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等人出發之後,劉和則是開始和眾將商議應戰蠻族之事。
此次蠻族被程昱派人鼓動後,興兵三路,分別占據了益州郡、永昌郡和牂牁郡。
其中永昌郡和牂牁郡都是當地蠻族起兵反叛,叛亂的規模不夠大,應對起來也比較容易。
益州郡才是最難對付的一路蠻族,因為益州郡不止是有蠻族叛亂,在蠻族起兵之後,益州當地的大族雍氏也蠱惑大量漢人百姓一同起兵,以反抗大漢朝廷。
雍氏是益州郡的大族,在當地的威望相當高,因此成功鼓動了不少漢人,不過受限於益州郡的人口,即便雍氏和參與反叛的蠻族爨氏、孟氏和祝融氏三者加起來也隻有不到三萬兵馬。
經過商討,漢軍方麵做出如下部署。
張任為西路主將,嚴顏為副將,高沛為先鋒,共領兵一萬,負責擊敗永昌郡反叛的蠻族,程昱為隨軍軍師。
張合為東路主將,楊懷、吳蘭為副將,共領兵五千,負責對付牂牁郡的蠻族,黃權為隨軍軍師。
劉和自領漢軍主力居中,麾下共計有兩萬五千兵馬,呂布、趙雲、甘寧、鄧賢、冷苞等人為將,賈詡為隨軍軍師。
益州方麵留下荀彧以及徐晃負責鎮守成都,荀攸、夏侯淵依舊坐鎮巴郡,衛覬、吳懿負責漢中。
進軍時間則是定在春耕之後,至於為什麽是春耕之後,主要是為了給另一件事爭取時間。
很快,時間來到二月下旬,一個消息傳到了刺史府。
刺史府內,劉和正摟著馬夫人的柳腰,看著馬夫人學習繪畫,這時侍女來報說是呂布迴來了,不過卻是孤身一人迴來的。
劉和自然知道發生了什麽,依依不舍的鬆開馬夫人的腰說道:“我先去看看,晚上再來陪你。”
“夫君隻管去就好,不用管妾,妾在畫一會就迴去。”
“嗯。”
來到前堂,呂布正大口喝水,荀彧和趙雲等人也接到了呂布獨自迴來的消息,此刻剛剛趕到刺史府。
見到劉和到來,呂布放下水壺,開始講述發生了什麽。
原來呂布等人一路借兵,本來還是挺順利,拜訪的前四個部落中有三個都願意出兵,隻有一個部落因為一些來自涼州方向的威脅,實在是無法出兵,隻能拒絕呂布等人的借兵請求,呂布等人也不介意,而是繼續前往陰平道,向雷氏借兵。
不巧的是雷氏的首領雷定那天心情不太好,因此不願意借兵。由於雷氏的部落規模比起先前同意借兵的三家加起來都要大,因此賈龍又嚐試了幾次,結果雷定還是不同意。這個時候,作為漢使的呂布發揮了漢使的傳統藝能,作死。
由於漢武帝時期的大漢武德比較充沛,而收拾周邊小國總歸是需要一個理由,例如朝鮮、大宛和南越。
大宛自不必多說,大漢使者向大宛王索要汗血馬,大宛王不給,引發的一係列事情,最終大漢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兩次遠征大宛,最終迫使大宛亡國。
還有南越國,南越國的整個事件就比較離譜,可以說道說道。
漢武帝時期,位於福建地區的閩越國和位於廣東地區的南越國爆發了一場大戰。
雖然不知道兩國為什麽大戰,但兩國名義上都是大漢的屬國,於是南越國國王趙胡就向漢朝求救,後來漢朝也的確出兵了,趙胡覺得無以為報,於是就把兒子趙嬰齊送到了長安當人質,而且趙嬰齊在長安一待就是十幾年。
這十幾年間,趙嬰齊娶了一位邯鄲樛氏的女子為妻妾,後來趙胡不行了,趙嬰齊就返迴國內繼承王位,並且立樛氏為王後,立樛氏的兒子趙興為王位繼承人。
但是這個樛氏在嫁給趙嬰齊之前其實就已經和霸陵邑一個叫安國少季的人自由戀愛了,不知道為什麽,最終兩人沒有成親,樛氏也嫁給了趙嬰齊。
南越國雖然名義上是漢朝的屬國,但其實一直都是割據政權。
後來趙嬰齊死後,趙興即位,漢朝趁機派出使者前往南越,勸說趙興和太後樛氏到長安覲見天子,放棄割據地位,成為大漢的諸侯國。
而這次的使者就是樛氏的老情人,安國少季。
除了使團外,漢武帝還派遣了衛尉路博德率兵駐紮在桂陽郡,以威懾南越國。
結果安國少季到了南越之後,立馬就和樛氏重新好上了。
而且好上就好上吧,還搞得人盡皆知,這就太過分了。
在經過樛氏和安國少季的共同努力之後,年幼的趙興決定答應漢朝的要求。
但是吧,趙興和樛氏願意放棄權利,不代表南越國所有人都願意放棄權利,比如南越國的掌控者之一,南越國國相,呂嘉。
於是樛氏母子和安國少季決定直接幹掉呂嘉,並且設下了鴻門宴,結果動手的時候安國少季居然慫了,樛氏自己都親自動手了,卻還是沒能殺掉呂嘉,呂嘉成功脫身後,決心發動叛亂。
漢武帝知道這件事後覺得樛氏娘倆不行,安國少季也不行,於是派出主戰的韓千秋帶了兩千兵馬進入南越國,幫助樛氏母子發動政變。
結果呂嘉預判了漢武帝的操作,提前發動了叛亂,並且埋伏到了韓千秋,最終全軍覆沒,樛氏母子和安國少季也被呂嘉殺死,並改立趙嬰齊和當地人所生的另一個兒子趙建德為王。
消息傳到長安,將士們立刻開始摩拳擦掌,準備讓呂嘉見識一下大漢的鐵拳。
但是劉徹覺得既然要打,那就把南方問題一次性解決掉好了,於是動員了之前籠絡的所有西南夷部落和福建地區的閩越國,整整動員了大半年,派出四路兵馬齊頭進攻,最終將南越國滅國。
實際決戰時,卻隻是兩路兵馬參與,一路為伏波將軍路博德,一路為樓船將軍楊仆,也就是曾經提到過遷徙函穀關的那位。
滅掉南越國之後,漢軍以違抗漢朝的征伐令,不願意跟著打南越為由開始對南越周邊國家動手。
西路漢軍滅掉了西南夷中不順從的部落,東路漢軍則是滅掉了閩越國。
在大漢的東北方,還有一個朝鮮國,由於朝鮮威脅到了漢朝邊境地區的安全,並且阻礙了真番等小國和漢朝的交流,於是漢武帝決定讓朝鮮王衛氏進京朝見。
可是朝鮮王哪裏敢來長安啊?
但是你不願意來也沒關係,我自己派人過去就行了,於是彭吳就出發了,並且順利和濊貊取得了聯係,並且說服了濊貊投靠漢朝。
不過由於和匈奴的戰爭,導致漢朝不得不暫時放棄了經營濊貊地區。
但是結束了對匈戰爭和對南越國的戰事之後,漢朝開始重新經營這裏,並且向朝鮮派出了使者。
如果說南越之戰是因為漢使的“怯懦”,那麽朝鮮之戰就純粹是漢使膽大妄為、故意作死找茬了。
其實作死這個屬性一直都是漢使的突出特點。
這次的使者叫涉何,此次的目的則是譴責朝鮮王衛右渠招納亡人,並且要求他抓緊去覲見漢武帝。
雖然朝鮮王拒絕了,但是在禮節上是沒問題,而是一直都好吃好喝的款待著,一直到涉何離開朝鮮,都沒能成功找茬。
結果涉何離開的時候,朝鮮派了一個叫長的人送行,走到清川江邊上的時候,涉何一想,這不行啊,任務沒完成啊,於是無緣無故的就讓自己的司機把長給幹掉了,隨後立刻渡過清川江,逃迴了漢朝,而且還不忘為自己的機智點了讚。
涉何把這件事告訴了漢武帝,並且聲稱自己殺的是個將軍,漢武帝覺得你這事不行啊,不僅沒有挑食成功,反而活著迴來了,你這樣,讓我怎麽有理由出兵呢?
於是把涉何任命為遼東郡的東部都尉,駐紮地剛好挨著朝鮮。
朝鮮自然不想咽下這口氣,於是涉何剛一上任就遭到了朝鮮的襲擊,死了。
漢武帝表示,這可是你先動手的呦。
於是派出樓船將軍楊仆和左將軍荀彘水陸並進想要包圍王險城,滅掉朝鮮,但是由於陸路被阻擋在了清川江,導致包圍王險城的計劃破產,最終楊仆寡不敵眾,戰敗了。
由於戰事不利,漢武帝又派了個叫衛山的人出使朝鮮,要求衛右渠投降,衛右渠也答應了,於是讓太子帶著五千匹馬去長安走一趟,並且準備了大量糧食送給漢軍。
但是吧,由於涉何搞得事比較大,他們害怕衛山和荀彘再像之前一樣半路殺人,於是讓太子帶了一萬多人的武裝部隊。
這下子換成荀彘和衛山害怕了,兩人擔心朝鮮會趁機偷襲,於是讓他們放下兵器再過河。
朝鮮太子覺得這樣不對勁,幹脆就迴去了,投降的事情就此結束。
於是荀彘漢軍繼續進攻,總算攻破了朝鮮的清川江防線,楊仆也重新集結兵力,發起進攻。
雙方最終合圍了王險城,一連圍攻了幾個月都沒有攻下,於是楊仆就想要讓朝鮮自己投降,荀彘則是想攻破城池,獲得戰功。
前線將領不和,這可是大事,於是朝廷派遣濟南太守公孫遂為使者,全權指揮前線戰事,公孫遂到了之後,直接和荀彘一起把楊仆給抓了,於是漢軍繼續圍攻王險城。
最終城內的貴族發動政變,殺死了衛右渠,打開城門向漢軍投降。
值得一提的是,戰爭結束後,樓船將軍楊仆和左將軍荀彘,使者衛山和全權使者公孫遂都因為在戰爭中犯下大錯,被判處死刑。
最終隻有楊仆用錢買迴來一條命。
通過以上三次案例,大家就能知道為什麽作死是漢使的傳統藝能了。
而呂布這次也不負眾望,成功作死,在雷定拒絕賈龍的請求後,呂布知道機會來了,於是當場破口大罵。
不過雷定忍了下來,想要將賈龍等人送走。但是雷定能忍不代表雷銅也能忍,由於提前交代過,加上雷銅也被呂布罵出了火,當場向呂布發起了挑釁,結果呂布一隻手就給雷銅打趴下了。而且由於提前進行了準備,雷銅直接裝成被呂布給打殘了的樣子。
雷定因此大怒,想要殺掉三人,賈龍和任岐很快被殺,呂布逃離,一百漢軍則是被雷定扣押為人質,要求劉和花錢贖迴。
此次蠻族被程昱派人鼓動後,興兵三路,分別占據了益州郡、永昌郡和牂牁郡。
其中永昌郡和牂牁郡都是當地蠻族起兵反叛,叛亂的規模不夠大,應對起來也比較容易。
益州郡才是最難對付的一路蠻族,因為益州郡不止是有蠻族叛亂,在蠻族起兵之後,益州當地的大族雍氏也蠱惑大量漢人百姓一同起兵,以反抗大漢朝廷。
雍氏是益州郡的大族,在當地的威望相當高,因此成功鼓動了不少漢人,不過受限於益州郡的人口,即便雍氏和參與反叛的蠻族爨氏、孟氏和祝融氏三者加起來也隻有不到三萬兵馬。
經過商討,漢軍方麵做出如下部署。
張任為西路主將,嚴顏為副將,高沛為先鋒,共領兵一萬,負責擊敗永昌郡反叛的蠻族,程昱為隨軍軍師。
張合為東路主將,楊懷、吳蘭為副將,共領兵五千,負責對付牂牁郡的蠻族,黃權為隨軍軍師。
劉和自領漢軍主力居中,麾下共計有兩萬五千兵馬,呂布、趙雲、甘寧、鄧賢、冷苞等人為將,賈詡為隨軍軍師。
益州方麵留下荀彧以及徐晃負責鎮守成都,荀攸、夏侯淵依舊坐鎮巴郡,衛覬、吳懿負責漢中。
進軍時間則是定在春耕之後,至於為什麽是春耕之後,主要是為了給另一件事爭取時間。
很快,時間來到二月下旬,一個消息傳到了刺史府。
刺史府內,劉和正摟著馬夫人的柳腰,看著馬夫人學習繪畫,這時侍女來報說是呂布迴來了,不過卻是孤身一人迴來的。
劉和自然知道發生了什麽,依依不舍的鬆開馬夫人的腰說道:“我先去看看,晚上再來陪你。”
“夫君隻管去就好,不用管妾,妾在畫一會就迴去。”
“嗯。”
來到前堂,呂布正大口喝水,荀彧和趙雲等人也接到了呂布獨自迴來的消息,此刻剛剛趕到刺史府。
見到劉和到來,呂布放下水壺,開始講述發生了什麽。
原來呂布等人一路借兵,本來還是挺順利,拜訪的前四個部落中有三個都願意出兵,隻有一個部落因為一些來自涼州方向的威脅,實在是無法出兵,隻能拒絕呂布等人的借兵請求,呂布等人也不介意,而是繼續前往陰平道,向雷氏借兵。
不巧的是雷氏的首領雷定那天心情不太好,因此不願意借兵。由於雷氏的部落規模比起先前同意借兵的三家加起來都要大,因此賈龍又嚐試了幾次,結果雷定還是不同意。這個時候,作為漢使的呂布發揮了漢使的傳統藝能,作死。
由於漢武帝時期的大漢武德比較充沛,而收拾周邊小國總歸是需要一個理由,例如朝鮮、大宛和南越。
大宛自不必多說,大漢使者向大宛王索要汗血馬,大宛王不給,引發的一係列事情,最終大漢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兩次遠征大宛,最終迫使大宛亡國。
還有南越國,南越國的整個事件就比較離譜,可以說道說道。
漢武帝時期,位於福建地區的閩越國和位於廣東地區的南越國爆發了一場大戰。
雖然不知道兩國為什麽大戰,但兩國名義上都是大漢的屬國,於是南越國國王趙胡就向漢朝求救,後來漢朝也的確出兵了,趙胡覺得無以為報,於是就把兒子趙嬰齊送到了長安當人質,而且趙嬰齊在長安一待就是十幾年。
這十幾年間,趙嬰齊娶了一位邯鄲樛氏的女子為妻妾,後來趙胡不行了,趙嬰齊就返迴國內繼承王位,並且立樛氏為王後,立樛氏的兒子趙興為王位繼承人。
但是這個樛氏在嫁給趙嬰齊之前其實就已經和霸陵邑一個叫安國少季的人自由戀愛了,不知道為什麽,最終兩人沒有成親,樛氏也嫁給了趙嬰齊。
南越國雖然名義上是漢朝的屬國,但其實一直都是割據政權。
後來趙嬰齊死後,趙興即位,漢朝趁機派出使者前往南越,勸說趙興和太後樛氏到長安覲見天子,放棄割據地位,成為大漢的諸侯國。
而這次的使者就是樛氏的老情人,安國少季。
除了使團外,漢武帝還派遣了衛尉路博德率兵駐紮在桂陽郡,以威懾南越國。
結果安國少季到了南越之後,立馬就和樛氏重新好上了。
而且好上就好上吧,還搞得人盡皆知,這就太過分了。
在經過樛氏和安國少季的共同努力之後,年幼的趙興決定答應漢朝的要求。
但是吧,趙興和樛氏願意放棄權利,不代表南越國所有人都願意放棄權利,比如南越國的掌控者之一,南越國國相,呂嘉。
於是樛氏母子和安國少季決定直接幹掉呂嘉,並且設下了鴻門宴,結果動手的時候安國少季居然慫了,樛氏自己都親自動手了,卻還是沒能殺掉呂嘉,呂嘉成功脫身後,決心發動叛亂。
漢武帝知道這件事後覺得樛氏娘倆不行,安國少季也不行,於是派出主戰的韓千秋帶了兩千兵馬進入南越國,幫助樛氏母子發動政變。
結果呂嘉預判了漢武帝的操作,提前發動了叛亂,並且埋伏到了韓千秋,最終全軍覆沒,樛氏母子和安國少季也被呂嘉殺死,並改立趙嬰齊和當地人所生的另一個兒子趙建德為王。
消息傳到長安,將士們立刻開始摩拳擦掌,準備讓呂嘉見識一下大漢的鐵拳。
但是劉徹覺得既然要打,那就把南方問題一次性解決掉好了,於是動員了之前籠絡的所有西南夷部落和福建地區的閩越國,整整動員了大半年,派出四路兵馬齊頭進攻,最終將南越國滅國。
實際決戰時,卻隻是兩路兵馬參與,一路為伏波將軍路博德,一路為樓船將軍楊仆,也就是曾經提到過遷徙函穀關的那位。
滅掉南越國之後,漢軍以違抗漢朝的征伐令,不願意跟著打南越為由開始對南越周邊國家動手。
西路漢軍滅掉了西南夷中不順從的部落,東路漢軍則是滅掉了閩越國。
在大漢的東北方,還有一個朝鮮國,由於朝鮮威脅到了漢朝邊境地區的安全,並且阻礙了真番等小國和漢朝的交流,於是漢武帝決定讓朝鮮王衛氏進京朝見。
可是朝鮮王哪裏敢來長安啊?
但是你不願意來也沒關係,我自己派人過去就行了,於是彭吳就出發了,並且順利和濊貊取得了聯係,並且說服了濊貊投靠漢朝。
不過由於和匈奴的戰爭,導致漢朝不得不暫時放棄了經營濊貊地區。
但是結束了對匈戰爭和對南越國的戰事之後,漢朝開始重新經營這裏,並且向朝鮮派出了使者。
如果說南越之戰是因為漢使的“怯懦”,那麽朝鮮之戰就純粹是漢使膽大妄為、故意作死找茬了。
其實作死這個屬性一直都是漢使的突出特點。
這次的使者叫涉何,此次的目的則是譴責朝鮮王衛右渠招納亡人,並且要求他抓緊去覲見漢武帝。
雖然朝鮮王拒絕了,但是在禮節上是沒問題,而是一直都好吃好喝的款待著,一直到涉何離開朝鮮,都沒能成功找茬。
結果涉何離開的時候,朝鮮派了一個叫長的人送行,走到清川江邊上的時候,涉何一想,這不行啊,任務沒完成啊,於是無緣無故的就讓自己的司機把長給幹掉了,隨後立刻渡過清川江,逃迴了漢朝,而且還不忘為自己的機智點了讚。
涉何把這件事告訴了漢武帝,並且聲稱自己殺的是個將軍,漢武帝覺得你這事不行啊,不僅沒有挑食成功,反而活著迴來了,你這樣,讓我怎麽有理由出兵呢?
於是把涉何任命為遼東郡的東部都尉,駐紮地剛好挨著朝鮮。
朝鮮自然不想咽下這口氣,於是涉何剛一上任就遭到了朝鮮的襲擊,死了。
漢武帝表示,這可是你先動手的呦。
於是派出樓船將軍楊仆和左將軍荀彘水陸並進想要包圍王險城,滅掉朝鮮,但是由於陸路被阻擋在了清川江,導致包圍王險城的計劃破產,最終楊仆寡不敵眾,戰敗了。
由於戰事不利,漢武帝又派了個叫衛山的人出使朝鮮,要求衛右渠投降,衛右渠也答應了,於是讓太子帶著五千匹馬去長安走一趟,並且準備了大量糧食送給漢軍。
但是吧,由於涉何搞得事比較大,他們害怕衛山和荀彘再像之前一樣半路殺人,於是讓太子帶了一萬多人的武裝部隊。
這下子換成荀彘和衛山害怕了,兩人擔心朝鮮會趁機偷襲,於是讓他們放下兵器再過河。
朝鮮太子覺得這樣不對勁,幹脆就迴去了,投降的事情就此結束。
於是荀彘漢軍繼續進攻,總算攻破了朝鮮的清川江防線,楊仆也重新集結兵力,發起進攻。
雙方最終合圍了王險城,一連圍攻了幾個月都沒有攻下,於是楊仆就想要讓朝鮮自己投降,荀彘則是想攻破城池,獲得戰功。
前線將領不和,這可是大事,於是朝廷派遣濟南太守公孫遂為使者,全權指揮前線戰事,公孫遂到了之後,直接和荀彘一起把楊仆給抓了,於是漢軍繼續圍攻王險城。
最終城內的貴族發動政變,殺死了衛右渠,打開城門向漢軍投降。
值得一提的是,戰爭結束後,樓船將軍楊仆和左將軍荀彘,使者衛山和全權使者公孫遂都因為在戰爭中犯下大錯,被判處死刑。
最終隻有楊仆用錢買迴來一條命。
通過以上三次案例,大家就能知道為什麽作死是漢使的傳統藝能了。
而呂布這次也不負眾望,成功作死,在雷定拒絕賈龍的請求後,呂布知道機會來了,於是當場破口大罵。
不過雷定忍了下來,想要將賈龍等人送走。但是雷定能忍不代表雷銅也能忍,由於提前交代過,加上雷銅也被呂布罵出了火,當場向呂布發起了挑釁,結果呂布一隻手就給雷銅打趴下了。而且由於提前進行了準備,雷銅直接裝成被呂布給打殘了的樣子。
雷定因此大怒,想要殺掉三人,賈龍和任岐很快被殺,呂布逃離,一百漢軍則是被雷定扣押為人質,要求劉和花錢贖迴。