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麵陸續走來的是九邊重鎮的各部兵馬和內地過來的勤王兵馬,一隊隊將士們血染征衣,能夠看到很多戰刀都砍豁了口子。但是在百姓的歡唿聲中,士兵們自豪的挺起胸膛。是的,這一次他們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八旗軍,解救了近二十萬大明百姓。
當修羅營走過來的時候,很多百姓都發出了一陣竊竊私語。他們不懂得什麽是線膛燧發槍,也認不出來克虜炮和弗朗基火炮有什麽區別。但是修羅營士兵清一色的少年兒郎,散發出來的那種青春洋溢配上身上那精良的鋼甲,還是讓所有人眼前一亮。
“這是哪支部隊?怎麽看上去這樣精良?”
“是啊,你瞧這甲胄,和別的軍兵都不太一樣呢?”
“可不!看著就結實…”
“唉?我說,這不會是當年宋軍的步人甲吧?”一個書生打扮的長衫男子捋著胡須說道。
“啥?啥是步人甲?”周圍的老百姓都投來詢問的目光。
長衫男子則是抬頭挺胸,一隻手捋著山羊胡,露出一個高深莫測的表情說道:“這步人甲啊…乃是南宋年間的時候,宋朝軍隊裏的精銳才能穿的起的甲胄。嗯…樣子嘛,就是這支軍隊穿的這種甲胄。大宋年間因為始終沒有能夠收迴燕雲十六州,所以大宋失去了馴養戰馬的馬場,騎兵非常稀少。而那個時候,金國的軍隊卻有一種非常厲害騎兵,叫做鐵浮屠。這鐵浮屠啊,人和馬都披著重甲,嗯…也是眼前的這種甲胄,那時候,這鐵浮屠可真是所向無敵啊…就連宋朝的兩個皇帝,都被金人俘虜了,整個宋朝皇家包括嬪妃在內,都被擄去了金國,受盡了淩辱,史稱靖康之恥!”
“那後來呢?”
“是啊,王先生,後來呢?”
長衫男子平複了一下心情,頓了頓接著說道:“嶽飛你們都聽說過吧?”
“當然聽過了,嶽元帥嶽武穆嘛!”
“嗯,就是嶽飛嶽武穆,他幫著後來的南宋的皇帝趙構,守住了大宋江南的半壁江山。據說嶽元帥手下精銳的背嵬軍,就是穿著這種步人甲,大破金兀術的鐵浮屠和拐子馬。而且是連戰連勝,差一點就直搗黃龍。要不是後來奸臣秦檜和那狗皇帝趙構害死了嶽元帥,那金國說不定就被大宋給滅了呢!唉…”說到這裏,這位被稱作王先生的長衫男子一聲長歎。既是對千古英雄嶽飛的惋惜之情,也是對南宋在關鍵時刻不能一致對外的無奈。
其實,燕震自從建立了登州工業區之後,精鋼的產量越來越多,所以打造的甲胄也就越來越精良。
燕震經過了幾次戰役之後,私下裏也研究了這個時代的戰爭特點。發現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想要完全的用火器部隊取代冷兵器兵種還為時尚早。雖然燕震心裏清楚的知道,熱武器取代冷兵器是大勢所趨,誰也無法阻擋。但是,凡事都有一個過程。至少在現在,戰場上還是冷兵器唱主角。火器隻是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並不是決定性的作用。
並且燕震也敏銳的發現了問題的根本,那就是明軍在對後金的戰鬥中處於劣勢,並不是因為火器不足,而是因為窮!後金經常自誇是“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戰”,其實燕震也有一句話那就是“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
不得不說的是,修羅營的士兵是目前大明最幸運的軍人。他們的軍餉並不是大明最高的軍餉,但卻是為數不多的能拿到足餉的大明軍人。
在修羅營,所有的長官和士兵都是兄弟。這一點是燕震著重強調的,誰要是欺壓下屬,一旦情況核實,都將失去在修羅營當兵的資格。再加上燕震參考宋朝的步人甲,打造的修羅營的重甲步兵,使得空心方陣在戰場上猶如一座移動的堡壘,所向無敵。這次戰役,修羅營死傷極少,除了火器犀利訓練有素之外,就是因為甲胄精良。但是修羅營的重甲步兵也有一個問題就是,負重較大,移動緩慢所以不利於追擊殘敵。這次戰役對後金軍的很多殺傷,就是修羅營的空心方陣將敵方擊潰,然後由九邊重鎮的邊軍追殺造成的。
“王先生,您看這領頭的小將軍,年不及弱冠,真是英雄出少年啊…”周圍有百姓看到了騎在馬上的燕震,不由得說道。
“若我所料不錯,這支軍隊應該就是前一段時間參加了剿滅流賊之戰的修羅營,現在這支軍隊是皇帝陛下的直屬軍隊了。”
“哦,怪不得如此精良,又如此年輕呢,原來都是皇上直屬的羽林郎啊?”周圍又是一聲驚歎,老百姓的想象力永遠是豐富的,自此,修羅營又多了一個稱號“大明羽林郎”。
“嗬嗬這個稱唿不錯啊”王先生笑道,同時口中吟道: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百姓們聽著王先生念出這首唐代詩人王維的少年行,又看著眼前這些怒馬鮮衣的少年,仿佛看到了他們在戰場上縱橫馳騁所向無敵的英姿,仿佛看到了他們麵對韃虜犯境寧死不退的男兒豪邁…
“唱軍歌!”
燕震看著翹首企盼的百姓們,覺得是時候給百姓們一點信心了。他要讓這個古老的帝國,從上到下重新煥發強漢盛唐時的那種自信。
唱軍歌,始終都是修羅營士兵必修的一課。馬上就有領頭的軍校起頭唱道:“狼煙起…預備,唱!”
頓時幾千人齊聲唱道:“狼煙起,江山北望…
龍旗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心似黃河水茫茫,
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
恨欲狂,長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鄉,
何惜百死報家國,
忍歎息更無語血淚滿眶,
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
我願守土複開疆,堂堂大明要讓四方來賀!堂堂大明要讓四方來賀!”
最後這句,將士們幾乎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吼出來的,仿佛要把這些年憋在心裏的怨氣都釋放出來。
崇禎也聽到了這首歌曲,整個人愣在了當地,同時嘴裏不停的念叨著:“堂堂大明要讓四方來賀!堂堂大明要讓四方來賀…”
“盧象升!”
“臣在!”盧象升不知道皇帝為什麽要突然喊他,立刻躬身應道。
“傳旨,我大明所有將士學習這首歌,同時傳唱九邊!”崇禎堅定的說道。
盧象升愣了愣,瞥了一眼崇禎皇帝身後的楊嗣昌,後者正在用一種近乎怨毒的眼神看著他。不過盧象升還是答道:“臣,遵旨!”
當修羅營走過來的時候,很多百姓都發出了一陣竊竊私語。他們不懂得什麽是線膛燧發槍,也認不出來克虜炮和弗朗基火炮有什麽區別。但是修羅營士兵清一色的少年兒郎,散發出來的那種青春洋溢配上身上那精良的鋼甲,還是讓所有人眼前一亮。
“這是哪支部隊?怎麽看上去這樣精良?”
“是啊,你瞧這甲胄,和別的軍兵都不太一樣呢?”
“可不!看著就結實…”
“唉?我說,這不會是當年宋軍的步人甲吧?”一個書生打扮的長衫男子捋著胡須說道。
“啥?啥是步人甲?”周圍的老百姓都投來詢問的目光。
長衫男子則是抬頭挺胸,一隻手捋著山羊胡,露出一個高深莫測的表情說道:“這步人甲啊…乃是南宋年間的時候,宋朝軍隊裏的精銳才能穿的起的甲胄。嗯…樣子嘛,就是這支軍隊穿的這種甲胄。大宋年間因為始終沒有能夠收迴燕雲十六州,所以大宋失去了馴養戰馬的馬場,騎兵非常稀少。而那個時候,金國的軍隊卻有一種非常厲害騎兵,叫做鐵浮屠。這鐵浮屠啊,人和馬都披著重甲,嗯…也是眼前的這種甲胄,那時候,這鐵浮屠可真是所向無敵啊…就連宋朝的兩個皇帝,都被金人俘虜了,整個宋朝皇家包括嬪妃在內,都被擄去了金國,受盡了淩辱,史稱靖康之恥!”
“那後來呢?”
“是啊,王先生,後來呢?”
長衫男子平複了一下心情,頓了頓接著說道:“嶽飛你們都聽說過吧?”
“當然聽過了,嶽元帥嶽武穆嘛!”
“嗯,就是嶽飛嶽武穆,他幫著後來的南宋的皇帝趙構,守住了大宋江南的半壁江山。據說嶽元帥手下精銳的背嵬軍,就是穿著這種步人甲,大破金兀術的鐵浮屠和拐子馬。而且是連戰連勝,差一點就直搗黃龍。要不是後來奸臣秦檜和那狗皇帝趙構害死了嶽元帥,那金國說不定就被大宋給滅了呢!唉…”說到這裏,這位被稱作王先生的長衫男子一聲長歎。既是對千古英雄嶽飛的惋惜之情,也是對南宋在關鍵時刻不能一致對外的無奈。
其實,燕震自從建立了登州工業區之後,精鋼的產量越來越多,所以打造的甲胄也就越來越精良。
燕震經過了幾次戰役之後,私下裏也研究了這個時代的戰爭特點。發現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想要完全的用火器部隊取代冷兵器兵種還為時尚早。雖然燕震心裏清楚的知道,熱武器取代冷兵器是大勢所趨,誰也無法阻擋。但是,凡事都有一個過程。至少在現在,戰場上還是冷兵器唱主角。火器隻是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並不是決定性的作用。
並且燕震也敏銳的發現了問題的根本,那就是明軍在對後金的戰鬥中處於劣勢,並不是因為火器不足,而是因為窮!後金經常自誇是“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戰”,其實燕震也有一句話那就是“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
不得不說的是,修羅營的士兵是目前大明最幸運的軍人。他們的軍餉並不是大明最高的軍餉,但卻是為數不多的能拿到足餉的大明軍人。
在修羅營,所有的長官和士兵都是兄弟。這一點是燕震著重強調的,誰要是欺壓下屬,一旦情況核實,都將失去在修羅營當兵的資格。再加上燕震參考宋朝的步人甲,打造的修羅營的重甲步兵,使得空心方陣在戰場上猶如一座移動的堡壘,所向無敵。這次戰役,修羅營死傷極少,除了火器犀利訓練有素之外,就是因為甲胄精良。但是修羅營的重甲步兵也有一個問題就是,負重較大,移動緩慢所以不利於追擊殘敵。這次戰役對後金軍的很多殺傷,就是修羅營的空心方陣將敵方擊潰,然後由九邊重鎮的邊軍追殺造成的。
“王先生,您看這領頭的小將軍,年不及弱冠,真是英雄出少年啊…”周圍有百姓看到了騎在馬上的燕震,不由得說道。
“若我所料不錯,這支軍隊應該就是前一段時間參加了剿滅流賊之戰的修羅營,現在這支軍隊是皇帝陛下的直屬軍隊了。”
“哦,怪不得如此精良,又如此年輕呢,原來都是皇上直屬的羽林郎啊?”周圍又是一聲驚歎,老百姓的想象力永遠是豐富的,自此,修羅營又多了一個稱號“大明羽林郎”。
“嗬嗬這個稱唿不錯啊”王先生笑道,同時口中吟道: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百姓們聽著王先生念出這首唐代詩人王維的少年行,又看著眼前這些怒馬鮮衣的少年,仿佛看到了他們在戰場上縱橫馳騁所向無敵的英姿,仿佛看到了他們麵對韃虜犯境寧死不退的男兒豪邁…
“唱軍歌!”
燕震看著翹首企盼的百姓們,覺得是時候給百姓們一點信心了。他要讓這個古老的帝國,從上到下重新煥發強漢盛唐時的那種自信。
唱軍歌,始終都是修羅營士兵必修的一課。馬上就有領頭的軍校起頭唱道:“狼煙起…預備,唱!”
頓時幾千人齊聲唱道:“狼煙起,江山北望…
龍旗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心似黃河水茫茫,
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
恨欲狂,長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鄉,
何惜百死報家國,
忍歎息更無語血淚滿眶,
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
我願守土複開疆,堂堂大明要讓四方來賀!堂堂大明要讓四方來賀!”
最後這句,將士們幾乎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吼出來的,仿佛要把這些年憋在心裏的怨氣都釋放出來。
崇禎也聽到了這首歌曲,整個人愣在了當地,同時嘴裏不停的念叨著:“堂堂大明要讓四方來賀!堂堂大明要讓四方來賀…”
“盧象升!”
“臣在!”盧象升不知道皇帝為什麽要突然喊他,立刻躬身應道。
“傳旨,我大明所有將士學習這首歌,同時傳唱九邊!”崇禎堅定的說道。
盧象升愣了愣,瞥了一眼崇禎皇帝身後的楊嗣昌,後者正在用一種近乎怨毒的眼神看著他。不過盧象升還是答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