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太平王,是大隋帝國先帝隋文帝,唯一下令誅滅之王,他不落井下石就不錯了,還會出山相助嗎?
不過,在場眾人對於太平王的軍事能力,倒是頗為信服。
太平之名,本就取意“太平一出,天下太平”之意,威名功績可想而知。
“會的,老夫深信。太平王雖然性格暴戾,本質還是忠義重情,這片江山,傾注了他無數心血和大半生涯,與孩子無異,他絕不會坐看江山沉淪!”
高熲眼神複雜眺望遠方,語氣堅決說道,似乎有很大自信,又似乎是說給自己和在場眾人聽,更像是在給自己和眾人打氣。
事實上,大隋九王早就大半退隱,包括他玄相王,早就對大隋帝國失望,甚至頗為怨恨。之所以壽數將近,還出山領兵,不也是因為這點?
要說對大隋帝國和新帝……隋恭帝楊侑,有多麽忠誠,多麽忠心不二,反倒有些假了。
“時勢造英雄,我們一群老不死的還沒死,竟然就被一個乳臭小兒,逼到如此地步,可悲!可歎!”
沉默寡言的雙槍王定彥平,自嘲一笑歎道。頓了下,戰意昂揚接道:
“戰吧!終究不能就這麽落幕,馬裹屍還,本就是合格將士的最佳歸宿!”
……
峽穀之中,關在函穀,故名函穀關。
相對於渤海的滅夏之戰,東都的滅唐之戰,函穀戰場實在太渺小卑微,甚至不被怎麽天下人重視。
但是,論起血腥慘烈,函穀戰場卻更勝渤海和東都。
從隋軍繞開函穀關,兵圍東都開始,就沒停止過對函穀關的窺視和攻伐,每天一小戰,三天一大戰,日常刺客不斷,頻率和血腥,高得嚇人。
德妃李秀寧及其娘子軍,也就在隋軍撤離,繞開的短短近十日,趁機喘息休息了下,而後就陷入似乎無止盡的血戰。
本就不算遼闊,位處函穀的函穀關,之前煞雲和血氣、死氣等凝成的死亡血雲,尚未散開,又開始“增補”,使得月餘時光,函穀關陰森一片,血腥腐臭味嗆鼻。
原本被轟塌,隻是粗略堆砌的西城牆,無數次被轟塌、夷平,又無數次簡略堆砌。
便是原本完好的東城牆,也被轟塌了兩次,隻是簡單地以碎石、斷木等堆積彌補,說是城牆,倒是有些類似於雜物堆。
如今的函穀關,已經完全看不出雄關之貌,前後、東西的城牆,完全是碎石、斷木、雜物等堆成,隻是作為簡單的屏障,根本沒有城門,更談不上城牆了。
如今的函穀關,就像是“閉關鎖國,獨據深山”,完全沒有援兵,有的隻是無窮無盡,無休無止的敵軍。
幸好有離國增援,用儲物之寶不停運送補給、藥物等,否則光是補給問題,就能盡滅關內娘子軍了!
此時,女性的堅韌,表現得淋漓盡致。
如此高強度的血戰,如此貧乏慘烈的環境,就是男兒,不死也瘋,精神麻木如行屍走肉,娘子軍卻依舊井然有序地堅持著,甚至還經常集訓練兵,跌碎了無數眼球。
“娘娘!捷報!大喜!”
再次擊退了一波隋軍的血腥衝擊,精神疲憊萎靡,明顯瘦了幾圈的李秀寧,剛拖著沉重腳步返迴庭院,李公公便欣喜高唿。
蓮花樓樓主李公公,主要負責保護李秀寧,防止刺客刺殺,出戰不多,精神還好,卻也被折磨得夠嗆,得聞渤海戰報,大鬆了口氣,興奮得有些手舞足蹈。
“哦?”滿臉疲憊,俏臉枯瘦煞白的李秀寧,疲憊中帶著麻木,淡淡應道。
這就是名將的代價。
函穀之戰,徹底奠定了德妃李秀寧的頂級軍事地位,她也因此付出了足夠的代價,連形象也顧不上,整個人幾乎變形了!
不過,此時的李秀寧,倒是銳氣內斂,沉穩如山,頗有點“返璞歸真”的味道,就像是一顆精細打磨後的寶石。
“夏國已滅,夏王已死,我軍必會全速匯聚河南,很快將橫掃天下了……”
李公公眼露精光,興奮莫名高聲嚷道。
等離國統一天下,身為離國臣子,更是離國四府中暗影府之蓮花樓樓主,他自然會隨之水漲船高。
“是嗎?”
李秀寧愣了愣,神情麻木眺望東都方向,並未喜意和笑靨,反而是憂慮更多。
“娘娘……”
李公公愣了愣,有些疑惑不解且忐忑緊張低聲喊道,心中暗自嘀咕:
“德妃娘娘不會是戰鬥戰傻了吧?那就慘了……”
“夏國已滅,夏王已死,我軍正在全速匯聚河南,我方的最後考驗,也要來了……”
李秀寧搖了搖頭,有些解脫般輕輕一笑,平靜說道。頓了下,聲音沙啞朝左右吩咐說道:
“本宮休息會,注意警戒。超過萬人敵襲,再叫本宮……”
話落,自顧自進入屋內,手臂一揮,關門!
“……”
李公公怔怔看著緊閉的房門,張嘴無語。
……
渤海郡。
攻陷渤海,殺入夏宮,看著夏王竇建德隕落後,離王武信並未在渤海城多待,連等待清理戰場也沒,隻是短暫休整,便下令撤軍。
神風侯風琊留守渤海,負責滅夏後諸事,包括處置戰俘、清理戰場、安撫民心等等。
召集母親河兩岸大小船隻,讓離軍盡快渡河,並以燕國公羅藝和魏國公李密為首,全力、全速,率軍西行,前往河南站場。
二公所率主力軍,自然是舊魏和舊燕大軍了,這也將是離軍滅唐伐隋的主力軍。
當然,信武衛及各路鎮軍,也會全速西行,反正除了神風軍及部分離軍,所有離軍都要全速匯聚河南。
夏國一滅,武信猜得到隋唐兩國的反應,也知曉函穀關娘子軍的危機處境,自然會全速增援。
如今離軍的最大優勢,就是隋唐和各個勢力,沒料到渤海城如此快淪陷,夏國如此快滅亡,很多部署和反應可能來不及,這就給了離軍機會,也是離王武信親臨渤海的主要目的之一,並不隻是想親眼看著夏王隕落,威懾敵軍。
以夏國局勢,離王武信沒親臨,渤海一樣會淪陷,夏王一樣會死,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直至此時,離唐約定依舊沒有結論,唐王李淵依舊以戰事危急當借口,一直拖延著……
*****
更新到,拜求月票!推薦票!訂閱打賞!拜謝!!!(未完待續。)
太平王,是大隋帝國先帝隋文帝,唯一下令誅滅之王,他不落井下石就不錯了,還會出山相助嗎?
不過,在場眾人對於太平王的軍事能力,倒是頗為信服。
太平之名,本就取意“太平一出,天下太平”之意,威名功績可想而知。
“會的,老夫深信。太平王雖然性格暴戾,本質還是忠義重情,這片江山,傾注了他無數心血和大半生涯,與孩子無異,他絕不會坐看江山沉淪!”
高熲眼神複雜眺望遠方,語氣堅決說道,似乎有很大自信,又似乎是說給自己和在場眾人聽,更像是在給自己和眾人打氣。
事實上,大隋九王早就大半退隱,包括他玄相王,早就對大隋帝國失望,甚至頗為怨恨。之所以壽數將近,還出山領兵,不也是因為這點?
要說對大隋帝國和新帝……隋恭帝楊侑,有多麽忠誠,多麽忠心不二,反倒有些假了。
“時勢造英雄,我們一群老不死的還沒死,竟然就被一個乳臭小兒,逼到如此地步,可悲!可歎!”
沉默寡言的雙槍王定彥平,自嘲一笑歎道。頓了下,戰意昂揚接道:
“戰吧!終究不能就這麽落幕,馬裹屍還,本就是合格將士的最佳歸宿!”
……
峽穀之中,關在函穀,故名函穀關。
相對於渤海的滅夏之戰,東都的滅唐之戰,函穀戰場實在太渺小卑微,甚至不被怎麽天下人重視。
但是,論起血腥慘烈,函穀戰場卻更勝渤海和東都。
從隋軍繞開函穀關,兵圍東都開始,就沒停止過對函穀關的窺視和攻伐,每天一小戰,三天一大戰,日常刺客不斷,頻率和血腥,高得嚇人。
德妃李秀寧及其娘子軍,也就在隋軍撤離,繞開的短短近十日,趁機喘息休息了下,而後就陷入似乎無止盡的血戰。
本就不算遼闊,位處函穀的函穀關,之前煞雲和血氣、死氣等凝成的死亡血雲,尚未散開,又開始“增補”,使得月餘時光,函穀關陰森一片,血腥腐臭味嗆鼻。
原本被轟塌,隻是粗略堆砌的西城牆,無數次被轟塌、夷平,又無數次簡略堆砌。
便是原本完好的東城牆,也被轟塌了兩次,隻是簡單地以碎石、斷木等堆積彌補,說是城牆,倒是有些類似於雜物堆。
如今的函穀關,已經完全看不出雄關之貌,前後、東西的城牆,完全是碎石、斷木、雜物等堆成,隻是作為簡單的屏障,根本沒有城門,更談不上城牆了。
如今的函穀關,就像是“閉關鎖國,獨據深山”,完全沒有援兵,有的隻是無窮無盡,無休無止的敵軍。
幸好有離國增援,用儲物之寶不停運送補給、藥物等,否則光是補給問題,就能盡滅關內娘子軍了!
此時,女性的堅韌,表現得淋漓盡致。
如此高強度的血戰,如此貧乏慘烈的環境,就是男兒,不死也瘋,精神麻木如行屍走肉,娘子軍卻依舊井然有序地堅持著,甚至還經常集訓練兵,跌碎了無數眼球。
“娘娘!捷報!大喜!”
再次擊退了一波隋軍的血腥衝擊,精神疲憊萎靡,明顯瘦了幾圈的李秀寧,剛拖著沉重腳步返迴庭院,李公公便欣喜高唿。
蓮花樓樓主李公公,主要負責保護李秀寧,防止刺客刺殺,出戰不多,精神還好,卻也被折磨得夠嗆,得聞渤海戰報,大鬆了口氣,興奮得有些手舞足蹈。
“哦?”滿臉疲憊,俏臉枯瘦煞白的李秀寧,疲憊中帶著麻木,淡淡應道。
這就是名將的代價。
函穀之戰,徹底奠定了德妃李秀寧的頂級軍事地位,她也因此付出了足夠的代價,連形象也顧不上,整個人幾乎變形了!
不過,此時的李秀寧,倒是銳氣內斂,沉穩如山,頗有點“返璞歸真”的味道,就像是一顆精細打磨後的寶石。
“夏國已滅,夏王已死,我軍必會全速匯聚河南,很快將橫掃天下了……”
李公公眼露精光,興奮莫名高聲嚷道。
等離國統一天下,身為離國臣子,更是離國四府中暗影府之蓮花樓樓主,他自然會隨之水漲船高。
“是嗎?”
李秀寧愣了愣,神情麻木眺望東都方向,並未喜意和笑靨,反而是憂慮更多。
“娘娘……”
李公公愣了愣,有些疑惑不解且忐忑緊張低聲喊道,心中暗自嘀咕:
“德妃娘娘不會是戰鬥戰傻了吧?那就慘了……”
“夏國已滅,夏王已死,我軍正在全速匯聚河南,我方的最後考驗,也要來了……”
李秀寧搖了搖頭,有些解脫般輕輕一笑,平靜說道。頓了下,聲音沙啞朝左右吩咐說道:
“本宮休息會,注意警戒。超過萬人敵襲,再叫本宮……”
話落,自顧自進入屋內,手臂一揮,關門!
“……”
李公公怔怔看著緊閉的房門,張嘴無語。
……
渤海郡。
攻陷渤海,殺入夏宮,看著夏王竇建德隕落後,離王武信並未在渤海城多待,連等待清理戰場也沒,隻是短暫休整,便下令撤軍。
神風侯風琊留守渤海,負責滅夏後諸事,包括處置戰俘、清理戰場、安撫民心等等。
召集母親河兩岸大小船隻,讓離軍盡快渡河,並以燕國公羅藝和魏國公李密為首,全力、全速,率軍西行,前往河南站場。
二公所率主力軍,自然是舊魏和舊燕大軍了,這也將是離軍滅唐伐隋的主力軍。
當然,信武衛及各路鎮軍,也會全速西行,反正除了神風軍及部分離軍,所有離軍都要全速匯聚河南。
夏國一滅,武信猜得到隋唐兩國的反應,也知曉函穀關娘子軍的危機處境,自然會全速增援。
如今離軍的最大優勢,就是隋唐和各個勢力,沒料到渤海城如此快淪陷,夏國如此快滅亡,很多部署和反應可能來不及,這就給了離軍機會,也是離王武信親臨渤海的主要目的之一,並不隻是想親眼看著夏王隕落,威懾敵軍。
以夏國局勢,離王武信沒親臨,渤海一樣會淪陷,夏王一樣會死,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直至此時,離唐約定依舊沒有結論,唐王李淵依舊以戰事危急當借口,一直拖延著……
*****
更新到,拜求月票!推薦票!訂閱打賞!拜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