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少了兩個人
病嬌世子家的廢物美人 作者:想吃魚的兔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放妻書,慕廣君竟然願意做到這地步嗎?薑知月有些詫異。
畢竟也是穿到這許久了,見過不少悲歡離合,世態炎涼了。
一般來說,女子嫁入夫家後,這輩子就都是夫家的人了。
尤其是在高門貴族,這些將家門清譽與聲明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的地方,對於女子的苛求更是到了近乎不近人情的地步。
倘若女子與夫家鬧掰,傷心欲絕地想迴娘家,那麽娘家為了自家的聲明,隻會狠心地將親生女兒拒之門外,或者責令對方一尺白綾吊死!
無論他們曾經如何放在手心中千嬌百寵,如珠似玉的女兒,一旦嫁入夫家,前後態度便大大不同,就好似女子從此便是別家之人,全然不顧數十年的情分與血脈骨肉的關係。
在他們看來,嫁出去的女兒不守婦道,忤逆夫君不說,竟然還敢迴來髒了自家的名聲,豈不是丟了大臉?
於是大部分人家說什麽都不會讓受盡委屈的女兒歸家,要麽冷淡以對,要麽歎息連連。
偶有個別實在疼惜女兒的,縱然接了迴來,也會為了自家名聲著想,責令女兒禁步閨中不得外出,此生若無意外,恐怕就要孤獨地老死在深宅大院之中。
凡是嫁出去的女子,便真如民間諺語那般是潑出去的水了。
覆水難收,這是世人都懂得道理。因而女子被要求三綱五常,要求溫順恭敬,要求不能忤逆夫君——然而這世上的好人難得,好夫婿更是難得。
有的婚前甜言蜜語,婚後判若兩人的冷待妻子;有的說山盟海誓,婚後又將一顆真心掏給不知道哪來的青樓女子,吵嚷著納妾;更有的稍有不順心便要打罵妻子,嚴重起來更有人命案子發生。
直到近些年,出了幾起殺妻案子,轟動了朝野上下,朝廷這才立法完善了夫婦和離方麵的條例。
不過縱容有律法,也是偏頗男子的多,若是女子犯了七出之過,或是多年無子,便可依照男方遺願休棄。
倒是女方,若想和離需要經曆種種關卡,要許多人的物證口證,而且大多數都是調解為主,不了了之。
其中和離最重要的,且最能讓女子不被世人所指點詬病的方法,便是男方自寫一封放妻書,陳明緣由,並稱讚女方的品德,肯定對方的溫柔恭順才行。
有了放妻書的女子,哪怕二嫁都不會有人指點責罵。
因而這放妻書顯得格外珍貴,一般男子不會如此輕易寫給妻子,除非.....真的深情重意。
斂眸沉思片刻,薑知月無端覺得心慌了,便對初夏說:“我們去善堂轉轉,順便看看。”
初夏點頭稱是,馬上便去安排車馬人手了。
一路上,薑知月都顯得有些出神,初夏看她悶悶的模樣,便說了幾個笑話想逗她。隻是說得她都口幹舌燥了,薑知月眉眼間那股怔怔還是沒有散去。
直到在善堂門口下了馬車,一早等候在這的幾名仆役早已經排好跪地行禮:“問世子妃安。”
薑知月這才如夢初醒般,去攙扶他們:“快起來,不是說了以後見了我,可以不必行禮嗎?”
那幾個婦人和打雜的麵麵相覷,其中一個膽子大些的說道:“這可不成,這是不尊敬您!”
“哎,總之日後不必跪了,尋常地見禮就行。”薑知月哭笑不得,“快些都起來吧,我今日隻是來看看轉轉的,各位各忙去,不用理會招待我。”
這幾個人便低頭稱是,散去各幹各的了。
薑知月笑了笑,卻突然聽身後的初夏咦了一聲:“怎的少了兩個人。”
薑知月不解,迴頭問她:“怎麽了?說來聽聽。”
初夏猶豫片刻,躊躇道:“這善堂前前後後,攏共招了五個廚娘,三個打雜,兩個小廝.....可是剛剛來迎接您的人,隻有八個。”
“之前沒招這麽多,不過因為來善堂求粥的人多了,顧及不過來,便按照您的意思,我又去找了幾個來。”
薑知月唔了聲,沒說什麽,隻是眉眼間多了幾分警惕:“先隨我去熬粥的廚房裏麵看看。”
兩個人便一前一後地到了廚房,幾個廚娘正在裏麵賣力幹活,有的添水,有的添柴,還有的往鍋裏加黃糖——這是薑知月特別要求的,人不補充糖分怎麽能吃得飽?
至於肉、皮蛋或者青菜什麽的,薑知月倒是想過往裏麵加,可是這一來食材的價格上漲了,容易支出過多;二來就是,做得太好了會吸引來太多雜七雜八的人,影響善堂門口的風氣。
畢竟她是做慈善,不是當冤大頭。
再說迴廚房裏,熱氣騰騰的,沒一會兒薑知月身上便出了汗。而那些廚娘見到她來,都是神色驚訝地放下手中的活計給她見禮:“見過世子妃。”
一個廚娘擦了擦頭上的汗水,對她說:“這小地方裏不透風,還熬著熱騰騰的米粥,世子妃身體金貴,莫要在這熱死人兒的地方多待,免得中了熱病。”
薑知月乍被關心,麵上微微一笑:“不打緊,倒是你們日日待在裏麵,會不會身體不舒服?”
“不會不會,俺們都是鄉下來京城找活計的,身糙肉厚不說,這些活在家也沒少幹,”一個皮膚有些黝黑的廚娘說道,她笑起來時胖胖的臉很是可愛。
“那就好。”薑知月點頭,問起了別的事情:“這裏就四個廚娘嗎?”
那些婦人們左瞧右看,麵麵相覷的,終於有個身量略矮的瘦小婦人怯怯道:“翠花不知道去哪了,應當是去茅房了?”
婦人們便又七嘴八舌起來:“又是她不在,定然是偷懶去了。”
“又?”薑知月抓到了這個重點詞,語氣疑惑的詢問到。
聽世子妃好奇,那些婦人們便爭先恐後地說了起來,唯恐自己說得慢了便得不到薑知月滿意似得:“是呀!剛開始來還算勤快,結果半個月不到就看這裏條件好,世子妃給得多,暴露出懶惰本性來。”
畢竟也是穿到這許久了,見過不少悲歡離合,世態炎涼了。
一般來說,女子嫁入夫家後,這輩子就都是夫家的人了。
尤其是在高門貴族,這些將家門清譽與聲明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的地方,對於女子的苛求更是到了近乎不近人情的地步。
倘若女子與夫家鬧掰,傷心欲絕地想迴娘家,那麽娘家為了自家的聲明,隻會狠心地將親生女兒拒之門外,或者責令對方一尺白綾吊死!
無論他們曾經如何放在手心中千嬌百寵,如珠似玉的女兒,一旦嫁入夫家,前後態度便大大不同,就好似女子從此便是別家之人,全然不顧數十年的情分與血脈骨肉的關係。
在他們看來,嫁出去的女兒不守婦道,忤逆夫君不說,竟然還敢迴來髒了自家的名聲,豈不是丟了大臉?
於是大部分人家說什麽都不會讓受盡委屈的女兒歸家,要麽冷淡以對,要麽歎息連連。
偶有個別實在疼惜女兒的,縱然接了迴來,也會為了自家名聲著想,責令女兒禁步閨中不得外出,此生若無意外,恐怕就要孤獨地老死在深宅大院之中。
凡是嫁出去的女子,便真如民間諺語那般是潑出去的水了。
覆水難收,這是世人都懂得道理。因而女子被要求三綱五常,要求溫順恭敬,要求不能忤逆夫君——然而這世上的好人難得,好夫婿更是難得。
有的婚前甜言蜜語,婚後判若兩人的冷待妻子;有的說山盟海誓,婚後又將一顆真心掏給不知道哪來的青樓女子,吵嚷著納妾;更有的稍有不順心便要打罵妻子,嚴重起來更有人命案子發生。
直到近些年,出了幾起殺妻案子,轟動了朝野上下,朝廷這才立法完善了夫婦和離方麵的條例。
不過縱容有律法,也是偏頗男子的多,若是女子犯了七出之過,或是多年無子,便可依照男方遺願休棄。
倒是女方,若想和離需要經曆種種關卡,要許多人的物證口證,而且大多數都是調解為主,不了了之。
其中和離最重要的,且最能讓女子不被世人所指點詬病的方法,便是男方自寫一封放妻書,陳明緣由,並稱讚女方的品德,肯定對方的溫柔恭順才行。
有了放妻書的女子,哪怕二嫁都不會有人指點責罵。
因而這放妻書顯得格外珍貴,一般男子不會如此輕易寫給妻子,除非.....真的深情重意。
斂眸沉思片刻,薑知月無端覺得心慌了,便對初夏說:“我們去善堂轉轉,順便看看。”
初夏點頭稱是,馬上便去安排車馬人手了。
一路上,薑知月都顯得有些出神,初夏看她悶悶的模樣,便說了幾個笑話想逗她。隻是說得她都口幹舌燥了,薑知月眉眼間那股怔怔還是沒有散去。
直到在善堂門口下了馬車,一早等候在這的幾名仆役早已經排好跪地行禮:“問世子妃安。”
薑知月這才如夢初醒般,去攙扶他們:“快起來,不是說了以後見了我,可以不必行禮嗎?”
那幾個婦人和打雜的麵麵相覷,其中一個膽子大些的說道:“這可不成,這是不尊敬您!”
“哎,總之日後不必跪了,尋常地見禮就行。”薑知月哭笑不得,“快些都起來吧,我今日隻是來看看轉轉的,各位各忙去,不用理會招待我。”
這幾個人便低頭稱是,散去各幹各的了。
薑知月笑了笑,卻突然聽身後的初夏咦了一聲:“怎的少了兩個人。”
薑知月不解,迴頭問她:“怎麽了?說來聽聽。”
初夏猶豫片刻,躊躇道:“這善堂前前後後,攏共招了五個廚娘,三個打雜,兩個小廝.....可是剛剛來迎接您的人,隻有八個。”
“之前沒招這麽多,不過因為來善堂求粥的人多了,顧及不過來,便按照您的意思,我又去找了幾個來。”
薑知月唔了聲,沒說什麽,隻是眉眼間多了幾分警惕:“先隨我去熬粥的廚房裏麵看看。”
兩個人便一前一後地到了廚房,幾個廚娘正在裏麵賣力幹活,有的添水,有的添柴,還有的往鍋裏加黃糖——這是薑知月特別要求的,人不補充糖分怎麽能吃得飽?
至於肉、皮蛋或者青菜什麽的,薑知月倒是想過往裏麵加,可是這一來食材的價格上漲了,容易支出過多;二來就是,做得太好了會吸引來太多雜七雜八的人,影響善堂門口的風氣。
畢竟她是做慈善,不是當冤大頭。
再說迴廚房裏,熱氣騰騰的,沒一會兒薑知月身上便出了汗。而那些廚娘見到她來,都是神色驚訝地放下手中的活計給她見禮:“見過世子妃。”
一個廚娘擦了擦頭上的汗水,對她說:“這小地方裏不透風,還熬著熱騰騰的米粥,世子妃身體金貴,莫要在這熱死人兒的地方多待,免得中了熱病。”
薑知月乍被關心,麵上微微一笑:“不打緊,倒是你們日日待在裏麵,會不會身體不舒服?”
“不會不會,俺們都是鄉下來京城找活計的,身糙肉厚不說,這些活在家也沒少幹,”一個皮膚有些黝黑的廚娘說道,她笑起來時胖胖的臉很是可愛。
“那就好。”薑知月點頭,問起了別的事情:“這裏就四個廚娘嗎?”
那些婦人們左瞧右看,麵麵相覷的,終於有個身量略矮的瘦小婦人怯怯道:“翠花不知道去哪了,應當是去茅房了?”
婦人們便又七嘴八舌起來:“又是她不在,定然是偷懶去了。”
“又?”薑知月抓到了這個重點詞,語氣疑惑的詢問到。
聽世子妃好奇,那些婦人們便爭先恐後地說了起來,唯恐自己說得慢了便得不到薑知月滿意似得:“是呀!剛開始來還算勤快,結果半個月不到就看這裏條件好,世子妃給得多,暴露出懶惰本性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