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這樣的一卷風後,人們自覺有了戒律,開車上穩重,做人上憑良心,就這無形中的蔓延,想著那句老天保佑雖然用處不大,但也是份沉甸甸的覺醒。
隻是無論記者,還有群眾都可能蒙在覺醒之外,多少有點遺憾。重點是審訊室,有記者,有新聞聯播,那司機仍然不忘那句肺腑之言,可以斷言,算對得起良心。
馬家真的屍體放了兩天,安置在市殯儀館的大廳裏。
喪葬儀式對馬豐市的所有領導,外市,本市,鎮上,鄉下的領導,群眾全部開放。本來容納3000人的大廳,硬是塞滿5000人。
從設靈堂到完成整個儀式,都是由他的秘書,文化局全體同仁操辦,裏裏外外的花銷國家報銷的。
他是國家的幹部,也是共產黨員。
三十八年裏,一心向黨一心為民,還有一心一意地愛著他美麗的女人。
七天前馬家真倒在了永久屬於他的棺材裏,來不及與他的同事,朋友,愛人,女兒做一次正規的告別;也來不及對自己的一生做一次認真的迴顧。
“糠”的一聲,就全部沒了。
他還沒有做過來世的規劃,他到底去了哪裏?又誰知道?
他不知道這個結局,對他女人的巨大打擊,對他女兒的心靈,未來造成了徹底變質的扭曲。
胡大蘭從肩膀上放下熟睡的妙真,親了親額頭,將她放在了粉紅色的童床上,蓋上了粉色的厚被子,又看了一眼長的和他男人一模一樣的閨女,關上房門來到外間,準備燒晚飯。
打開了客廳的電暖器,又開了電燈,屋子裏有了亮暖和多了。胡大蘭順手脫下了大衣,露出了駝色高領毛衣,凸凹有致的性感身材。她鬆開發髻放下了長發,烏黑密實的齊腰長發像一陣波浪左右自由擺動。
胡大蘭坐在電暖器旁烤手,屋裏的燈光,烤火器的紅光印在她的臉,在加熱升溫的房間裏,她的臉色由蒼白泛起了紅潤。
她上下搓手,想盡快暖起來。屋外太冷了,要用光和熱驅散身上的寒冷,似乎讓內心也能充滿著光和熱。
這時胡大蘭睜大了那雙蝴蝶飛舞似撲閃的杏仁大眼睛,睫毛長得剛好蓋住了雙眼皮,但那條自然成型的雙眼皮的線又忽隱忽現的,使眼睛看起來多了一層神秘的美。
她用力吸了一下鼻子,看向廚房做飯的地方,眼神裏充滿無盡的茫然與悲傷。
像是剛剛經曆了人間最苦澀的磨難,陷入了一種絕對的無明。
胡大蘭的美麗裏曾經裝著幸運,也正裝載不幸,這是目前的命運。
她還呆呆地,不懂如何迴擊,也沒有下意識抗爭,更看不清命運背後的大福報大智慧悄然而至。
如今,沒有了馬家真的日子,幾乎看不見未來。
頭七的當天,母女倆又來見馬家真了。
胡大蘭沒有放下。整日茶飯不下,夜夜不能入眠。
她的心裏除了馬家真的影子,再也裝不下其他人了,也裝不下女兒。
唯有馬家真那樣深刻地愛過她。
胡大蘭無法去體驗女兒身上存在的另一種愛。沒有這個能力。
馬家真的愛占據了她的身心,當他不在了,胡大蘭的心也被挖空了,所有的愛也不複存在了。
胡大蘭甚至也在悲痛中看到女兒是一種累贅,奪走了她摯愛的人。
當天陽光特別充足,沒有一絲風。冬日的寒冷遠離。
墓園裏多了一些人,男女老少,三三兩兩。
頭七這天,胡大蘭穿了一件火紅的妮子衣,站在墳前,沒有低頭沒有下跪,她死死地盯著墳裏麵的那個人,眼裏木訥的。
小妙真穿一件黑色的棉襖,一條黑色小棉褲,正乖巧地從籃子裏撿起吃的,孝敬爸爸。
妙真給爸爸帶來了醬鴨腿,不帶辣椒的。還有紅皮的花生米,酒是少不了的,隻不過這一次倒的是紅酒,那是爸爸的一個朋友去了歐洲帶迴來的,聽說意大利的紅酒出了名的地道。
她倒了一杯紅酒,灑在她爸的墳前,又在碑上方的小孔裏插了三支香,從籃子裏最後拿出一本書,上麵寫著: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波羅揭諦,波羅憎揭諦,菩提薩婆訶。
心經的書看起來很薄。
小妙真打開第一頁讀完了一大段,沒有翻開第二頁,眼睛似看字非看字,或許根本不識字,聲音仿佛從心裏冒出來的。
但是她流利地讀完了認為的讀完,鬆了一口氣又將書放迴籃子裏,閉上了眼睛,雙手胸前合十,嘴裏嘀咕著聽不清楚的妮語。
“快,收拾好籃子,咱們趕快走吧,咱要做中午飯。”胡大蘭催妙真。
她拉著女兒的手,又看了一眼墳裏麵,麵無表情,就這麽走了。
馬家真的頭七就這麽完了,直到七七,再也沒有人到他的墳頭燒一張紙,送一杯酒,撒一點花生米。
地下的馬家真,也許想他的女人。地上的女人,也想她的男人,可無奈陰陽相隔。
說什麽做什麽隻會雪上加霜,越做越痛苦。
胡大蘭用一個麻袋把這些都裝在了隱蔽的地方,又用隱形的封箱膠,用心門給死死地封住了。
從頭七到過後的那天起,胡大蘭壓抑了真實情感,不在提這件事。
她開始變得神經恍惚,六神無主,一副呆滯的傻樣。
每天早上依然送妙真上幼兒園,走到校門口,妙真向她揮了揮手,胡大蘭才緩過神來。每天下午到校門口,妙真走到麵前拉著她的手,喊幾聲媽媽,胡大蘭才知道是女兒來了。
整日心不在焉。
吃了晚飯後就坐在沙發上,開著電視,眼睛卻盯著廚房目不轉睛,好像馬家真正在廚房看著她似的。
妙真的作業胡大蘭從不過問。
妙真從小跟著父親下鄉到農村,看戲劇,聽京劇,學書法,彈古箏。
爸爸每天下班後不論多晚,迴到家都要陪著講故事,讀昆蟲記,格列佛遊記,爸爸還讀佛經,讀論語,講老子的傳奇,在爸爸的書架上堆滿了密密麻麻的的書籍。有的是國外的,名字都是一長串。
妙真和爸爸一個樣,小眼睛,單眼皮,眼角向上翻,白眼仁多,黑眼珠小,眉毛又寬又開,印堂那個地方開的像條大河,鼻子又塌鼻梁又大,上嘴唇厚下嘴唇薄,牙齒的上一排往外爆,還長了一副國子臉。
她的臉從小就看起來很“成熟”。
又隨著家庭變故,真活出了一副假成熟又老練的心,就像這張臉注定了馬妙真一生的命運,無法逃脫的一切。
隻是無論記者,還有群眾都可能蒙在覺醒之外,多少有點遺憾。重點是審訊室,有記者,有新聞聯播,那司機仍然不忘那句肺腑之言,可以斷言,算對得起良心。
馬家真的屍體放了兩天,安置在市殯儀館的大廳裏。
喪葬儀式對馬豐市的所有領導,外市,本市,鎮上,鄉下的領導,群眾全部開放。本來容納3000人的大廳,硬是塞滿5000人。
從設靈堂到完成整個儀式,都是由他的秘書,文化局全體同仁操辦,裏裏外外的花銷國家報銷的。
他是國家的幹部,也是共產黨員。
三十八年裏,一心向黨一心為民,還有一心一意地愛著他美麗的女人。
七天前馬家真倒在了永久屬於他的棺材裏,來不及與他的同事,朋友,愛人,女兒做一次正規的告別;也來不及對自己的一生做一次認真的迴顧。
“糠”的一聲,就全部沒了。
他還沒有做過來世的規劃,他到底去了哪裏?又誰知道?
他不知道這個結局,對他女人的巨大打擊,對他女兒的心靈,未來造成了徹底變質的扭曲。
胡大蘭從肩膀上放下熟睡的妙真,親了親額頭,將她放在了粉紅色的童床上,蓋上了粉色的厚被子,又看了一眼長的和他男人一模一樣的閨女,關上房門來到外間,準備燒晚飯。
打開了客廳的電暖器,又開了電燈,屋子裏有了亮暖和多了。胡大蘭順手脫下了大衣,露出了駝色高領毛衣,凸凹有致的性感身材。她鬆開發髻放下了長發,烏黑密實的齊腰長發像一陣波浪左右自由擺動。
胡大蘭坐在電暖器旁烤手,屋裏的燈光,烤火器的紅光印在她的臉,在加熱升溫的房間裏,她的臉色由蒼白泛起了紅潤。
她上下搓手,想盡快暖起來。屋外太冷了,要用光和熱驅散身上的寒冷,似乎讓內心也能充滿著光和熱。
這時胡大蘭睜大了那雙蝴蝶飛舞似撲閃的杏仁大眼睛,睫毛長得剛好蓋住了雙眼皮,但那條自然成型的雙眼皮的線又忽隱忽現的,使眼睛看起來多了一層神秘的美。
她用力吸了一下鼻子,看向廚房做飯的地方,眼神裏充滿無盡的茫然與悲傷。
像是剛剛經曆了人間最苦澀的磨難,陷入了一種絕對的無明。
胡大蘭的美麗裏曾經裝著幸運,也正裝載不幸,這是目前的命運。
她還呆呆地,不懂如何迴擊,也沒有下意識抗爭,更看不清命運背後的大福報大智慧悄然而至。
如今,沒有了馬家真的日子,幾乎看不見未來。
頭七的當天,母女倆又來見馬家真了。
胡大蘭沒有放下。整日茶飯不下,夜夜不能入眠。
她的心裏除了馬家真的影子,再也裝不下其他人了,也裝不下女兒。
唯有馬家真那樣深刻地愛過她。
胡大蘭無法去體驗女兒身上存在的另一種愛。沒有這個能力。
馬家真的愛占據了她的身心,當他不在了,胡大蘭的心也被挖空了,所有的愛也不複存在了。
胡大蘭甚至也在悲痛中看到女兒是一種累贅,奪走了她摯愛的人。
當天陽光特別充足,沒有一絲風。冬日的寒冷遠離。
墓園裏多了一些人,男女老少,三三兩兩。
頭七這天,胡大蘭穿了一件火紅的妮子衣,站在墳前,沒有低頭沒有下跪,她死死地盯著墳裏麵的那個人,眼裏木訥的。
小妙真穿一件黑色的棉襖,一條黑色小棉褲,正乖巧地從籃子裏撿起吃的,孝敬爸爸。
妙真給爸爸帶來了醬鴨腿,不帶辣椒的。還有紅皮的花生米,酒是少不了的,隻不過這一次倒的是紅酒,那是爸爸的一個朋友去了歐洲帶迴來的,聽說意大利的紅酒出了名的地道。
她倒了一杯紅酒,灑在她爸的墳前,又在碑上方的小孔裏插了三支香,從籃子裏最後拿出一本書,上麵寫著: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波羅揭諦,波羅憎揭諦,菩提薩婆訶。
心經的書看起來很薄。
小妙真打開第一頁讀完了一大段,沒有翻開第二頁,眼睛似看字非看字,或許根本不識字,聲音仿佛從心裏冒出來的。
但是她流利地讀完了認為的讀完,鬆了一口氣又將書放迴籃子裏,閉上了眼睛,雙手胸前合十,嘴裏嘀咕著聽不清楚的妮語。
“快,收拾好籃子,咱們趕快走吧,咱要做中午飯。”胡大蘭催妙真。
她拉著女兒的手,又看了一眼墳裏麵,麵無表情,就這麽走了。
馬家真的頭七就這麽完了,直到七七,再也沒有人到他的墳頭燒一張紙,送一杯酒,撒一點花生米。
地下的馬家真,也許想他的女人。地上的女人,也想她的男人,可無奈陰陽相隔。
說什麽做什麽隻會雪上加霜,越做越痛苦。
胡大蘭用一個麻袋把這些都裝在了隱蔽的地方,又用隱形的封箱膠,用心門給死死地封住了。
從頭七到過後的那天起,胡大蘭壓抑了真實情感,不在提這件事。
她開始變得神經恍惚,六神無主,一副呆滯的傻樣。
每天早上依然送妙真上幼兒園,走到校門口,妙真向她揮了揮手,胡大蘭才緩過神來。每天下午到校門口,妙真走到麵前拉著她的手,喊幾聲媽媽,胡大蘭才知道是女兒來了。
整日心不在焉。
吃了晚飯後就坐在沙發上,開著電視,眼睛卻盯著廚房目不轉睛,好像馬家真正在廚房看著她似的。
妙真的作業胡大蘭從不過問。
妙真從小跟著父親下鄉到農村,看戲劇,聽京劇,學書法,彈古箏。
爸爸每天下班後不論多晚,迴到家都要陪著講故事,讀昆蟲記,格列佛遊記,爸爸還讀佛經,讀論語,講老子的傳奇,在爸爸的書架上堆滿了密密麻麻的的書籍。有的是國外的,名字都是一長串。
妙真和爸爸一個樣,小眼睛,單眼皮,眼角向上翻,白眼仁多,黑眼珠小,眉毛又寬又開,印堂那個地方開的像條大河,鼻子又塌鼻梁又大,上嘴唇厚下嘴唇薄,牙齒的上一排往外爆,還長了一副國子臉。
她的臉從小就看起來很“成熟”。
又隨著家庭變故,真活出了一副假成熟又老練的心,就像這張臉注定了馬妙真一生的命運,無法逃脫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