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皇帝的憤怒
大唐李承乾:請陛下稱萬歲 作者:太清妖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戌時正,冬月淒冷。
兩儀殿,火爐通紅。
禦榻之上,一身黑底金絲袞龍袍的皇帝李世民,正仔細的看著眼前的奏本。
奏本當中詳細的記載了李承乾在盧護府邸一行中的所有言行。
許久之後,他才滿意的合上了奏本,輕聲自語道:“太子終於是長大了。”
皇帝很滿意。
顧全大局,安撫世家。
這才是一名合格的太子應該做的。
李承乾今日出宮去盧府,其實很多人都在擔心他會不顧一切的做些什麽。
以致於最後將局麵弄的一塌糊塗。
李世民同樣也在緊張的觀望著,並且他已經做好了準備,準備在事後,及時的出手,收拾局麵。
但還好,李承乾並沒有由著性子胡來。
反而顧全大局的誇讚了盧護,乃至於整個範陽盧氏的忠誠。
之後,更是關心盧護的香火傳承,盧護遺孀的未來生活。
這才是一名真正合格的儲君應該有的城府和涵養。
這讓李世民尤為滿意。
不過,這裏麵也有不足和肆意的地方。
比如對青鳥的暗諷,還有對範陽盧氏拉攏的過分。
那首詩。
良將忠臣傾碧血。
輩親幾度赴國難。
範陽盧氏可沒有那麽好,甚至於南北朝的時候,他們很是扮演了些不光彩的角色。
便是到了本朝,別忘了,北平王羅藝和範陽盧氏的關係就很緊密,後來羅藝反唐,中間也有他們的力量在支持。
如今盧承慶雖然是尚書左丞,其實很多都是因為當年河東縣令、盧承慶之父、範陽郡公盧赤鬆和高祖的關係不錯。
但是偏偏盧赤鬆是李建成的太子率更令。
唯一幸運,是盧赤鬆在武德八年就病逝了。
不然,範陽盧氏和滎陽鄭氏一起支持李建成,他李世民玄武門未必能贏。
李世民的臉色微微的沉了下來。
當年一些不好的記憶,在衝擊他的腦海。
……
抬起頭,李世民平靜的開口道:“傳旨,追授大理寺丞盧護為故城縣子,賜錢三百貫。”
“喏!”內侍監張阿難從陰影中站出拱手。
李世民輕輕低頭,看向了眼前的奏本。
就在這個時候,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在大殿前方響起。
皇帝皺眉抬頭。
一名青衣內侍站在殿門處,躬身稟道:“啟奏陛下,武水縣伯有急事求見。”
“常何?”李世民皺了皺眉頭,點頭道:“傳!”
“喏!”青衣內侍退到了殿門口,然後朝著殿外高聲道:“傳左千牛衛將軍,武水縣伯常何覲見。”
十幾個唿吸之後,一身紅衣金甲的常何已經大踏步的走入殿中。
站在丹陛一丈之處,常何停步,然後對著皇帝肅重的拱手上揖道:“臣,左千牛衛將軍常何,參見陛下。”
“平身吧。”李世民平靜的看著常何,說道:“說吧,發生什麽事情了,能讓你在宮門已經落鎖的情況下急切求見?”
常何麵色凝重的拱手,道:“陛下,崔千死了!”
“誰,崔千?”李世民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這個名字。
“長安縣丞崔千,也就是盧護的表兄,今日午後被發現死在了懷遠坊西北偏僻角落的一間院落裏。”稍微停頓,常何再度拱手道:“同時被發現死在其中的,還有從盧護私宅中逃走的高麗婢。”
“殺死盧護的高麗婢?”李世民眉頭頓時就皺了起來,問道:“盧護家裏的高麗婢,和崔千什麽關係?”
“那高麗婢本身竟是在長安縣過到盧護名下的,而崔千恰好是長安縣丞。”常何拱手,然後深吸一口氣,說道:“今日在那院落中發現,那高麗婢被人用毒酒毒殺,而她臨死前手裏握著的弩弓,射出的弩箭,恰好射穿了崔千的胸膛。”
“崔千因為一個高麗婢害了盧護,然後又毒殺了那高麗婢,自己又被那高麗婢臨死前射殺,所以,盧護和崔千的死就都這麽完了。”李世民的眉頭緊緊的皺了起來,這一切聽起來原因結果太合理,但太合理了,反而不對勁。
這一切太快了。
“本來應該是這樣的?”常何話音剛落,皇帝已經抬起頭盯著他:“本來?”
常何拱手,說道:“是,大理寺丞張文瓘發現,院中雖然找到的腳印和崔千一致,但那腳印卻比正常的要深,似乎並不是一個人。”
“有人殺了崔千和那高麗婢,然後假裝是他們兩人自相殘殺而死,然後好將盧護的事情徹底了結。”李世民的臉色突然淡漠了起來,他這一切徹底將所有的事情弄清楚了。
“是的,陛下。”常何繼續拱手,說道:“大理寺丞張文瓘之後搜了崔千的家,在他家中書房櫃子縫隙裏,找到了一份沒頭沒尾的信箋……據崔千的妻子說,崔千經常在書房燒些紙張,不過他從來不處理燒後紙灰。”
李世民點點頭,那是士大夫的通病了,自以為燒了紙就什麽都不用擔心了,但那紙灰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信號。
“這是搜到的那張信箋。”常何拱手,然後將信箋遞上。
張阿難走過來接過信箋,然後轉身走上丹陛,放到了李世民的禦案上。
李世民打開信箋,取出裏麵的紙箋,目光落在了上麵淩亂的字跡上。
諸事本畢,但不知為何,心中難安,日夜不寧。
李世民看著這張紙箋,麵色冷然的問道:“這是誰寫的?”
“字跡雖然淩亂,但千牛衛老吏對比,是前太子仆丞盧護的,盧護寫給長安縣丞崔千的,而且那紙,也是東宮的。”常何拱手,麵色凝重的拱手道:“大理寺推測,應該是燒的多了,漏了忘了的……”
“也有可能是他故意留的,免得有一天自己也被人給滅口了。”李世民臉上沒有一點表情,神色冷漠的可怕。
常何沉沉的拱手,不敢接話。
李世民看向常何,直接說道:“去查,朕要知道,究竟是什麽人,殺了朕的大理丞,又殺了朕的長安縣丞,還做成他們二人為了一個女子自己殘殺的假象,朕要知道是誰?”
李世民的聲音很重。
“臣領旨!”常何肅然拱手,然後快速的轉身離開,他的臉色冷肅,皇帝已經劃了底線,因為皇帝始終都沒提太子兩個字。
太子的斷腿是盧護所為,牽扯崔千,還有更後麵的人,但這個案子,皇帝卻是連半句太子都沒提。
太子跛腳的事情,徹底的了了。
……
看著常何走出大殿,李世民這才看向張阿難,問道:“太子今日如何?”
“迴陛下,太子今日從盧府迴來之後,整個下午都在崇文館,《考工誌》的事情已經搭起了框架。”張阿難認真的拱手。
“《考工誌》。”李世民點點頭,神色放鬆下來,輕聲說道:“太子既然心在《考工誌》,就讓他專心在這上麵吧,崔千的事情別讓他知曉。另外,告訴孫伏伽,盧護的案子以高麗婢所殺結案,至於崔千的案子,由千牛衛全麵接手。”
“喏!”張阿難麵色平靜的拱手。
太極殿中,燭火閃爍。
但火爐常燃。
兩儀殿,火爐通紅。
禦榻之上,一身黑底金絲袞龍袍的皇帝李世民,正仔細的看著眼前的奏本。
奏本當中詳細的記載了李承乾在盧護府邸一行中的所有言行。
許久之後,他才滿意的合上了奏本,輕聲自語道:“太子終於是長大了。”
皇帝很滿意。
顧全大局,安撫世家。
這才是一名合格的太子應該做的。
李承乾今日出宮去盧府,其實很多人都在擔心他會不顧一切的做些什麽。
以致於最後將局麵弄的一塌糊塗。
李世民同樣也在緊張的觀望著,並且他已經做好了準備,準備在事後,及時的出手,收拾局麵。
但還好,李承乾並沒有由著性子胡來。
反而顧全大局的誇讚了盧護,乃至於整個範陽盧氏的忠誠。
之後,更是關心盧護的香火傳承,盧護遺孀的未來生活。
這才是一名真正合格的儲君應該有的城府和涵養。
這讓李世民尤為滿意。
不過,這裏麵也有不足和肆意的地方。
比如對青鳥的暗諷,還有對範陽盧氏拉攏的過分。
那首詩。
良將忠臣傾碧血。
輩親幾度赴國難。
範陽盧氏可沒有那麽好,甚至於南北朝的時候,他們很是扮演了些不光彩的角色。
便是到了本朝,別忘了,北平王羅藝和範陽盧氏的關係就很緊密,後來羅藝反唐,中間也有他們的力量在支持。
如今盧承慶雖然是尚書左丞,其實很多都是因為當年河東縣令、盧承慶之父、範陽郡公盧赤鬆和高祖的關係不錯。
但是偏偏盧赤鬆是李建成的太子率更令。
唯一幸運,是盧赤鬆在武德八年就病逝了。
不然,範陽盧氏和滎陽鄭氏一起支持李建成,他李世民玄武門未必能贏。
李世民的臉色微微的沉了下來。
當年一些不好的記憶,在衝擊他的腦海。
……
抬起頭,李世民平靜的開口道:“傳旨,追授大理寺丞盧護為故城縣子,賜錢三百貫。”
“喏!”內侍監張阿難從陰影中站出拱手。
李世民輕輕低頭,看向了眼前的奏本。
就在這個時候,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在大殿前方響起。
皇帝皺眉抬頭。
一名青衣內侍站在殿門處,躬身稟道:“啟奏陛下,武水縣伯有急事求見。”
“常何?”李世民皺了皺眉頭,點頭道:“傳!”
“喏!”青衣內侍退到了殿門口,然後朝著殿外高聲道:“傳左千牛衛將軍,武水縣伯常何覲見。”
十幾個唿吸之後,一身紅衣金甲的常何已經大踏步的走入殿中。
站在丹陛一丈之處,常何停步,然後對著皇帝肅重的拱手上揖道:“臣,左千牛衛將軍常何,參見陛下。”
“平身吧。”李世民平靜的看著常何,說道:“說吧,發生什麽事情了,能讓你在宮門已經落鎖的情況下急切求見?”
常何麵色凝重的拱手,道:“陛下,崔千死了!”
“誰,崔千?”李世民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這個名字。
“長安縣丞崔千,也就是盧護的表兄,今日午後被發現死在了懷遠坊西北偏僻角落的一間院落裏。”稍微停頓,常何再度拱手道:“同時被發現死在其中的,還有從盧護私宅中逃走的高麗婢。”
“殺死盧護的高麗婢?”李世民眉頭頓時就皺了起來,問道:“盧護家裏的高麗婢,和崔千什麽關係?”
“那高麗婢本身竟是在長安縣過到盧護名下的,而崔千恰好是長安縣丞。”常何拱手,然後深吸一口氣,說道:“今日在那院落中發現,那高麗婢被人用毒酒毒殺,而她臨死前手裏握著的弩弓,射出的弩箭,恰好射穿了崔千的胸膛。”
“崔千因為一個高麗婢害了盧護,然後又毒殺了那高麗婢,自己又被那高麗婢臨死前射殺,所以,盧護和崔千的死就都這麽完了。”李世民的眉頭緊緊的皺了起來,這一切聽起來原因結果太合理,但太合理了,反而不對勁。
這一切太快了。
“本來應該是這樣的?”常何話音剛落,皇帝已經抬起頭盯著他:“本來?”
常何拱手,說道:“是,大理寺丞張文瓘發現,院中雖然找到的腳印和崔千一致,但那腳印卻比正常的要深,似乎並不是一個人。”
“有人殺了崔千和那高麗婢,然後假裝是他們兩人自相殘殺而死,然後好將盧護的事情徹底了結。”李世民的臉色突然淡漠了起來,他這一切徹底將所有的事情弄清楚了。
“是的,陛下。”常何繼續拱手,說道:“大理寺丞張文瓘之後搜了崔千的家,在他家中書房櫃子縫隙裏,找到了一份沒頭沒尾的信箋……據崔千的妻子說,崔千經常在書房燒些紙張,不過他從來不處理燒後紙灰。”
李世民點點頭,那是士大夫的通病了,自以為燒了紙就什麽都不用擔心了,但那紙灰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信號。
“這是搜到的那張信箋。”常何拱手,然後將信箋遞上。
張阿難走過來接過信箋,然後轉身走上丹陛,放到了李世民的禦案上。
李世民打開信箋,取出裏麵的紙箋,目光落在了上麵淩亂的字跡上。
諸事本畢,但不知為何,心中難安,日夜不寧。
李世民看著這張紙箋,麵色冷然的問道:“這是誰寫的?”
“字跡雖然淩亂,但千牛衛老吏對比,是前太子仆丞盧護的,盧護寫給長安縣丞崔千的,而且那紙,也是東宮的。”常何拱手,麵色凝重的拱手道:“大理寺推測,應該是燒的多了,漏了忘了的……”
“也有可能是他故意留的,免得有一天自己也被人給滅口了。”李世民臉上沒有一點表情,神色冷漠的可怕。
常何沉沉的拱手,不敢接話。
李世民看向常何,直接說道:“去查,朕要知道,究竟是什麽人,殺了朕的大理丞,又殺了朕的長安縣丞,還做成他們二人為了一個女子自己殘殺的假象,朕要知道是誰?”
李世民的聲音很重。
“臣領旨!”常何肅然拱手,然後快速的轉身離開,他的臉色冷肅,皇帝已經劃了底線,因為皇帝始終都沒提太子兩個字。
太子的斷腿是盧護所為,牽扯崔千,還有更後麵的人,但這個案子,皇帝卻是連半句太子都沒提。
太子跛腳的事情,徹底的了了。
……
看著常何走出大殿,李世民這才看向張阿難,問道:“太子今日如何?”
“迴陛下,太子今日從盧府迴來之後,整個下午都在崇文館,《考工誌》的事情已經搭起了框架。”張阿難認真的拱手。
“《考工誌》。”李世民點點頭,神色放鬆下來,輕聲說道:“太子既然心在《考工誌》,就讓他專心在這上麵吧,崔千的事情別讓他知曉。另外,告訴孫伏伽,盧護的案子以高麗婢所殺結案,至於崔千的案子,由千牛衛全麵接手。”
“喏!”張阿難麵色平靜的拱手。
太極殿中,燭火閃爍。
但火爐常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