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見他嚷的不像,一掃把又打過去,四老爺被茅草掃到,嘴裏連連呸了許久,才把茅草吐盡,五老爺忙上前攙住他,嘴裏發狠道:"似你這樣的,就該一世嫁不出去才好,我等你拿著金銀上門來求的日子。"婉潞已撐不住了,眼裏的淚流個不止,反是朱氏扶住她,對管家們道:"還不快些攆出去,這些話,哪是大姑娘能聽的。"
四老爺罵聲不絕,五老爺幫忙罵,七老爺在那裏搶過一根棍子,倒要來打婉潞,楊媽媽在旁看見,忙用身子一攔,七老爺那棍子正正打在她背上。楊媽媽雖說在平家幫著朱氏管事,可也是做粗活出身,被打後大怒,手一伸就把棍子扯過來,劈頭蓋臉地對著七老爺打了下去:"我把你這沒良心的,活活打死才好,老娘活了快六十歲,這搶家財的也聽過不少,別說這侯門公府,就算是窮人家也沒見過這有兒子的族人還來搶家財的。"
楊媽媽罵的快,手上打個不停,七老爺本還想和楊媽媽對打一下,隻是他本是好酒色的,這身子骨早已虛了,打不了幾下就滿院子抱頭鼠竄。
管家們雖心裏各懷心思,但現在吃的還是平家的飯,早把四老爺和五老爺圍在中間打,一時院子中茅草亂飛,四老爺的罵聲還是不小,婉潞和朱氏相持大哭。楊媽媽打了陣,七老爺有些受不住,連連求饒道:"媽媽,你也給我個體麵。"
楊媽媽袖子一卷,手裏的棍子並沒放下:"呸,我給你個體麵,你們方才吵嚷怎麽不給體麵了?"七老爺見這個樣子,隻怕得不到便宜,隻得大聲喊道:"四哥,好漢不吃眼前虧,還是先走吧。"四老爺也罵不動了,聽了這話,和五老爺互相攙扶著從包圍圈裏出來,楊媽媽見他們走出來,手裏的棍子往地上重重一敲:"還不快滾。"
這三個人恨不得把他們全都撕吃,隻是今日帶的人手少,隻得恨恨地走了。楊媽媽上前勸著朱氏:"太太,大姑娘,都別哭了,這種人,離得遠遠地才好。"
朱氏停止哭泣,拉起婉潞的手:"大姑娘,這等沒體麵的事,我倒不怕,隻是怕傳揚出去,損了大姑娘的體麵。"婉潞心頭一顫,方才四老爺說的話還在心頭,趙家要退婚?雖說自己祖母去世之後,婉潞心裏明白,趙家對這門婚事漸漸不似從前了,四時八節的禮雖沒缺,丈夫卻從來沒來過自己家門,雖說未婚男女不該見麵,可女婿上嶽家的門也是常事。
此次父親去世,趙家又這樣態度,婉潞不由一歎,雖說是侯門,可沒爵位已經兩代,再有這些不成器的族人在這裏,趙家這樣的大族,想找個由頭退婚也是常理。人情冷暖,不概如是。
楊媽媽已經哎呀一聲:"太太,當日舅老爺不常說,沒了飯吃時候,皇帝妃子也落了下乘,還想著什麽體麵呢?此時又提這個做什麽?"沒了飯吃的時節?婉潞輕輕一歎,當日娘死之後,有段日子家裏家計也是十分艱難的,曾聽奶媽在那裏偷偷地說,隻怕過不了幾年就沒飯吃了。
朱氏擦擦淚,白楊媽媽一眼:"你混說什麽,此時難道是什麽吃不了飯的時候嗎?即是侯門,自然也要講些體麵。"說著朱氏拉了婉潞的手:"大姑娘,你別聽那些混人混說,趙家的名聲在那裏,你們自小定的親,哪會無故退婚?"
朱氏這話對婉潞也是個安慰,想起當初爺爺沒去世時候,娘帶著自己出門應酬,曾在別人家見到的那個麵紅唇邊的小孩童,婉潞心裏不由泛起一絲羞澀。趙家是極體麵的人家,不似那種暴發之家,定會信守承諾,娶自己過門的。
朱氏雖安慰了婉路,但心裏那股寒意還是沒消去,看在婉潞女婿家的份上,族裏的人再鬧,也不會像方才這樣過分,是不是趙家的管家真的說了什麽?
況且這些族人,朱氏不由一歎,平家四代單傳,若換了別人家,就該廣置姬妾希圖開枝散葉,隻是當初第一代侯爺以軍功封侯,他的夫人是個潑辣女子,侯爺一提要納妾就操刀砍人,稱已有兒子還害旁人家的閨女做什麽,況且嫡庶之爭,最是敗家之相。
侯爺懼內,自然不敢再提納妾的話,故此平家雖代代單傳,卻無一人敢提納妾之話。等到了平老爺時候,別說弟兄,連個姐妹都無。四老爺他們算來都是第一代侯爺弟兄們的後人,平老太太見四老爺他們還算聰明,再則也知道家裏的爵位到這一代就沒了,本想著和族人之間關係融洽,到時也能多些臂膀,誰知不是臂膀,倒成了割肉鋼刀。
第二日就是平老爺去世的第五天,當日陰陽生說的是停靈七天後出喪,遠近親友來的差不多了。算起來,趙家七爺也該到了,朱氏心裏有些煩躁,也不知他來會說些什麽?剛用過午飯,外麵就報進來了,趙家來人了,隻是來的不止七爺,還有趙家二太太。
趙家二太太葉氏今年不到四十歲,頭上一色銀飾,月白色襖外麵穿的是湖藍色緞袍,儀態端莊站在那裏,連黑色馬麵裙的裙邊都不動一動。身後的丫鬟婆子也恭敬垂手而立,倒是葉氏身後一個十五六歲大的少年不時抬頭看看。
這是平家在家鄉的老宅,四進三間的院子。當年第一代侯爺封侯之後,在家鄉另行修建的,按了製度,該修成七間正屋才是,這侯爺雖極懼內,卻是個清楚的人,對匠人道:"我的爵位不過傳三代而已,三代之後還不知道是什麽情形,此時修了七間正屋,到時難道還要後人拆我的屋不成?"
這老宅正屋就隻修了三間,既無雕梁畫棟,也沒油彩粉刷,簡單普通,除了木料用的特別結實之外,和這一路行來的殷實人家沒什麽區別。趙七爺打量一番,想起方才一路進莊時候聽到的一些風言風語,不由小聲說道:"這平氏家教甚嚴,怎會家運衰敗如此?"
葉氏的頭微微一點,方才進來時候,門上連匾額都沒懸,等進的二門,眼前這一切和當日京城裏那氣宇巍峨的敕造靖安侯府是天差地別。
剛要說話已看見門裏走出一叢人來,葉氏的身子微微往前傾,臉上笑容已經閃現,細細打量著這頭一遭見麵的平太太。
柳眉鳳眼,一張臉雖不是有福氣的蛋臉,卻也透著圓潤,雖說這幾日臉頰瘦了些許,眼下又多了些黑色,也是個好顏色的婦人。葉氏心裏下了評判,朱氏已走到跟前萬福下去:"不曉得親家太太來此,有失遠迎。"葉氏忙伸手拉住她:"算來也是幾輩子的老親,比不得旁人。"
朱氏隻覺得觸手滑潤,身子已然站定,十分自然地攜住她的手:"親家太太的行李在哪裏,還是我遣管家出去搬進客房。"葉氏已笑道:"多謝親家太太,去年我們二姑娘就嫁到離此不遠的陳家,已經有了喜信,我這次來就住在那裏。"趙二姑娘就是二太太的長女,去年她嫁進陳家時候平家也去送禮,平時也有走動,這次平老爺沒了,趙二姑娘的婆婆也來吊過喪。
聽了這話,朱氏又給她道喜,兩人寒暄過後,趙七爺這才上前行禮,朱氏雖猜到他是誰,依舊後退一步預備還禮下去。
四老爺罵聲不絕,五老爺幫忙罵,七老爺在那裏搶過一根棍子,倒要來打婉潞,楊媽媽在旁看見,忙用身子一攔,七老爺那棍子正正打在她背上。楊媽媽雖說在平家幫著朱氏管事,可也是做粗活出身,被打後大怒,手一伸就把棍子扯過來,劈頭蓋臉地對著七老爺打了下去:"我把你這沒良心的,活活打死才好,老娘活了快六十歲,這搶家財的也聽過不少,別說這侯門公府,就算是窮人家也沒見過這有兒子的族人還來搶家財的。"
楊媽媽罵的快,手上打個不停,七老爺本還想和楊媽媽對打一下,隻是他本是好酒色的,這身子骨早已虛了,打不了幾下就滿院子抱頭鼠竄。
管家們雖心裏各懷心思,但現在吃的還是平家的飯,早把四老爺和五老爺圍在中間打,一時院子中茅草亂飛,四老爺的罵聲還是不小,婉潞和朱氏相持大哭。楊媽媽打了陣,七老爺有些受不住,連連求饒道:"媽媽,你也給我個體麵。"
楊媽媽袖子一卷,手裏的棍子並沒放下:"呸,我給你個體麵,你們方才吵嚷怎麽不給體麵了?"七老爺見這個樣子,隻怕得不到便宜,隻得大聲喊道:"四哥,好漢不吃眼前虧,還是先走吧。"四老爺也罵不動了,聽了這話,和五老爺互相攙扶著從包圍圈裏出來,楊媽媽見他們走出來,手裏的棍子往地上重重一敲:"還不快滾。"
這三個人恨不得把他們全都撕吃,隻是今日帶的人手少,隻得恨恨地走了。楊媽媽上前勸著朱氏:"太太,大姑娘,都別哭了,這種人,離得遠遠地才好。"
朱氏停止哭泣,拉起婉潞的手:"大姑娘,這等沒體麵的事,我倒不怕,隻是怕傳揚出去,損了大姑娘的體麵。"婉潞心頭一顫,方才四老爺說的話還在心頭,趙家要退婚?雖說自己祖母去世之後,婉潞心裏明白,趙家對這門婚事漸漸不似從前了,四時八節的禮雖沒缺,丈夫卻從來沒來過自己家門,雖說未婚男女不該見麵,可女婿上嶽家的門也是常事。
此次父親去世,趙家又這樣態度,婉潞不由一歎,雖說是侯門,可沒爵位已經兩代,再有這些不成器的族人在這裏,趙家這樣的大族,想找個由頭退婚也是常理。人情冷暖,不概如是。
楊媽媽已經哎呀一聲:"太太,當日舅老爺不常說,沒了飯吃時候,皇帝妃子也落了下乘,還想著什麽體麵呢?此時又提這個做什麽?"沒了飯吃的時節?婉潞輕輕一歎,當日娘死之後,有段日子家裏家計也是十分艱難的,曾聽奶媽在那裏偷偷地說,隻怕過不了幾年就沒飯吃了。
朱氏擦擦淚,白楊媽媽一眼:"你混說什麽,此時難道是什麽吃不了飯的時候嗎?即是侯門,自然也要講些體麵。"說著朱氏拉了婉潞的手:"大姑娘,你別聽那些混人混說,趙家的名聲在那裏,你們自小定的親,哪會無故退婚?"
朱氏這話對婉潞也是個安慰,想起當初爺爺沒去世時候,娘帶著自己出門應酬,曾在別人家見到的那個麵紅唇邊的小孩童,婉潞心裏不由泛起一絲羞澀。趙家是極體麵的人家,不似那種暴發之家,定會信守承諾,娶自己過門的。
朱氏雖安慰了婉路,但心裏那股寒意還是沒消去,看在婉潞女婿家的份上,族裏的人再鬧,也不會像方才這樣過分,是不是趙家的管家真的說了什麽?
況且這些族人,朱氏不由一歎,平家四代單傳,若換了別人家,就該廣置姬妾希圖開枝散葉,隻是當初第一代侯爺以軍功封侯,他的夫人是個潑辣女子,侯爺一提要納妾就操刀砍人,稱已有兒子還害旁人家的閨女做什麽,況且嫡庶之爭,最是敗家之相。
侯爺懼內,自然不敢再提納妾的話,故此平家雖代代單傳,卻無一人敢提納妾之話。等到了平老爺時候,別說弟兄,連個姐妹都無。四老爺他們算來都是第一代侯爺弟兄們的後人,平老太太見四老爺他們還算聰明,再則也知道家裏的爵位到這一代就沒了,本想著和族人之間關係融洽,到時也能多些臂膀,誰知不是臂膀,倒成了割肉鋼刀。
第二日就是平老爺去世的第五天,當日陰陽生說的是停靈七天後出喪,遠近親友來的差不多了。算起來,趙家七爺也該到了,朱氏心裏有些煩躁,也不知他來會說些什麽?剛用過午飯,外麵就報進來了,趙家來人了,隻是來的不止七爺,還有趙家二太太。
趙家二太太葉氏今年不到四十歲,頭上一色銀飾,月白色襖外麵穿的是湖藍色緞袍,儀態端莊站在那裏,連黑色馬麵裙的裙邊都不動一動。身後的丫鬟婆子也恭敬垂手而立,倒是葉氏身後一個十五六歲大的少年不時抬頭看看。
這是平家在家鄉的老宅,四進三間的院子。當年第一代侯爺封侯之後,在家鄉另行修建的,按了製度,該修成七間正屋才是,這侯爺雖極懼內,卻是個清楚的人,對匠人道:"我的爵位不過傳三代而已,三代之後還不知道是什麽情形,此時修了七間正屋,到時難道還要後人拆我的屋不成?"
這老宅正屋就隻修了三間,既無雕梁畫棟,也沒油彩粉刷,簡單普通,除了木料用的特別結實之外,和這一路行來的殷實人家沒什麽區別。趙七爺打量一番,想起方才一路進莊時候聽到的一些風言風語,不由小聲說道:"這平氏家教甚嚴,怎會家運衰敗如此?"
葉氏的頭微微一點,方才進來時候,門上連匾額都沒懸,等進的二門,眼前這一切和當日京城裏那氣宇巍峨的敕造靖安侯府是天差地別。
剛要說話已看見門裏走出一叢人來,葉氏的身子微微往前傾,臉上笑容已經閃現,細細打量著這頭一遭見麵的平太太。
柳眉鳳眼,一張臉雖不是有福氣的蛋臉,卻也透著圓潤,雖說這幾日臉頰瘦了些許,眼下又多了些黑色,也是個好顏色的婦人。葉氏心裏下了評判,朱氏已走到跟前萬福下去:"不曉得親家太太來此,有失遠迎。"葉氏忙伸手拉住她:"算來也是幾輩子的老親,比不得旁人。"
朱氏隻覺得觸手滑潤,身子已然站定,十分自然地攜住她的手:"親家太太的行李在哪裏,還是我遣管家出去搬進客房。"葉氏已笑道:"多謝親家太太,去年我們二姑娘就嫁到離此不遠的陳家,已經有了喜信,我這次來就住在那裏。"趙二姑娘就是二太太的長女,去年她嫁進陳家時候平家也去送禮,平時也有走動,這次平老爺沒了,趙二姑娘的婆婆也來吊過喪。
聽了這話,朱氏又給她道喜,兩人寒暄過後,趙七爺這才上前行禮,朱氏雖猜到他是誰,依舊後退一步預備還禮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