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蓋房子1
農門王妃穿越帶有靈泉空間 作者:李知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迴去的路上一家人都在念叨著喬大夫的好,聽到隻需要花費四十多兩就能治好大家也很是開心,一路上有說有笑的很快就迴到了村裏。
張家村的人也知道今天張家大河小子要去鎮上的同濟堂治腿的事情,牛車剛經過村頭的大樹下,就有不少村民圍了上來紛紛問道“大河小子,聽說你今天去了同濟堂治腿,大夫怎麽說,能治好嗎?”
“那肯定能,大夫說了隻需要半個月就能治好。”張老太得意洋洋的說著。
想看她老張家的笑話?沒門。
村裏的大多數人聽到張老太這樣說紛紛真心實意的說著好話,還有小部分等著看笑話的人也隻能悻悻的閉了嘴。
看著自家老娘這牛逼的戰鬥力,張大山和張大河不得不感歎,還是他老娘威武。
張大山用鞭子抽了一下黃牛,架著牛車直接往家裏去了。
迴到家裏的張家人也開始了各自的忙碌。
日子日複一日的過著,張靈兒還是每天都會往自家的水缸裏加入幾滴靈泉水,也不敢一下子加太多,怕家裏人發覺不同,這半個月的時間張大河也每天都會準時到醫館裏麵報道,經過喬大夫的針灸和中藥調理,還有靈泉水的加持,張大河的腿恢複的速度簡直不能用神速去形容。
“大河,你現在感覺腿怎麽樣?還會疼嗎?感覺走路還費勁嗎?”喬大夫認真的問道。
“喬大夫,我現在感覺走路一點都不費勁了。”說著還怕喬大夫不信,趕緊走上了幾圈給他看。
喬大夫欣慰的點了點頭,“很好,以後就不用再過來針灸了,我再給你重新調下藥方,也是三碗水熬成一碗水,你再堅持喝半個月就會完全康複的了。但是這期間按摩還是和之前一樣,每天兩次,多點按摩有助於血液循環,可以加快經絡恢複的速度!”
張大河激動壞了,連連保證說好。
出了醫館的張大河感覺自己如獲新生,這積壓在心底幾年的石頭終於完完全全的落了地,這時候剛好看到自家大哥已經趕著牛車過來了,趕緊開心的走了過去。
“二弟,喬大夫怎麽說?”牛車上的張家人也緊張的看著他,當聽到他說已經恢複的時候大家都激動得不得了,一家人有說有笑的架著牛車迴去了。
剛到村口這天就陰了下來,開始狂風大作,暴雨來臨的前奏,剛進家門暴雨就下來了。
此時的張家人全部坐到堂屋,一如既往的準備看著張老太婆數著今天賺到的銅板,現在的張老太自從看過摸過了幾萬兩的銀票,已經開始對數銅板這個事情的興趣不大了,看著小小的諾兒和藝哥兒道“諾兒、藝兒,你們明年開春就要上書院了,今天的銅板就你們兩個來數吧,也給奶奶看看我的兩個小乖孫算數學到了多少了。”
諾兒和藝哥兒一臉震驚的看著自家奶奶,雖然他們也每天都看著自家奶奶數銅板,也學到了不少,但是還真的沒有自己親自去數過呢,糯糯的聲音道“奶奶,我們還沒數過銅板呢,怕自己數錯了。”
“不怕,錯了就再學習,你們大姐姐這麽聰明優秀,你們肯定也不差,是不是?”張老太鼓勵的道。
兩小隻一聽,瞬間覺得自己肯定也可以的,要知道現在自家姐姐可是自己的偶像,隻要是姐姐想出來的肯定都能做成功。
兩小隻坐在桌前開始分工合作,慢慢的也把今天賣到的銅板給數了出來,居然一點都不差。這下張家人都覺得吃驚了,要知道諾兒和藝哥兒也才幾歲,而且兩個也都還沒有去過真正的學堂呢。
“好好好,我們家的乖孫果然都是聰明伶俐的。”張老太笑嗬嗬的滿臉慈愛的說道。
“爺爺奶奶,我想著既然二叔腿也好了,那不如我們家就把房子也蓋了吧,之前買的良田剛好也開始準備種糧食了,趁著現在有錢又有人手,我們就把房子給蓋起來,這樣說不定八月十五前我們還能搬進新房子裏呢。而且等建了房子之後,也要給我們二叔娶個媳婦兒了,還要給兩個小的各自一人一個大的房間,一邊是睡覺的地方,一邊是書房,到時候找人打一個衣櫃,一張書桌,讓他們可以好好的讀書寫字。剛好我們家手裏的錢還不少,而且我們的宅基地也夠大,我們要建就建個最好的,可以建成一個大的青磚瓦房四合院。到時候家具還可以讓自家舅舅們幫忙做。”張靈兒看著自家爺奶說道。
張老太沒有馬上答應,而是在認真的思考著,自家小兒子年紀這麽大也還沒成親,一是腿腳不好,二還是因為家裏之前日子不好過,這才給耽誤了。現在兒子腿也好了,日子也開始過得有聲有色的,也是該給他找個媳婦兒了,現在的房子太小,現在一家人住著還行,但是真等到娶了媳婦還是不夠住的,總不能到時候成親了卻沒地方住吧?而且兩小隻也慢慢的大了,總和自家父母擠在一個房間裏也不是個事,而自家孫女有這個想法自然也是再好不過了。這樣一想,張老太也就答應了。
“靈兒丫頭你說什麽呢?”饒是張大河大大咧咧的一個大男人都被自家侄女這話給鬧了個大紅臉。
張家人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一家人該商量的事情也都商量好了,第二天一大早張靈兒就去和村裏的裏正說了蓋房子的事情,剛好這時候村裏的很多人都不用忙農活,很多男人都準備去鎮上找份體力活賺點銀錢補貼下家用,到時候就在村裏找泥瓦匠,工錢照給,還給包一餐中午飯,這樣這些人也不用特意跑到了鎮上就能在村裏把銀錢賺了,簡直就是一舉兩得。到時候監工的活兒可以給點錢交給裏正爺爺幫忙,這樣家裏人還是可以出去賣鹵味,也不會忙不過來,而且自家爺爺在家裏也可以偶爾幫忙監下工,一舉兩得。
然後自家奶奶再在村子裏找幾個嬸子過來幫忙煮午飯,這樣也不會說中午趕不出來午飯給人家幹活的工人們吃。
而過幾天張靈兒還想著和自家娘親去一趟外婆家,把做家具的事情和自家外公和自家舅舅們說下,反正這十裏八鄉的,論木工活做的精細的肯定還得屬自家外公和舅舅們首選的。
張老太也不是那種死板的人,看著自家孫女把事情安排得妥妥當當的自然也就答應了,反正錢給誰賺都是賺,而自家大媳婦的娘家也全都是好的。
張靈兒頓時滿足了,其實一個家裏有這樣願意去聽晚輩話的長輩也是一種幸福,特別還是這個多數家庭把女兒當賠錢貨的年代。
“奶,有您真好。”說著還把頭輕輕的貼在了自家奶奶的手臂上。
張老太看著這樣的張靈兒覺得好笑,無奈的搖了搖頭,“你這孩子,這麽大了還撒嬌,也不怕弟妹笑話你!”
“弟弟妹妹才不會笑話我呢。”張靈兒說完還看著自家弟妹問道“是不是啊諾兒藝兒?”
“不笑話”兩小隻趕忙對著自家姐姐拚命的搖著頭,眼裏全是滿滿的求生欲。
看著自家三個寶貝乖孫這耍寶的模樣,張老太幸福的笑了,他們老張家這三個孩子真是來報恩的,個個都聽話又懂事,還特別孝順,有好的東西還會想著他們老兩口,而且小小的人兒就能幫家裏分擔了這麽多事情,不像村裏別人家的孩子,整天不是吵就是鬧,甚至有時候為了一口吃的都能打起來,鬧得家無寧日的!
張家村的人也知道今天張家大河小子要去鎮上的同濟堂治腿的事情,牛車剛經過村頭的大樹下,就有不少村民圍了上來紛紛問道“大河小子,聽說你今天去了同濟堂治腿,大夫怎麽說,能治好嗎?”
“那肯定能,大夫說了隻需要半個月就能治好。”張老太得意洋洋的說著。
想看她老張家的笑話?沒門。
村裏的大多數人聽到張老太這樣說紛紛真心實意的說著好話,還有小部分等著看笑話的人也隻能悻悻的閉了嘴。
看著自家老娘這牛逼的戰鬥力,張大山和張大河不得不感歎,還是他老娘威武。
張大山用鞭子抽了一下黃牛,架著牛車直接往家裏去了。
迴到家裏的張家人也開始了各自的忙碌。
日子日複一日的過著,張靈兒還是每天都會往自家的水缸裏加入幾滴靈泉水,也不敢一下子加太多,怕家裏人發覺不同,這半個月的時間張大河也每天都會準時到醫館裏麵報道,經過喬大夫的針灸和中藥調理,還有靈泉水的加持,張大河的腿恢複的速度簡直不能用神速去形容。
“大河,你現在感覺腿怎麽樣?還會疼嗎?感覺走路還費勁嗎?”喬大夫認真的問道。
“喬大夫,我現在感覺走路一點都不費勁了。”說著還怕喬大夫不信,趕緊走上了幾圈給他看。
喬大夫欣慰的點了點頭,“很好,以後就不用再過來針灸了,我再給你重新調下藥方,也是三碗水熬成一碗水,你再堅持喝半個月就會完全康複的了。但是這期間按摩還是和之前一樣,每天兩次,多點按摩有助於血液循環,可以加快經絡恢複的速度!”
張大河激動壞了,連連保證說好。
出了醫館的張大河感覺自己如獲新生,這積壓在心底幾年的石頭終於完完全全的落了地,這時候剛好看到自家大哥已經趕著牛車過來了,趕緊開心的走了過去。
“二弟,喬大夫怎麽說?”牛車上的張家人也緊張的看著他,當聽到他說已經恢複的時候大家都激動得不得了,一家人有說有笑的架著牛車迴去了。
剛到村口這天就陰了下來,開始狂風大作,暴雨來臨的前奏,剛進家門暴雨就下來了。
此時的張家人全部坐到堂屋,一如既往的準備看著張老太婆數著今天賺到的銅板,現在的張老太自從看過摸過了幾萬兩的銀票,已經開始對數銅板這個事情的興趣不大了,看著小小的諾兒和藝哥兒道“諾兒、藝兒,你們明年開春就要上書院了,今天的銅板就你們兩個來數吧,也給奶奶看看我的兩個小乖孫算數學到了多少了。”
諾兒和藝哥兒一臉震驚的看著自家奶奶,雖然他們也每天都看著自家奶奶數銅板,也學到了不少,但是還真的沒有自己親自去數過呢,糯糯的聲音道“奶奶,我們還沒數過銅板呢,怕自己數錯了。”
“不怕,錯了就再學習,你們大姐姐這麽聰明優秀,你們肯定也不差,是不是?”張老太鼓勵的道。
兩小隻一聽,瞬間覺得自己肯定也可以的,要知道現在自家姐姐可是自己的偶像,隻要是姐姐想出來的肯定都能做成功。
兩小隻坐在桌前開始分工合作,慢慢的也把今天賣到的銅板給數了出來,居然一點都不差。這下張家人都覺得吃驚了,要知道諾兒和藝哥兒也才幾歲,而且兩個也都還沒有去過真正的學堂呢。
“好好好,我們家的乖孫果然都是聰明伶俐的。”張老太笑嗬嗬的滿臉慈愛的說道。
“爺爺奶奶,我想著既然二叔腿也好了,那不如我們家就把房子也蓋了吧,之前買的良田剛好也開始準備種糧食了,趁著現在有錢又有人手,我們就把房子給蓋起來,這樣說不定八月十五前我們還能搬進新房子裏呢。而且等建了房子之後,也要給我們二叔娶個媳婦兒了,還要給兩個小的各自一人一個大的房間,一邊是睡覺的地方,一邊是書房,到時候找人打一個衣櫃,一張書桌,讓他們可以好好的讀書寫字。剛好我們家手裏的錢還不少,而且我們的宅基地也夠大,我們要建就建個最好的,可以建成一個大的青磚瓦房四合院。到時候家具還可以讓自家舅舅們幫忙做。”張靈兒看著自家爺奶說道。
張老太沒有馬上答應,而是在認真的思考著,自家小兒子年紀這麽大也還沒成親,一是腿腳不好,二還是因為家裏之前日子不好過,這才給耽誤了。現在兒子腿也好了,日子也開始過得有聲有色的,也是該給他找個媳婦兒了,現在的房子太小,現在一家人住著還行,但是真等到娶了媳婦還是不夠住的,總不能到時候成親了卻沒地方住吧?而且兩小隻也慢慢的大了,總和自家父母擠在一個房間裏也不是個事,而自家孫女有這個想法自然也是再好不過了。這樣一想,張老太也就答應了。
“靈兒丫頭你說什麽呢?”饒是張大河大大咧咧的一個大男人都被自家侄女這話給鬧了個大紅臉。
張家人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一家人該商量的事情也都商量好了,第二天一大早張靈兒就去和村裏的裏正說了蓋房子的事情,剛好這時候村裏的很多人都不用忙農活,很多男人都準備去鎮上找份體力活賺點銀錢補貼下家用,到時候就在村裏找泥瓦匠,工錢照給,還給包一餐中午飯,這樣這些人也不用特意跑到了鎮上就能在村裏把銀錢賺了,簡直就是一舉兩得。到時候監工的活兒可以給點錢交給裏正爺爺幫忙,這樣家裏人還是可以出去賣鹵味,也不會忙不過來,而且自家爺爺在家裏也可以偶爾幫忙監下工,一舉兩得。
然後自家奶奶再在村子裏找幾個嬸子過來幫忙煮午飯,這樣也不會說中午趕不出來午飯給人家幹活的工人們吃。
而過幾天張靈兒還想著和自家娘親去一趟外婆家,把做家具的事情和自家外公和自家舅舅們說下,反正這十裏八鄉的,論木工活做的精細的肯定還得屬自家外公和舅舅們首選的。
張老太也不是那種死板的人,看著自家孫女把事情安排得妥妥當當的自然也就答應了,反正錢給誰賺都是賺,而自家大媳婦的娘家也全都是好的。
張靈兒頓時滿足了,其實一個家裏有這樣願意去聽晚輩話的長輩也是一種幸福,特別還是這個多數家庭把女兒當賠錢貨的年代。
“奶,有您真好。”說著還把頭輕輕的貼在了自家奶奶的手臂上。
張老太看著這樣的張靈兒覺得好笑,無奈的搖了搖頭,“你這孩子,這麽大了還撒嬌,也不怕弟妹笑話你!”
“弟弟妹妹才不會笑話我呢。”張靈兒說完還看著自家弟妹問道“是不是啊諾兒藝兒?”
“不笑話”兩小隻趕忙對著自家姐姐拚命的搖著頭,眼裏全是滿滿的求生欲。
看著自家三個寶貝乖孫這耍寶的模樣,張老太幸福的笑了,他們老張家這三個孩子真是來報恩的,個個都聽話又懂事,還特別孝順,有好的東西還會想著他們老兩口,而且小小的人兒就能幫家裏分擔了這麽多事情,不像村裏別人家的孩子,整天不是吵就是鬧,甚至有時候為了一口吃的都能打起來,鬧得家無寧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