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密室中走出的董卓,後背已經被冷汗浸透,雖然站在陽光下,卻感受不到一絲溫暖。
李儒覺得奇怪,上前詢問。
董卓卻什麽都沒有說,徑直離開雒陽城,迴到自己軍中。
董卓等人離開後,袁基不知從哪裏走到袁隗身邊說道:“叔父,讓董卓去做這件事,真的能行嗎?”
“能行自然是最好的,不能行也不會牽扯到我們袁家。”
“那要不要告訴本初和公路他們。”
“不用,這種事還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叔父考慮的是。”
其實袁隗是不太在乎袁紹和袁術的感受的,畢竟袁家最重要的兩個人,當代家主袁隗和下一代家主袁基都是知情的,其他人的態度也就不重要了。
袁隗想的隻是長久的把持朝政,一個毫無根基的小皇帝才更好控製,何太後畢竟是劉辯的生母,一定不會讓袁家做大,而廢掉劉辯,讓劉協上位,何太後就沒了臨朝聽政的權力,袁家才可以一直做大。
至於像王莽一樣篡位,袁隗是沒有想過的,要知道,王莽篡位之前的名聲可是相當之好,堪稱道德楷模,但是隨著王莽強行把持朝政以及篡位,瞬間就被噴了爽,當時的大漢立國才二百年而已,大家就不允許王莽篡位。
現在可是都四百年了,袁隗也自認不如王莽篡位之前做得好,一旦篡位勢必遭到全天下的攻擊,袁家也就玩完了,所以篡位這種事情還是想都不要想的好。
但袁紹袁術兩兄弟想的可比袁隗多了去了,尤其是袁術。
然而正是由於袁隗的疏忽,這才導致了後來的事情。
“對了,侄兒,你去寫個奏章,因數月無雨,提議廢除司空劉弘,另表董卓為司空,再讓董卓表公路為後將軍,由公路把雒陽一帶的兵馬全部整頓到一起。”
“是,叔父。”
另一邊,迴到軍中後,董卓才把袁隗和他的談話告訴李儒,讓李儒想個辦法來破解這個局。
董卓自然是答應了袁隗的話的。當時袁隗的話雖然平靜,但卻讓董卓寒毛豎起,他知道,袁隗敢把這件事告訴他,就是吃準了他會答應,因為董卓不答應就隻有死路一條,畢竟這麽大的事情,可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可是答應了袁隗後,又該如何操作呢?
不說別人,但說昏迷不醒的劉和,現在就有一萬多兵馬駐紮在雒陽城,劉和的部將更是對自己充滿了敵意,董卓覺得,但凡自己敢提議廢立皇帝,劉和的部將絕對會衝過來把自己給砍了。
董卓現在愁啊,動手是死,不動手也是死。
李儒快速捋了捋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
四個月前劉宏去世,朝廷由何太後臨朝,太傅袁隗和大將軍何進共同輔政。
朝廷的話事人其實就這三位,劉和雖然有平尚書事的權力,但隻能提議,不能決策。
現在一場大動亂下來,何太後信任宦官引發了惡劣後果,短時間內,很難樹立起威信臨朝聽政。大將軍何進已經死了,唯一一個話事人就是袁隗。
李儒想了想說道:“嶽父,當務之急其實是掌握更多兵權,隻要兵權在手,就算嶽父大人不進行廢帝也沒關係。”
“可是其他人的兵權哪裏是這麽好奪取的?”
“嶽父大人隻需如此按照小婿的辦法,袁隗就會自己把兵權送過來。”
“哦?快說。”
“嶽父大人今夜就將營中將士全部派出,明天一早再迴來,迴來的時候還要故意敲鑼打鼓,讓所有人都知道。”
“這是為何?能騙過他們嗎?”
“當然騙不過,但咱們要的就是讓別人知道。”
“繼續說。”
“袁隗知道後,一定會好奇嶽父大人為什麽這麽做,到時候嶽父大人就這麽說,這廢立皇帝終究是需要有大軍震懾的,現在劉和還有一萬多兵馬,我隻能想盡辦法才能嚇唬住他們啊,可是函穀關那邊還有劉和的人,劉和的部曲隻需要和那邊核對一下,就能看破我的計策,希望我能在那之前替太傅做完這一切吧。”
“這是要盡量博取同情對吧。”
“沒錯,袁隗大概率是會同意的,畢竟無論成功與否,袁隗都會殺掉嶽父大人以絕後患,所以暫時把一部分兵權交給嶽父大人也沒關係。”
“然後呢?”
“然後還要拉攏吳匡張璋他們,吳匡他們擅殺車騎將軍何苗,可是犯下了大錯的,嶽父大人可以借袁隗的名義來拉攏他們,許諾將來會把何苗定性為反賊,就能免除他們的罪責。”
“對,還有嗎?”
“有,丁原和劉和的部曲也要想辦法拉攏。”
“該如何下手呢?”
“丁原好對付,隻需要拉攏他麾下的重要將校就行了。”
“關鍵還是劉和,劉和麾下都是精兵猛將,一旦拉攏到劉和的部曲,雒陽的大局就由嶽父大人做主了。”
“可是劉和的部曲對我敵意很大啊。”
“其實不一定非要讓劉和的部曲支持我們,隻要他們不反對就行了。”
“那要怎麽做呢?”
“劉和不是身中劇毒卻是藥材嗎?如果咱們能找到一份兩份的,就能和劉和的部曲進行交易。”
“然後呢?”
“廢掉劉辯之後,嶽父大人就要想辦法和董太後攀親戚了,給自己搞一個外戚的身份,袁隗就不好動手了,剩下的就由小婿和袁隗鬥法即可,小婿有把握在三個月之內將袁隗架空。”
董卓思考良久道:“好,就照你說的做。”
李儒拱手道:“嶽父大人安心休息,小婿這就去做足安排。”
當天晚上,在李儒的安排下,李傕郭汜率領三千人悄悄離開軍營。
次日,就有人聲稱目睹到有近三千兵馬進了董卓大營。
就在李儒離去後不久,朝廷任命董卓為司空的詔書就到了。
董卓謝恩後,來人將袁隗的意思告訴了董卓。
董卓隨即寫了一份奏章交給來人。
此時,董卓剛剛進入雒陽,前往皇宮麵聖謝恩。
很快,這個消息就被送到了太傅府,袁隗感到奇怪,於是派人前往皇宮門口等候董卓。
(董卓西兵入洛的疑點是很多的,迴頭給大家說一下。)
李儒覺得奇怪,上前詢問。
董卓卻什麽都沒有說,徑直離開雒陽城,迴到自己軍中。
董卓等人離開後,袁基不知從哪裏走到袁隗身邊說道:“叔父,讓董卓去做這件事,真的能行嗎?”
“能行自然是最好的,不能行也不會牽扯到我們袁家。”
“那要不要告訴本初和公路他們。”
“不用,這種事還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叔父考慮的是。”
其實袁隗是不太在乎袁紹和袁術的感受的,畢竟袁家最重要的兩個人,當代家主袁隗和下一代家主袁基都是知情的,其他人的態度也就不重要了。
袁隗想的隻是長久的把持朝政,一個毫無根基的小皇帝才更好控製,何太後畢竟是劉辯的生母,一定不會讓袁家做大,而廢掉劉辯,讓劉協上位,何太後就沒了臨朝聽政的權力,袁家才可以一直做大。
至於像王莽一樣篡位,袁隗是沒有想過的,要知道,王莽篡位之前的名聲可是相當之好,堪稱道德楷模,但是隨著王莽強行把持朝政以及篡位,瞬間就被噴了爽,當時的大漢立國才二百年而已,大家就不允許王莽篡位。
現在可是都四百年了,袁隗也自認不如王莽篡位之前做得好,一旦篡位勢必遭到全天下的攻擊,袁家也就玩完了,所以篡位這種事情還是想都不要想的好。
但袁紹袁術兩兄弟想的可比袁隗多了去了,尤其是袁術。
然而正是由於袁隗的疏忽,這才導致了後來的事情。
“對了,侄兒,你去寫個奏章,因數月無雨,提議廢除司空劉弘,另表董卓為司空,再讓董卓表公路為後將軍,由公路把雒陽一帶的兵馬全部整頓到一起。”
“是,叔父。”
另一邊,迴到軍中後,董卓才把袁隗和他的談話告訴李儒,讓李儒想個辦法來破解這個局。
董卓自然是答應了袁隗的話的。當時袁隗的話雖然平靜,但卻讓董卓寒毛豎起,他知道,袁隗敢把這件事告訴他,就是吃準了他會答應,因為董卓不答應就隻有死路一條,畢竟這麽大的事情,可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可是答應了袁隗後,又該如何操作呢?
不說別人,但說昏迷不醒的劉和,現在就有一萬多兵馬駐紮在雒陽城,劉和的部將更是對自己充滿了敵意,董卓覺得,但凡自己敢提議廢立皇帝,劉和的部將絕對會衝過來把自己給砍了。
董卓現在愁啊,動手是死,不動手也是死。
李儒快速捋了捋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
四個月前劉宏去世,朝廷由何太後臨朝,太傅袁隗和大將軍何進共同輔政。
朝廷的話事人其實就這三位,劉和雖然有平尚書事的權力,但隻能提議,不能決策。
現在一場大動亂下來,何太後信任宦官引發了惡劣後果,短時間內,很難樹立起威信臨朝聽政。大將軍何進已經死了,唯一一個話事人就是袁隗。
李儒想了想說道:“嶽父,當務之急其實是掌握更多兵權,隻要兵權在手,就算嶽父大人不進行廢帝也沒關係。”
“可是其他人的兵權哪裏是這麽好奪取的?”
“嶽父大人隻需如此按照小婿的辦法,袁隗就會自己把兵權送過來。”
“哦?快說。”
“嶽父大人今夜就將營中將士全部派出,明天一早再迴來,迴來的時候還要故意敲鑼打鼓,讓所有人都知道。”
“這是為何?能騙過他們嗎?”
“當然騙不過,但咱們要的就是讓別人知道。”
“繼續說。”
“袁隗知道後,一定會好奇嶽父大人為什麽這麽做,到時候嶽父大人就這麽說,這廢立皇帝終究是需要有大軍震懾的,現在劉和還有一萬多兵馬,我隻能想盡辦法才能嚇唬住他們啊,可是函穀關那邊還有劉和的人,劉和的部曲隻需要和那邊核對一下,就能看破我的計策,希望我能在那之前替太傅做完這一切吧。”
“這是要盡量博取同情對吧。”
“沒錯,袁隗大概率是會同意的,畢竟無論成功與否,袁隗都會殺掉嶽父大人以絕後患,所以暫時把一部分兵權交給嶽父大人也沒關係。”
“然後呢?”
“然後還要拉攏吳匡張璋他們,吳匡他們擅殺車騎將軍何苗,可是犯下了大錯的,嶽父大人可以借袁隗的名義來拉攏他們,許諾將來會把何苗定性為反賊,就能免除他們的罪責。”
“對,還有嗎?”
“有,丁原和劉和的部曲也要想辦法拉攏。”
“該如何下手呢?”
“丁原好對付,隻需要拉攏他麾下的重要將校就行了。”
“關鍵還是劉和,劉和麾下都是精兵猛將,一旦拉攏到劉和的部曲,雒陽的大局就由嶽父大人做主了。”
“可是劉和的部曲對我敵意很大啊。”
“其實不一定非要讓劉和的部曲支持我們,隻要他們不反對就行了。”
“那要怎麽做呢?”
“劉和不是身中劇毒卻是藥材嗎?如果咱們能找到一份兩份的,就能和劉和的部曲進行交易。”
“然後呢?”
“廢掉劉辯之後,嶽父大人就要想辦法和董太後攀親戚了,給自己搞一個外戚的身份,袁隗就不好動手了,剩下的就由小婿和袁隗鬥法即可,小婿有把握在三個月之內將袁隗架空。”
董卓思考良久道:“好,就照你說的做。”
李儒拱手道:“嶽父大人安心休息,小婿這就去做足安排。”
當天晚上,在李儒的安排下,李傕郭汜率領三千人悄悄離開軍營。
次日,就有人聲稱目睹到有近三千兵馬進了董卓大營。
就在李儒離去後不久,朝廷任命董卓為司空的詔書就到了。
董卓謝恩後,來人將袁隗的意思告訴了董卓。
董卓隨即寫了一份奏章交給來人。
此時,董卓剛剛進入雒陽,前往皇宮麵聖謝恩。
很快,這個消息就被送到了太傅府,袁隗感到奇怪,於是派人前往皇宮門口等候董卓。
(董卓西兵入洛的疑點是很多的,迴頭給大家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