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終於心安理得坐上皇位,享受萬人之上的感覺,群臣再次高唿萬歲,這讓李泯的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
“朕受先帝囑托登基稱帝,今後望吾等盡心竭力為朕效忠,順者昌,逆者亡!”李泯目露殺氣,言之鑿鑿。
“臣等願為吾皇效死!”
李泯臉色陰沉,怒喝:“將逆賊拉上來。”
一聲令下。
赫然看見一位遍體鱗傷,衣衫襤褸,頭發淩亂的男子被將士拖上朝殿。
定睛一看,居然是羽林衛左統領,方儒!
誰不知道,方儒是忠實的皇帝黨。
莫非,楚王是想用方儒施行殺雞儆猴之法?
“李乾安。”李泯直唿姓名。
廢帝李乾安不敢遲疑,立馬恭敬詢問:“侄兒在,不知皇叔要侄兒做什麽?”
“你是否真心臣服於朕?”
“侄兒自是心悅誠服!”
聞聽此言,方儒的忠心徹底死了。
這就是讓他誓死效忠的皇帝嗎?
如此沒有骨氣,不堪一擊!
“既如此,便由你親手殺了方儒,以示拳拳之心。”
一語驚醒夢中人,李乾安徹底傻眼。
如果他真的親手殺了方儒,那往後誰還敢跟他扯上關係?
不得不說,李泯這招是真的損。
官兵聞聽此言,毫不猶豫拔出柳葉刀丟給廢帝李乾安。
李乾安惴惴不安拿起柳葉刀,顫顫巍巍走向心如死灰的方儒。
“要麽一刀殺了方儒,要麽你去替將死之人!”
最後通牒已下,李乾安不想死。
舉起柳葉刀對準方儒的腦袋,絕望閉上雙眼。
方儒,朕有愧於你。
黃泉路上,你莫怪朕!
一刀落下,人頭滾滾。
方儒就此身死,至此皇帝黨以金憲為首的官員,徹底放棄了希望。
李泯計謀得逞,哈哈大笑。
廢帝李乾安跟著仰天大笑,然而兩行清淚跟著滑落臉龐。
“啟稟陛下…”
護衛軍統領戰戰兢兢站出來,支支吾吾地說:“各地謠言四起,說您就是血蓮教的鬼王,百姓們因此鬧到各地知府衙門,揚言要陛下給個交代。”
李泯臉色驟變,怒罵:“刁民!全是刁民!既然天下人不服朕,朕就讓他們心服口服!”
語出驚人,文武百官聞聲色變。
你可以縱容叛軍在京城屠戮,但絕對不能屠戮天下人啊!
如果天下百姓都死了,那麽你這個皇帝存在的意義是什麽?
文武百官,不謀而合站出來勸阻。
“陛下萬萬不可,百姓可殺,但天下不可一日無人啊!”
“皇位得之不易,請陛下三思而行。”
“請陛下三思而行。”
李泯臉色陰霾,目不轉睛看著一名全副武裝的青年男子,問道:“陳將軍,你意下如何?”
“臣謹遵陛下旨意,不敢妄自揣測。”
李泯冷聲道:“傳旨各州郡官員,凡有人故意傳播謠言則處以重刑,朕倒要看看殺雞儆猴,能不能鎮住那些宵小之輩!”
“臣等謹遵陛下旨意。”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又一名大臣站出來稟報:“陛下,據臣得到的小道消息,血蓮教在白羊山與聽雨閣狹路相逢,雙方衝擊致使血蓮教經此役元氣大傷,不僅教眾屍骨無存,哪怕其判官亦被聽雨閣拿下。”
此話一出,李泯緊張的豁然起立。
世人隻知李恪非是他楚王義子,可又有誰知道李恪非是他的獨子。
當然,湘江郡主的確是楚王心頭肉。
那麽多年以來,他從未放棄任何希望機會,可事與願違,老天總是讓他不能如願。
失去了女兒,絕不能再失去李恪非!
“聽雨閣如此囂張,朕豈能容它。”李泯牙齒咬的咯咯作響。
於情於理,聽雨閣都是威脅。
兵部尚書唯唯諾諾地說:“陛下,隻怕我們沒有精力對抗聽雨閣了。”
“為何?”李泯不由得一愣。
“匈奴大軍趁我朝分身乏術之際,已然攻克雁門關,占領並州諸多縣郡,現已分兵南下,冀州、雍州岌岌可危!”
語如雷貫,滿朝皆驚。
對於虎視眈眈的匈奴他們早就收到風聲,原本李泯就打算等他登上大寶,然後就讓陳誌強率軍討伐匈奴,誰知匈奴先發製人,打亂了他的計劃。
“陳將軍,朕命你立即召集大軍抵禦匈奴入侵,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匈奴驅逐中原。”
“臣遵旨。”陳誌強絕塵而去。
李泯的目光隨之落在羽林衛大統領年置身上,沉聲道:“朕初登基,諸事百廢待興,皇宮經此一事已經大亂,你需將宮裏的人清洗幹淨。”
言外之意,便是女的該殺的殺,該逐出宮就逐出宮,李泯現在需要的是身家幹淨的宮女太監。
年置鎮定自若,恭敬道:“臣遵旨。”
“戶部尚書。”
“臣在。”
“你速去探查賤民的戶籍,倘若身家清白就招入宮中為奴為婢。”
戶部尚書苦著一張臉,說道:“京城經此大亂,哪還有清清白白的人家。”
縱兵殺戮,搶劫等諸多惡事。
哪一家會清清白白,又有幾戶人家肯把自家兒女送入皇宮啊!
李泯大怒,喝道:“朕不管你戶部去搶也好,偷也罷,皇宮的人必須大換血,如若不能完成,你戶部尚書的位置也不是不可以換人。”
“臣遵旨!”
…
祁朝南铖帝一十三年六月初,南铖帝正式禪位楚王李泯,年號南惠帝,結束了十幾年的荒唐執政。
新帝登基,李泯頒布第一道聖旨。
即。
將前南铖帝貶為庶人,永世囚禁於皇家莊園辛苦耕作。至於李乾安的妃嬪,全部遭受叛軍屈辱後,一律被李泯下令就地處死。
現在的李乾安真的成了孤家寡人,每天就是渾渾噩噩在莊園辛苦勞作,連看守莊園的仆從,都可以肆無忌憚對他拳腳相加。
除此之外,李泯針對百姓之事越發寸步難移,那些百姓根本不畏懼官府的震懾之策。甚至民風彪悍一點的地方,百姓不但當眾把人救下來,反而把當官的砍了。
祁朝局勢動蕩,匈奴又伺機而入,平民百姓看不見生的希望。於是將最後一根稻草寄托在了聽雨閣上,沿途看去,那些百姓爭先恐後前往聽雨閣。
“朕受先帝囑托登基稱帝,今後望吾等盡心竭力為朕效忠,順者昌,逆者亡!”李泯目露殺氣,言之鑿鑿。
“臣等願為吾皇效死!”
李泯臉色陰沉,怒喝:“將逆賊拉上來。”
一聲令下。
赫然看見一位遍體鱗傷,衣衫襤褸,頭發淩亂的男子被將士拖上朝殿。
定睛一看,居然是羽林衛左統領,方儒!
誰不知道,方儒是忠實的皇帝黨。
莫非,楚王是想用方儒施行殺雞儆猴之法?
“李乾安。”李泯直唿姓名。
廢帝李乾安不敢遲疑,立馬恭敬詢問:“侄兒在,不知皇叔要侄兒做什麽?”
“你是否真心臣服於朕?”
“侄兒自是心悅誠服!”
聞聽此言,方儒的忠心徹底死了。
這就是讓他誓死效忠的皇帝嗎?
如此沒有骨氣,不堪一擊!
“既如此,便由你親手殺了方儒,以示拳拳之心。”
一語驚醒夢中人,李乾安徹底傻眼。
如果他真的親手殺了方儒,那往後誰還敢跟他扯上關係?
不得不說,李泯這招是真的損。
官兵聞聽此言,毫不猶豫拔出柳葉刀丟給廢帝李乾安。
李乾安惴惴不安拿起柳葉刀,顫顫巍巍走向心如死灰的方儒。
“要麽一刀殺了方儒,要麽你去替將死之人!”
最後通牒已下,李乾安不想死。
舉起柳葉刀對準方儒的腦袋,絕望閉上雙眼。
方儒,朕有愧於你。
黃泉路上,你莫怪朕!
一刀落下,人頭滾滾。
方儒就此身死,至此皇帝黨以金憲為首的官員,徹底放棄了希望。
李泯計謀得逞,哈哈大笑。
廢帝李乾安跟著仰天大笑,然而兩行清淚跟著滑落臉龐。
“啟稟陛下…”
護衛軍統領戰戰兢兢站出來,支支吾吾地說:“各地謠言四起,說您就是血蓮教的鬼王,百姓們因此鬧到各地知府衙門,揚言要陛下給個交代。”
李泯臉色驟變,怒罵:“刁民!全是刁民!既然天下人不服朕,朕就讓他們心服口服!”
語出驚人,文武百官聞聲色變。
你可以縱容叛軍在京城屠戮,但絕對不能屠戮天下人啊!
如果天下百姓都死了,那麽你這個皇帝存在的意義是什麽?
文武百官,不謀而合站出來勸阻。
“陛下萬萬不可,百姓可殺,但天下不可一日無人啊!”
“皇位得之不易,請陛下三思而行。”
“請陛下三思而行。”
李泯臉色陰霾,目不轉睛看著一名全副武裝的青年男子,問道:“陳將軍,你意下如何?”
“臣謹遵陛下旨意,不敢妄自揣測。”
李泯冷聲道:“傳旨各州郡官員,凡有人故意傳播謠言則處以重刑,朕倒要看看殺雞儆猴,能不能鎮住那些宵小之輩!”
“臣等謹遵陛下旨意。”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又一名大臣站出來稟報:“陛下,據臣得到的小道消息,血蓮教在白羊山與聽雨閣狹路相逢,雙方衝擊致使血蓮教經此役元氣大傷,不僅教眾屍骨無存,哪怕其判官亦被聽雨閣拿下。”
此話一出,李泯緊張的豁然起立。
世人隻知李恪非是他楚王義子,可又有誰知道李恪非是他的獨子。
當然,湘江郡主的確是楚王心頭肉。
那麽多年以來,他從未放棄任何希望機會,可事與願違,老天總是讓他不能如願。
失去了女兒,絕不能再失去李恪非!
“聽雨閣如此囂張,朕豈能容它。”李泯牙齒咬的咯咯作響。
於情於理,聽雨閣都是威脅。
兵部尚書唯唯諾諾地說:“陛下,隻怕我們沒有精力對抗聽雨閣了。”
“為何?”李泯不由得一愣。
“匈奴大軍趁我朝分身乏術之際,已然攻克雁門關,占領並州諸多縣郡,現已分兵南下,冀州、雍州岌岌可危!”
語如雷貫,滿朝皆驚。
對於虎視眈眈的匈奴他們早就收到風聲,原本李泯就打算等他登上大寶,然後就讓陳誌強率軍討伐匈奴,誰知匈奴先發製人,打亂了他的計劃。
“陳將軍,朕命你立即召集大軍抵禦匈奴入侵,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匈奴驅逐中原。”
“臣遵旨。”陳誌強絕塵而去。
李泯的目光隨之落在羽林衛大統領年置身上,沉聲道:“朕初登基,諸事百廢待興,皇宮經此一事已經大亂,你需將宮裏的人清洗幹淨。”
言外之意,便是女的該殺的殺,該逐出宮就逐出宮,李泯現在需要的是身家幹淨的宮女太監。
年置鎮定自若,恭敬道:“臣遵旨。”
“戶部尚書。”
“臣在。”
“你速去探查賤民的戶籍,倘若身家清白就招入宮中為奴為婢。”
戶部尚書苦著一張臉,說道:“京城經此大亂,哪還有清清白白的人家。”
縱兵殺戮,搶劫等諸多惡事。
哪一家會清清白白,又有幾戶人家肯把自家兒女送入皇宮啊!
李泯大怒,喝道:“朕不管你戶部去搶也好,偷也罷,皇宮的人必須大換血,如若不能完成,你戶部尚書的位置也不是不可以換人。”
“臣遵旨!”
…
祁朝南铖帝一十三年六月初,南铖帝正式禪位楚王李泯,年號南惠帝,結束了十幾年的荒唐執政。
新帝登基,李泯頒布第一道聖旨。
即。
將前南铖帝貶為庶人,永世囚禁於皇家莊園辛苦耕作。至於李乾安的妃嬪,全部遭受叛軍屈辱後,一律被李泯下令就地處死。
現在的李乾安真的成了孤家寡人,每天就是渾渾噩噩在莊園辛苦勞作,連看守莊園的仆從,都可以肆無忌憚對他拳腳相加。
除此之外,李泯針對百姓之事越發寸步難移,那些百姓根本不畏懼官府的震懾之策。甚至民風彪悍一點的地方,百姓不但當眾把人救下來,反而把當官的砍了。
祁朝局勢動蕩,匈奴又伺機而入,平民百姓看不見生的希望。於是將最後一根稻草寄托在了聽雨閣上,沿途看去,那些百姓爭先恐後前往聽雨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