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元帥和監軍一起等候迎接欽差
我的穿越竟然是個局中局 作者:閑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安遠得到消息,知道此次來藏仙嶺的欽差是張元傑後,第一時間就跑來告訴賀天邑。雖然他知道賀天邑作為太子肯定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但是他既然要“站隊”就要有個態度。
太子也領他這份情,願意和他有事商量著來。
知道太子這是給他麵子,給他定心丸,林安遠也知趣。對太子的安排,也認真聽仔細考慮。
說實在的,太子的安排或建議,方方麵麵考慮的很周到。
六皇子賀天郡對儲君之位的覬覦不是一天兩天了。
早在立儲之前,皇帝就最寵愛六皇子。曾經一度大部分朝臣以為儲君之位,肯定是六皇子的。很多朝臣請立六皇子的奏折或是朝堂之上的提議,卻都是石沉大海。皇帝不獎也不罰,隻是問問,然後或點頭或一笑了之。
也有不同聲音的朝臣,皇帝也都如此對待。
張元傑為了自家妹妹和外甥,明裏暗裏沒少拉攏人,也沒少聚財。皇帝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不特別過分就全當沒看見。
為了爭奪儲君之位,張貴妃沒少給皇帝吹枕邊風,可皇帝不聲不響地就是沒如她的願,沒立她的兒子六皇子賀天郡,而是選了母妃來自民間又早死的大皇子。不但如此還把大皇子記在皇後名下,成了嫡長子。
盡管立了太子,張貴妃也不甘心,沒有停止爭儲的腳步,隻不過由明轉暗。
六皇子賀天郡也是,隻要有機會就要表現自己的才能,朝廷有什麽事也總愛搶著去做。
他口上說的好,為父皇分憂,向太子學習,而實際上打的什麽算盤,明眼人不用看都知道。
張家是當朝世家大族,有上百年的底蘊,族中也有不少子弟在朝為官。隻不過有一點,祖上三代以來都是文官,沒有武將。
人們都知道若沒有武將的支持,軍中沒有勢力,至高無上的那個位子很難坐上去,就算坐上去了也坐不穩。
張家認為這是自己輸給大皇子的原因。所以就算皇帝立了儲,他們也要彌補自己的不足。
以前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這次藏仙嶺有大片的沼澤變成了土地,張貴妃就吹了枕邊風,說什麽那裏肯定是塊風水寶地,不能讓別人占著。還說若沒有合適的名頭皇家就占了去,恐怕難以服眾。所以為了堵住悠悠眾品,就要找個好的說辭。
至於什麽說辭,張貴妃沒有說,說的是張元傑使出的一批人。那些人建議在藏仙嶺屯兵,建一座新的軍營。
那些人說藏仙嶺是風水寶地,神仙福地,不能讓凡人褻瀆,要駐兵把守。
皇帝覺得眾大臣說的有理,準了奏折。然後就開始推薦督造軍營的人。
短短兩天,被眾人推薦的,得到皇帝認可的三位大臣一個病了,一個家裏老娘沒了,另一個被查出來貪汙,結果臨時抱佛腳,就選出張元傑當這個欽差。
這次藏仙嶺出了那麽大的事,人人都說這是天降祥瑞。
出現這事時恰恰是五皇子在場。雖然太子當時沒在場,可事後立即趕了過去。
本來太子就是正統,再沾上這祥瑞之氣,六皇子賀天郡的奪嫡之路就更不好走了。
天降祥瑞這種事,先不要說張貴妃和六皇子,就是皇帝也不願意搶了太多的風頭。後麵屯兵建軍營這事,就更不願意太子參與過多。
對於張貴妃和六皇子,還有張元傑以及張家的行事,那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皇帝如此縱容張貴妃和六皇子一幹人,不知是有意鍛煉太子,還是真的寵愛張貴妃,有意讓六皇子取而代之。
很多皇帝並不是當初被立為太子的那一位皇子。現在的皇帝就是一個佐證。
隻是帝王的心思,不能亂猜。就是猜,那也要私下裏猜。
雖然皇後的娘家勢力弱,原來是個地方小官,後來因為家裏出了皇子妃,就被提拔為京官。再後來家裏出了皇後,又被封了承恩伯,還不能世襲。
這樣的家世遠遠比不上張貴妃的娘家,可太子出色。
十歲就入軍營,十三歲被寄在皇後名下成為當朝唯一的嫡子,十五歲一戰成名,被立為儲君。
被立為儲君後,太子辭去了軍中一切職務,也不再與軍中的舊識往來。幾年來一直謹言慎行,低調行事,兄友弟恭。就是對處處挑釁的六皇子也很謙讓,沒少吃虧。
對父皇的偏袒,作為太子,沒表露出有什麽不滿或怨言,還事事以父皇的旨意為先。
對於藏仙嶺的事,太子賀天邑知道後也是立即密奏給父皇。知道派來的欽差是張元傑後也沒任何異議,還很恭謙地去大營門口迎接。
在別人眼裏,太子這樣應該是寬厚仁和,善良大度,亦或是屈服張貴妃的受寵,張家龐大的勢力。
如果林安遠沒有近距離地接觸太子,他也會和別人一樣如此認為。但是決定站隊,選擇成為太子的人後,和太子接觸略多一些,直覺告訴他,太子除了很能隱忍外,還很有謀略很會布局。
另外,太子的死黨,五皇子賀天城,也是個心思細膩,心機深沉的人。
唉,皇家的人,有幾個是簡單的。
要不是家裏那檔子事,為了兒子和女兒,他林安遠也不至於被迫做選擇。這可是押上了他林氏一族啊。
張元傑的兒子當街調戲他女兒和沒過門的兒媳,別說他兒子忍不了,他也忍不了。
既然不願意低頭,那就把頭抬起來。
縮頭是一刀,抬頭也是一刀。那幹嘛要當那個縮頭烏龜!
再說最後誰輸誰贏現在還說不準呢。
已是初秋,臨近中午的太陽還比較毒,秋老虎正在發威。
站在太陽下的士兵都穿戴著整齊的盔甲,頭上,臉上,還有身上都冒了汗。
因為是軍人,因為有任務,因為他們的元帥和身為監軍的太子都和他們一樣頂著太陽,立在臨時軍營大門口等候迎接代表皇帝的欽差大人,他們還有什麽理由不好好地站在那裏。
太子也領他這份情,願意和他有事商量著來。
知道太子這是給他麵子,給他定心丸,林安遠也知趣。對太子的安排,也認真聽仔細考慮。
說實在的,太子的安排或建議,方方麵麵考慮的很周到。
六皇子賀天郡對儲君之位的覬覦不是一天兩天了。
早在立儲之前,皇帝就最寵愛六皇子。曾經一度大部分朝臣以為儲君之位,肯定是六皇子的。很多朝臣請立六皇子的奏折或是朝堂之上的提議,卻都是石沉大海。皇帝不獎也不罰,隻是問問,然後或點頭或一笑了之。
也有不同聲音的朝臣,皇帝也都如此對待。
張元傑為了自家妹妹和外甥,明裏暗裏沒少拉攏人,也沒少聚財。皇帝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不特別過分就全當沒看見。
為了爭奪儲君之位,張貴妃沒少給皇帝吹枕邊風,可皇帝不聲不響地就是沒如她的願,沒立她的兒子六皇子賀天郡,而是選了母妃來自民間又早死的大皇子。不但如此還把大皇子記在皇後名下,成了嫡長子。
盡管立了太子,張貴妃也不甘心,沒有停止爭儲的腳步,隻不過由明轉暗。
六皇子賀天郡也是,隻要有機會就要表現自己的才能,朝廷有什麽事也總愛搶著去做。
他口上說的好,為父皇分憂,向太子學習,而實際上打的什麽算盤,明眼人不用看都知道。
張家是當朝世家大族,有上百年的底蘊,族中也有不少子弟在朝為官。隻不過有一點,祖上三代以來都是文官,沒有武將。
人們都知道若沒有武將的支持,軍中沒有勢力,至高無上的那個位子很難坐上去,就算坐上去了也坐不穩。
張家認為這是自己輸給大皇子的原因。所以就算皇帝立了儲,他們也要彌補自己的不足。
以前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這次藏仙嶺有大片的沼澤變成了土地,張貴妃就吹了枕邊風,說什麽那裏肯定是塊風水寶地,不能讓別人占著。還說若沒有合適的名頭皇家就占了去,恐怕難以服眾。所以為了堵住悠悠眾品,就要找個好的說辭。
至於什麽說辭,張貴妃沒有說,說的是張元傑使出的一批人。那些人建議在藏仙嶺屯兵,建一座新的軍營。
那些人說藏仙嶺是風水寶地,神仙福地,不能讓凡人褻瀆,要駐兵把守。
皇帝覺得眾大臣說的有理,準了奏折。然後就開始推薦督造軍營的人。
短短兩天,被眾人推薦的,得到皇帝認可的三位大臣一個病了,一個家裏老娘沒了,另一個被查出來貪汙,結果臨時抱佛腳,就選出張元傑當這個欽差。
這次藏仙嶺出了那麽大的事,人人都說這是天降祥瑞。
出現這事時恰恰是五皇子在場。雖然太子當時沒在場,可事後立即趕了過去。
本來太子就是正統,再沾上這祥瑞之氣,六皇子賀天郡的奪嫡之路就更不好走了。
天降祥瑞這種事,先不要說張貴妃和六皇子,就是皇帝也不願意搶了太多的風頭。後麵屯兵建軍營這事,就更不願意太子參與過多。
對於張貴妃和六皇子,還有張元傑以及張家的行事,那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皇帝如此縱容張貴妃和六皇子一幹人,不知是有意鍛煉太子,還是真的寵愛張貴妃,有意讓六皇子取而代之。
很多皇帝並不是當初被立為太子的那一位皇子。現在的皇帝就是一個佐證。
隻是帝王的心思,不能亂猜。就是猜,那也要私下裏猜。
雖然皇後的娘家勢力弱,原來是個地方小官,後來因為家裏出了皇子妃,就被提拔為京官。再後來家裏出了皇後,又被封了承恩伯,還不能世襲。
這樣的家世遠遠比不上張貴妃的娘家,可太子出色。
十歲就入軍營,十三歲被寄在皇後名下成為當朝唯一的嫡子,十五歲一戰成名,被立為儲君。
被立為儲君後,太子辭去了軍中一切職務,也不再與軍中的舊識往來。幾年來一直謹言慎行,低調行事,兄友弟恭。就是對處處挑釁的六皇子也很謙讓,沒少吃虧。
對父皇的偏袒,作為太子,沒表露出有什麽不滿或怨言,還事事以父皇的旨意為先。
對於藏仙嶺的事,太子賀天邑知道後也是立即密奏給父皇。知道派來的欽差是張元傑後也沒任何異議,還很恭謙地去大營門口迎接。
在別人眼裏,太子這樣應該是寬厚仁和,善良大度,亦或是屈服張貴妃的受寵,張家龐大的勢力。
如果林安遠沒有近距離地接觸太子,他也會和別人一樣如此認為。但是決定站隊,選擇成為太子的人後,和太子接觸略多一些,直覺告訴他,太子除了很能隱忍外,還很有謀略很會布局。
另外,太子的死黨,五皇子賀天城,也是個心思細膩,心機深沉的人。
唉,皇家的人,有幾個是簡單的。
要不是家裏那檔子事,為了兒子和女兒,他林安遠也不至於被迫做選擇。這可是押上了他林氏一族啊。
張元傑的兒子當街調戲他女兒和沒過門的兒媳,別說他兒子忍不了,他也忍不了。
既然不願意低頭,那就把頭抬起來。
縮頭是一刀,抬頭也是一刀。那幹嘛要當那個縮頭烏龜!
再說最後誰輸誰贏現在還說不準呢。
已是初秋,臨近中午的太陽還比較毒,秋老虎正在發威。
站在太陽下的士兵都穿戴著整齊的盔甲,頭上,臉上,還有身上都冒了汗。
因為是軍人,因為有任務,因為他們的元帥和身為監軍的太子都和他們一樣頂著太陽,立在臨時軍營大門口等候迎接代表皇帝的欽差大人,他們還有什麽理由不好好地站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