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的,太常劉焉建議廢掉各地刺史,重新設置州牧一職。”
聽到這裏,劉和心中一喜,如果說張角發動的黃巾起義拉開了漢末無數豪傑出場的帷幕,那麽劉焉的廢史立牧就是給這些英雄豪傑提供出了最佳的舞台,軍閥混戰。
不過雖然劉和心中讚同,但州牧一職在名義上掌管一州的軍政全權,可謂是舉足輕重,所以劉和表麵上並沒有第一時間表示讚同,而是詢問道:“陛下,劉太常可有解釋原因?””
“說了,他說天下之所以有這麽多人反叛完全是因為是各地刺史、太守行賄買官,上任之後又大肆盤剝百姓,招致眾叛親離。所以,隻要任用清廉的朝廷重臣擔任州牧,到地方去鎮守,節製這些刺史、太守,就能使天下安定下來。”
其實劉焉說的沒錯,漢末一開始的三個州牧,幽州牧劉虞、益州牧劉焉和豫州牧黃琬確實做到了安定一方,隻是好景不長,隨著劉宏死去,董卓提兵入洛,州牧一職就不再是朝廷安定一方的官員,從此變成成了割據一方的地方軍閥。
“還有,他說並州刺史張懿和涼州刺史耿鄙就是其他刺史的前車之鑒,若是不盡快做出改變的話,不出幾年時間,各地百姓都會揭竿而起,到時候國將不國。”
劉和想了想說道:“陛下,劉太常所言雖有過度誇大之嫌,卻也不無道理,隻是一州州牧職權甚重,如果陛下真的要重新設立州牧一職的話,州牧的人選必須是那些忠心耿耿、清廉正直的朝廷重臣才行,最好還有過治理一方的資曆,在百姓口中的聲望也要夠好才行。”
“朕知道,而且太常還推薦了幾位人選。”
“哦?不知都有誰?”
“太常推薦你父親前往幽州擔任幽州牧,推薦黃琬擔任豫州牧,最後推薦自己擔任交州牧,你怎麽看?”
此時的劉焉提出廢史立牧還並不是因為自己的野心,隻是單純的想要找個遠離中原的地方避難。
至於告訴劉焉益州有天子氣的董扶已經提前被劉和給弄到益州去了,自然不會再有人來刺激劉焉的野心。
而且現在的益州平安無事,劉焉也沒有理由請命為益州牧。
“眼下幽州有張舉進犯,確實可以設立一位幽州牧,豫州那邊的黃巾殘部也一直在鬧,選一位州牧去平定叛亂倒也可以,交州遠離中原,信息溝通不通暢,設立州牧鎮守此地也未嚐不可。”
“這麽說你是同意了?”
“臣同意設立州牧一職,不過太常推薦的人選臣有異議。”
“說說看。”
“太常和太仆皆是賢良方正,為人清廉,又忠心耿耿,也都曾擔任過刺史和太守,治理一方,政績出色,讓他們二位擔任交州牧和豫州牧,臣並無異議。”
“至於幽州牧的話,陛下,我爹雖然不比那二位差,而且我爹還當過幽州刺史,擔任幽州牧肯定說沒問題的。可我爹畢竟一把年紀了,臣實在是不想讓他一把年紀了還要四處奔波,而且幽州那邊張舉又鬧得厲害,比起豫州和交州,幽州還是危險了不少,萬一我爹有個三長兩短的,我這個當兒子的豈不是要後悔死,所以,要不還是換個人去做幽州牧吧?”
“你說了這麽一堆,到最後就是不想讓你爹去涉險嘛。”
“陛下,這是臣身為人子應該做的。”
“可是朝廷之中除了太常劉焉外,還有誰的名聲、資曆、地位能和你爹比啊?你覺得還能換成誰去做這個幽州牧?”
“陛下,太常一職也挺重要的,這劉太常一去交州,太常一職不就空出來了嗎?既然陛下覺得我爹方方麵麵都不比劉太常差,那幹脆讓我爹接任太常一職好了,免得耽誤了祭祀什麽的。”
“你就這麽不想讓你爹去當幽州牧?”
“陛下,臣實在是擔心我爹的安全啊。”
“算了,反正設立州牧一事朕還要考慮一下,要是有合適的人選就不讓你爹去了。”
“陛下,臣以為司空丁宮、光祿勳劉弘還有射聲校尉馬日磾皆為清廉正直之人,皆可勝任幽州牧一職。”
劉和推薦的這幾個人都是名聲不錯的,至於他們能不能平定幽州,那就和自己沒有關係了,其中丁宮位列三公之一,劉弘則是南陽人,不是漢室宗親,更不是劉備那個早早離世的爹,馬日磾則是馬融的族子,是繼承了馬融一部分衣缽的大儒,曆史上的馬日磾會在這之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被任命為太尉。
至於三公中的另一位,許相,他的口碑可一點都不好,是常年和張讓這些人廝混在一起的,推舉他去當州牧就是純純的腦子有泡。
“行了行了,你別說了,讓朕再想想。”
“諾。”
“對了,關於立新軍的事情,你迴去寫個折子遞上來,包括軍隊編製和將校的人選,迴頭朕看看再做決定。”
“諾。”
“你先下去吧,朕一會讓人把你任命你為城門校尉的詔書送到你府上,你準備接手城防吧。”
“諾,陛下,臣告退。”
“去吧。”
言罷,劉和就起身離開。
走出裸遊館後,在西園門口看見了郭勝等在外麵,劉和上前和郭勝打了個招唿,郭勝卻打量了四周,確定四下無人後,笑眯眯的說道:“左將軍,咱家奉皇後之命來給左將軍帶了幾句話。”
“郭常侍請講。”
“皇後說:‘讓將軍早點去看看她’。”
“麻煩郭常侍替在下迴稟皇後,就說皇後的恩情在下一直都記著呢,這幾天有時間的話馬上就過去。”
“咱家記住了,左將軍慢走。”
“告辭。”
離開西園後,劉和先是來到了位於南宮的衛尉府來見自己的父母。
和自己的母親聊了許久之後,劉和又和劉虞說了一下關於劉宏想讓他去當幽州牧的事情。
雖然劉和很擔心,不想讓劉虞去,但劉虞倒是沒什麽意見,去不去都行,要是劉宏的任命下來,他絕對二話不說立馬去赴任,要是劉宏讓別人去,他也沒有意見。
確定了劉虞的態度後,劉和覺得這事的結果自己應該是改變不了。
要是劉虞自己不想去的話,在現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劉宏應該也不會強求,估計也就是不了了之了。
但現在劉虞的態度是模棱兩可的,那劉和就要提前做點準備了。
曆史上的劉虞就是因為和公孫瓚不和導致最終被公孫瓚所殺,雖然這一世自己和公孫瓚的關係很好,但劉和還是不敢賭,萬一公孫瓚還是選擇了對劉虞出手的話,就有自己哭的了。
聽到這裏,劉和心中一喜,如果說張角發動的黃巾起義拉開了漢末無數豪傑出場的帷幕,那麽劉焉的廢史立牧就是給這些英雄豪傑提供出了最佳的舞台,軍閥混戰。
不過雖然劉和心中讚同,但州牧一職在名義上掌管一州的軍政全權,可謂是舉足輕重,所以劉和表麵上並沒有第一時間表示讚同,而是詢問道:“陛下,劉太常可有解釋原因?””
“說了,他說天下之所以有這麽多人反叛完全是因為是各地刺史、太守行賄買官,上任之後又大肆盤剝百姓,招致眾叛親離。所以,隻要任用清廉的朝廷重臣擔任州牧,到地方去鎮守,節製這些刺史、太守,就能使天下安定下來。”
其實劉焉說的沒錯,漢末一開始的三個州牧,幽州牧劉虞、益州牧劉焉和豫州牧黃琬確實做到了安定一方,隻是好景不長,隨著劉宏死去,董卓提兵入洛,州牧一職就不再是朝廷安定一方的官員,從此變成成了割據一方的地方軍閥。
“還有,他說並州刺史張懿和涼州刺史耿鄙就是其他刺史的前車之鑒,若是不盡快做出改變的話,不出幾年時間,各地百姓都會揭竿而起,到時候國將不國。”
劉和想了想說道:“陛下,劉太常所言雖有過度誇大之嫌,卻也不無道理,隻是一州州牧職權甚重,如果陛下真的要重新設立州牧一職的話,州牧的人選必須是那些忠心耿耿、清廉正直的朝廷重臣才行,最好還有過治理一方的資曆,在百姓口中的聲望也要夠好才行。”
“朕知道,而且太常還推薦了幾位人選。”
“哦?不知都有誰?”
“太常推薦你父親前往幽州擔任幽州牧,推薦黃琬擔任豫州牧,最後推薦自己擔任交州牧,你怎麽看?”
此時的劉焉提出廢史立牧還並不是因為自己的野心,隻是單純的想要找個遠離中原的地方避難。
至於告訴劉焉益州有天子氣的董扶已經提前被劉和給弄到益州去了,自然不會再有人來刺激劉焉的野心。
而且現在的益州平安無事,劉焉也沒有理由請命為益州牧。
“眼下幽州有張舉進犯,確實可以設立一位幽州牧,豫州那邊的黃巾殘部也一直在鬧,選一位州牧去平定叛亂倒也可以,交州遠離中原,信息溝通不通暢,設立州牧鎮守此地也未嚐不可。”
“這麽說你是同意了?”
“臣同意設立州牧一職,不過太常推薦的人選臣有異議。”
“說說看。”
“太常和太仆皆是賢良方正,為人清廉,又忠心耿耿,也都曾擔任過刺史和太守,治理一方,政績出色,讓他們二位擔任交州牧和豫州牧,臣並無異議。”
“至於幽州牧的話,陛下,我爹雖然不比那二位差,而且我爹還當過幽州刺史,擔任幽州牧肯定說沒問題的。可我爹畢竟一把年紀了,臣實在是不想讓他一把年紀了還要四處奔波,而且幽州那邊張舉又鬧得厲害,比起豫州和交州,幽州還是危險了不少,萬一我爹有個三長兩短的,我這個當兒子的豈不是要後悔死,所以,要不還是換個人去做幽州牧吧?”
“你說了這麽一堆,到最後就是不想讓你爹去涉險嘛。”
“陛下,這是臣身為人子應該做的。”
“可是朝廷之中除了太常劉焉外,還有誰的名聲、資曆、地位能和你爹比啊?你覺得還能換成誰去做這個幽州牧?”
“陛下,太常一職也挺重要的,這劉太常一去交州,太常一職不就空出來了嗎?既然陛下覺得我爹方方麵麵都不比劉太常差,那幹脆讓我爹接任太常一職好了,免得耽誤了祭祀什麽的。”
“你就這麽不想讓你爹去當幽州牧?”
“陛下,臣實在是擔心我爹的安全啊。”
“算了,反正設立州牧一事朕還要考慮一下,要是有合適的人選就不讓你爹去了。”
“陛下,臣以為司空丁宮、光祿勳劉弘還有射聲校尉馬日磾皆為清廉正直之人,皆可勝任幽州牧一職。”
劉和推薦的這幾個人都是名聲不錯的,至於他們能不能平定幽州,那就和自己沒有關係了,其中丁宮位列三公之一,劉弘則是南陽人,不是漢室宗親,更不是劉備那個早早離世的爹,馬日磾則是馬融的族子,是繼承了馬融一部分衣缽的大儒,曆史上的馬日磾會在這之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被任命為太尉。
至於三公中的另一位,許相,他的口碑可一點都不好,是常年和張讓這些人廝混在一起的,推舉他去當州牧就是純純的腦子有泡。
“行了行了,你別說了,讓朕再想想。”
“諾。”
“對了,關於立新軍的事情,你迴去寫個折子遞上來,包括軍隊編製和將校的人選,迴頭朕看看再做決定。”
“諾。”
“你先下去吧,朕一會讓人把你任命你為城門校尉的詔書送到你府上,你準備接手城防吧。”
“諾,陛下,臣告退。”
“去吧。”
言罷,劉和就起身離開。
走出裸遊館後,在西園門口看見了郭勝等在外麵,劉和上前和郭勝打了個招唿,郭勝卻打量了四周,確定四下無人後,笑眯眯的說道:“左將軍,咱家奉皇後之命來給左將軍帶了幾句話。”
“郭常侍請講。”
“皇後說:‘讓將軍早點去看看她’。”
“麻煩郭常侍替在下迴稟皇後,就說皇後的恩情在下一直都記著呢,這幾天有時間的話馬上就過去。”
“咱家記住了,左將軍慢走。”
“告辭。”
離開西園後,劉和先是來到了位於南宮的衛尉府來見自己的父母。
和自己的母親聊了許久之後,劉和又和劉虞說了一下關於劉宏想讓他去當幽州牧的事情。
雖然劉和很擔心,不想讓劉虞去,但劉虞倒是沒什麽意見,去不去都行,要是劉宏的任命下來,他絕對二話不說立馬去赴任,要是劉宏讓別人去,他也沒有意見。
確定了劉虞的態度後,劉和覺得這事的結果自己應該是改變不了。
要是劉虞自己不想去的話,在現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劉宏應該也不會強求,估計也就是不了了之了。
但現在劉虞的態度是模棱兩可的,那劉和就要提前做點準備了。
曆史上的劉虞就是因為和公孫瓚不和導致最終被公孫瓚所殺,雖然這一世自己和公孫瓚的關係很好,但劉和還是不敢賭,萬一公孫瓚還是選擇了對劉虞出手的話,就有自己哭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