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封爵
重生晚唐,從節度使之子開始 作者:逆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汴京,魏王宮。
義昌軍成功光複,楊師厚平安歸來,以及契丹大舉南下的消息,同時傳到了齊慎這裏。
前兩個消息對齊慎而言都是喜訊,齊慎聞訊自然大喜,當即論功行賞。
賜王彥章“曹國公”爵位,食邑五千戶,授鎮國大將軍、左金吾衛大將軍,加同中書門下平章銜;賜劉鄩“莒縣開國公”爵位,食邑一千五百戶,授冠軍大將軍、曹州刺史。
封賞完畢,接下來就該思考如何應對契丹了。
此時的齊慎還不知道西路契丹軍已被牛存節擊敗的事,得知契丹寇邊的消息後,連忙把所有親信謀臣和將領召集到寢宮書齋,商討退敵之策。
“諸位愛卿,此番契丹南下,兵分兩路,來勢洶洶,各位以為孤應當如何應對,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其擊退?”
說實話,年年打仗,齊慎自己都覺得厭煩了,折損將士性命,耗費海量錢財不說,關鍵還耽誤內政治理。此刻的他隻想盡快結束戰爭,好好安靜幾年,讓士兵和百姓休養生息。
敬翔道:“主公,上次禮部尚書趙大人提出的法子,臣已經安排戶部的官員去執行了,效果非常不錯,隻一個月時間不到,戶部就從民間的世家名門、商賈富戶那裏,募捐到了製錢兩百萬貫、糧草一百萬石。”
“兩百萬製錢,一百萬石糧草,嘶……這麽多,這可比收稅容易多了。”
齊慎聞言,心裏不禁驚歎。
果然,賣官鬻爵的效率,不是普通的收稅能相提並論的,怪不得曆史上那麽多皇帝喜歡用這套辦法撈錢,雖然是歪門邪道,但確實有用。
“好,很好……錢糧既然足夠,孤出兵也就放心了。”
深深吸了口氣,齊慎立刻對眾人宣布:“中書省替孤擬旨,授楊師厚為西麵行營都統,節製王彥章、王檀、劉鄩,領兵六萬,入義武軍定州,支援牛存節;”
“授劉知俊為東麵行營都統,節製謝彥章、張歸霸、朱瑄,領兵五萬,入盧龍軍幽州,支援符存審。”
“旨到即行,不得耽擱!”
敬翔為中書令,聞聽此言,立刻拱手道:“臣遵命。”
…
齊慎的令旨,很快便被中書省指派吏員,帶到了楊師厚和劉知俊的手中。
二人接到命令,自然不敢耽擱,立刻抓緊時間兵馬,籌措糧草,以求能盡快北上。
不過兩人這邊統領著數萬兵馬,還沒來得及出發,汴京那邊,齊慎便接到了牛存節的報捷文書。
“好好好,這幫契丹人,這迴真是踢到鐵板了。哈哈哈哈……孤早知道牛存節不簡單,以前隻是被楊師壓了一頭,沒有表現的機會,如今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得知牛存節以區區五千人的兵力擊潰了幾乎三倍於己的契丹人,齊慎的喜悅之情簡直無法用言語形容。
與敬翔等人商議後,當即下旨賞賜。
除授與牛存節“牟國公”爵位,加封食邑至八千戶外,還賜給對方四進宅邸一套,並授其子牛知業“壽光縣開國男”,準許牛知業到“崇文館”,陪同自己的幾個兒子讀書。
牛存節是有兒子的,隻不過一直在老家密州,齊慎曾經的親軍將領,到了如今,大部分都已經成家立業,隻有楊師厚比較特殊。
楊師厚家中雖然也養了不少婢女,但至今尚未正式娶親,暫時也沒有子嗣。
“傳令給劉知俊,讓他不必再擔任東麵行營招討使了,馬上率自己本部兩萬,到義昌軍接任節度使,另外謝彥章和張歸霸也可以移鎮了。”
既然西路的威脅已經解除,齊慎自然也不用再發兩路援軍了。
一麵派人傳旨,命劉知俊、謝彥章、張歸霸等人就地移鎮,一麵將東麵行營招討使的職位,轉授給楊師厚,讓楊師厚領兵到幽州支援。
楊師厚此時已集結好了兵馬,接到齊慎的命令後,迅速從滄州城出發,沿運河北上,準備與符存審會師,共抗契丹。
…
且說符存審這邊,三路契丹軍相繼南下後,沒過多久便與守城的魏軍爆發激戰。
魏軍人數雖少,不過作為主帥的符存審,知道契丹人長於野戰,拙於攻城的弱點,因此早在開戰之前,就再三申飭各地將領,隻準大夥守城,不準出戰。
如此一來,契丹人可就慘了。
“大詳穩,南蠻子的城池太堅固了,就憑咱們,恐怕無論如何也攻不上去,反正我等也搶掠得差不多了,不如就此撤兵吧……”
燕州城下,兩萬餘名契丹人,奉主帥耶律偶思之命,靠著臨時打造的粗劣器械,對著燕州城一連進攻了數日。
眼看著敵人的城池紋絲不動,自己這邊的傷亡卻是與日俱增,契丹除迭剌部外的其他七部夷離堇,頓時叫苦連天。
於是集體找到耶律偶思,要求對方退兵。
“你們想退兵?豈有此理!”
耶律偶思當然不同意,氣憤道:“我等尚有數萬兵馬,這幾日不過折損千餘,你們就如此心疼,這樣小家子氣,將來豈能成就大業!”
眾夷離堇爭辯道:“我等南下,本就是為了搶掠,又不是為了和魏國爭奪地盤,何必非要攻占對方的城池不可。”
“混賬話!”耶律偶思恨鐵不成鋼道:“就是搶掠,也要盡可能往南方搶掠,怎麽能止步於此。”
“盧龍軍不過是唐朝北方的一座藩鎮,土地貧瘠、人口窮蹇,而漢人所擁有的全部疆域,是這盧龍軍的十數倍,今天我們若連區區盧龍軍都攻克不了,今後如何涉足其他地方?”
“你們聽著,本詳穩心意已決,所有人留下來繼續攻城,誰若再敢說撤退的話,先問問我手裏的刀答不答應!”
耶律偶思說到這裏,“唰”地拔出腰間彎刀,眼神冰冷地望著眾人。
眾夷離堇見狀,心中皆生出了畏懼之意,互相對望片刻,紛紛單膝跪地,一隻手放在胸前,齊聲道:
“我等聽從大詳穩之命。”
義昌軍成功光複,楊師厚平安歸來,以及契丹大舉南下的消息,同時傳到了齊慎這裏。
前兩個消息對齊慎而言都是喜訊,齊慎聞訊自然大喜,當即論功行賞。
賜王彥章“曹國公”爵位,食邑五千戶,授鎮國大將軍、左金吾衛大將軍,加同中書門下平章銜;賜劉鄩“莒縣開國公”爵位,食邑一千五百戶,授冠軍大將軍、曹州刺史。
封賞完畢,接下來就該思考如何應對契丹了。
此時的齊慎還不知道西路契丹軍已被牛存節擊敗的事,得知契丹寇邊的消息後,連忙把所有親信謀臣和將領召集到寢宮書齋,商討退敵之策。
“諸位愛卿,此番契丹南下,兵分兩路,來勢洶洶,各位以為孤應當如何應對,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其擊退?”
說實話,年年打仗,齊慎自己都覺得厭煩了,折損將士性命,耗費海量錢財不說,關鍵還耽誤內政治理。此刻的他隻想盡快結束戰爭,好好安靜幾年,讓士兵和百姓休養生息。
敬翔道:“主公,上次禮部尚書趙大人提出的法子,臣已經安排戶部的官員去執行了,效果非常不錯,隻一個月時間不到,戶部就從民間的世家名門、商賈富戶那裏,募捐到了製錢兩百萬貫、糧草一百萬石。”
“兩百萬製錢,一百萬石糧草,嘶……這麽多,這可比收稅容易多了。”
齊慎聞言,心裏不禁驚歎。
果然,賣官鬻爵的效率,不是普通的收稅能相提並論的,怪不得曆史上那麽多皇帝喜歡用這套辦法撈錢,雖然是歪門邪道,但確實有用。
“好,很好……錢糧既然足夠,孤出兵也就放心了。”
深深吸了口氣,齊慎立刻對眾人宣布:“中書省替孤擬旨,授楊師厚為西麵行營都統,節製王彥章、王檀、劉鄩,領兵六萬,入義武軍定州,支援牛存節;”
“授劉知俊為東麵行營都統,節製謝彥章、張歸霸、朱瑄,領兵五萬,入盧龍軍幽州,支援符存審。”
“旨到即行,不得耽擱!”
敬翔為中書令,聞聽此言,立刻拱手道:“臣遵命。”
…
齊慎的令旨,很快便被中書省指派吏員,帶到了楊師厚和劉知俊的手中。
二人接到命令,自然不敢耽擱,立刻抓緊時間兵馬,籌措糧草,以求能盡快北上。
不過兩人這邊統領著數萬兵馬,還沒來得及出發,汴京那邊,齊慎便接到了牛存節的報捷文書。
“好好好,這幫契丹人,這迴真是踢到鐵板了。哈哈哈哈……孤早知道牛存節不簡單,以前隻是被楊師壓了一頭,沒有表現的機會,如今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得知牛存節以區區五千人的兵力擊潰了幾乎三倍於己的契丹人,齊慎的喜悅之情簡直無法用言語形容。
與敬翔等人商議後,當即下旨賞賜。
除授與牛存節“牟國公”爵位,加封食邑至八千戶外,還賜給對方四進宅邸一套,並授其子牛知業“壽光縣開國男”,準許牛知業到“崇文館”,陪同自己的幾個兒子讀書。
牛存節是有兒子的,隻不過一直在老家密州,齊慎曾經的親軍將領,到了如今,大部分都已經成家立業,隻有楊師厚比較特殊。
楊師厚家中雖然也養了不少婢女,但至今尚未正式娶親,暫時也沒有子嗣。
“傳令給劉知俊,讓他不必再擔任東麵行營招討使了,馬上率自己本部兩萬,到義昌軍接任節度使,另外謝彥章和張歸霸也可以移鎮了。”
既然西路的威脅已經解除,齊慎自然也不用再發兩路援軍了。
一麵派人傳旨,命劉知俊、謝彥章、張歸霸等人就地移鎮,一麵將東麵行營招討使的職位,轉授給楊師厚,讓楊師厚領兵到幽州支援。
楊師厚此時已集結好了兵馬,接到齊慎的命令後,迅速從滄州城出發,沿運河北上,準備與符存審會師,共抗契丹。
…
且說符存審這邊,三路契丹軍相繼南下後,沒過多久便與守城的魏軍爆發激戰。
魏軍人數雖少,不過作為主帥的符存審,知道契丹人長於野戰,拙於攻城的弱點,因此早在開戰之前,就再三申飭各地將領,隻準大夥守城,不準出戰。
如此一來,契丹人可就慘了。
“大詳穩,南蠻子的城池太堅固了,就憑咱們,恐怕無論如何也攻不上去,反正我等也搶掠得差不多了,不如就此撤兵吧……”
燕州城下,兩萬餘名契丹人,奉主帥耶律偶思之命,靠著臨時打造的粗劣器械,對著燕州城一連進攻了數日。
眼看著敵人的城池紋絲不動,自己這邊的傷亡卻是與日俱增,契丹除迭剌部外的其他七部夷離堇,頓時叫苦連天。
於是集體找到耶律偶思,要求對方退兵。
“你們想退兵?豈有此理!”
耶律偶思當然不同意,氣憤道:“我等尚有數萬兵馬,這幾日不過折損千餘,你們就如此心疼,這樣小家子氣,將來豈能成就大業!”
眾夷離堇爭辯道:“我等南下,本就是為了搶掠,又不是為了和魏國爭奪地盤,何必非要攻占對方的城池不可。”
“混賬話!”耶律偶思恨鐵不成鋼道:“就是搶掠,也要盡可能往南方搶掠,怎麽能止步於此。”
“盧龍軍不過是唐朝北方的一座藩鎮,土地貧瘠、人口窮蹇,而漢人所擁有的全部疆域,是這盧龍軍的十數倍,今天我們若連區區盧龍軍都攻克不了,今後如何涉足其他地方?”
“你們聽著,本詳穩心意已決,所有人留下來繼續攻城,誰若再敢說撤退的話,先問問我手裏的刀答不答應!”
耶律偶思說到這裏,“唰”地拔出腰間彎刀,眼神冰冷地望著眾人。
眾夷離堇見狀,心中皆生出了畏懼之意,互相對望片刻,紛紛單膝跪地,一隻手放在胸前,齊聲道:
“我等聽從大詳穩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