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試探
重生大漢當天子,敵國直接跪了 作者:用蠟燭點亮星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沒有懷疑太後什麽,我隻是沒想到,太後會關心我罷了。”
劉賀看太後撇清,看她那著急害怕自己誤會她的樣子,覺得自己恐怕是多心了,於是這麽說道。
“誰關心你了?才沒有!”
上官太後急忙紅著臉反駁,嬌羞可愛的樣子看在劉賀眼中,劉賀仿佛又迴到了現代社會看到了李子晴似的。
太後這幾天確實是有偷偷關注劉賀的,她被劉賀醫治好,心中存了一分感激,見劉賀在朝堂上那氣度非凡的表現,又多了一份欣賞。
心中總是不自覺就會把拿來和劉弗陵比較,覺得這個年輕皇帝不管是外表還是內裏,似乎都比劉弗陵強一點。
和劉弗陵相處的時候她年紀還小,與其說把自己定位成先帝的妻子,還不如說她一直把劉弗陵當哥哥看待,因為那小小年紀,她哪懂什麽情啊愛啊的?
後來也懂了事,也明白了男女那些事,可惜劉弗陵突然駕崩了,她都還沒來得及有愛情之類的故事來升華兩人的感情。
正是情竇初開的十五六歲年紀,皇宮中丈夫劉弗陵死後,再出現一個既救過她,又比劉弗陵要優秀的這麽一個新男人。
這男人接觸過她身體,還去看她的隱秘東西,也就怪不得太後心裏會對劉賀產生異樣,不自覺的開始留心了。
劉賀說她關心他,仿佛心裏那點小九九被看穿,她怎能不趕緊抵賴掩飾。
兩人之間似乎有點異樣的氣氛在漸漸彌漫,有越來越濃的趨勢。
劉賀總歸是曾經活了三十年的男人,對女色還能把持,雖然心裏很想把這個“李子晴”擁入懷中,解自己這麽多天的相思苦,但他記得自己的定位,還沒有徹底在皇帝位置坐穩,不能亂來。
這畢竟不是李子晴,隻是長得像。
“太後,我今天來,還有兩件事想要請太後的旨意。”
劉賀趕緊打破這曖昧氣氛,如此說道。
太後也迴神過來,暗想自己剛才怎麽就突然有種想依偎劉賀的衝動?
“你有什麽事,說來哀家聽聽看。”
“第一件事,我想封蘇武一個侯,就封他為關內侯吧。”
“為什麽?”上官太後問道,她是真沒想到,明明在談砍竹子的事情,怎麽一下扯這麽遠,而且是朝政的事情。
“因為這個人有氣節,孝武皇帝時期就出使西域,被匈奴扣押二十多年,無論匈奴是威逼還是利誘,始終記得身為漢使的使命,哪怕被發配去北海牧羊也從不變節。
從這一點上,我覺得他可以受封。”
上官太後不置可否的道,“高皇帝遺言,非有功之臣不得封侯,蘇武隻是在西域牧羊,無尺寸之功於我漢室,封侯不合適吧。”
後宮女人不能幹政,可上官太後在劉賀沒親政前是臨朝聽政的,既然能聽那就能幹預。
劉賀選擇跟太後私下說自己的打算,而不是當成朝政的事情在朝會上討論,是有他自己的目的的。
這裏提出事情來,太後不同意的話,可以討論,可以用自己的理由說服太後,哪怕最終太後沒有被說服,也不丟臉。
朝堂上提出來的話,必定經過霍光等人的研究,自己提的提議被霍光否決,既沒麵子,又會讓人覺得他不中用,壓不住場子。
要是霍光再給太後來兩句,那這麽小的小太後,怎麽會跟自己一條心?必定也站在霍光一邊,自己這個皇帝,那就隻能繼續傀儡。
“話不能那樣說,蘇武牧羊二十多年,心中始終記住孝武皇帝給他的使命,這就是大功一件。
,他在外吃苦受罪也不肯接受匈奴單於給他的高官厚祿,是對大漢的忠,我們就取他這一份忠心,就夠了。”
說著劉賀看看太後臉色。見太後在盯著自己,有在認真聽,就又說道,“於天子來說,臣民們有多大的能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要一直忠心為主,不受其他人的拉攏腐蝕,蘇武這一點就做得很好。
如今漢使們出使西域,走出一條絲綢之路,宣揚我大漢國威,同時又互通有無,很多外國人羨慕我天朝上國。
他們想盡辦法拉攏我們的人,給錢給女人給封地,不少人出使過程中受不了出使外國的苦,也拒絕不了當地的美人,選擇為他國賣命。
這些人在外國,為了得到信任,必然詆毀我大漢。
長此以往,出走的漢使多了,詆毀的多了,有損我大漢國威,也容易對我大漢產生敵對或輕視之心。
我大漢邊陲就得不到安寧,邊陲不安,國內就不能很好的發展,如果再有點旱災水災,那麽久必有患。”
太後聽劉賀越扯越兇險,不由得皺眉,細細想想,劉賀的話看起來沒道理中,又能品出一點道理。
“出使外國需要跋山涉水,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大漢使臣們往往出使各國時都會或多或少麵臨生命危險。
迴來又沒有得到多少封賞,屬於吃力不討好的人,很多人都會心有怨懟,再出使時,要麽不盡心,要麽勒索小國謀取私利,對我大漢國威也不利。
封賞蘇武一人為侯,讓這些人知道當使臣也能封侯,那麽在外對大漢就更加忠心,也會好好辦好差事。”
最後劉賀說道,“所以,封蘇武就是給這些使臣看的。”
劉賀自己作為一個後來人,他心中也有自己的發展計劃,後世的大國立威全球,就是靠各種文化輸出,經濟掠奪,加之武力解決而成功。
他來到這個世上成為皇帝,自然也想有功於這個時代有功於這個國家,開疆拓土這種罪在當代卻利在千秋的事,當然也要去做。
但漢武帝那樣窮兵黷武的去宣揚國威,隻不過是把外國打怕了,卻未必打服,遲早又生亂,而且國內經濟也會因為打仗出問題。
劉賀想試試另外一條路,就是靠輸出中華文化,掠奪外國經濟,全地球人都書同文車同軌,用一種錢幣。
後世什麽英語法語俄語見鬼去吧,都用漢語不好聽嗎?
什麽拉丁文,阿拉伯文,哪有漢字好看好用好寫?
從精神信仰上摧毀和拉攏外國,同化他們,稱為新式開疆拓土的方法。
這些是長遠目標,為了這個目標,他第一步就是造紙,然後漢字寫在紙上,傳遍世界,讓人識漢字說漢語,有共同的認知,共同的文化,共同的信仰。
後世之所以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用的方法就差不多是這種,他們是武力殖民加文化殖民。
如果可以,劉賀也要這麽做,還要早英國葡萄牙那些所謂的西方國家一千多年去做這件事。
短期目標當然是通過封一些本可以封卻一直沒有受封的人,在朝中培養自己的人。
這蘇武恰好就是一個,出使外國二十年,吃盡了苦受盡了累,好不容易迴來了,結果被封為一個小小的典屬國,處理的都是些無關緊要的外國使臣來訪之類的小事。
像這類在朝中受不到霍光關注的,他不妨好好關注一下,漸漸就會形成自己的團隊。
他封蘇武為侯,還能夠給王府那些被趕出朝廷的家臣們一個念想,讓他們知道出使外國雖然苦,但真的會封侯。
後續國家強大到有足夠的財力和物力以及武力時,要做文化輸出,經濟殖民等事,就需要用到大量的使臣出使世界各地,要他們忠心大漢盡職盡責。
必須推一個使臣做榜樣,蘇武各種情況綜合下來就有資格成為這個榜樣,這個侯一定要封。
上官太後聽劉賀說了一大堆,看他侃侃而談,一時又拿劉弗陵和劉賀比較起來。
這劉賀的話真的挺多,也挺能說。劉弗陵當初就沒這麽多話,有事情總是悶在心中,哪怕跟她夫妻之間,也沒這麽多話。
感覺自己不同意的話,劉賀絕對還有很多的話和理由對她說。
“這件事,你和大將軍提過沒有?”
太後問道。
“還沒有,我覺得這也不是什麽大事,用不著先跟大將軍商量吧。”劉賀心中一凜,迴答道。
小太後臉色稍微僵了一下,“這不好吧,哀家覺得,還是要……”
劉賀趕緊打斷,“就算是要跟大將軍說,我認為也需要先過太後這一關,讓太後您先知情。
太後,您考慮考慮,封蘇武一個侯,還是因功封賞,大將軍那裏肯定是沒有意見的。
之所以我沒跟他先商量,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段時間大將軍比較忙,在忙婚事的事,我不好去打攪。”
太後遲疑,不是她信不過劉賀,隻是這麽多年見慣了霍光的手段,她心裏是害怕霍光的,什麽事情做決定之前,都想要知道霍光的意思。
“還請太後……”劉賀見到太後疑慮,心中也沉了下去,他今天來找太後,試探的意思居多,現在來看,太後顧慮頗多,還不會站在自己這一邊。
自己要有大動作,趕緊拿下這小太後才行。
劉賀看太後撇清,看她那著急害怕自己誤會她的樣子,覺得自己恐怕是多心了,於是這麽說道。
“誰關心你了?才沒有!”
上官太後急忙紅著臉反駁,嬌羞可愛的樣子看在劉賀眼中,劉賀仿佛又迴到了現代社會看到了李子晴似的。
太後這幾天確實是有偷偷關注劉賀的,她被劉賀醫治好,心中存了一分感激,見劉賀在朝堂上那氣度非凡的表現,又多了一份欣賞。
心中總是不自覺就會把拿來和劉弗陵比較,覺得這個年輕皇帝不管是外表還是內裏,似乎都比劉弗陵強一點。
和劉弗陵相處的時候她年紀還小,與其說把自己定位成先帝的妻子,還不如說她一直把劉弗陵當哥哥看待,因為那小小年紀,她哪懂什麽情啊愛啊的?
後來也懂了事,也明白了男女那些事,可惜劉弗陵突然駕崩了,她都還沒來得及有愛情之類的故事來升華兩人的感情。
正是情竇初開的十五六歲年紀,皇宮中丈夫劉弗陵死後,再出現一個既救過她,又比劉弗陵要優秀的這麽一個新男人。
這男人接觸過她身體,還去看她的隱秘東西,也就怪不得太後心裏會對劉賀產生異樣,不自覺的開始留心了。
劉賀說她關心他,仿佛心裏那點小九九被看穿,她怎能不趕緊抵賴掩飾。
兩人之間似乎有點異樣的氣氛在漸漸彌漫,有越來越濃的趨勢。
劉賀總歸是曾經活了三十年的男人,對女色還能把持,雖然心裏很想把這個“李子晴”擁入懷中,解自己這麽多天的相思苦,但他記得自己的定位,還沒有徹底在皇帝位置坐穩,不能亂來。
這畢竟不是李子晴,隻是長得像。
“太後,我今天來,還有兩件事想要請太後的旨意。”
劉賀趕緊打破這曖昧氣氛,如此說道。
太後也迴神過來,暗想自己剛才怎麽就突然有種想依偎劉賀的衝動?
“你有什麽事,說來哀家聽聽看。”
“第一件事,我想封蘇武一個侯,就封他為關內侯吧。”
“為什麽?”上官太後問道,她是真沒想到,明明在談砍竹子的事情,怎麽一下扯這麽遠,而且是朝政的事情。
“因為這個人有氣節,孝武皇帝時期就出使西域,被匈奴扣押二十多年,無論匈奴是威逼還是利誘,始終記得身為漢使的使命,哪怕被發配去北海牧羊也從不變節。
從這一點上,我覺得他可以受封。”
上官太後不置可否的道,“高皇帝遺言,非有功之臣不得封侯,蘇武隻是在西域牧羊,無尺寸之功於我漢室,封侯不合適吧。”
後宮女人不能幹政,可上官太後在劉賀沒親政前是臨朝聽政的,既然能聽那就能幹預。
劉賀選擇跟太後私下說自己的打算,而不是當成朝政的事情在朝會上討論,是有他自己的目的的。
這裏提出事情來,太後不同意的話,可以討論,可以用自己的理由說服太後,哪怕最終太後沒有被說服,也不丟臉。
朝堂上提出來的話,必定經過霍光等人的研究,自己提的提議被霍光否決,既沒麵子,又會讓人覺得他不中用,壓不住場子。
要是霍光再給太後來兩句,那這麽小的小太後,怎麽會跟自己一條心?必定也站在霍光一邊,自己這個皇帝,那就隻能繼續傀儡。
“話不能那樣說,蘇武牧羊二十多年,心中始終記住孝武皇帝給他的使命,這就是大功一件。
,他在外吃苦受罪也不肯接受匈奴單於給他的高官厚祿,是對大漢的忠,我們就取他這一份忠心,就夠了。”
說著劉賀看看太後臉色。見太後在盯著自己,有在認真聽,就又說道,“於天子來說,臣民們有多大的能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要一直忠心為主,不受其他人的拉攏腐蝕,蘇武這一點就做得很好。
如今漢使們出使西域,走出一條絲綢之路,宣揚我大漢國威,同時又互通有無,很多外國人羨慕我天朝上國。
他們想盡辦法拉攏我們的人,給錢給女人給封地,不少人出使過程中受不了出使外國的苦,也拒絕不了當地的美人,選擇為他國賣命。
這些人在外國,為了得到信任,必然詆毀我大漢。
長此以往,出走的漢使多了,詆毀的多了,有損我大漢國威,也容易對我大漢產生敵對或輕視之心。
我大漢邊陲就得不到安寧,邊陲不安,國內就不能很好的發展,如果再有點旱災水災,那麽久必有患。”
太後聽劉賀越扯越兇險,不由得皺眉,細細想想,劉賀的話看起來沒道理中,又能品出一點道理。
“出使外國需要跋山涉水,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大漢使臣們往往出使各國時都會或多或少麵臨生命危險。
迴來又沒有得到多少封賞,屬於吃力不討好的人,很多人都會心有怨懟,再出使時,要麽不盡心,要麽勒索小國謀取私利,對我大漢國威也不利。
封賞蘇武一人為侯,讓這些人知道當使臣也能封侯,那麽在外對大漢就更加忠心,也會好好辦好差事。”
最後劉賀說道,“所以,封蘇武就是給這些使臣看的。”
劉賀自己作為一個後來人,他心中也有自己的發展計劃,後世的大國立威全球,就是靠各種文化輸出,經濟掠奪,加之武力解決而成功。
他來到這個世上成為皇帝,自然也想有功於這個時代有功於這個國家,開疆拓土這種罪在當代卻利在千秋的事,當然也要去做。
但漢武帝那樣窮兵黷武的去宣揚國威,隻不過是把外國打怕了,卻未必打服,遲早又生亂,而且國內經濟也會因為打仗出問題。
劉賀想試試另外一條路,就是靠輸出中華文化,掠奪外國經濟,全地球人都書同文車同軌,用一種錢幣。
後世什麽英語法語俄語見鬼去吧,都用漢語不好聽嗎?
什麽拉丁文,阿拉伯文,哪有漢字好看好用好寫?
從精神信仰上摧毀和拉攏外國,同化他們,稱為新式開疆拓土的方法。
這些是長遠目標,為了這個目標,他第一步就是造紙,然後漢字寫在紙上,傳遍世界,讓人識漢字說漢語,有共同的認知,共同的文化,共同的信仰。
後世之所以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用的方法就差不多是這種,他們是武力殖民加文化殖民。
如果可以,劉賀也要這麽做,還要早英國葡萄牙那些所謂的西方國家一千多年去做這件事。
短期目標當然是通過封一些本可以封卻一直沒有受封的人,在朝中培養自己的人。
這蘇武恰好就是一個,出使外國二十年,吃盡了苦受盡了累,好不容易迴來了,結果被封為一個小小的典屬國,處理的都是些無關緊要的外國使臣來訪之類的小事。
像這類在朝中受不到霍光關注的,他不妨好好關注一下,漸漸就會形成自己的團隊。
他封蘇武為侯,還能夠給王府那些被趕出朝廷的家臣們一個念想,讓他們知道出使外國雖然苦,但真的會封侯。
後續國家強大到有足夠的財力和物力以及武力時,要做文化輸出,經濟殖民等事,就需要用到大量的使臣出使世界各地,要他們忠心大漢盡職盡責。
必須推一個使臣做榜樣,蘇武各種情況綜合下來就有資格成為這個榜樣,這個侯一定要封。
上官太後聽劉賀說了一大堆,看他侃侃而談,一時又拿劉弗陵和劉賀比較起來。
這劉賀的話真的挺多,也挺能說。劉弗陵當初就沒這麽多話,有事情總是悶在心中,哪怕跟她夫妻之間,也沒這麽多話。
感覺自己不同意的話,劉賀絕對還有很多的話和理由對她說。
“這件事,你和大將軍提過沒有?”
太後問道。
“還沒有,我覺得這也不是什麽大事,用不著先跟大將軍商量吧。”劉賀心中一凜,迴答道。
小太後臉色稍微僵了一下,“這不好吧,哀家覺得,還是要……”
劉賀趕緊打斷,“就算是要跟大將軍說,我認為也需要先過太後這一關,讓太後您先知情。
太後,您考慮考慮,封蘇武一個侯,還是因功封賞,大將軍那裏肯定是沒有意見的。
之所以我沒跟他先商量,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段時間大將軍比較忙,在忙婚事的事,我不好去打攪。”
太後遲疑,不是她信不過劉賀,隻是這麽多年見慣了霍光的手段,她心裏是害怕霍光的,什麽事情做決定之前,都想要知道霍光的意思。
“還請太後……”劉賀見到太後疑慮,心中也沉了下去,他今天來找太後,試探的意思居多,現在來看,太後顧慮頗多,還不會站在自己這一邊。
自己要有大動作,趕緊拿下這小太後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