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門是咱京城四合院住宅采用最普及、最常見的一種宅門形式。如意門屬於屋宇式大門中的一種,北京四合院的屋宇式大門還包括王府大門、廣亮大門、金柱大門和蠻子門。


    舊時,如意門的宅主不像王府大門、廣亮大門、金柱大門的宅主那樣具有相當的政治地位和品級,也不像蠻子門的宅主在經濟上有多富裕。如意門多為一般普通百姓所采用,形製不算太高,進而不受封建等級製度的限製。


    正是基於這一點,宅主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經濟狀況對如意門門臉兒大加裝飾也可素麵朝天。


    所以說,通過細心觀察和耐心研究這些個門臉兒。我們可以品味出當時宅主們的生活信仰、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一種閑適的玩趣等。


    如意門與其他屋宇式大門的最大區別在於,前簷柱間砌牆,在牆正中位置留出門洞,安裝門扇。


    門洞左右上角各挑出一組“如意”形狀的磚雕,俗稱“象鼻梟”。門楣上方安裝門簪兩個,多刻有“如意”二字,除了這種鋟字類型的門簪,還有素麵和雕花類型。


    前麵提到,如意門門臉兒既可以被修飾的華美無比,也可以做得簡樸平淡。而考究的如意門,最經典最有看頭的,還要屬門楣上方以及墀頭牆部分的大麵積磚雕了。


    門楣雕刻大體上有四部分,從下至上依次是掛落、冰盤簷、欄板和望柱。在它們之上進行雕琢除了華麗美觀外,幾乎每個部分的圖案以及所代表的寓意都是不一樣的,甚至每一個帶有磚雕的如意門在裝飾上也是不盡相同的,令人百看不厭。


    例如,東城區盛芳胡同1號為如意門的宅門形式,其掛落部分是以自然花草類題材為裝飾,雕有梅、鬆、牡丹、蘭、菊等精美圖案。這種以自然花草類圖案為題材再賦予一定的寓意,是古代建築裝飾的慣用手法,也經常被如意門以及其他形式的宅門所廣泛使用。掛落之上為冰盤簷。冰盤簷分若幹層,呈細長條狀,磚雕小巧精致,圖案樣式豐富,一般以花草、錦紋樣式居多。盛芳胡同1號如意門的欄板和望柱,雕以青銅器具、寶鼎、瓶、爐以及博古案等博古圖案,構圖典雅,書卷氣濃厚,給人以高雅脫俗的文化享受。


    墀頭牆指的是山牆突出簷柱的部分。這部分的磚雕主要由戧簷、墊花和博縫頭組成。其中,戧簷的雕刻題材最為廣泛。


    盛芳胡同1號院“延年益壽”的戧簷磚雕,蝙蝠、團壽、盤長和祥雲團抱著“延年益壽”四個字,刻工十分精美。墊花分為兩種,一種是花籃狀墊花,其內常刻有牡丹、太平花等花草圖樣,而另一種是倒三角形墊花。


    如院門為如意門的東城區北竹杆胡同38號俞平伯故居的倒三角形墊花,鳳凰棲於牡丹叢中,富貴華麗,寓意吉祥。


    戧簷的外側突出的那部分稱之為博縫頭,常常刻萬事如意、鳳凰展翅以及富貴牡丹等吉祥圖案。


    如意門除了門楣上方以及墀頭牆的磚雕別具特色外,還有一些構件,如屋脊上的蠍子尾和盤子、門墩兒、大門上的門鈸和門包葉、門簪以及門聯等,又為如意門增添幾分氣派和嫻雅,體現了設計者的匠心獨運和宅主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京城,常采用鋟陽字雕的方法把門聯刻在如意門和小門樓上,廣亮大門和金柱大門則無門聯,蠻子門也比較少見。這些門聯在形式上主要分為喜慶類、格言類、山水類和行業類等,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宅主們的信仰、職業、文化涵養以及對生活的美好憧憬,字體多為楷書或隸書。東城區西總布胡同49號院的如意門幾乎沒有磚雕修飾,給人一種清純淡雅之感。禮士胡同127號如意式宅門,門聯曰:“中心為忠如心為怒,柔曰讀史剛曰讀經”,此格言類門聯表現出宅主的那種以文化滋養性情的超凡脫俗的思想境界和人文品格。


    雖然說如意門是一種等製比較低的門型,比不上王府大門、廣亮大門、金柱大門給人們所帶來的震懾力和衝擊力,但是如意門以它那雍容大方、樸實又不失情趣的一顆“心”感染著每一位在此居住,甚至是路過它的“有緣人”。“四大名旦”中的程硯秋和荀慧生、近代護國運動首領蔡鍔、現代作家翻譯家梁實秋、史學家教育家陳垣,還有葉聖陶、俞平伯、楊昌濟、李漁、林白水等傑出先輩和名人們都曾經與如意門結下了不解之緣。


    北方的傳統民居,總的特點是以院落(或天井)為核心,依外實內虛的原則和中軸對稱格局規整地布置各種用房。其中以北京四合院水平最高,也最為典型,是中國傳統民居的優秀代表。


    外院橫長,大門開在前左角即東南角,進入大門,迎麵在外院東廂房的山牆上築磚影壁一座,與大門組成一個小小的過渡空間。由此西轉進入外院。


    大門之西正對民居中軸的南房稱“倒座”,作客房,外院還有男仆室及廚、廁;由外院通過一座垂花門式的中門進入方闊的內院,即全宅主院。


    北麵正房稱“堂”,大多為三間,遵守著明清朝廷“庶民廬舍不過三間五架,不許用鬥拱,飾彩色”的規定。


    正房開間和進深尺寸都比廂房大,故體量最大。正房左右接出耳房,由尊者長輩居住。


    耳房前有小小的角院,十分安靜,所以也常用作書房。這種一正房兩耳房的布局稱作“紗帽翅”。


    正房前,院子兩側各建廂房,其前沿不超越正房山牆,所以院落寬度適中,空間感覺甚好。


    廂房是後輩們的居室。


    正房、廂房朝向院子都有前廊,用“抄手遊廊”把垂花門與這三座房屋的前廊連接起來,可以沿廊走通,不必經過露天。廊邊常設坐凳欄杆,可在廊內坐賞院中花樹。


    所有房屋都采用青瓦硬山頂。


    正房之後有時有一長排“後照房”,或作居室,或為雜屋。較大的民居可以在堂後再接出一座四合院,以居內眷。或更在全宅一側接出另外一組四合院,也有的在一側接出宅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空間迴家養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先生並收藏帶著空間迴家養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