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郡不缺砒霜毒藥,他們可以絕食抗議,日常總得喝水吧?不如我們就此做絕,以絕後患。”
王中平言之有理。
試想那些叛軍好吃懶做,欺軟怕硬,心狠手辣,每個人手裏多多少少都有幾條人命,留著也隻是徒增負擔,倒不如一了百了,做個幹幹淨淨。
“既如此,此事便交由中平你去做,不論如何,此事不能宣揚出去,務必做到密不透風。”
王中平信誓旦旦保證道:“天底下,還沒有人能夠在我眼皮子底下通風報信。”
“非常時期,非常行事,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
“屬下遵令。”
……
【揚州蘇杭】
人在家中坐,捷報頻傳。
如今,林穆已拿下了南陽郡,正擒著陳誌強往迴趕。
隨著陳誌強落馬的消息散布各地,荊州其他幾個郡縣掌權者,悉知鬥不過聽雨閣,於是紛紛向林澤遞上降表,表示願意歸順聽雨閣。
除此之外,涼州、交州與青州,乃至司隸其他郡縣,接連遞上降表,表示隻要聽雨閣接納他們,他們願意推舉林澤當皇帝。
眼下,青州叛出李泯陣營是最明智的選擇。因為而今,幫助皇帝李泯的僅僅隻有幽州一州之力。
而且,幽州所有兵力全部守在京城周邊,原本青州和幽州都效忠李泯,故而幽州根本沒有留下多少兵馬,然而青州突然叛變,致使幽州兵力空虛,青州趁虛而入占領了整個幽州。
幽州,亦是青州給聽雨閣的投名狀。
此外便是匈奴占據的並州,以及秣兵曆馬的涼州。
聽雨閣名聲日益壯大,再用這個名號顯得格格不入,於是蘇牧和池懈等長輩勸說林澤,要麽自立為王,要麽正式稱帝,昭告天下,並且趁機選個地方建都。
眾人一聽,紛紛覺得言之有理。
因為建都一事,眾人的意見又產生分歧。一旦定下建都地方,輕易不能遷都,此為皇帝大忌。
蘇牧和池懈覺得長安風水最好,也就是司隸渭南郡,他們認為那是龍脈的所在地。於岐長老,則認為應該選擇金陵。
而蘇擎等年輕後輩,皆認為林澤應該先拿下李泯,然後在京城直接登基稱帝。
林澤深思熟慮,再三掂量輕重。
最終就在江寧府,也就是金陵,正式建都。
因金陵本就是前朝遺址,隻要翻新成新宮便可以正常使用,選在其他地方又要再次修建行宮,難免會勞民傷財。
解決了建都一事,他們又因為皇帝年號,國號,等等一係列事情,展開再次爭論。
接連幾天,瞧幾位長者們因為國號爭論不休,林澤頭都大了,幹脆提議將國號定為大曌,年號是為景正帝。
提議由蘇牧親筆所寫詔書,等一切確定無誤,正式布告天下。作為準皇帝的林澤,還有一大堆破事需要處理。
畢竟新朝章程剛定,李泯未除,匈奴尚未驅逐出中原,肯定需要有人帶兵打仗,需要有人為林澤排憂解難。
急需人才。
五女這段時間亦是四處幫林澤留意,但凡有才能在身,皆召入府中考量一二,如果沒問題也就留下了。
不論自家處境如何窘迫,林澤就是不肯用楊家人。
一籌莫展之際,楊皖皖靈機一動,給林澤出了個主意。
那就是,廣而告之發布招賢令。
相信天底下很多有才能的人,皆會衝著林澤的名頭,趨之若鶩趕來效力,她就不相信這些人之中,沒有一個人能夠為林澤分憂的。
林澤認為,可以嚐試。
“閣主…閣主…出事了…”齊大忽然跑了進來。
“可是楊家人又作妖了?”顧清霧一語中的。
自楊家人入府以後,他們幾人可沒少生事,三天兩頭找事也就罷了,還時不時對楊皖皖冷嘲熱諷,要不是李雪妍和慕容娉婷攔著,顧清霧高低給他們兩巴掌。
林澤不以為然,漠不關心。
“楊小姐邀請池小姐遊湖賞景,可迴來的時候隻有楊小姐一人,池小姐不見了。”齊大慌慌張張,根本不敢和林澤對視。
此話一出,猶如晴天霹靂重重砸在幾人身上。
六人頓時驚呆,麵麵相覷。
池穎兒不但是池家的寶貝疙瘩,林澤和她更是不清不楚,五女將池穎兒亦是當做了親姐妹,時不時撮合兩個人在一起。
可是,楊青青把池穎兒帶出府上,偏偏把她弄丟了!
別的不說,光是因此。
楊家就會和池家鬧得不愉快。
更何況,池瑞和池滎都為林澤在前線征戰,如果讓他們兄弟知道林澤連他們的姊妹都保不住,結果可想而知。
“你再說一遍!”林澤真的害怕了。
齊大哪敢撒謊,實話實說:“池小姐真的不見了!”
“不是讓你們時時刻刻盯緊楊青青,不要再讓她到處惹是生非,為什麽她還能約出穎兒在外遊湖?”林澤火冒三丈。
麵對聲聲質問,齊大心裏苦不堪言。
“屬下曾勸說過一二,可是池小姐願意前往,屬下實在沒法阻攔啊。”齊大無可奈何,實話實說。
遊湖就遊湖,難道就不能盯緊一點嗎?
林澤氣極不已,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指責道:“你們…就不能跟著她們上船嗎?”
“男女有別啊,更何況,池小姐還是…”齊大欲言又止,刹那間欲哭無淚。
誰不知道,你和池穎兒不清不楚。
貿然和她同乘一船,傳出去難免會惹來非議啊!
事到如今,再追究亦是枉然。
楊青青!
你這個始作俑者!
林澤心急如焚,立即奪門而出。
李雪妍和慕容娉婷緊隨其上。
事出楊家,楊皖皖豈能坐視不管。
“立馬召集府上的人,封閉四城,掘地三尺也要把人給我找迴來!”
齊大不敢延誤,立馬辦事去了。
顧清霧悉知此事不好解決,便問:“姐姐,此事該怎麽收場?”
董小宛歎息道:“別的不說,現在姐姐必須去穩住池家,絕不能傷了池伯父的赤誠之心啊。”
“小宛妹妹所言極是,我們趕緊去。”
三姐妹不謀而同,結伴前往小院。
王中平言之有理。
試想那些叛軍好吃懶做,欺軟怕硬,心狠手辣,每個人手裏多多少少都有幾條人命,留著也隻是徒增負擔,倒不如一了百了,做個幹幹淨淨。
“既如此,此事便交由中平你去做,不論如何,此事不能宣揚出去,務必做到密不透風。”
王中平信誓旦旦保證道:“天底下,還沒有人能夠在我眼皮子底下通風報信。”
“非常時期,非常行事,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
“屬下遵令。”
……
【揚州蘇杭】
人在家中坐,捷報頻傳。
如今,林穆已拿下了南陽郡,正擒著陳誌強往迴趕。
隨著陳誌強落馬的消息散布各地,荊州其他幾個郡縣掌權者,悉知鬥不過聽雨閣,於是紛紛向林澤遞上降表,表示願意歸順聽雨閣。
除此之外,涼州、交州與青州,乃至司隸其他郡縣,接連遞上降表,表示隻要聽雨閣接納他們,他們願意推舉林澤當皇帝。
眼下,青州叛出李泯陣營是最明智的選擇。因為而今,幫助皇帝李泯的僅僅隻有幽州一州之力。
而且,幽州所有兵力全部守在京城周邊,原本青州和幽州都效忠李泯,故而幽州根本沒有留下多少兵馬,然而青州突然叛變,致使幽州兵力空虛,青州趁虛而入占領了整個幽州。
幽州,亦是青州給聽雨閣的投名狀。
此外便是匈奴占據的並州,以及秣兵曆馬的涼州。
聽雨閣名聲日益壯大,再用這個名號顯得格格不入,於是蘇牧和池懈等長輩勸說林澤,要麽自立為王,要麽正式稱帝,昭告天下,並且趁機選個地方建都。
眾人一聽,紛紛覺得言之有理。
因為建都一事,眾人的意見又產生分歧。一旦定下建都地方,輕易不能遷都,此為皇帝大忌。
蘇牧和池懈覺得長安風水最好,也就是司隸渭南郡,他們認為那是龍脈的所在地。於岐長老,則認為應該選擇金陵。
而蘇擎等年輕後輩,皆認為林澤應該先拿下李泯,然後在京城直接登基稱帝。
林澤深思熟慮,再三掂量輕重。
最終就在江寧府,也就是金陵,正式建都。
因金陵本就是前朝遺址,隻要翻新成新宮便可以正常使用,選在其他地方又要再次修建行宮,難免會勞民傷財。
解決了建都一事,他們又因為皇帝年號,國號,等等一係列事情,展開再次爭論。
接連幾天,瞧幾位長者們因為國號爭論不休,林澤頭都大了,幹脆提議將國號定為大曌,年號是為景正帝。
提議由蘇牧親筆所寫詔書,等一切確定無誤,正式布告天下。作為準皇帝的林澤,還有一大堆破事需要處理。
畢竟新朝章程剛定,李泯未除,匈奴尚未驅逐出中原,肯定需要有人帶兵打仗,需要有人為林澤排憂解難。
急需人才。
五女這段時間亦是四處幫林澤留意,但凡有才能在身,皆召入府中考量一二,如果沒問題也就留下了。
不論自家處境如何窘迫,林澤就是不肯用楊家人。
一籌莫展之際,楊皖皖靈機一動,給林澤出了個主意。
那就是,廣而告之發布招賢令。
相信天底下很多有才能的人,皆會衝著林澤的名頭,趨之若鶩趕來效力,她就不相信這些人之中,沒有一個人能夠為林澤分憂的。
林澤認為,可以嚐試。
“閣主…閣主…出事了…”齊大忽然跑了進來。
“可是楊家人又作妖了?”顧清霧一語中的。
自楊家人入府以後,他們幾人可沒少生事,三天兩頭找事也就罷了,還時不時對楊皖皖冷嘲熱諷,要不是李雪妍和慕容娉婷攔著,顧清霧高低給他們兩巴掌。
林澤不以為然,漠不關心。
“楊小姐邀請池小姐遊湖賞景,可迴來的時候隻有楊小姐一人,池小姐不見了。”齊大慌慌張張,根本不敢和林澤對視。
此話一出,猶如晴天霹靂重重砸在幾人身上。
六人頓時驚呆,麵麵相覷。
池穎兒不但是池家的寶貝疙瘩,林澤和她更是不清不楚,五女將池穎兒亦是當做了親姐妹,時不時撮合兩個人在一起。
可是,楊青青把池穎兒帶出府上,偏偏把她弄丟了!
別的不說,光是因此。
楊家就會和池家鬧得不愉快。
更何況,池瑞和池滎都為林澤在前線征戰,如果讓他們兄弟知道林澤連他們的姊妹都保不住,結果可想而知。
“你再說一遍!”林澤真的害怕了。
齊大哪敢撒謊,實話實說:“池小姐真的不見了!”
“不是讓你們時時刻刻盯緊楊青青,不要再讓她到處惹是生非,為什麽她還能約出穎兒在外遊湖?”林澤火冒三丈。
麵對聲聲質問,齊大心裏苦不堪言。
“屬下曾勸說過一二,可是池小姐願意前往,屬下實在沒法阻攔啊。”齊大無可奈何,實話實說。
遊湖就遊湖,難道就不能盯緊一點嗎?
林澤氣極不已,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指責道:“你們…就不能跟著她們上船嗎?”
“男女有別啊,更何況,池小姐還是…”齊大欲言又止,刹那間欲哭無淚。
誰不知道,你和池穎兒不清不楚。
貿然和她同乘一船,傳出去難免會惹來非議啊!
事到如今,再追究亦是枉然。
楊青青!
你這個始作俑者!
林澤心急如焚,立即奪門而出。
李雪妍和慕容娉婷緊隨其上。
事出楊家,楊皖皖豈能坐視不管。
“立馬召集府上的人,封閉四城,掘地三尺也要把人給我找迴來!”
齊大不敢延誤,立馬辦事去了。
顧清霧悉知此事不好解決,便問:“姐姐,此事該怎麽收場?”
董小宛歎息道:“別的不說,現在姐姐必須去穩住池家,絕不能傷了池伯父的赤誠之心啊。”
“小宛妹妹所言極是,我們趕緊去。”
三姐妹不謀而同,結伴前往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