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姓始祖有秦安國君(秦孝文王嬴柱),漢安國君侯公,安國菩。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於嬴姓,出自戰國時期秦孝文王嬴柱,屬於以先祖爵號為氏。


    戰國末期的秦國君主秦孝文王名叫嬴柱,公元前302?前250年,公元前250年在位,他是秦昭襄王嬴稷(嬴則,公元前256?前251年在位)之子,即位前稱安國君,本為諸公子,後來因為秦悼太子於周赧王四十八年(秦昭襄王四十年,魏安僖王十年,公元前267年)在魏國去世,遂被秦昭襄王立為儲君。


    當年這位安國君為儲君時有妻妾多人,生子亦眾,唯其正妻華陽夫人無子。後來華陽夫人采用了當時的衛國巨商呂不韋(公元?~前235年待考)的計謀,過繼了夏姬所生之子嬴子楚為己子,不但鞏固了自己的正夫人地位,而且使得安國君臉麵有光,能夠立嬴子楚為儲君。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秋,秦昭襄王薨,安國君先服喪,之後拓開五尺道,乃即位。


    居王位一年後,安國君在一年後的的農曆10月4日正式即位,是為秦孝文王,大赦天下,兩日後的10月6就去世了,其正式在位時間還不到三天,終年五十四歲,葬於壽陵(今陝西西安臨潼區驪山),儲君嬴子楚繼位,是為秦莊襄王(公元前249~前247年在位)。


    在秦孝文王的庶支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原爵號為姓氏者,稱安國氏,史稱安國氏正宗,後大多省文簡改為單姓安氏,世代相傳至今。


    嬴姓安國氏、安氏族人皆尊奉秦安國君(秦孝文王嬴柱)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於侯氏,出自西漢時期安國,屬於以先祖爵號為氏。


    秦朝滅亡後的楚漢相爭時期(公元前206~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扣押了漢王劉邦的父親和妻子,漢王遂派一名叫侯公的人去和項羽談判,協商以古運河鴻溝為界,平分天下。這在史籍《漢書》中有記載:“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漢王複使侯公說羽,羽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九月,歸太公、呂後,軍皆稱萬歲。乃封侯公為安國君。”


    不過,有的《漢書》版本中記載侯公被封的是平國君,而非安國君。其實,在秦漢時期“平國君”就是“安國君”,同一虛銜爵號。侯公得封後居地在安國邑(今河北安國)。


    在這位侯公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爵號稱謂為姓氏者,稱安國氏、或平國氏,世代為漢朝大臣。至漢文帝劉恆執政時期(公元前179~前157年在位),安國氏家族徙居白鹿原(今陝西西安),參與督建灞陵(漢文帝陵寢,今陝西西安白鹿原東北部)。


    到了漢武帝劉徹執政時期(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有一著名的欽差使者安國少季,他就是侯公的後裔子孫,據說其為漢朝著名的美男子之一。


    安國少季後來在西漢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奉旨欽差,與辯士諫大夫終軍(字子雲,公元前133~前112年)、勇士魏臣等人一起出使南越國,漢武帝利用他與南越國樛太後的私人關係,策劃將南越國歸順大漢,並乘機除掉堅決反對歸順漢朝的南越國丞相呂嘉(公元前?~前110年待考)。然而由於呂嘉在南越國連續擔任了三代南越王的丞相、太傅,威望超過了樛太後,其勢力幾乎把持了南越國上下,安國少季當時畏懼其勢而不敢動手,導致計劃失敗。


    而呂嘉為了決然與漢朝對抗,製止樛太後攜國歸漢之舉,設計謀殺了安國少季、終軍、魏臣等漢使,之後滅殺了以濟南相韓千秋、樛太後之弟樛樂二人率領的兩千名漢軍,由此引起了漢武帝的震怒。


    漢武帝當即下令調遣各地罪犯和江淮以南的水兵組成十萬兵馬,分五路進攻南越國。第一路任命路博德為伏波將軍,率兵從長沙國桂陽(今湖南郴縣)直下湟水(今福建連江);第二路任命主爵都尉楊仆為樓船將軍,走豫章郡(今江西南昌)直下橫浦(今廣東北江翁源湞水);第三路任命歸降漢朝的南越國人歸義越侯趙嚴為戈船將軍趙嚴,率兵出零陵(今湖南零陵)然後一路直下漓水(今廣西漓江);第四路任命歸降漢朝的南越國人為下厲將軍,率兵出零陵(今湖南零陵)然後一路直抵蒼梧(今廣西梧州);第五路以歸降漢朝的東甌越國人馳義侯遺(姓氏失考)召集巴蜀的罪犯,並調動夜郎國的軍隊,組軍直下牂柯江(今廣西北盤江)。五路大軍南下合擊,經過一年的廝殺,在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一舉擊滅了南越國,從此順利地將嶺南全境歸入大漢王朝版圖。


    當然,後世有許多曆史學家認為,這個事件本來就是漢武帝的一個政治陰謀,他為了徹底鏟除南越國這個故秦遺留勢力,同時將物產豐饒的嶺南地區並入漢土,就利用安國少季與樛太後曾有私通的關係,故意引發對漢朝敵視的呂嘉以武致亂,這樣就有充分的理由乘機出兵滅掉南越國,卻不失自己提倡儒仁治國的帝王形象。


    該支安國氏族人後在兩漢時期即已大多省文簡改為單姓安氏,世代相傳至今,皆尊奉漢安國君侯公為得姓始祖。


    源流三


    源於夷族,出自唐朝時期西域昭武九姓之安國,屬於以國名漢化為氏。


    在史籍《安平誌·名宦政績名臣傳》中記載:“安連濟,其祖安金藏。連濟入宋為禦乾,開寶中徙居安海。”安金藏在史籍《新唐書》中有傳記,但其先世的族屬,史乘失載。


    1981年4月,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的洛陽市龍門發掘安金藏之父安國菩夫婦墓,墓中出土了《唐故陸胡州大首領安君墓誌》,以及一批文吏俑、武士俑、鎮墓獸、駝俑、馬俑、男女侍俑、羅馬金幣、瑪瑙珠、銅鏡、開元通寶錢等文物。從墓誌銘考古得知,墓主安國氏,諱菩,字薩,“其先安國大首領。破匈奴,衙賬百姓歸中國。”曾祖諱缽達幹,祖諱係利,其父名諱失載。


    在《唐故陸胡州大首領安君墓誌》中所指的“安國”,據史籍《新唐書·西域傳》中記載:“康者……君姓溫,本月支人,始居祁連山北昭武城,為突厥所破,稍南依蔥嶺,即有其地,枝庶分王,曰安、曰曹、曰石、曰米、曰何、曰火尋、曰戊地、曰史。世謂九姓,皆氏昭武。”


    “昭武九姓”,是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於今中亞阿姆河、錫爾河兩河流域九姓方國政權的總稱,公元六世紀後期,昭武九姓隸屬於西突厥。唐高宗李治顯慶二年(公元657年),唐高宗派遣伊麗道行軍大總管蘇烈(字定方,公元592~667年)、右領軍郎將薛禮(字仁貴,公元614~683年)、右屯衛大將軍阿史那·彌射(突厥奚利邲咄陸可汗,公元?~662年待考)、左屯衛大將軍兼流沙道安撫大使阿史那·步真等統軍征討西突厥。


    至唐顯慶三年(公元658年),蘇烈指揮唐軍在金牙山(今中亞塔什幹東北部)徹底擊潰了西突厥本部大帳,燕然副都護兼副將蕭嗣業在大雪中率軍持續追擒西突厥沙缽羅可汗阿史那·賀魯(公元?~659年待考)於昭武九姓之石國(今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西突厥汗國就此滅亡。


    在唐王朝滅了西突厥以後,原來隸屬於西突厥的昭武九姓國紛紛歸附於大唐王朝。至唐儀鳳三年(公元678年),唐高宗設置了康居都督府,任命原來的康國王國為都督,然後在東安國設置了安息州,任命原來的東安國國王為刺史。這個東安國故址就在今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的布哈拉省,後其國人中有相當多的民眾後來遷入中原,遂以原國名為漢化的姓氏,稱安國氏,後大多省文簡改為單姓安氏(見本書“0079姓氏略考-安姓”的有關章節)。


    在《唐故陸胡州大首領安君墓誌》中還記載:“君時逢北狄南下,奉敕遄征,一以當千,獨掃蜂飛之眾。領衙賬部落,獻馘西京。”這是匈奴薛延陀部在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進犯河套地區後被唐朝軍隊擊敗的記載:唐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薛延陀部發生內亂,唐太宗以江夏王道宗、左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為瀚海安撫大使,以右領衛大將軍執失思力率領突厥兵、右驍衛大將軍契芘何力率領涼州及胡兵,代州都督薛萬徹、營州都督張儉各率領所部兵,分道並進,以擊薛延陀部。安國菩當時“領衙賬部落”參加了這場戰爭,並配合唐朝軍隊取得了全勝。


    安國菩後在唐麟德元年(公元664年)農曆11月7日逝世於長安城金城坊,終年六十四歲,以其年農曆12月11日窆於龍首原南平郊,唐景龍三年(公元709年)由長安遷葬東都洛陽,與其妻何氏合葬。


    安國菩之妻何氏,“其先何大將軍之長女,封金山郡太夫人。”何氏亦屬昭武九姓,其父名諱失載。何氏在武周則天皇帝武曌長安四年(公元704年)農曆1月20日逝世於洛陽惠和坊,終年八十三歲,是年農曆2月殯於洛陽城南敬善寺東。


    關於安國菩之子安國金藏,在新舊兩《唐書》中均有傳記:安國金藏為京兆長安人,在太常工籍。


    唐武周則天順聖皇後武曌稱製載初元年(公元689年),少府監裴匪躬、中官範雲仙坐私謁皇嗣李旦(唐睿宗,公元710~712年在位)有“異謀”,則天皇後下旨左台禦史中丞來俊臣(公元651~697年)徹查,安國金藏為證明李旦“沒有異謀”,在酷吏來俊臣要對李旦身邊的人臣實施刑訊時“大唿曰:‘公不信我言,請剖心以明皇嗣不反也。’遂引佩刀自剚腹中,腸出被地,眩而仆。”則天皇後聞知後“大驚,輿致禁中,命高醫內腸,褫桑紩之,閱夕而蘇。後臨視,歎曰:‘吾有子不能自明,不如爾之忠也。’即詔停獄”,那李旦因此免卻一場大難。


    安國金藏後在唐景雲中期(公元710~711年)晉生為右武衛中郎將,簡姓安氏,稱安金藏。至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公元712年)後,特賜授安金藏為右驍衛將軍,封爵為代國公,唐玄宗還下詔镵其名於泰、華二山碑以為榮。安國金藏壽終之後,唐玄宗下旨“配饗唐睿宗廟廷。”到了唐代宗李豫大曆七年(公元772年),唐代宗追贈安國金藏為兵部尚書,賜諡號“忠”,並以其子安承恩為廬州長史。至唐德宗李適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唐德宗又擢生其遠孫安敬則為太子右諭德。


    安國金藏被視為唐朝時期著名的大孝子,“神龍初,喪母,寓葬於南闕口之北,廬於墓側,躬造石墳石塔,晝夜不息。地本卬燥,泉忽湧流廬之側,李冬有華,犬鹿相擾。本道使盧懷慎上其事,詔表闕於閭。”


    至北宋太祖趙匡胤開寶年間(公元968?976年),安國金藏的後代裔孫安連濟於徙居安海地區,子孫繁衍昌盛,逐漸形成了今浙江安海地區的安氏大家族。


    該支安國氏,安氏族人皆尊奉安國菩為得姓始祖。


    安國美兒


    安國書言


    安國居方


    安國桐豫


    安國健民


    安國維炳


    安國魁楚


    安國起鴻


    安國居之


    安國亨晉


    安國果昌


    安國公溥


    安國文苑


    安國世準


    安國省勳


    安國方琦


    安國廣漢


    安國萬石


    安國從易


    安國維嘉


    安國繼平


    安國澤彬


    安國亞利


    安國鳳梧


    安國簡文


    安國之鴻


    安國翰翔


    安國當阿


    安國朝隱


    安國月剛


    安國守玄


    安國從嘉


    安國秋


    安國器振傑


    安國愛真


    安國力超


    安國榮忠


    安國鹹一


    安國思廣


    安國雲榮


    安國楚金


    安國有禎


    安國猛略


    安國羽正


    安國時傑


    安國通之


    安國道衡


    安國晨雪


    安國忠宇


    安國水萍


    安國禮君


    安國德穎


    安國桐華


    安國赫男


    安國瑞環


    安國石生


    安國湘紅


    安國桑阿


    安國全勇


    安國雲來


    安國興貴


    安國立學


    安國繼儒


    安國石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朝,率百萬大軍平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者穆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者穆清並收藏迴到明朝,率百萬大軍平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