裏撕咬。
地產大亨李誠每次接受媒體采訪,都不得不語重心長的一而再再而三叮囑消費者:“樓是買來住的,記住,千萬不要拿來炒。”
可是,利益麵前紅了眼的人們又怎麽能聽得進勸?這時候誰擋在麵前,就會被認為斷人財路,集體給他踩死。
某信無論如何都想不到,他們萬裏迢迢的跑到夏國來放高利貸,卻有一個夏國人跑到他們的歐洲老家開起了銀行。
陳一平的想法很簡單:寇能往,我亦能往。
你搞我百姓,那我就搞你大本營。
更想不到的還有東芝和三井不動產。
西方雷曼剛倒下,東芝就馬上爆了雷:財務造假,欺騙監管機構和投資者。
而剛從亞洲金融風暴中緩過來的櫻花銀行,在這次的次貸危機中被三井不動產這個豬隊友拖下水,處在破產邊緣。
連帶著同盟企業無一幸免,資金告急。
可,兩年前,他們出賣了最能掙錢的豐田。
三井財團這座富士山,就這樣雪崩了。
關鍵時刻,三菱財團扶持的政客們出手,以整個國家之力攔住雪崩的趨勢。
不然這一輪危機中,死的就不僅僅是東芝和三井不動產。
而是整個國家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