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妲己心想,聞太師是大商的忠臣,縱然地位高,修為高,也不至於一個外男,直接闖到後宮來找她這個王後的麻煩。
在蘇妲己的忐忑不安中,聞太師迴朝後的第一次朝會開啟。
帝辛坐在王位上,心裏倒不是多麽懼怕,畢竟他是大王,聞太師無論如何不會對他怎麽樣。
聞太師自然不會對帝辛怎麽樣,但數落帝辛的不是,卻絲毫不客氣。
“臣剛進入朝歌,探聽民情,就感應朝歌城內,便已是民怨沸騰,有說大王崇信奸臣的,有說大王貪圖美色的,有說大王濫用民力大興土木的……”
“朝堂上原本有不少忠臣義士,諸如比幹、商容、梅伯等,他們現在都去了何處?大王是否能解釋?”
“後宮之中,原本薑王後輔佐大王管理,一片和諧,現在卻聽聞有妖物作祟,迷惑大王?請允許臣查探一番!”
帝辛被聞太師訓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聽到聞太師懷疑後宮有妖物作祟,他雖然不信,且覺得自尊有些被踐踏到了,但還是不敢拒絕,便點了點頭。
聞太師看到帝辛點頭應允他查探後宮,心中頗為欣慰,覺得無論如何,帝辛都還沒到無可救藥的地步。
隻見聞太師開始當著帝辛與文武百官的麵施法,額頭現出一隻法眼,向著後宮方向掃視而去。
在聞太師看來,王宮乃國祚王氣所在,有人族氣運庇護,妖邪就算有辦法混入宮中,也絕對逃不過他法眼的觀察。
後宮之中,蘇妲己、胡喜媚、王貴人三妖感應到聞太師法眼的觀察,都不禁驚懼。
胡喜媚、王貴人兩個,更是臉色慘白,瑟瑟發抖。
好在還有蘇妲己保持了許多鎮定,安撫兩個姐妹道:“我們身上的妖氣早已被女媧娘娘去除,聞太師就算是大羅金仙,也絕不可能隔空以法眼看出些什麽,不用擔心。”
正如蘇妲己所想,聞太師法眼隔空掃視了幾輪,都沒有發現有什麽不對勁,那蘇妲己似乎不是什麽妖物,隻是正常人類。
聞太師麵露遺憾,不管那蘇妲己是否迷惑帝辛,現在都畢竟是王後,是正常人族,他就不能強行對蘇妲己出手。
昔年闡教輔佐夏朝,當下截教輔佐商朝,都是有規矩的。
那就是,兩教弟子可以在朝幫助穩固江山,但有一點,那就是可以出謀劃策,卻不能以法力改變天象,也不能對正常人族直接出手打殺。
“後宮之中並沒有發現妖邪!”聞太師如實稟告帝辛。
帝辛臉上露出了笑容,他就知道蘇妲己三個不會是什麽妖物,都是他的愛妃,陪他享樂,讓他在處理朝政之後,舒爽身心。
針對後宮沒有找到什麽不對勁的地方,聞太師便轉向朝中。
“朝中卻有實實在在的奸臣!”
說罷,聞太師轉身兩腳將費仲、尤渾先後踹翻在地。
“費仲,尤渾兩個,排擠忠臣,蠱惑大王大興土木,建造鹿台,浪費不知多少人力物力,致使百姓貧苦,民怨四起。”
“再有,諸侯替大商鎮守四方外域,縱有些人有反心,也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將人捉來朝歌以酷刑處死,這二人不能勸諫大王,還蠱惑大王處死勸諫大王的忠臣,何其可恨,請大王立即下令將二人斬殺,以清朝堂!”
所謂的奸臣,往往反而是最得帝王心的,帝辛便覺得費仲、尤渾兩個,比以前的任何朝臣都好用,他說什麽就是什麽,費仲、尤渾從來不會阻礙,還會竭盡全力幫他達成。
這種臣子如果殺了,那麽往後豈非又都是梅伯、商容那一類?
帝辛久久不語,明顯不願意殺。
聞太師很惱火,但他做為臣子,做為截教弟子,能指摘能勸諫,卻不能直接替君王做主。
想到接下來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帝辛同意,便先不取費仲、尤渾的性命,說道:“大王,費仲、尤渾兩個可以先革職關起來,但有十件大事,請大王立刻恩準!”
帝辛聽到聞太師放棄直接斬殺費仲、尤渾兩個,頓覺鬆了一口氣,所謂的大事,則先聽聽無妨,便點頭道:“太師請說。”
聞太師說道:“第一:拆鹿台,以平複民怨;第二:廢袍烙酷刑,使百官敢於納諫;第三:填蠻盆,以安後宮;第四:去酒池肉林,掩諸侯與百姓非議;第五:貶妲己,另立正宮;第六:勘佞臣,特別是費仲、尤渾兩個;第七:開倉麋,賑民饑崔;第八:遣使安撫天下諸侯;第九件:訪遺賢於山澤,重塑朝綱;第十:納忠諫,大開言路。”
十件大事全都直指商朝眼下的弊病,如果帝辛能全部采納,竭盡全力施行,那麽商朝內外恢複清明,四方賓服,再次中興不難。
然而,這十件大事,從另一方麵,也直指帝辛昏聵,否則哪有那麽多弊病。
帝辛又一次感到自尊受到踐踏,但帝辛對聞太師有心理陰影,當著聞太師的麵,又絕不敢大發雷霆斥責聞太師。
說起來,聞太師雖然以大羅金仙初期修為,以及法眼掃視,沒有發現後宮有什麽妖邪,但還是覺得蘇妲己不適合當王後。
第三件的填蠻盆,以安後宮,所謂的‘蠻盆’是蘇妲己當上王後之後,為了懲罰後宮其他妃嬪,維護自己王後的權威,所建造的一座蛇蟲鼠蟻的毒窟,在上方開了一個盆口,有不聽話的妃嬪惹她不高興,她便命人將那妃嬪從盆口扔下去,讓起被蛇蟲鼠蟻噬咬而亡。
“鹿台已經建成,冒然拆掉,豈非又要一次民力施為,更百姓不解,便不要拆了吧。”
“妲己是後宮妃嬪,主要是服侍寡人,她並無過錯,當上王後之後,雖然偶對後宮其他妃嬪嚴苛了些,還是為了幫助寡人穩定後宮,使寡人無憂,況且她還是冀州侯蘇護之後,冒然又廢了她的王後之位,不免冀州侯蘇護多想,再鬧出事情,王後之位就不要廢了吧。”
“費仲、尤渾二人寡人先將他們關入牢中反省。”
在蘇妲己的忐忑不安中,聞太師迴朝後的第一次朝會開啟。
帝辛坐在王位上,心裏倒不是多麽懼怕,畢竟他是大王,聞太師無論如何不會對他怎麽樣。
聞太師自然不會對帝辛怎麽樣,但數落帝辛的不是,卻絲毫不客氣。
“臣剛進入朝歌,探聽民情,就感應朝歌城內,便已是民怨沸騰,有說大王崇信奸臣的,有說大王貪圖美色的,有說大王濫用民力大興土木的……”
“朝堂上原本有不少忠臣義士,諸如比幹、商容、梅伯等,他們現在都去了何處?大王是否能解釋?”
“後宮之中,原本薑王後輔佐大王管理,一片和諧,現在卻聽聞有妖物作祟,迷惑大王?請允許臣查探一番!”
帝辛被聞太師訓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聽到聞太師懷疑後宮有妖物作祟,他雖然不信,且覺得自尊有些被踐踏到了,但還是不敢拒絕,便點了點頭。
聞太師看到帝辛點頭應允他查探後宮,心中頗為欣慰,覺得無論如何,帝辛都還沒到無可救藥的地步。
隻見聞太師開始當著帝辛與文武百官的麵施法,額頭現出一隻法眼,向著後宮方向掃視而去。
在聞太師看來,王宮乃國祚王氣所在,有人族氣運庇護,妖邪就算有辦法混入宮中,也絕對逃不過他法眼的觀察。
後宮之中,蘇妲己、胡喜媚、王貴人三妖感應到聞太師法眼的觀察,都不禁驚懼。
胡喜媚、王貴人兩個,更是臉色慘白,瑟瑟發抖。
好在還有蘇妲己保持了許多鎮定,安撫兩個姐妹道:“我們身上的妖氣早已被女媧娘娘去除,聞太師就算是大羅金仙,也絕不可能隔空以法眼看出些什麽,不用擔心。”
正如蘇妲己所想,聞太師法眼隔空掃視了幾輪,都沒有發現有什麽不對勁,那蘇妲己似乎不是什麽妖物,隻是正常人類。
聞太師麵露遺憾,不管那蘇妲己是否迷惑帝辛,現在都畢竟是王後,是正常人族,他就不能強行對蘇妲己出手。
昔年闡教輔佐夏朝,當下截教輔佐商朝,都是有規矩的。
那就是,兩教弟子可以在朝幫助穩固江山,但有一點,那就是可以出謀劃策,卻不能以法力改變天象,也不能對正常人族直接出手打殺。
“後宮之中並沒有發現妖邪!”聞太師如實稟告帝辛。
帝辛臉上露出了笑容,他就知道蘇妲己三個不會是什麽妖物,都是他的愛妃,陪他享樂,讓他在處理朝政之後,舒爽身心。
針對後宮沒有找到什麽不對勁的地方,聞太師便轉向朝中。
“朝中卻有實實在在的奸臣!”
說罷,聞太師轉身兩腳將費仲、尤渾先後踹翻在地。
“費仲,尤渾兩個,排擠忠臣,蠱惑大王大興土木,建造鹿台,浪費不知多少人力物力,致使百姓貧苦,民怨四起。”
“再有,諸侯替大商鎮守四方外域,縱有些人有反心,也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將人捉來朝歌以酷刑處死,這二人不能勸諫大王,還蠱惑大王處死勸諫大王的忠臣,何其可恨,請大王立即下令將二人斬殺,以清朝堂!”
所謂的奸臣,往往反而是最得帝王心的,帝辛便覺得費仲、尤渾兩個,比以前的任何朝臣都好用,他說什麽就是什麽,費仲、尤渾從來不會阻礙,還會竭盡全力幫他達成。
這種臣子如果殺了,那麽往後豈非又都是梅伯、商容那一類?
帝辛久久不語,明顯不願意殺。
聞太師很惱火,但他做為臣子,做為截教弟子,能指摘能勸諫,卻不能直接替君王做主。
想到接下來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帝辛同意,便先不取費仲、尤渾的性命,說道:“大王,費仲、尤渾兩個可以先革職關起來,但有十件大事,請大王立刻恩準!”
帝辛聽到聞太師放棄直接斬殺費仲、尤渾兩個,頓覺鬆了一口氣,所謂的大事,則先聽聽無妨,便點頭道:“太師請說。”
聞太師說道:“第一:拆鹿台,以平複民怨;第二:廢袍烙酷刑,使百官敢於納諫;第三:填蠻盆,以安後宮;第四:去酒池肉林,掩諸侯與百姓非議;第五:貶妲己,另立正宮;第六:勘佞臣,特別是費仲、尤渾兩個;第七:開倉麋,賑民饑崔;第八:遣使安撫天下諸侯;第九件:訪遺賢於山澤,重塑朝綱;第十:納忠諫,大開言路。”
十件大事全都直指商朝眼下的弊病,如果帝辛能全部采納,竭盡全力施行,那麽商朝內外恢複清明,四方賓服,再次中興不難。
然而,這十件大事,從另一方麵,也直指帝辛昏聵,否則哪有那麽多弊病。
帝辛又一次感到自尊受到踐踏,但帝辛對聞太師有心理陰影,當著聞太師的麵,又絕不敢大發雷霆斥責聞太師。
說起來,聞太師雖然以大羅金仙初期修為,以及法眼掃視,沒有發現後宮有什麽妖邪,但還是覺得蘇妲己不適合當王後。
第三件的填蠻盆,以安後宮,所謂的‘蠻盆’是蘇妲己當上王後之後,為了懲罰後宮其他妃嬪,維護自己王後的權威,所建造的一座蛇蟲鼠蟻的毒窟,在上方開了一個盆口,有不聽話的妃嬪惹她不高興,她便命人將那妃嬪從盆口扔下去,讓起被蛇蟲鼠蟻噬咬而亡。
“鹿台已經建成,冒然拆掉,豈非又要一次民力施為,更百姓不解,便不要拆了吧。”
“妲己是後宮妃嬪,主要是服侍寡人,她並無過錯,當上王後之後,雖然偶對後宮其他妃嬪嚴苛了些,還是為了幫助寡人穩定後宮,使寡人無憂,況且她還是冀州侯蘇護之後,冒然又廢了她的王後之位,不免冀州侯蘇護多想,再鬧出事情,王後之位就不要廢了吧。”
“費仲、尤渾二人寡人先將他們關入牢中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