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螻蟻尚且貪生,何況是人?!
別無選擇之下,北城門的唐騎率先棄械投降,並慢慢蔓延到城內,倒是起到了榜樣作用。
看著一個個唐騎,下馬、棄械、投降,武信及離軍眾人,不由有些小激動,唐****卒本身先不說,那一匹匹戰馬,就是一堆堆金幣,還是較為珍貴的戰略資源。
“五武將軍率領五十位信武禦衛、一萬信武精衛,鎮守此處,安置降軍!”
感受著城內混亂局勢,武信迅速朝武龍、武象等人吩咐道,便帶著其餘信武衛,直奔城主府。
如今唐軍主帥大將都已離去,就剩城主府還有部分指揮之能了,卻也不多。
以城內的環境,自然無法讓太多騎兵擺開陣勢或大舉行動,加上李淵、李孝恭等主要將領逃離,使得留下的唐騎大半失去指揮,顯得更亂了。
此時,依舊有無數唐騎,充斥在大街小巷中,要麽如無頭蒼蠅般亂轉,迷茫失措;要麽是等待排隊出城;隻有較小部分,還在將領指揮下攔截離軍,主要對象自然是臥龍蠻衛和唿雷鐵騎。
可以說,離軍用儲物之寶運送攻城器械,又由離王武信親自出手,一舉破城,打懵了唐軍,嚇跑了唐將,才能一舉困住近五十萬騎兵。
“轟……”
武信率軍趕到城主府,一棍轟破大門入府時,城主府內就隻剩十幾位文官了。
其餘各個勢力代表或唐國武將,要麽早就隨唐王離城,要麽率軍在外作戰,要麽早就偷偷跑了!
“雖然你們也沒什麽用,才會被拋棄。但是,孤給你們個機會,要麽立刻傳令殘軍投降,要麽孤立刻殺了你們!”
看著那十幾位慌亂恐懼的文官,武信殺意凜然嗬斥道。
就這十幾位文官,自然沒資格決定唐騎動向,更別說令其投敵了。
不過,凡事就差個“名”,唐騎無首,正處於迷茫失措的絕望狀態,有人率先投降,就有很多人順勢投降。有這十幾位文官若能下達唐國軍令,降服起來就容易多了。
文官本就心思較多,作為被拋棄的群體,如今有活命和表功的機會,這十幾位文官,很爽快就應下來了。
一個時辰後……
後續離軍步軍,尚未抵達永福城,城內唐騎,卻是大半已經投降,並被關押到城內軍營中。
直到大局已定,翟讓、程咬金、單雄信、帝明蝶、尚師徒等離將,還是有些難以置信。
萬萬沒想到,戰爭還能這麽打,攻城可以這麽容易,以十五萬騎兵,如此輕易就攻陷了擁有近八十萬軍隊的巨城級別城池,而且招降敵軍近五十幾萬,繳獲戰馬近五十萬匹,糧草物資等無數。
迴想之前一切,眾位離將有點做夢般的恍惚感。
又半個時辰後,後續離軍抵達永福城。
此時,永福城高空,一座數十米高,通體漆黑的九層寶塔,正懸浮高空,緩緩轉動著……正是浮屠煉獄塔!
戰局至今,戰鬥基本平息,連烽火也被撲滅。
殘餘的死氣、煞氣、戾氣等,已經被“浮屠煉獄塔”吸收殆盡。
如此一來,永福城依舊屍骸遍地,廢墟處處,卻怪異地給人種頗為平靜的感覺,而非殘酷、血腥、燥亂等氛圍,這也是“浮屠煉獄塔”的主要作用之一。
初步煉化“浮屠煉獄塔”後,武信獲得了不少相應信息。
傳聞中,鎮壓地獄的佛門大能……地藏王,擁有四大至寶:
普渡錫杖,代表正法;天心摩尼珠,代表慈悲;聖獸諦聽,代表明察秋毫;三吉袈裟,蘊含福祿壽三吉,代表福田。
但是,卻罕有人知曉,地藏王還有另一至寶,專門用於鎮壓冥頑不寧的地獄兇魂,代表著佛亦有火。
這個至寶,便是浮屠煉獄塔!
這才是地藏王的真正至寶,不隻是蘊含著地藏王所修功法,還蘊含著地藏王鎮壓地獄的力量!
所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個地藏王最著名的大宏願,就跟此寶關係極大。
“浮屠煉獄塔”看似隻有九層,卻是陰陽各九層,總共十八層,代表著十八地獄,內部自成空間,自演乾坤。
可惜,武信修為境界不夠,隻是初步認主,連煉化都不算,無法知曉太多信息。明知內部自成空間,自演乾坤,卻也隻能收取亡魂,無法收取生靈死物。
如今隻能借之修習“浮屠鎮獄經”,並用來吸收戰場的死氣、煞氣、戾氣、亡魂等,作用倒是和“眾生輪迴傘”差不多。
當然,“浮屠煉獄塔”比“眾生輪迴傘”強多了,可以釋放塔內兇魂惡鬼禦敵,也能用來砸人。
……
夕陽西下,霞滿天際。
明心侯帝明蝶率著臥龍蠻衛留下鎮守永福城,並負責處理後續諸事。
離王武信率著三萬餘信武衛,尚師徒及三萬唿雷鐵騎,翟讓、程咬金、單雄信及五萬騎兵,迅速離城北上,繼續追擊唐軍,頗有不死不休的架勢。
敗離永福城的唐軍,約為二十餘萬,很快分為兩部:
一部由唐王李淵親率,退往北部的盱眙縣城,隻有唐國禁衛軍和部分殘軍,數量約七萬;
一部由李孝恭率領,大半是北狄鐵騎,數量約為十五萬,前往東北方安宜縣,和聯軍匯合。
原本百餘萬鐵騎,氣勢衝霄,浩浩蕩蕩南下,壯誌雄心。
如今卻隻剩七萬多,淒淒慘慘北還,唐王李淵似乎老了幾十歲,一路無精打采,垂頭喪氣,軍伍更是寂靜一片,士氣低落。
“報……”
離王武信率軍離城北上時,唐軍斥候立刻知曉,並以極快的速度匯報給李淵。
“狂妄!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聽聞匯報時,李淵氣得五官猙獰,咬牙切齒怒罵。
不過,罵歸罵,就剩這七萬左右殘兵敗將,被離軍十餘萬鐵騎追上,基本死定了!
幸好唐軍南侵時,是以騎兵為主,在沿路攻陷的城池,留下了不少軍隊鎮守,倒也不至於毫無抵擋之力。
特別是最近的盱眙縣城,位處江都郡邊境,是唐軍覬覦離都的首要基地。
唐軍的大半步軍就在城內,足有兩百餘萬。離王武信敢追到盱眙縣城,李淵就敢決死一戰,不會再像永福縣城那般措手不及且“無法匹敵”了!(未完待續。)
螻蟻尚且貪生,何況是人?!
別無選擇之下,北城門的唐騎率先棄械投降,並慢慢蔓延到城內,倒是起到了榜樣作用。
看著一個個唐騎,下馬、棄械、投降,武信及離軍眾人,不由有些小激動,唐****卒本身先不說,那一匹匹戰馬,就是一堆堆金幣,還是較為珍貴的戰略資源。
“五武將軍率領五十位信武禦衛、一萬信武精衛,鎮守此處,安置降軍!”
感受著城內混亂局勢,武信迅速朝武龍、武象等人吩咐道,便帶著其餘信武衛,直奔城主府。
如今唐軍主帥大將都已離去,就剩城主府還有部分指揮之能了,卻也不多。
以城內的環境,自然無法讓太多騎兵擺開陣勢或大舉行動,加上李淵、李孝恭等主要將領逃離,使得留下的唐騎大半失去指揮,顯得更亂了。
此時,依舊有無數唐騎,充斥在大街小巷中,要麽如無頭蒼蠅般亂轉,迷茫失措;要麽是等待排隊出城;隻有較小部分,還在將領指揮下攔截離軍,主要對象自然是臥龍蠻衛和唿雷鐵騎。
可以說,離軍用儲物之寶運送攻城器械,又由離王武信親自出手,一舉破城,打懵了唐軍,嚇跑了唐將,才能一舉困住近五十萬騎兵。
“轟……”
武信率軍趕到城主府,一棍轟破大門入府時,城主府內就隻剩十幾位文官了。
其餘各個勢力代表或唐國武將,要麽早就隨唐王離城,要麽率軍在外作戰,要麽早就偷偷跑了!
“雖然你們也沒什麽用,才會被拋棄。但是,孤給你們個機會,要麽立刻傳令殘軍投降,要麽孤立刻殺了你們!”
看著那十幾位慌亂恐懼的文官,武信殺意凜然嗬斥道。
就這十幾位文官,自然沒資格決定唐騎動向,更別說令其投敵了。
不過,凡事就差個“名”,唐騎無首,正處於迷茫失措的絕望狀態,有人率先投降,就有很多人順勢投降。有這十幾位文官若能下達唐國軍令,降服起來就容易多了。
文官本就心思較多,作為被拋棄的群體,如今有活命和表功的機會,這十幾位文官,很爽快就應下來了。
一個時辰後……
後續離軍步軍,尚未抵達永福城,城內唐騎,卻是大半已經投降,並被關押到城內軍營中。
直到大局已定,翟讓、程咬金、單雄信、帝明蝶、尚師徒等離將,還是有些難以置信。
萬萬沒想到,戰爭還能這麽打,攻城可以這麽容易,以十五萬騎兵,如此輕易就攻陷了擁有近八十萬軍隊的巨城級別城池,而且招降敵軍近五十幾萬,繳獲戰馬近五十萬匹,糧草物資等無數。
迴想之前一切,眾位離將有點做夢般的恍惚感。
又半個時辰後,後續離軍抵達永福城。
此時,永福城高空,一座數十米高,通體漆黑的九層寶塔,正懸浮高空,緩緩轉動著……正是浮屠煉獄塔!
戰局至今,戰鬥基本平息,連烽火也被撲滅。
殘餘的死氣、煞氣、戾氣等,已經被“浮屠煉獄塔”吸收殆盡。
如此一來,永福城依舊屍骸遍地,廢墟處處,卻怪異地給人種頗為平靜的感覺,而非殘酷、血腥、燥亂等氛圍,這也是“浮屠煉獄塔”的主要作用之一。
初步煉化“浮屠煉獄塔”後,武信獲得了不少相應信息。
傳聞中,鎮壓地獄的佛門大能……地藏王,擁有四大至寶:
普渡錫杖,代表正法;天心摩尼珠,代表慈悲;聖獸諦聽,代表明察秋毫;三吉袈裟,蘊含福祿壽三吉,代表福田。
但是,卻罕有人知曉,地藏王還有另一至寶,專門用於鎮壓冥頑不寧的地獄兇魂,代表著佛亦有火。
這個至寶,便是浮屠煉獄塔!
這才是地藏王的真正至寶,不隻是蘊含著地藏王所修功法,還蘊含著地藏王鎮壓地獄的力量!
所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個地藏王最著名的大宏願,就跟此寶關係極大。
“浮屠煉獄塔”看似隻有九層,卻是陰陽各九層,總共十八層,代表著十八地獄,內部自成空間,自演乾坤。
可惜,武信修為境界不夠,隻是初步認主,連煉化都不算,無法知曉太多信息。明知內部自成空間,自演乾坤,卻也隻能收取亡魂,無法收取生靈死物。
如今隻能借之修習“浮屠鎮獄經”,並用來吸收戰場的死氣、煞氣、戾氣、亡魂等,作用倒是和“眾生輪迴傘”差不多。
當然,“浮屠煉獄塔”比“眾生輪迴傘”強多了,可以釋放塔內兇魂惡鬼禦敵,也能用來砸人。
……
夕陽西下,霞滿天際。
明心侯帝明蝶率著臥龍蠻衛留下鎮守永福城,並負責處理後續諸事。
離王武信率著三萬餘信武衛,尚師徒及三萬唿雷鐵騎,翟讓、程咬金、單雄信及五萬騎兵,迅速離城北上,繼續追擊唐軍,頗有不死不休的架勢。
敗離永福城的唐軍,約為二十餘萬,很快分為兩部:
一部由唐王李淵親率,退往北部的盱眙縣城,隻有唐國禁衛軍和部分殘軍,數量約七萬;
一部由李孝恭率領,大半是北狄鐵騎,數量約為十五萬,前往東北方安宜縣,和聯軍匯合。
原本百餘萬鐵騎,氣勢衝霄,浩浩蕩蕩南下,壯誌雄心。
如今卻隻剩七萬多,淒淒慘慘北還,唐王李淵似乎老了幾十歲,一路無精打采,垂頭喪氣,軍伍更是寂靜一片,士氣低落。
“報……”
離王武信率軍離城北上時,唐軍斥候立刻知曉,並以極快的速度匯報給李淵。
“狂妄!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聽聞匯報時,李淵氣得五官猙獰,咬牙切齒怒罵。
不過,罵歸罵,就剩這七萬左右殘兵敗將,被離軍十餘萬鐵騎追上,基本死定了!
幸好唐軍南侵時,是以騎兵為主,在沿路攻陷的城池,留下了不少軍隊鎮守,倒也不至於毫無抵擋之力。
特別是最近的盱眙縣城,位處江都郡邊境,是唐軍覬覦離都的首要基地。
唐軍的大半步軍就在城內,足有兩百餘萬。離王武信敢追到盱眙縣城,李淵就敢決死一戰,不會再像永福縣城那般措手不及且“無法匹敵”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