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是要全殲了嚴顏部,而不是擊潰嚴顏,所以李元帶了遠超嚴顏部的人馬。不接受投降,一概殺之。
正當嚴顏部被圍殺至不足五百多人時,隻見從東麵殺來一支人馬,麾下有五千餘人,打了雷姓旗號,為首的正是雷銅。又從北麵殺出一支人馬,麾下也是五千人馬,打了龐姓旗號,為首一將正是龐義。
李元部見突然來了兩部,心中大驚,暗道探子誤我。若是隻見龐義倒還好些,還能是龐義來助他圍殺嚴顏。但是龐義和雷銅同時出現,怎麽可能這麽巧。
心中尚還存了一絲希望,打馬出陣道:“可是龐府君?龐府君,我等之策已成,隻要龐府君拖住雷銅賊將,嚴顏賊子撐不住一炷香,則巴郡入得龐府君之手也。”
龐義打馬笑道:“無謀賊將,中了我家軍師之計尚不自知,何不下馬早降,尚能保全性命。”
李元心中大急,連忙暗中遣人去匯報給父親,還打馬強裝鎮定道:“龐府君難道忘了北雁之辱。”
龐義眼皮跳了跳道:“死到臨頭,與你多說兩句也無妨。北雁之計,專等你父子入轂。眼下我益州二位吳將軍,已經各領人馬前往巴郡東南拖住辛毗和劉雙。你就不用使那緩兵之計來拖延我等了,今日便是你父子的死期。”
說罷,兩軍同時出陣,戰鼓擂起,攻守立時易形。前番嚴顏被包圍,眼下反而是嚴顏和雷銅龐義三部由內而外的包圍起了李元。
李元見狀,立刻下令撤退。前文表了,李元陣中,以板盾蠻和新募軍士為主,這種人一多,最大的缺點就是打不了逆風仗。眼見中了伏擊,李元下令退兵,全軍立時大亂,各部都私相奔走,建製完全潰敗,被龐義和雷銅殺得大敗。
李元部被殺的隻能領敗軍向符節縣逃跑,心想依托符節待援還有機會。
而正如龐義所說,辛毗和文聘領軍在臨江和漢平兩縣之間,也是得到了吳蘭在枳縣駐軍。劉雙在鱉縣領了萬人,得到了吳班領萬人在桐梓縣一帶駐防。
兩方皆是不明所以,唯有郭嘉敏銳的察覺到了恐怕是劉焉要對李顒動手,不過郭嘉暫時沒有得到更多的情報,也不能主動攻訐吳蘭,恐怕失了道義。
而李顒這邊,得了符節李元中伏的消息,又驚又懼。驚的是如此百密的計策,怎麽還能中伏,明明探子來報江州人馬沒有動作啊。懼的是符節李元被圍絕對不是偶發事件,怕是劉焉要對自己動手了。
李顒怎麽也想不到,劉焉會挑選自己動手,明明漢嘉郡離劉焉治所更近,防守也更薄弱。隻是當下也來不及考慮太多,急令整軍進發符節。隻要在符節接迴李元,哪怕是放棄掉整個江陽郡,迴到益州郡,也不算太虧。
江陽郡郡治江陽縣到符節縣大概一百二十公裏左右,急行軍大概三四天。李顒的人馬本身就是待戰之兵,整頓很快,李顒與手下人馬當即就往符節而去。
行軍一日,兵至江陽縣以東一處坳口,隻聽得一陣鼓聲,從前殺出一軍,粗計就有萬人。為首一將,手持長刀,頭插鳥羽,馬匹兩側都攜有弓箭,著了將軍甲,外又覆了錦袍,搞得不倫不類的。
李顒暗道不好,但也不知道這一支人馬從何而來,打馬道:“敢問何人領兵,敢攔我江陽人馬去路?”
這支人馬主將也不正麵迴答,長刀一揮道:“李府君,年紀這般大了不在益州郡養老,偏要留在江陽領死,何苦來哉?”說罷,便領著麾下人馬開始衝陣。
李顒大驚,急忙命令人馬後退,在這種山坳地形,難以展開。很容易前軍就被衝爛,到時候有心算無心,肯定落不到好。
不想後軍也殺出一堆人,粗看也有萬人,這人李顒倒是熟悉,正是前江陽郡守吳懿。吳懿手持長槍,這次倒是連招唿都不打了,直接領人與前麵那隻人馬合衝李顒。
李顒手下大將句易保著李顒衝陣,前麵人馬的將領他也不認識,後麵的吳懿他倒是熟悉。知道吳懿與自己五五之間,便一心想要衝破吳懿陣勢逃命。
吳懿見句易擁著李顒向自己部人馬衝來,大怒道:“李顒賊子,安敢欺我手中長槍不利。”
說罷,便領人直襲李顒。
句易見吳懿著人來戰,連挑了兩人,打馬就來戰吳懿。雙方前番在巴郡有過一戰,此時正是棋逢對手,兩杆長槍舞的頗為威風,身邊人馬皆是不敢接近。
到底是被設伏,句易心中退意居多,但仍能護住周身,得空朝手下人馬大喊道:“你等快護住李府君撤退,我來纏住吳懿。”
李顒部人馬護住李顒,努力衝圍,本來李顒部就跟吳懿部人馬差不多。一心想走,吳懿部獨木難支,前方設伏的將領還未趕到,倒是讓李顒領著人馬衝脫伏兵。
隻是李顒部的大部分人馬被兩軍圍在坳內,又是行軍了一日,麵對設伏之兵以逸待勞,被殺得毫無還手之力。
吳懿等兩部從下午殺到天黑,陣斬接降六七千人,得了大勝,清點人馬降兵。發現不僅李顒走脫,連句易也不知何時逃了出去。
佩羽將領還欲領兵再追,吳懿攔住他道:“沈將軍,就遣手下一部人分兵去追即可。我等還要取江陽,萬萬不可在李顒身上耽擱。放心,軍師已經有了安排了。”
而李顒衝出包圍,不敢迴到江陽,也不敢再去符節,領著兩千殘兵沿著永寧河南下,想要到敘永縣在迴益州郡。到時候在益州郡重新征兵,聯信南中四郡,以討劉焉。
至於自己的兒子李元和句易,隻能聽天由命了,李顒領人在江邊臨時休憩,心中想道。畢竟年輕時也是一時風雲人物,心中對失敗的認知也深刻,很快就收拾好了心情,重新恢複了從容和自信。
隻是永寧河河道上,駛來不少船隻,也不乏一些大一些的商船,隻是明顯經過了改造,船首加裝了軍用衝撞的鐵皮等護具。
在其中最大的一艘船上,有一將領拄刀而立。與前番圍擊李顒的前部將領一樣打扮,都是頭插鳥羽,覆甲之外著了錦袍,與之不同的是身側掛了一串鈴鐺。
身前有一個文士打扮的年輕人,神態怡然自得,絲毫不把接下來的大戰放在眼裏。
正當嚴顏部被圍殺至不足五百多人時,隻見從東麵殺來一支人馬,麾下有五千餘人,打了雷姓旗號,為首的正是雷銅。又從北麵殺出一支人馬,麾下也是五千人馬,打了龐姓旗號,為首一將正是龐義。
李元部見突然來了兩部,心中大驚,暗道探子誤我。若是隻見龐義倒還好些,還能是龐義來助他圍殺嚴顏。但是龐義和雷銅同時出現,怎麽可能這麽巧。
心中尚還存了一絲希望,打馬出陣道:“可是龐府君?龐府君,我等之策已成,隻要龐府君拖住雷銅賊將,嚴顏賊子撐不住一炷香,則巴郡入得龐府君之手也。”
龐義打馬笑道:“無謀賊將,中了我家軍師之計尚不自知,何不下馬早降,尚能保全性命。”
李元心中大急,連忙暗中遣人去匯報給父親,還打馬強裝鎮定道:“龐府君難道忘了北雁之辱。”
龐義眼皮跳了跳道:“死到臨頭,與你多說兩句也無妨。北雁之計,專等你父子入轂。眼下我益州二位吳將軍,已經各領人馬前往巴郡東南拖住辛毗和劉雙。你就不用使那緩兵之計來拖延我等了,今日便是你父子的死期。”
說罷,兩軍同時出陣,戰鼓擂起,攻守立時易形。前番嚴顏被包圍,眼下反而是嚴顏和雷銅龐義三部由內而外的包圍起了李元。
李元見狀,立刻下令撤退。前文表了,李元陣中,以板盾蠻和新募軍士為主,這種人一多,最大的缺點就是打不了逆風仗。眼見中了伏擊,李元下令退兵,全軍立時大亂,各部都私相奔走,建製完全潰敗,被龐義和雷銅殺得大敗。
李元部被殺的隻能領敗軍向符節縣逃跑,心想依托符節待援還有機會。
而正如龐義所說,辛毗和文聘領軍在臨江和漢平兩縣之間,也是得到了吳蘭在枳縣駐軍。劉雙在鱉縣領了萬人,得到了吳班領萬人在桐梓縣一帶駐防。
兩方皆是不明所以,唯有郭嘉敏銳的察覺到了恐怕是劉焉要對李顒動手,不過郭嘉暫時沒有得到更多的情報,也不能主動攻訐吳蘭,恐怕失了道義。
而李顒這邊,得了符節李元中伏的消息,又驚又懼。驚的是如此百密的計策,怎麽還能中伏,明明探子來報江州人馬沒有動作啊。懼的是符節李元被圍絕對不是偶發事件,怕是劉焉要對自己動手了。
李顒怎麽也想不到,劉焉會挑選自己動手,明明漢嘉郡離劉焉治所更近,防守也更薄弱。隻是當下也來不及考慮太多,急令整軍進發符節。隻要在符節接迴李元,哪怕是放棄掉整個江陽郡,迴到益州郡,也不算太虧。
江陽郡郡治江陽縣到符節縣大概一百二十公裏左右,急行軍大概三四天。李顒的人馬本身就是待戰之兵,整頓很快,李顒與手下人馬當即就往符節而去。
行軍一日,兵至江陽縣以東一處坳口,隻聽得一陣鼓聲,從前殺出一軍,粗計就有萬人。為首一將,手持長刀,頭插鳥羽,馬匹兩側都攜有弓箭,著了將軍甲,外又覆了錦袍,搞得不倫不類的。
李顒暗道不好,但也不知道這一支人馬從何而來,打馬道:“敢問何人領兵,敢攔我江陽人馬去路?”
這支人馬主將也不正麵迴答,長刀一揮道:“李府君,年紀這般大了不在益州郡養老,偏要留在江陽領死,何苦來哉?”說罷,便領著麾下人馬開始衝陣。
李顒大驚,急忙命令人馬後退,在這種山坳地形,難以展開。很容易前軍就被衝爛,到時候有心算無心,肯定落不到好。
不想後軍也殺出一堆人,粗看也有萬人,這人李顒倒是熟悉,正是前江陽郡守吳懿。吳懿手持長槍,這次倒是連招唿都不打了,直接領人與前麵那隻人馬合衝李顒。
李顒手下大將句易保著李顒衝陣,前麵人馬的將領他也不認識,後麵的吳懿他倒是熟悉。知道吳懿與自己五五之間,便一心想要衝破吳懿陣勢逃命。
吳懿見句易擁著李顒向自己部人馬衝來,大怒道:“李顒賊子,安敢欺我手中長槍不利。”
說罷,便領人直襲李顒。
句易見吳懿著人來戰,連挑了兩人,打馬就來戰吳懿。雙方前番在巴郡有過一戰,此時正是棋逢對手,兩杆長槍舞的頗為威風,身邊人馬皆是不敢接近。
到底是被設伏,句易心中退意居多,但仍能護住周身,得空朝手下人馬大喊道:“你等快護住李府君撤退,我來纏住吳懿。”
李顒部人馬護住李顒,努力衝圍,本來李顒部就跟吳懿部人馬差不多。一心想走,吳懿部獨木難支,前方設伏的將領還未趕到,倒是讓李顒領著人馬衝脫伏兵。
隻是李顒部的大部分人馬被兩軍圍在坳內,又是行軍了一日,麵對設伏之兵以逸待勞,被殺得毫無還手之力。
吳懿等兩部從下午殺到天黑,陣斬接降六七千人,得了大勝,清點人馬降兵。發現不僅李顒走脫,連句易也不知何時逃了出去。
佩羽將領還欲領兵再追,吳懿攔住他道:“沈將軍,就遣手下一部人分兵去追即可。我等還要取江陽,萬萬不可在李顒身上耽擱。放心,軍師已經有了安排了。”
而李顒衝出包圍,不敢迴到江陽,也不敢再去符節,領著兩千殘兵沿著永寧河南下,想要到敘永縣在迴益州郡。到時候在益州郡重新征兵,聯信南中四郡,以討劉焉。
至於自己的兒子李元和句易,隻能聽天由命了,李顒領人在江邊臨時休憩,心中想道。畢竟年輕時也是一時風雲人物,心中對失敗的認知也深刻,很快就收拾好了心情,重新恢複了從容和自信。
隻是永寧河河道上,駛來不少船隻,也不乏一些大一些的商船,隻是明顯經過了改造,船首加裝了軍用衝撞的鐵皮等護具。
在其中最大的一艘船上,有一將領拄刀而立。與前番圍擊李顒的前部將領一樣打扮,都是頭插鳥羽,覆甲之外著了錦袍,與之不同的是身側掛了一串鈴鐺。
身前有一個文士打扮的年輕人,神態怡然自得,絲毫不把接下來的大戰放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