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前因後果
重生大漢當天子,敵國直接跪了 作者:用蠟燭點亮星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賀曆數劉胥罪狀的詔書寫完,從法理和道義上,將劉胥打入塵埃裏。
劉胥一開始反叛之時,他本可以借著劉胥反叛的行為,第一時間廢除劉胥的王位,削掉他的宗籍,但那時候廢除王位,沒有這時候效果好。
大戰在即,來這麽一招,才是真正的誅心,不是誅劉胥一個人的心,而是誅他手下的全體蝦兵蝦將的心,進一步瓦解他們的鬥誌,讓劉胥關鍵時刻,跟士兵們離心離德。
而且,如果早下詔書,萬一劉胥良心突然發現,自覺罪孽深重而提前畏罪自殺,或者他的那些兒女們為了活命,把劉胥給綁了上交朝廷,那劉賀又怎麽有出兵一戰的機會?
劉賀出兵親征,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他就是要通過這麽一場戰爭,來打破霍光對於朝廷的把控,讓霍光放手,因此,也就隻有這時候發廢除詔書,才有最大的收益。
早了,劉胥搞不好會自殺或者被怎麽樣,他出兵就有可能缺乏理由。
晚了,戰鬥已經打響,達不到瓦解對方士氣的效果,雙方的廝殺必然比較慘烈,會有很多士兵傷亡。
又緊接著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昨晚上參與剿滅刺客的,全部召見,並且該賞的賞,能封的封。
他不食言,幾個剁了那個二哥的士兵,以及斬殺過其他刺客的人,全部兵升多級,從小兵變成了帶兵的,並賞金五十。
再論功行賞,給這些人中最勇猛的幾人封侯,這種封侯是封很小的一個侯爺,但再小的侯爺那也是侯爺。
這一舉措,是激勵人心的好手段,大戰在即,劉賀當然不吝使用。
士兵們見皇帝如此的說話算話,受封的受賞的激動不已,覺得遇到了最好的皇帝,為他拚命,值得。
沒有得到封賞的士兵,看見人家拿著金子,眼紅中,也一心想著殺敵立功,掙錢掙名掙爵位。
就是昨夜不幸戰死的,劉賀也明確表示,厚葬遺體,厚恤家屬,不僅給金子,有兄弟姐妹的,給兄弟安排官做,沒兄弟的,朝廷給他父母養老送終。
斷不至於讓士兵們白白犧牲。
這事很快傳遍了全軍上下,所有人都為之振奮,連日來行軍趕路的疲憊,因為休息了兩天,以及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一掃而空。
士兵們個個打磨武器,摩拳擦掌,隻等將令一下,與劉胥叛軍來個決一死戰,成就自己的功名。
與此同時,劉賀廢除廣陵王劉胥的詔書,也讓隨軍出征的文宣人員印刷了出來,劉賀發明了紙,李子晴發明了了印刷術,這時候用處也完全凸顯了出來。
印了成千上萬張,早早的安排下去,找來一些膽子大想發財的閑散莊稼漢,到處宣發,尤其是往叛軍所在的營地那邊,到處發放,達到擊潰叛軍士氣的目的。
天還沒完全明朗,劉胥的軍中,已經有了皇帝廢黜廣陵王的消息,並且,加蓋了玉璽的明詔紙張,有不少人都親眼見過了。
可把劉胥的大軍徹底整得人心惶惶了,前幾天傳出皇帝禦駕親征的消息,這群多半是囚徒的叛軍就有點坐不住,這下更是心涼。
叛軍將士們是心涼,劉胥此刻卻是心中充滿了恨意,恨不得生吞活剝了劉賀,在他手上,還有一份劉賀的廢黜詔書,上麵數落他的罪行,真真假假難以分辨,卻很傷人?
暗罵劉賀狗娘養的,我爹封我廣陵王,那是把一塊富庶之地賞給了老子,明明是愛護老子,到了那狗東西的嘴裏,就成了厭惡了。
辯駁都不好辯駁,更要命的不是詔書上罵他的內容,而是這東西,確實影響惡劣啊。
人心是最思動的,人,也是最懂得趨利避害的動物。
“來人,寡人要議事,快,去請匈奴使者,田將軍等人,速來商議!”
劉胥喊了一嗓子,招唿了親信,去傳匈奴人和田明遠等他倚重的心腹去了。
再說說為何劉胥軍中此時有了匈奴使者的事,其實,這也並不複雜。
當初匈奴入侵西域最大的國家--烏孫國,嫁到烏孫國多年,一直致力於維護大漢和烏孫兩國友好關係的解憂公主,一封緊急求援信上到了朝廷。
剛剛登上皇位的劉賀,皇帝寶座都還沒有坐穩,就遇到了這檔子事,放棄烏孫還是救援烏孫,關係到大漢的國運,經過研究,決定對匈奴用兵,解烏孫的危機。
先派常惠出使烏孫,給解憂公主定心丸,再派四路大軍,發精兵十五萬,出關討伐匈奴。
與此同時,逼宮主角之一的田延年,被劉賀找到了反攻倒算的機會,全家誅殺,卻漏了一個田明遠。
恰恰就是這漏網之魚田明遠,逃亡到了廣陵王劉胥的地盤尋求庇護,獻計給劉胥攛掇劉胥謀反。
其中有條理由,就是聯合匈奴,那邊拖住劉賀的十五萬精兵,這邊舉兵造反,奪取皇位。
劉胥本就有心,一聽田明遠的計策,覺得特別有理,馬上就展開行動了,派了人前往匈奴,把漢軍的虛實說給了匈奴的壺衍鞮單於。
請求壺衍鞮單於拖住漢軍,雖然劉胥沒有許諾什麽將來瓜分漢土的話,卻許諾了若是事成,劉胥如果登基稱帝,就把西域那邊的漢軍勢力迴撤,將西域送給壺衍鞮。
壺衍鞮單於是匈奴的一個有謀略的君主,匈奴跟大漢打了幾十年的仗,越打越弱,越弱,內部的凝聚力越差。
現在匈奴這邊急需要休養生息,恢複國力,重塑強大的凝聚力。
首先要做的,就是跟漢朝修好關係,停止戰爭。
為此,匈奴放了被軟禁十九年的漢使蘇武,表達善意。
接著,通了跟大漢停止了多年的貿易,提升匈奴人的幸福指數,盤活匈奴的經濟,提升匈奴的國力。
再接下來,就是教訓那些不聽話的,昔日附屬於自己的小國,在西域找迴自己作為強國的存在感。
自從漢武帝數次攻打匈奴,有了不順利之後,漢武帝意識到,隻憑大漢,搞垮匈奴不太現實,派了張騫出使西域,聯合西方大國,共同對付匈奴。
張騫搞來搞去,拉攏大國對付匈奴的事情進展得不順利,倒是搞出了一條絲綢之路。
大漢生產的各種各樣的精美東西到了西域,讓西域那些土人見識到了新鮮事物,才知東方有大國,很強,很大的那種。
經過多年發展,這些國家見識到了大漢的國力強盛和軍事強大,紛紛改換門庭,背棄匈奴,依附大漢。
西域一直是匈奴的傳統勢力地盤,結果被大漢截胡了,匈奴幾代單於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一直想辦法找迴場子。
直到大漢通過和親方法,宗室中選了細君公主出嫁烏孫,把西域最大的國家烏孫國也收入囊中之後,匈奴也學乖了,嫁了個女兒來,跟細君公主明爭暗鬥。
細君公主紅顏薄命,早早就死了,烏孫國王再次求娶漢家公主,一代巾幗,女性翹楚解憂公主正式上線。
到了匈奴過後,解憂公主用謀略和智慧,將烏孫國綁在了大漢這艘大船上麵,與大漢共同繁榮。
這讓一心想重新在西域找迴存在感的匈奴單於恨的牙癢癢,經過謀劃,一邊釋放蘇武迴漢國,一邊尋找機會,對烏孫動武,要求烏孫交出解憂公主。
機會就在漢昭帝發病的時候來了,匈奴壺衍鞮單於得知漢昭帝駕崩,漢昭帝又沒有兒子傳承,算準了大漢的皇位傳承會有波折,新皇帝為了穩住皇位,一定沒空管理西域。
因此趕緊發兵攻打烏孫,拿下烏孫就等於重新掌握西域。
因此,就引出了解憂公主緊急求援,引出了劉賀決定出兵匈奴的事情,也引出了蟄伏許久,一直覬覦皇位的劉胥,引出了逃難到廣陵國的田明遠獻計。
這是一係列一連串因果相循的事情,正所謂牽一發動全身,就是這個理。
劉胥的使者到了匈奴王庭,麵見壺衍鞮單於,陳述厲害,表明了合作意願。
壺衍鞮單於因為知道了漢軍北伐的消息,一直在發愁,聽到劉胥願意合作,哪有不動心的道理?
本著來而不往非禮也的道理,也想了解一下大漢的具體虛實,派了幾十人南下,跟劉胥進行聯絡。
壺衍鞮派出去的人,帶頭的是他兄弟,左賢王的的妻弟,諾爾坎布,匈奴有名的勇士。
諾爾坎布要南下當使者,一直喜歡他的表妹騰布簇惜哪肯放過機會,要跟著南下,一來見世麵,二來,多跟二哥親近親近。
匈奴人可沒有中原這樣講倫理道德,老婆都是父死子繼,兄終弟繼,表哥表妹更容易湊一對。
諾爾坎布一路上就聽到一個消息,廣陵王劉胥造反,皇帝禦駕親征。
這個消息,他就確定了,劉胥求合作是真的,不敢耽擱,一路緊趕慢趕,終於到了地方。
還沒去見過劉胥,諾爾坎布在高處觀察了一下漢軍紮營的地方和處置,產生了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直接殺了漢朝皇帝。
大漢和匈奴上百年的恩怨,漢武帝多次用兵,把匈奴打得快散了架,匈奴人骨頭裏都刻著對漢人的仇恨。
若能殺了漢朝皇帝,不僅劉胥這邊沒了壓力,就是那讓匈奴害怕的十幾萬大軍,恐怕也不得不趕緊班師迴朝。
那麽西域的問題也不是問題了,死一個皇帝,好處多得數不清,諾爾坎布腦子一熱,定下了夜襲的計劃。
可算得再好,也沒算到,他出場不過幾分鍾就領了盒飯,匈奴最勇猛的男人,變成了匈奴被剁得最碎的男人。
騰布簇惜見二哥慘死,悲憤之餘,知道沒有機會殺死皇帝,一路且戰且退,最後,帶著僅剩的六個隨從,入了劉胥軍營,說出了作為匈奴使者的來意。
劉胥一開始反叛之時,他本可以借著劉胥反叛的行為,第一時間廢除劉胥的王位,削掉他的宗籍,但那時候廢除王位,沒有這時候效果好。
大戰在即,來這麽一招,才是真正的誅心,不是誅劉胥一個人的心,而是誅他手下的全體蝦兵蝦將的心,進一步瓦解他們的鬥誌,讓劉胥關鍵時刻,跟士兵們離心離德。
而且,如果早下詔書,萬一劉胥良心突然發現,自覺罪孽深重而提前畏罪自殺,或者他的那些兒女們為了活命,把劉胥給綁了上交朝廷,那劉賀又怎麽有出兵一戰的機會?
劉賀出兵親征,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他就是要通過這麽一場戰爭,來打破霍光對於朝廷的把控,讓霍光放手,因此,也就隻有這時候發廢除詔書,才有最大的收益。
早了,劉胥搞不好會自殺或者被怎麽樣,他出兵就有可能缺乏理由。
晚了,戰鬥已經打響,達不到瓦解對方士氣的效果,雙方的廝殺必然比較慘烈,會有很多士兵傷亡。
又緊接著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昨晚上參與剿滅刺客的,全部召見,並且該賞的賞,能封的封。
他不食言,幾個剁了那個二哥的士兵,以及斬殺過其他刺客的人,全部兵升多級,從小兵變成了帶兵的,並賞金五十。
再論功行賞,給這些人中最勇猛的幾人封侯,這種封侯是封很小的一個侯爺,但再小的侯爺那也是侯爺。
這一舉措,是激勵人心的好手段,大戰在即,劉賀當然不吝使用。
士兵們見皇帝如此的說話算話,受封的受賞的激動不已,覺得遇到了最好的皇帝,為他拚命,值得。
沒有得到封賞的士兵,看見人家拿著金子,眼紅中,也一心想著殺敵立功,掙錢掙名掙爵位。
就是昨夜不幸戰死的,劉賀也明確表示,厚葬遺體,厚恤家屬,不僅給金子,有兄弟姐妹的,給兄弟安排官做,沒兄弟的,朝廷給他父母養老送終。
斷不至於讓士兵們白白犧牲。
這事很快傳遍了全軍上下,所有人都為之振奮,連日來行軍趕路的疲憊,因為休息了兩天,以及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一掃而空。
士兵們個個打磨武器,摩拳擦掌,隻等將令一下,與劉胥叛軍來個決一死戰,成就自己的功名。
與此同時,劉賀廢除廣陵王劉胥的詔書,也讓隨軍出征的文宣人員印刷了出來,劉賀發明了紙,李子晴發明了了印刷術,這時候用處也完全凸顯了出來。
印了成千上萬張,早早的安排下去,找來一些膽子大想發財的閑散莊稼漢,到處宣發,尤其是往叛軍所在的營地那邊,到處發放,達到擊潰叛軍士氣的目的。
天還沒完全明朗,劉胥的軍中,已經有了皇帝廢黜廣陵王的消息,並且,加蓋了玉璽的明詔紙張,有不少人都親眼見過了。
可把劉胥的大軍徹底整得人心惶惶了,前幾天傳出皇帝禦駕親征的消息,這群多半是囚徒的叛軍就有點坐不住,這下更是心涼。
叛軍將士們是心涼,劉胥此刻卻是心中充滿了恨意,恨不得生吞活剝了劉賀,在他手上,還有一份劉賀的廢黜詔書,上麵數落他的罪行,真真假假難以分辨,卻很傷人?
暗罵劉賀狗娘養的,我爹封我廣陵王,那是把一塊富庶之地賞給了老子,明明是愛護老子,到了那狗東西的嘴裏,就成了厭惡了。
辯駁都不好辯駁,更要命的不是詔書上罵他的內容,而是這東西,確實影響惡劣啊。
人心是最思動的,人,也是最懂得趨利避害的動物。
“來人,寡人要議事,快,去請匈奴使者,田將軍等人,速來商議!”
劉胥喊了一嗓子,招唿了親信,去傳匈奴人和田明遠等他倚重的心腹去了。
再說說為何劉胥軍中此時有了匈奴使者的事,其實,這也並不複雜。
當初匈奴入侵西域最大的國家--烏孫國,嫁到烏孫國多年,一直致力於維護大漢和烏孫兩國友好關係的解憂公主,一封緊急求援信上到了朝廷。
剛剛登上皇位的劉賀,皇帝寶座都還沒有坐穩,就遇到了這檔子事,放棄烏孫還是救援烏孫,關係到大漢的國運,經過研究,決定對匈奴用兵,解烏孫的危機。
先派常惠出使烏孫,給解憂公主定心丸,再派四路大軍,發精兵十五萬,出關討伐匈奴。
與此同時,逼宮主角之一的田延年,被劉賀找到了反攻倒算的機會,全家誅殺,卻漏了一個田明遠。
恰恰就是這漏網之魚田明遠,逃亡到了廣陵王劉胥的地盤尋求庇護,獻計給劉胥攛掇劉胥謀反。
其中有條理由,就是聯合匈奴,那邊拖住劉賀的十五萬精兵,這邊舉兵造反,奪取皇位。
劉胥本就有心,一聽田明遠的計策,覺得特別有理,馬上就展開行動了,派了人前往匈奴,把漢軍的虛實說給了匈奴的壺衍鞮單於。
請求壺衍鞮單於拖住漢軍,雖然劉胥沒有許諾什麽將來瓜分漢土的話,卻許諾了若是事成,劉胥如果登基稱帝,就把西域那邊的漢軍勢力迴撤,將西域送給壺衍鞮。
壺衍鞮單於是匈奴的一個有謀略的君主,匈奴跟大漢打了幾十年的仗,越打越弱,越弱,內部的凝聚力越差。
現在匈奴這邊急需要休養生息,恢複國力,重塑強大的凝聚力。
首先要做的,就是跟漢朝修好關係,停止戰爭。
為此,匈奴放了被軟禁十九年的漢使蘇武,表達善意。
接著,通了跟大漢停止了多年的貿易,提升匈奴人的幸福指數,盤活匈奴的經濟,提升匈奴的國力。
再接下來,就是教訓那些不聽話的,昔日附屬於自己的小國,在西域找迴自己作為強國的存在感。
自從漢武帝數次攻打匈奴,有了不順利之後,漢武帝意識到,隻憑大漢,搞垮匈奴不太現實,派了張騫出使西域,聯合西方大國,共同對付匈奴。
張騫搞來搞去,拉攏大國對付匈奴的事情進展得不順利,倒是搞出了一條絲綢之路。
大漢生產的各種各樣的精美東西到了西域,讓西域那些土人見識到了新鮮事物,才知東方有大國,很強,很大的那種。
經過多年發展,這些國家見識到了大漢的國力強盛和軍事強大,紛紛改換門庭,背棄匈奴,依附大漢。
西域一直是匈奴的傳統勢力地盤,結果被大漢截胡了,匈奴幾代單於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一直想辦法找迴場子。
直到大漢通過和親方法,宗室中選了細君公主出嫁烏孫,把西域最大的國家烏孫國也收入囊中之後,匈奴也學乖了,嫁了個女兒來,跟細君公主明爭暗鬥。
細君公主紅顏薄命,早早就死了,烏孫國王再次求娶漢家公主,一代巾幗,女性翹楚解憂公主正式上線。
到了匈奴過後,解憂公主用謀略和智慧,將烏孫國綁在了大漢這艘大船上麵,與大漢共同繁榮。
這讓一心想重新在西域找迴存在感的匈奴單於恨的牙癢癢,經過謀劃,一邊釋放蘇武迴漢國,一邊尋找機會,對烏孫動武,要求烏孫交出解憂公主。
機會就在漢昭帝發病的時候來了,匈奴壺衍鞮單於得知漢昭帝駕崩,漢昭帝又沒有兒子傳承,算準了大漢的皇位傳承會有波折,新皇帝為了穩住皇位,一定沒空管理西域。
因此趕緊發兵攻打烏孫,拿下烏孫就等於重新掌握西域。
因此,就引出了解憂公主緊急求援,引出了劉賀決定出兵匈奴的事情,也引出了蟄伏許久,一直覬覦皇位的劉胥,引出了逃難到廣陵國的田明遠獻計。
這是一係列一連串因果相循的事情,正所謂牽一發動全身,就是這個理。
劉胥的使者到了匈奴王庭,麵見壺衍鞮單於,陳述厲害,表明了合作意願。
壺衍鞮單於因為知道了漢軍北伐的消息,一直在發愁,聽到劉胥願意合作,哪有不動心的道理?
本著來而不往非禮也的道理,也想了解一下大漢的具體虛實,派了幾十人南下,跟劉胥進行聯絡。
壺衍鞮派出去的人,帶頭的是他兄弟,左賢王的的妻弟,諾爾坎布,匈奴有名的勇士。
諾爾坎布要南下當使者,一直喜歡他的表妹騰布簇惜哪肯放過機會,要跟著南下,一來見世麵,二來,多跟二哥親近親近。
匈奴人可沒有中原這樣講倫理道德,老婆都是父死子繼,兄終弟繼,表哥表妹更容易湊一對。
諾爾坎布一路上就聽到一個消息,廣陵王劉胥造反,皇帝禦駕親征。
這個消息,他就確定了,劉胥求合作是真的,不敢耽擱,一路緊趕慢趕,終於到了地方。
還沒去見過劉胥,諾爾坎布在高處觀察了一下漢軍紮營的地方和處置,產生了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直接殺了漢朝皇帝。
大漢和匈奴上百年的恩怨,漢武帝多次用兵,把匈奴打得快散了架,匈奴人骨頭裏都刻著對漢人的仇恨。
若能殺了漢朝皇帝,不僅劉胥這邊沒了壓力,就是那讓匈奴害怕的十幾萬大軍,恐怕也不得不趕緊班師迴朝。
那麽西域的問題也不是問題了,死一個皇帝,好處多得數不清,諾爾坎布腦子一熱,定下了夜襲的計劃。
可算得再好,也沒算到,他出場不過幾分鍾就領了盒飯,匈奴最勇猛的男人,變成了匈奴被剁得最碎的男人。
騰布簇惜見二哥慘死,悲憤之餘,知道沒有機會殺死皇帝,一路且戰且退,最後,帶著僅剩的六個隨從,入了劉胥軍營,說出了作為匈奴使者的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