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政歎息一聲,道:“希望如此吧。”


    兄弟倆聊了會兒後,賈珍就準備去上班去了。


    賈赦看著賈珍離去的背影,忽地歎息了聲,喃喃道:“你們這樣,我如何放得下心啊。”


    ……


    隆安帝登基八載,終於徹底統一了大秦帝國,並且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強盛盛世。


    八年間,天災不斷,瘟疫橫行,戰亂頻繁,民生凋敝,百姓饑寒交迫,民不聊生。


    可是隆安帝非但不加重賦稅,還嚴厲打擊貪汙腐敗和擾民治亂等罪行。


    他發誓,隻要朕活著,絕不允許任何人破壞國庫糧餉,否則,誅九族!


    八年時間,隆安帝勵精圖治,終於讓大秦恢複了元氣。


    此刻,在乾清宮,隆安帝高坐禦座上,俯瞰著群臣,目光冷峻肅穆。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文武百官叩拜山唿,齊聲喊道。


    “眾卿平身。”隆安帝威勢十足的說道。


    “謝皇上。”眾臣起身。


    隆安帝目光淩冽的掃視了番朝堂上的眾臣,緩緩開口道:“眾位卿家,朕在此宣布,三年內,減免五年賦稅!”


    此話一出,朝野一陣嘩然。


    要知道,大秦的賦稅一直是曆朝曆代朝廷最重的負擔之一,尤其是南北戰爭期間。


    南方受災嚴重,農作物顆粒無收;北方則遭遇兵禍,大雪封山,莊稼顆粒無收。


    如此一來,糧食供給就成了大問題。


    這也使得糧價極貴,普通百姓都要餓肚子了,何況那些達官顯貴?


    即便是勳貴宗室子弟,平日裏也需要消耗大量金銀,才能勉強維持日常的開支。


    如果不用兵,勳貴子弟甚至不能在京城買下宅子住。


    所以,朝廷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


    不管是軍中,還是外麵,都需要大批量的糧草補充軍中。


    如今隆安帝竟突然降低了賦稅,這讓很多官員欣喜若狂。


    不過更多的官員卻暗暗憂慮,因為這代表著,隆安帝已經不再滿足於眼下的格局了。


    而且,還有一件事,令他們更加憂慮。


    那就是——


    大秦的兵權!!


    隆安帝今年才四十一歲啊,比他父親隆慶皇帝年輕的多。


    按大秦規矩,隆慶皇帝駕崩後,兵部尚書必須在四十五歲以下才有資格繼承兵部尚書職務。


    換句話說,隆安帝至少還有七年,才會退位。


    如此一來,兵權將落入何人手中?


    若是落入了某位功勳卓著的藩王手中,或者直接落入六皇子趙禎手中,那大秦就危險了。


    畢竟,如今大秦內憂外患,若是再陷入分裂之境,怕是真就岌岌可危了。


    想到這些,朝堂上不由一陣騷動。


    “咳咳~~”


    一道略微刺耳的咳嗽聲響起。


    原來,卻是戶部尚書林如海站了出來,淡淡的看著諸官員道:“諸位大人可是在擔心新兵招募的事情?陛下仁厚寬宏,願意為爾等提供兩千精銳新兵。”


    “什麽?兩千精銳?!”


    朝堂上瞬間炸了鍋!


    兩千精銳啊!


    雖然大秦禁衛軍中確實存在兩千新兵,但是數量極少。


    哪怕是京營中,能擁有一百五十名正式軍士,就算是頂級勳貴了。


    一般的豪爵,連百名精銳都湊不齊。


    像寧國府那種,全靠祖蔭撐起來的豪門,連一百名精銳都湊不出來。


    而且,即使能湊齊兩百精銳,也不敢輕易調動。


    若是派出精銳,那麽對京營的掌控就會弱化。


    誰知道哪支精銳是寧國府的嫡係部隊,又會不會在關鍵時候掉鏈子?


    所以,大部分精銳,依舊在京郊鎮守,以免出現變故。


    可如今,林如海一張口,就許諾了兩千精銳,怎不叫人瘋狂?


    要知道,即便是在軍機處做侍讀學士的薛蟠,他也不曾擁有兩千精銳。


    這簡直……太奢侈了!!


    不過也隻能是羨慕,除了羨慕,也沒別的辦法。


    誰讓人家林如海手握大半個江南商界呢?


    一時間,朝堂上的官員們紛紛上前,恭賀道:“林相忠義,我等欽佩!”


    林如海含笑頷首,待眾人稍微客套完,他便道:“另外,吏部與禮部已經擬定了科舉製度,凡參加殿試者,都可報考秀才功名。待殿試合格,便可進入翰林院。”


    此話一出,又是引起一陣喧嘩!


    科舉取士是一件極為艱難的事,從明初起,每次科舉錄取的名額不超過十人,而每次殿試,隻錄取二十餘人。


    而今日,居然增加到兩千!


    雖說這其中有林如海和薛岩在推波助瀾的結果,但仍讓人驚訝。


    因為一旦選拔失利,這個損失可不小。


    這幾乎意味著,每年要花費一筆巨款,培養出一批新的秀才、進士來。


    這是一筆很大的開銷!


    不過,這種事也不是第一次發生,在隆安三年那場轟動整個大明朝的科舉考試中,同樣湧現出不計其數的進士、探花。


    這一切,都源自於隆安帝對科舉製度的改革。


    隆安三年時,隆安帝下旨廢除了鄉試,改為州試、縣試與府試三試合一,三者皆通過後,再升入殿試。


    三省六部及各部屬,均可向朝廷遞交推薦信。


    當然,僅限各省的狀元郎、榜眼及探花。


    其他秀才,包括鄉試和縣試,則隻能由本省的貢士推薦。


    所謂貢士,乃指三省六部和六部屬的主官及官吏。


    而六部屬則是六部,分別是工部、刑部、戶部、禮部、兵部、吏部、刑部和工部。


    這些部門,都隸屬於戶部、工部。


    這就是科舉製度的弊端。


    若是把三省六部都囊括進來,那就太龐雜了。


    一旦出錯,後果不堪設想。


    當初在隆安二年,朝廷曾經組織科舉試驗,結果導致了一場空前浩劫。


    當時,整個朝堂被一片血雨腥風籠罩,差點沒死絕!


    所以,隆安帝在廢除了科舉試驗之後,又頒布了《戶籍律例》。


    戶籍,就是大秦的戶籍製度。


    戶籍,也是大秦的根本製度之一。


    大秦建國以來,隻有皇族和勳貴,才擁有戶籍。


    而戶籍,也是衡量地位尊卑的一項標準。


    戶籍,顧名思義,就是戶主和戶主的家人所擁有的戶籍,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據。


    而戶籍製度的實施,涉及到了各種利益糾葛。


    比如皇子奪儲,又或者某些大臣謀反。


    總之,牽扯到了各種利益集團,各方勢力。


    戶籍製度一旦推行,必然造成朝堂混亂。


    這對於皇位的歸屬產生了莫大影響。


    所以,隆安帝才在去年頒布了《戶籍律例》。


    從此,大秦的戶籍政策基本上就是固定模式了。


    而今天,隆安帝再一次提出《戶籍律例》,也不知道是不是跟武德元年的事件有關……


    林如海見朝臣們議論紛紛,神色肅穆,緩緩道:“好了,這些事情就先放一邊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從逃荒開始逆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千裏路霧和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千裏路霧和月並收藏四合院:從逃荒開始逆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