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意外收獲,以及上麵來人
四合院:秦淮茹摸錯門,能怪我? 作者:蚍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起來,一組暫時沒有什麽建樹,二組倒是混的風生水起啊。”賈旭東說道。
李德江嗤笑一聲:“你是說那個什麽手電筒?”
“‘二組手電筒’,這就是他們命的名字。”
劉海中也覺得過於兒戲,“不過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裝,再加上有一群好爹,所以才鬧的沸沸揚揚的,但又有什麽用,改變不了任何局麵。”
“所以不用去管他們,做好咱們自己的事情就行。”
李德江說道,“記住,一定要把握好時間,要是被程治國提前了,那功虧一簣的就是咱們了。”
“放心吧。”
易忠海胸有成竹的說道,“一組裏麵有咱們的人,就算他們暗地裏有什麽小動作,我們也能第一時間知道。”
李德江滿意的點點頭。
若是這件事辦好了,可以考慮將易忠海往上提一提,
這老東西不僅技術好,心思也不是一般的沉。
這樣的幫手才靠譜,
至於賈旭東和劉海中嘛,
野心不小,但能力卻馬馬虎虎,之所以還讓他們留在這個小團隊裏,也不過是因為他們目前還有用而已。
李德江瞥了兩人一眼,掩飾下心裏真正的想法。
……
研發小組第二組,
如今在軋鋼廠內,確實是聲名鵲起,出了不小的風頭。
特別是在前期各種浪,被廠裏所有人唱衰的情況下,還真讓他們搗鼓出來了新玩意,
雖然這玩意跟軋鋼廠毛的關係沒有。
兩個月前,二組打開了程治國送給他們的錦囊,裏麵隻有一張紙條,上麵寫著:手電筒毛病太多了。
一群人雖然莫名奇妙,卻也找到了工作的方向——
改掉手電筒的毛病。
一群人圍著手電筒,試了半個月,大致總結了幾條問題:
一,鐵製外殼,拿久了會覺得沉,而且極容易生鏽;
二,燈光太暗;
三,燈泡壽命太短;
四,電池大,但續航能力差。
眾人圍繞這四個點進行改造,用了將近兩個月,終於“研製”出了一種聚光好、壽命長、更加輕盈便捷的手電筒。
也就是所謂的“二組手電筒”。
當然,用研製可能有點誇大,一群人隻是將現有的資源進行整合,再加上一點小創意和程治國的提醒,對舊式手電筒進行了改造。
例如將現階段普遍的鎢絲燈泡,改成氪氣燈泡,
用更加輕盈的鋁製外殼,代替了原有的鐵製外殼,並且在表麵做了氧化處理,不僅更加美觀,而且還能防止生鏽。
但是成品出來以後,在軋鋼廠並沒有受到重視,反被幾個副廠長批示“不務正業”,將他們的研究成稿和成品打了迴來。
好在二組的人也沒有氣餒,直接將資料和成品寄給了匯明手電筒廠。
一個星期前,匯明廠特意寫了一封感謝信,並給二組所有成員寄了一個手電筒,
然後市場上便開始出現了以“二組”命名的手電筒。
這件事才在廠裏掀起了軒然大波。
隨後又在一部分廠領導的刻意引導下,引來的媒體報道,獲得上級組織的點名表揚,
二組的風頭便上來了,一時間成了廠裏的香餑餑。
不僅受到了通報表揚,廠裏還追加的研發基金。
這些天張天一等人走在廠裏,鼻孔都是朝天的。
而自那以後,他們除了開始搗鼓程治國給的第二個錦囊外,還自己尋找可以商機,打算故技重施,再整出幾套商品來,讓二組成為廠裏的名片,
成為“科研”真正的代名詞。
程治國沒再管過他們,
除了隔三差五露個臉,然後再讓他們組裝一下新式軋鋼機的零件外,其他時間全是放養。
反正他也沒指望這群人真能搗鼓出多正經的玩意來,
給他們點甜頭,讓那些廠領導覺得臉上有光就夠了。
而一組的進度,在他刻意的壓製下,比預料的要晚兩個月左右,
這麽做的原因有二,
一,盡可能的從廠裏獲取更多的資源,
二,不讓人覺得他無所不能,想研發出什麽,就能研發出什麽。
至於這麽做,會不會引起領導們的不滿,
程治國絲毫不擔心,
你去花五六個月研究一項新技術去試試,看有沒有這個本事。
別說五個月,就算是三年,隻要有進度支持,廠裏也會一直持續投入下去。
投入還有機會,
不投入可就一點機會沒有了。
這還隻是第一個項目,成功了以後,以後再做研究,程治國可就打算以年當單位了。
那時候才是真正的吸血獸。
兩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過,
一組的項目步入尾聲,隻差最後一組鍘刀的組裝,
上一批鍘刀的切割硬度不夠,被退迴去了,第二批鍛成大概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
而就在這個空檔,工業部下來領導視察,要求觀看研發進度。
一大早上,廠領導就在楊廠長的帶領下在大門口迎接,程治國也被人喊了過去。
“李太量,工業部某部門的副主任。”
黃振民不知道何時走到程治國身邊,小聲說道,“他跟李主任的那個後台,關係不錯。
來者不善,你小心點。”
“哦?”
程治國扭頭看了一眼人群中的李德江,見他神色振奮,顯然早就得到了消息。
他神色如常,瞥了一眼黃振民:“恭喜啊,黃主任。”
黃振民如今已經是新車間的主任了。
這家夥拿了資料以後,就跑去新車間刷存在感去了,沒多久就摸熟了技術,工程遇到問題以後,他幫忙解決了好些個麻煩,
最後,當然是利用程治國給的技術漏洞,一舉定乾坤,拿下了主任的位置。
“李德江心思似乎沒在這上麵,並沒有使多大的力氣,所以才會這麽順利。”
黃振民說完接著道,“當然,你給的圖紙和技術作用依舊很大,我不會忘了咱們的約定的。”
如果還能等到那時候話,
李德江之前受了程治國那麽大的屈辱,卻並沒有太大的後續動作,這可不符合他的性格。
眼下程治國新研發的項目成功在即,
李太量這個節骨眼上到來,很難不讓人多想。
李德江嗤笑一聲:“你是說那個什麽手電筒?”
“‘二組手電筒’,這就是他們命的名字。”
劉海中也覺得過於兒戲,“不過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裝,再加上有一群好爹,所以才鬧的沸沸揚揚的,但又有什麽用,改變不了任何局麵。”
“所以不用去管他們,做好咱們自己的事情就行。”
李德江說道,“記住,一定要把握好時間,要是被程治國提前了,那功虧一簣的就是咱們了。”
“放心吧。”
易忠海胸有成竹的說道,“一組裏麵有咱們的人,就算他們暗地裏有什麽小動作,我們也能第一時間知道。”
李德江滿意的點點頭。
若是這件事辦好了,可以考慮將易忠海往上提一提,
這老東西不僅技術好,心思也不是一般的沉。
這樣的幫手才靠譜,
至於賈旭東和劉海中嘛,
野心不小,但能力卻馬馬虎虎,之所以還讓他們留在這個小團隊裏,也不過是因為他們目前還有用而已。
李德江瞥了兩人一眼,掩飾下心裏真正的想法。
……
研發小組第二組,
如今在軋鋼廠內,確實是聲名鵲起,出了不小的風頭。
特別是在前期各種浪,被廠裏所有人唱衰的情況下,還真讓他們搗鼓出來了新玩意,
雖然這玩意跟軋鋼廠毛的關係沒有。
兩個月前,二組打開了程治國送給他們的錦囊,裏麵隻有一張紙條,上麵寫著:手電筒毛病太多了。
一群人雖然莫名奇妙,卻也找到了工作的方向——
改掉手電筒的毛病。
一群人圍著手電筒,試了半個月,大致總結了幾條問題:
一,鐵製外殼,拿久了會覺得沉,而且極容易生鏽;
二,燈光太暗;
三,燈泡壽命太短;
四,電池大,但續航能力差。
眾人圍繞這四個點進行改造,用了將近兩個月,終於“研製”出了一種聚光好、壽命長、更加輕盈便捷的手電筒。
也就是所謂的“二組手電筒”。
當然,用研製可能有點誇大,一群人隻是將現有的資源進行整合,再加上一點小創意和程治國的提醒,對舊式手電筒進行了改造。
例如將現階段普遍的鎢絲燈泡,改成氪氣燈泡,
用更加輕盈的鋁製外殼,代替了原有的鐵製外殼,並且在表麵做了氧化處理,不僅更加美觀,而且還能防止生鏽。
但是成品出來以後,在軋鋼廠並沒有受到重視,反被幾個副廠長批示“不務正業”,將他們的研究成稿和成品打了迴來。
好在二組的人也沒有氣餒,直接將資料和成品寄給了匯明手電筒廠。
一個星期前,匯明廠特意寫了一封感謝信,並給二組所有成員寄了一個手電筒,
然後市場上便開始出現了以“二組”命名的手電筒。
這件事才在廠裏掀起了軒然大波。
隨後又在一部分廠領導的刻意引導下,引來的媒體報道,獲得上級組織的點名表揚,
二組的風頭便上來了,一時間成了廠裏的香餑餑。
不僅受到了通報表揚,廠裏還追加的研發基金。
這些天張天一等人走在廠裏,鼻孔都是朝天的。
而自那以後,他們除了開始搗鼓程治國給的第二個錦囊外,還自己尋找可以商機,打算故技重施,再整出幾套商品來,讓二組成為廠裏的名片,
成為“科研”真正的代名詞。
程治國沒再管過他們,
除了隔三差五露個臉,然後再讓他們組裝一下新式軋鋼機的零件外,其他時間全是放養。
反正他也沒指望這群人真能搗鼓出多正經的玩意來,
給他們點甜頭,讓那些廠領導覺得臉上有光就夠了。
而一組的進度,在他刻意的壓製下,比預料的要晚兩個月左右,
這麽做的原因有二,
一,盡可能的從廠裏獲取更多的資源,
二,不讓人覺得他無所不能,想研發出什麽,就能研發出什麽。
至於這麽做,會不會引起領導們的不滿,
程治國絲毫不擔心,
你去花五六個月研究一項新技術去試試,看有沒有這個本事。
別說五個月,就算是三年,隻要有進度支持,廠裏也會一直持續投入下去。
投入還有機會,
不投入可就一點機會沒有了。
這還隻是第一個項目,成功了以後,以後再做研究,程治國可就打算以年當單位了。
那時候才是真正的吸血獸。
兩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過,
一組的項目步入尾聲,隻差最後一組鍘刀的組裝,
上一批鍘刀的切割硬度不夠,被退迴去了,第二批鍛成大概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
而就在這個空檔,工業部下來領導視察,要求觀看研發進度。
一大早上,廠領導就在楊廠長的帶領下在大門口迎接,程治國也被人喊了過去。
“李太量,工業部某部門的副主任。”
黃振民不知道何時走到程治國身邊,小聲說道,“他跟李主任的那個後台,關係不錯。
來者不善,你小心點。”
“哦?”
程治國扭頭看了一眼人群中的李德江,見他神色振奮,顯然早就得到了消息。
他神色如常,瞥了一眼黃振民:“恭喜啊,黃主任。”
黃振民如今已經是新車間的主任了。
這家夥拿了資料以後,就跑去新車間刷存在感去了,沒多久就摸熟了技術,工程遇到問題以後,他幫忙解決了好些個麻煩,
最後,當然是利用程治國給的技術漏洞,一舉定乾坤,拿下了主任的位置。
“李德江心思似乎沒在這上麵,並沒有使多大的力氣,所以才會這麽順利。”
黃振民說完接著道,“當然,你給的圖紙和技術作用依舊很大,我不會忘了咱們的約定的。”
如果還能等到那時候話,
李德江之前受了程治國那麽大的屈辱,卻並沒有太大的後續動作,這可不符合他的性格。
眼下程治國新研發的項目成功在即,
李太量這個節骨眼上到來,很難不讓人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